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动能和势能》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邯郸经济技术开发期末) 4月26日我省举行了首届中学生自制水火箭比赛。参赛选手对水火箭打气,拉开气阀,水向下喷出,水火箭一飞冲天。在水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火箭能起飞是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推力
B.水火箭受到的重力不变
C.水火箭的动能一直增大
D.水火箭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答案】A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作用的相互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 水向下喷出 ,根据相互作用力, 水火箭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推力 ,A正确
B、 水喷出,水火箭受到的重力减小,B错误
C、水火箭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高度逐渐上升,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随后,高度逐渐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再次增加,反复循环直到机械能为0,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水向下喷出 , 水火箭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推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2.(2024八下·期末)一个中学生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在篮球上升的过程中,篮球的(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抛出篮球时,篮球减速上升,由于质量一定,速度变小,动能减小,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小,动能减小,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3.(2024八下·张家口期末)古代战争中,军队用投石车投出巨石来攻击城墙,在巨石被投出到击中城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石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B.巨石在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C.巨石在下降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巨石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答案】D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投出的巨石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不断减小,A不符合题意;
B、投出的巨石在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有速度,动能不为零,B不符合题意;
CD、巨石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4.(2024八下·湖南期末)跳水是我国体育传统优势项目,中国跳水队被誉为“梦之队”。如图所示,跳板跳水包括起跳、腾空、下落、入水几个阶段,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减小
B.腾空而起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
C.运动员在最高点的动能最大
D.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质量一定时,动能变大,A不符合题意;
B、腾空而起时,运动员的高度变大,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变大,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在最高点的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5.(2024八下·沅江期末)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24年1月17日,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天舟七号”货运飞船( )
A.动能增大 B.机械能不变
C.受到惯性的作用 D.受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货运飞船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质量一定时,动能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和高度有关。
6.(2024八下·衡水期末)小明利用斜面分别进行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如图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实验效果明显,甲实验中水平面要尽量粗糙,乙实验中水平面要尽量光滑
B.甲、乙两个实验中,利用斜面都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C.甲、乙两个实验中,小球到达水平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
D.甲实验中小球刚开始下滑时具有的机械能相等,乙实验中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小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答案】D
【知识点】能;动能与势能的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A. 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时要改变粗糙程度,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粗糙程度要相同,故A错误;
B. 速度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 小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故C错误;
D. 小球质量相等,高度相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机械能相等;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球对木块做功,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小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故D正确。
【分析】(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水平面的要粗糙些。
(2)甲、乙两个实验中,利用斜面都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获得速度。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惯性的作用。
(4)根据实验的目的,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答案。
7.(2024八下·衡水期末)科普活动中,老师为同学们表演了一个“自动爬坡”实验,惊艳了全场。该实验如下:将一个用轻质泡沫做成的圆环,轻轻放在一个斜坡上,结果发现圆环不但没有滚下,反而加速滚上了斜坡。揭秘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内部镶嵌了一个小铁块的圆环,在圆环加速滚上斜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环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圆环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圆环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圆环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A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选A。
【分析】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张家口期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汽车匀速转弯时,它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
B.篮球的重力势能减小时,它的动能一定增大
C.书包所受的合力为零时,它的机械能一定不变
D.足球在空中减速上升时,它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答案】A,D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汽车匀速转弯时,速度和质量不变,它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A符合题意;
B、篮球的重力势能减小时,不确定速度变化,动能不一定增大,B不符合题意;
C、书包所受的合力为零时,高度可能变化,重力势能变大,它的机械能可能改变,C不符合题意;
D、足球在空中减速上升时,由于高度变大,重力势能一定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物体具有的动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和质量、高度有关。
9.(2024八下·呈贡期末)如图所示,关于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当向塑料管中用力吹气时,细管中液面将会上升
B.图乙,人没有搬动石头,但有力作用在石头上,此时人对石头做了功
C.图丙,压强计是连通器
D.图丁,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A,D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当向塑料管中用力吹气时 ,流速增加,压强减小,细管A的压强大于B,所以 细管中液面将会上升 ,A正确
B、人没有搬动石头,有力无距离,不做功,B错误
C、 压强计不是连通器,C错误
D、 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正确
综上选AD
【分析】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连通器:上端开口相通,或底部相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在连通器的液体保持同一水平,压强相等,应用:茶壶;回水弯管;船闸
10.将小球坚直上抛, 然后又落回到抛出点。小球向上过程的中点为, 取抛出点的重力势能为零。若该球在整个过程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球 ( )。
A.上升过程损失的机械能大于下降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B.上升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降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C.上升至 点时的动能大于势能
D.下落至 点时的动能大于势能
【答案】B,C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B.球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克服空气的阻力消耗机械能,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运动的距离相同时,W=mgh,损失的机械能是相同的,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A在中点,小球的质量不变,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最高点重力势能的一半,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能,小球的机械能大于A点重力势能的2倍,在A点时的动能要大于重力势能,C符合题意;
