(共13张PPT)
上课时间:2025年4月7日
课程标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①历史教训:1929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④成功案例:罗斯福新政
②现实需要:二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③借鉴吸收: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一、经济之变——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背景
美国政府采购
比重比例最高:
1960年19.8%
1970年22.3%
1980年20.8%
1955年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1957年
《新长期经济计划》
1960年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扩大
政府开支
制定
发展计划
利用
杠杆调控
(1)各国国内经济政策调整
(二)措施
1.国内措施
国家 时间 年均增长率 失业率 消费品上涨率
美国 1963—73 1.9% 4.5% 3.6%
1974—79 -0.1% 6.7% 8.6%
英国 1963—73 3.0% 3.0% 5.3%
1974—79 0.8% 5.3% 15.7%
西德 1963—73 4.6% 0.8% 3.6%
1974—79 2.9% 3.2% 4.7%
增长下降
高失业率
通货膨胀
“滞胀”
① 后续结果:73年后,出现“滞胀”现象
②政策再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影响(国内措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战后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
世界货币体系
资本主义
世界贸易体系
影响:加强了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3.国际措施
电子计算机
互联网技术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空间技术
海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
背景:①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②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影响:①人类进入信息时代②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二、科技之变——科技发展
(1)社会结构变化:
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三、社会之变——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含义: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20C70s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滞胀”这一经济危机
改革内容之一:减少福利
20C80s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三、社会之变——“福利国家”
种族隔离制度:黑人被限制居住,不能和白人居住在同一条街,不能和白人共用公共澡堂、食堂,不能和黑人同坐在一节火车车厢里......
结果:最终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三、社会之变——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结果: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三、社会之变——妇女运动
结果:1973年,巴黎停战协定签署,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实现了全国统一。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取得胜利。
三、社会之变——学生运动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经济之变
国家宏观调控
国际组织协调(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科技之变
信息时代
社会之变
产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兴起)
阶级结构变化(中间阶层增加)
福利国家建设
社会运动兴起(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学生运动)
使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新变化
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化的是统治手段、方法
不变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矛盾
四.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