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第1课时 地球自转特征及昼夜交替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在一个晴朗无云的夜晚,某摄影师在北京长城(40°N,116°E)上,连续拍摄6小时,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图(见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星轨运动轨迹( )
A.由于恒星运动形成 B.顺时针运动了约60°
C.由于地球公转形成 D.逆时针运动了约90°
2.该地星轨绕转中心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 )
A.40° B.30°
C.45° D.60°
下图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3~4题。
2.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北极点附近 D.南极点附近
3.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8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读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图(下图),完成5~6题。
5.表示恒星日长度的是( )
A.a B.b C.a+b D.a-b
6.生物形成昼夜节律(“生物钟”)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
A.温度的昼夜变化 B.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月亮的圆缺变化 D.地方时的差异
[2024·山东济宁高二检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时,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时。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8.图中a、b两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为 (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
9.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AB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它的移动方向。
(2)分别判断图中C、B、D、E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天津五校联考高二期中]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据此完成10~11题。
10.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1.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球纬度是( )
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
下图是低纬度某区域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其中a、b为线速度数值,C、D在同一纬线上,C地的海拔比D地低。据此完成12~13题。
12.C地的自转线速度与D地相比( )
A.C>D B.C=D
C.C13.a、b的大小关系及该区域所属半球,正确的是 ( )
A.a>b 北半球 B.a>b 南半球
C.a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利用长时间曝光技术拍摄的恒星持续移动的轨迹叫星轨,星轨照片即星轨图。右图为星轨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中恒星看起来都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原因是( )
A.地球不停地公转
B.恒星运动速度很快
C.地球不停地自转
D.该星体吸引恒星绕其转动
15.图中恒星看起来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方向是( )
A.逆时针 B.顺时针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16.某恒星在拍摄日21:10位于图中a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同一位置的时间最可能是( )
A.21:14 B.21:06
C.21:10 D.22:08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位置。航天发射场的选址需考虑纬度、交通、发射安全性等因素,而卫星发射窗口则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等影响。
(1)简述在文昌建设航天发射场的区位优势。
(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第1课时 地球自转特征及昼夜交替
1.D 2.A 解析 第1题,图中的星轨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根据星轨的运动方向可知星轨运动轨迹为逆时针运动;由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时,连续拍摄6小时,则星轨运动了约90°。故D正确。第2题,由于北京位于北半球,各天体绕转的中心为北极星,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该地区的纬度,该地区纬度为40°,故该地星轨绕转中心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40°。故A正确。
3.A 4.C 解析 第3题,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地点的纬度位置,图中恒星视运动轨迹看起来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且北极星略高于地平线,在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可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低纬度地区。故选A。第4题,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约24小时,即自转角速度约15°/时。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80°,拍摄时间应为5个多小时。故选C。
5.A 6.A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a是地球上P点在公转轨道上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时,是太阳以外的某一恒星连续两次刚好对着P点的时间间隔,是地球实际自转360°所用的时间,故a可以表示恒星日的长度。故选A。第6题,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因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A正确;生物形成昼夜节律(“生物钟”)现象与地转偏向力、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B、C错误;地方时的差异也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不是生物形成昼夜节律的直接原因,D错误。
7.A 8.A 解析 第7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上线速度最大,约为1 670千米/时,30°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 447千米/时,60°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约为837千米/时;低纬度是0°~30°,中纬度是30°~60°,高纬度是60°~90°;已知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时,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时,且L1在L2的北侧,可判断图示区域大部分在北半球中纬度。第8题,由图示影像可知,a、b两点海拔不同,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9.答案 (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大,故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过AB后由夜进入昼,可知AB为晨线。晨昏线(圈)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
(2)线速度:C>D>B=E。角速度:C=B=D=E。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度可判断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晨线是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昏线是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可以判断出AB为晨线;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晨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第(2)题,全球除极点外,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角速度相同。所以图中C、B、D、E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大小关系为C>D>B=E。
10.B 11.D 解析 第10题,如果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天空,说明飞机的飞行方向与太阳的视运动方向相同,与太阳同步,C、D错误。飞机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飞机为自东向西运动,B正确,A错误。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飞机和太阳同步,所以飞行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角速度为15°/时,又由于飞机在低空飞行,可以近似地认为飞机的飞行速度就是地球在该纬度上的自转线速度。由材料可知,飞机的速度是837千米/时,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那么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球纬度为北纬60°。故选D。
12.C 13.B 解析 第12题,C、D处在同一纬线,且C地的海拔比D地低,由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海拔呈正相关,故C地自转线速度小于D地,C正确。第13题,结合上题可知,C地自转线速度小于D地,则可推测a>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图中该半球地球自转线速度由a向b递减,所以b的纬度更高,故该区域所属半球为南半球。故选B。
14.C 15.A 16.B 第14题,图中恒星看起来都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地球不停地自转,C正确;地球不停地公转和恒星运动速度很快都是事实,但不会造成恒星围绕某颗星体做圆周运动,A、B错;北极星是一颗普通恒星,其质量没有大到吸引众多恒星绕其转动的程度,D错。故选C。第15题,图中恒星看起来围绕北极星做圆周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半球面对北极星(向北仰视)恒星视运动呈逆时针方向,A正确。故选A。第16题,恒星连续两次出现在某地夜空中相同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其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所以第二天该恒星处于同一位置的时间比前一天要提前3分56秒,据此计算出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一位置的精确时间是21时6分4秒,比较四个选项,B正确。故选B。
17.答案 (1)纬度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约发射成本;靠近港口,可运输大型卫星设备,运输方式经济可靠;临海,射向宽,可最大限度减少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的安全隐患;可发展空间大,建设成本低;等等。
(2)多雷电、强降雨等天气;空气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偏低;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海洋,雨季长;容易受台风等灾害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文昌位于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节约燃料和发射成本;文昌距离港口较近,海洋运输运载量大,适宜运输大型卫星设备,同时运输成本低;临海,射向宽,可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该地人口较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设成本低。第(2)题,文昌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强对流天气和云雾较多;文昌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雨季长,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灾害的影响,会影响卫星的发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