D.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最高点重力势能的一半,在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继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会继续减小;由于A点的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A点的动能要小于势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球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会克服空气的阻力做功,根据W=mgh,分析阻力做功的大小,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11.(2022八下·新抚期末)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选手徐梦桃在雪上空中技巧比赛中摘得女单金牌。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a→b→c→d)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B.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C.在空中飞行到最高处c点时的动能为零
D.在d点落地时的机械能等于a点的机械能
【答案】A,B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解答】A.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A符合题意;
B.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增加,重力势能不断增大,B符合题意;
C.我国选手徐梦桃在空中飞行到最高处c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但水平方向速度不为零,即其动能不为零,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空气阻力和滑雪板之间存在摩擦,运动员由a运动到d由一部分机械能要克服摩擦做功,故在d点落地时的机械能不等于a点的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质量一定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大,动能变大。
三、实验填空题
12.(2024八下·玉田期末)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和(的质量大于),分别从不同的高度和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 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钢球滚到斜面底端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钢球具有 ;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3)由图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
(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不可行,原因是 。
【答案】(1)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2)惯性;阻力
(3)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惯性及其现象;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该实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小钢球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木块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会停下来。
(3)甲、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由此得出结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改变小球撞击木块前的速度,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这种实验方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2) 惯性 ; 阻力 ;(3) 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 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
【分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运动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4)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动能大小跟质量关系时,控制速度大小不变;在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关系时,控制质量不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因此,在探究和分析结论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并据此得出结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2)[1]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2]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木块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会停下来。
(3)甲、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故可以得出结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改变小球撞击木块前的速度,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这种实验方法是错误的。
13.(2024八下·大埔期末)小明为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让小球静止从斜面上滚下后与固定在右端的弹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是用到了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越大时,观察到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研究动能大小是否和物体质量有关,应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静止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 相同;
(3)实验中小明发现小球压缩弹簧后被弹簧弹回到斜面上,为了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分别将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铺在接触面(含斜面和平面)上,进行实验,而保证小球质量和在斜面上滚下时的高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发现当小球在玻璃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认为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接触面的 有关;
(4)小明在(3)实验所得结论基础上进行推理,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得越高,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那么小球将( )
A.沿着斜面匀速直线运动
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静止
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
【答案】(1)转换法;有关
(2)速度
(3)相同;粗糙程度
(4)D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小球压缩弹簧,对弹簧做功,做功的多少反映了小球动能的多少,弹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所以,可以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越大时,小球达到水平面上的速度越大,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2)要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可知,就要控制速度不变,让质量变化,速度是通过起始点的高度来控制的,所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静止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3)根据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保证小球质量和在斜面上滚下时的高度相同,在不同的表面,小球被弹回的高度的不同可知,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由(3)可知,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的越高,由此推理,如果接触面光滑到没有摩擦,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保持不变,那么小球将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故答案为:(1)转换法,有关;(2)速度;(3)相同;斜面和平面的粗糙程度;(4)D。
【分析】(1)根据该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多少是通过它对弹簧做功的多少来反映的,对弹簧做功的多少又是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来体现的;
(2)小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滚下则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是相同的;
(3)(4)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受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如果有阻力作用,则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2八下·定远期末)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p=mgh,动能的表达式为Ek=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h为物体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N/kg。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投掷铅球的场景。运动员在距地面高h=1.5m处,将质量为4kg的铅球以6m/s的速度沿斜上方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铅球刚被抛出时的动能Ek1和重力势能Ep1;
(2)铅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
(3)铅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
【答案】(1)解:物体被抛出时的动能
被抛出时的动能72J。
由题意可得,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
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为60J。
答:物体被抛出时的动能为72J,重力势能为60J
(2)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铅球沿着重力方向的移动距离为1.5m,故重力做功为
答:铅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60J;
(3)解:由于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铅球从被抛出到落地前的瞬间机械能守恒。落地前瞬间铅球的重力势能为Ep2=0,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因此动能的增加量为
故
铅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为132 J。
答: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为132J。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可求出动能;根据,可求出重力势能;
(2)根据公式,可求出重力做的功;
(3)根据公式末动能和初动能的差值,可求出铅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 。
15.(2022八下·烟台期末)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7km/h,下潜过程用了4h。(海水密度的变化忽略不计,取ρ水=1×103kg/m3;深度越深海水温度越低;g取10N/kg)求:
(1)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多少;
(2)载人潜水器坐底时局部表面上受到的海水压力为6.48×105N,求该局部面积为多大?
