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刚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牛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群、绿树环绕、水明如镜,被人们称为仙湖。而如今,它却变成荒漠戈壁,被人们喻为生命禁区。这里就是罗布泊。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看着这个标题,你有哪些疑问?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
曾经的罗布泊: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树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消逝时间:罗布泊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现在的罗布泊: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惧。
罗布泊的消逝带来的恶果: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2、作者是怎样写成本文的?表达怎样的观点?
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三、品读课文。
从写法上探究体味文章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有形象性、抒情性。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真实性?
文章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真实可靠。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另据史书记载……
2、感受形象性。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文章形象生动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对比手法:集中表现在三、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段。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拟人手法: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 ( http: / / www.21cnjy.com )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果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排比手法:如:“四盲”:“盲目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注重想象描绘:如:“当年张骞肩负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注重想象描绘,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罗布泊当年的美丽。如替换成“据史书记载,罗布泊水域辽阔,周围万顷绿地,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比较一下,效果如何?
3、体会抒情性,理解作者的忧患意识。
体会下列句子的思想情感:
⑴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⑵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⑶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学生细细体会,并相互交流明确:
⑴ 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⑵ 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⑶ 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结束语: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是生生所系。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地期盼,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性的双翅,让睿智赶走狂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剧将不会再重演。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铁肩担道义,妙手绘蓝图。
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刚
(昔)生命的绿洲 (今) 生命的禁区
生态意识 环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真实 形象 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