(3)若载人潜水器在海面下匀速下潜,请写出其下潜过程中涉及到的至少3个物理量,并写明这几个物理量的定性变化情况。例如:所受海水的压强逐渐增大。
【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7km/h,下潜过程用了4h,载人潜水器下潜的总深度
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
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8×108Pa。
答: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8×108Pa;
(2)解:载人潜水器坐底时局部表面上受到的海水压力为6.48×105N,由(1)解析可知,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8×108Pa,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该局部面积
该局部面积为6×10-3m2。
答:该局部面积为6×10-3m2;
(3)解:载人潜水器在海面下匀速下潜,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其所受海水的浮力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其动能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高度降低,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
答:载人潜水器在海面下匀速下潜,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其所受海水的浮力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其动能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高度降低,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p=ρgh,可求出所受到海水的压强;
(2)根据公式,可求出局部面积;
(3)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判断浮力变化;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其动能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高度降低,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
16.(2021八下·潜山期末)已知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 ,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如图所示,高为h=0.8m的光滑斜面AB与均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将质量为m=200g的物体在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进入水平面,最后静止在水平面的C点。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所受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2倍,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减小值,请计算:
(1)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是多少?
(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3)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4)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解: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
答: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是1.6J
(2)解:由于机械能守恒,所以
即
可得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
答: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4m/s;
(3)解:根据
由题意知:
答: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0.4N;
(4)解:根据题意
即
解得
答: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是4m。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求解外力做功,利用外力大小乘以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即W=Fs;
(2)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结合动能的表达式求解物体的速度;
(3)结合物体受到的阻力与重力的关系求解阻力;
(4)最终,物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结合摩擦力大小求解物体移动的距离。
1 / 110.3《动能和势能》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基础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邯郸经济技术开发期末) 4月26日我省举行了首届中学生自制水火箭比赛。参赛选手对水火箭打气,拉开气阀,水向下喷出,水火箭一飞冲天。在水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火箭能起飞是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推力
B.水火箭受到的重力不变
C.水火箭的动能一直增大
D.水火箭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2.(2024八下·期末)一个中学生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在篮球上升的过程中,篮球的(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3.(2024八下·张家口期末)古代战争中,军队用投石车投出巨石来攻击城墙,在巨石被投出到击中城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石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B.巨石在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C.巨石在下降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巨石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4.(2024八下·湖南期末)跳水是我国体育传统优势项目,中国跳水队被誉为“梦之队”。如图所示,跳板跳水包括起跳、腾空、下落、入水几个阶段,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减小
B.腾空而起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不变
C.运动员在最高点的动能最大
D.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5.(2024八下·沅江期末)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24年1月17日,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天舟七号”货运飞船( )
A.动能增大 B.机械能不变
C.受到惯性的作用 D.受平衡力的作用
6.(2024八下·衡水期末)小明利用斜面分别进行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如图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实验效果明显,甲实验中水平面要尽量粗糙,乙实验中水平面要尽量光滑
B.甲、乙两个实验中,利用斜面都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C.甲、乙两个实验中,小球到达水平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
D.甲实验中小球刚开始下滑时具有的机械能相等,乙实验中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小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7.(2024八下·衡水期末)科普活动中,老师为同学们表演了一个“自动爬坡”实验,惊艳了全场。该实验如下:将一个用轻质泡沫做成的圆环,轻轻放在一个斜坡上,结果发现圆环不但没有滚下,反而加速滚上了斜坡。揭秘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内部镶嵌了一个小铁块的圆环,在圆环加速滚上斜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环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圆环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圆环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圆环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张家口期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汽车匀速转弯时,它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
B.篮球的重力势能减小时,它的动能一定增大
C.书包所受的合力为零时,它的机械能一定不变
D.足球在空中减速上升时,它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9.(2024八下·呈贡期末)如图所示,关于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当向塑料管中用力吹气时,细管中液面将会上升
B.图乙,人没有搬动石头,但有力作用在石头上,此时人对石头做了功
C.图丙,压强计是连通器
D.图丁,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0.将小球坚直上抛, 然后又落回到抛出点。小球向上过程的中点为, 取抛出点的重力势能为零。若该球在整个过程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球 ( )。
A.上升过程损失的机械能大于下降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B.上升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降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C.上升至 点时的动能大于势能
D.下落至 点时的动能大于势能
11.(2022八下·新抚期末)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选手徐梦桃在雪上空中技巧比赛中摘得女单金牌。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a→b→c→d)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B.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C.在空中飞行到最高处c点时的动能为零
D.在d点落地时的机械能等于a点的机械能
三、实验填空题
12.(2024八下·玉田期末)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和(的质量大于),分别从不同的高度和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 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钢球滚到斜面底端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钢球具有 ;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3)由图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
(4)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不可行,原因是 。
13.(2024八下·大埔期末)小明为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让小球静止从斜面上滚下后与固定在右端的弹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是用到了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越大时,观察到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研究动能大小是否和物体质量有关,应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静止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 相同;
(3)实验中小明发现小球压缩弹簧后被弹簧弹回到斜面上,为了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分别将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铺在接触面(含斜面和平面)上,进行实验,而保证小球质量和在斜面上滚下时的高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发现当小球在玻璃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认为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接触面的 有关;
(4)小明在(3)实验所得结论基础上进行推理,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得越高,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那么小球将( )
A.沿着斜面匀速直线运动
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静止
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2八下·定远期末)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p=mgh,动能的表达式为Ek=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h为物体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N/kg。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投掷铅球的场景。运动员在距地面高h=1.5m处,将质量为4kg的铅球以6m/s的速度沿斜上方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铅球刚被抛出时的动能Ek1和重力势能Ep1;
(2)铅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
(3)铅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
15.(2022八下·烟台期末)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7km/h,下潜过程用了4h。(海水密度的变化忽略不计,取ρ水=1×103kg/m3;深度越深海水温度越低;g取10N/kg)求:
(1)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多少;
(2)载人潜水器坐底时局部表面上受到的海水压力为6.48×105N,求该局部面积为多大?
(3)若载人潜水器在海面下匀速下潜,请写出其下潜过程中涉及到的至少3个物理量,并写明这几个物理量的定性变化情况。例如:所受海水的压强逐渐增大。
16.(2021八下·潜山期末)已知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 ,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如图所示,高为h=0.8m的光滑斜面AB与均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将质量为m=200g的物体在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进入水平面,最后静止在水平面的C点。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所受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2倍,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减小值,请计算:
(1)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是多少?
(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3)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4)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作用的相互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 水向下喷出 ,根据相互作用力, 水火箭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推力 ,A正确
B、 水喷出,水火箭受到的重力减小,B错误
C、水火箭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高度逐渐上升,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随后,高度逐渐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再次增加,反复循环直到机械能为0,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水向下喷出 , 水火箭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推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2.【答案】A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抛出篮球时,篮球减速上升,由于质量一定,速度变小,动能减小,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小,动能减小,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3.【答案】D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投出的巨石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不断减小,A不符合题意;
B、投出的巨石在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有速度,动能不为零,B不符合题意;
CD、巨石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4.【答案】D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质量一定时,动能变大,A不符合题意;
B、腾空而起时,运动员的高度变大,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变大,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在最高点的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5.【答案】A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货运飞船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质量一定时,动能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和高度有关。
6.【答案】D
【知识点】能;动能与势能的应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A. 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时要改变粗糙程度,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粗糙程度要相同,故A错误;
B. 速度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 小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故C错误;
D. 小球质量相等,高度相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机械能相等;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球对木块做功,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小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故D正确。
【分析】(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水平面的要粗糙些。
(2)甲、乙两个实验中,利用斜面都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获得速度。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惯性的作用。
(4)根据实验的目的,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选A。
【分析】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
8.【答案】A,D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汽车匀速转弯时,速度和质量不变,它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A符合题意;
B、篮球的重力势能减小时,不确定速度变化,动能不一定增大,B不符合题意;
C、书包所受的合力为零时,高度可能变化,重力势能变大,它的机械能可能改变,C不符合题意;
D、足球在空中减速上升时,由于高度变大,重力势能一定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物体具有的动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和质量、高度有关。
9.【答案】A,D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当向塑料管中用力吹气时 ,流速增加,压强减小,细管A的压强大于B,所以 细管中液面将会上升 ,A正确
B、人没有搬动石头,有力无距离,不做功,B错误
C、 压强计不是连通器,C错误
D、 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正确
综上选AD
【分析】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连通器:上端开口相通,或底部相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在连通器的液体保持同一水平,压强相等,应用:茶壶;回水弯管;船闸
10.【答案】B,C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B.球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克服空气的阻力消耗机械能,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运动的距离相同时,W=mgh,损失的机械能是相同的,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A在中点,小球的质量不变,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最高点重力势能的一半,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能,小球的机械能大于A点重力势能的2倍,在A点时的动能要大于重力势能,C符合题意;
D.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最高点重力势能的一半,在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继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会继续减小;由于A点的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A点的动能要小于势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球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会克服空气的阻力做功,根据W=mgh,分析阻力做功的大小,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11.【答案】A,B
【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解答】A.从a点下滑到b点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A符合题意;
B.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增加,重力势能不断增大,B符合题意;
C.我国选手徐梦桃在空中飞行到最高处c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但水平方向速度不为零,即其动能不为零,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空气阻力和滑雪板之间存在摩擦,运动员由a运动到d由一部分机械能要克服摩擦做功,故在d点落地时的机械能不等于a点的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质量一定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大,动能变大。
12.【答案】(1)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2)惯性;阻力
(3)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惯性及其现象;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该实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小钢球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木块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会停下来。
(3)甲、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由此得出结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改变小球撞击木块前的速度,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这种实验方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2) 惯性 ; 阻力 ;(3) 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 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
【分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运动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4)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动能大小跟质量关系时,控制速度大小不变;在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关系时,控制质量不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因此,在探究和分析结论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并据此得出结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2)[1]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2]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木块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会停下来。
(3)甲、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故可以得出结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改变小球撞击木块前的速度,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这种实验方法是错误的。
13.【答案】(1)转换法;有关
(2)速度
(3)相同;粗糙程度
(4)D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小球压缩弹簧,对弹簧做功,做功的多少反映了小球动能的多少,弹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所以,可以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让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当高度越大时,小球达到水平面上的速度越大,弹簧被压缩得越短,说明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2)要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可知,就要控制速度不变,让质量变化,速度是通过起始点的高度来控制的,所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静止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3)根据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保证小球质量和在斜面上滚下时的高度相同,在不同的表面,小球被弹回的高度的不同可知,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由(3)可知,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的越高,由此推理,如果接触面光滑到没有摩擦,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保持不变,那么小球将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故答案为:(1)转换法,有关;(2)速度;(3)相同;斜面和平面的粗糙程度;(4)D。
【分析】(1)根据该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多少是通过它对弹簧做功的多少来反映的,对弹簧做功的多少又是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来体现的;
(2)小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滚下则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是相同的;
(3)(4)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受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如果有阻力作用,则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
14.【答案】(1)解:物体被抛出时的动能
被抛出时的动能72J。
由题意可得,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
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为60J。
答:物体被抛出时的动能为72J,重力势能为60J
(2)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铅球沿着重力方向的移动距离为1.5m,故重力做功为
答:铅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60J;
(3)解:由于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铅球从被抛出到落地前的瞬间机械能守恒。落地前瞬间铅球的重力势能为Ep2=0,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因此动能的增加量为
故
铅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为132 J。
答: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为132J。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可求出动能;根据,可求出重力势能;
(2)根据公式,可求出重力做的功;
(3)根据公式末动能和初动能的差值,可求出铅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 。
15.【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7km/h,下潜过程用了4h,载人潜水器下潜的总深度
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
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8×108Pa。
答: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8×108Pa;
(2)解:载人潜水器坐底时局部表面上受到的海水压力为6.48×105N,由(1)解析可知,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8×108Pa,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该局部面积
该局部面积为6×10-3m2。
答:该局部面积为6×10-3m2;
(3)解:载人潜水器在海面下匀速下潜,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其所受海水的浮力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其动能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高度降低,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
答:载人潜水器在海面下匀速下潜,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其所受海水的浮力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其动能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高度降低,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p=ρgh,可求出所受到海水的压强;
(2)根据公式,可求出局部面积;
(3)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判断浮力变化;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其动能不变;载人潜水器的高度降低,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
16.【答案】(1)解: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
答: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是1.6J
(2)解:由于机械能守恒,所以
即
可得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
答: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4m/s;
(3)解:根据
由题意知:
答: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0.4N;
(4)解:根据题意
即
解得
答: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是4m。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求解外力做功,利用外力大小乘以位移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即W=Fs;
(2)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结合动能的表达式求解物体的速度;
(3)结合物体受到的阻力与重力的关系求解阻力;
(4)最终,物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结合摩擦力大小求解物体移动的距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