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8 18:1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浙江杭州高二月考]科学家发现黄石国家公园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来自软流层的滚烫熔岩库,黄石公园大多数岩石由熔岩喷出后冷却形成,下图为黄石公园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上层熔岩库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下列岩石中,与黄石公园大多数岩石成因一致的是 (  )
A.安山岩 B.石英岩
C.砂砾岩 D.花岗岩
[2024·天津河西高二统考期末]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奖牌取名为“湖山”(图1),以良渚文化中的礼器玉琮为表征,设计灵感源自五千年良渚文明。良渚玉琮的主要材质是透闪石,一种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淀后形成的变质岩。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图2),完成3~4题。
图1
图2
3.透闪石属于图2中的(  )
A.乙类岩石 B.丙类岩石
C.丁类岩石 D.戊类岩石
4.形成透闪石的主要地质过程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某岛(曾在地质历史时期位于海平面之下)四面环海,周边群岛分立,风景优美。岛上景观区是典型的玄武岩地貌区,岛上的建筑也多为玄武岩建筑。下图示意该地的玄武岩建筑景观。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区建筑石材主要为(  )
A.变质岩 B.喷出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6.图示该岛上景观区岩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①外力作用 ②地壳上升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③① D.③②①
读下面的地层分布图,完成7~8题。
7.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①②③④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2024·广东肇庆高二调研考试]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岩石可以通过不同的过程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甲岩石类型及其代表岩石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沉积岩:花岗岩 B.变质岩:大理石
C.沉积岩:石灰岩 D.变质岩:页岩
10.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是 (  )
A.② B.③ C.④ D.⑤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下面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示意我国某地砂岩风成地貌景观。读图,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构成图2地貌的岩石主要为(  )
A.①——沉积岩 B.②——喷出岩
C.③——侵入岩 D.④——变质岩
12.图1中①②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熔融作用—风化作用—变质作用
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熔融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冷凝
下面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读图,完成第13题。
图1
图2
13.图1中M岩石从成因上看属于图2中的(  )
A.乙 B.丙 C.丁 D.戊
[2024·福建泉州高二统考期末]某地岱崮地貌顶部较平坦,四周陡峭,岩石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图1示意该岱崮地貌景观,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4~15题。
图1
图2
14.该岱崮地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推测该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  )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裂隙扩张—岩浆喷发—地壳抬升
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石沉积
D.岩石沉积—变质作用—外力作用
16.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据印度尼西亚火山与地质灾害研究机构消息,当地时间2024年3月4日6时36分,伊里莱沃托洛科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度距火山口达500米,喷发持续时间为30秒。图1为岩浆活动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乙中常含有化石。
(1)火山喷发的岩浆源地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火山灰进入地球外部圈层的      ,会对航空产生一定的影响。
(2)图1中A处岩石类型为      ,突出特点有        、        。图2中代表图1中B处岩石类型的是  。如果A是石灰岩,则在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3)岩层A、B、C的形成先后顺序依次是      。
(4)若A处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珊瑚化石,那么可以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5)图2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        、        。
(6)下列物质与图2中甲、乙、丙、丁依次相对应的是(  )
A.花岗岩、页岩、岩浆、石灰岩
B.玄武岩、片麻岩、砾岩、页岩
C.花岗岩、砾岩、岩浆、片麻岩
D.玄武岩、石灰岩、砾岩、片麻岩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 2022年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从1月13日开始喷发,两天后达到顶峰,喷发范围扩展到了260千米,火山灰、气柱等喷向高空20千米以上,这是几十年来地球上最猛烈的火山喷发。
(1)据图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指出汤加海底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依据。
(3)分别说出图中②④⑤⑧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4)图中哪些岩石可以被人类开采利用 请至少列举三例。
第二章 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
1.A 2.A 解析 第1题,上层熔岩库深度在16千米左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所以图中上层熔岩库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A正确;地幔位于莫霍面(深度约33千米)与古登堡面(深度约2 900千米)之间,B、C错误;地核位于古登堡面(深度约2 900千米)以下,D错误。第2题,黄石公园大多数岩石由熔岩喷出后冷却形成,其岩石多属于喷出岩。安山岩属于喷出岩,A正确;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砂砾岩属于沉积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B、C、D错误。
3.D 4.D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良渚玉琮的主要材质是透闪石,一种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积后形成的变质岩”可知,透闪石为变质岩。读图可知,由沉积物生成丁,可知丁为沉积岩,根据箭头指向可知,甲为岩浆,乙为侵入岩,丙为喷出岩,戊为变质岩。故选D。第4题,透闪石形成之前,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一是沉积过程,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二是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根据图示信息判断,④表示沉积作用,⑤表示变质作用。故选D。
5.B 6.D 解析 第5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建筑为玄武岩建筑景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故选B。第6题,由于该景观区所在地的基岩为喷出岩,因此当地首先经历岩浆活动过程,并且玄武岩出露地表需要经过地壳抬升作用,说明此地经历了地壳上升,再根据建筑物及周围的景观,可以推断出该景观区岩石经历了外力风化和侵蚀等作用,故图示该岛上景观区岩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岩浆活动—地壳上升—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为变质岩,而图示岛屿岩石主要为岩浆岩,没有经历变质作用。故选D。
7.A 8.B 解析 第7题,化石常常存在于沉积岩中,①为砂岩,②为石灰岩,二者都为沉积岩;③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④为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选A。第8题,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岩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岩层下老上新,因此②要先于①形成。侵入的岩层要晚于受侵入的岩层,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要晚于相邻的岩层。由图可知,①②岩层都被岩浆侵入,因此①②形成时间早于③④。又因为④为变质岩,形成最晚。因此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应为②①③④。故选B。
9.C 10.C 解析 第9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岩石可以由沉积物直接形成,因此应为沉积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选C。第10题,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图中①⑤为变质作用,②③为熔融作用,④为冷凝,⑥为外力作用(固结成岩)。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岩浆上升冷凝形成的,与④过程一致。故选C。
11.A 12.D 解析 第11题,材料信息表明,图2地貌为砂岩风成地貌,砂岩为沉积岩,读图1可知,①由沉积物形成,应为沉积岩,A符合题意;②可由沉积岩变成,且可形成岩浆(⑤由地幔物质构成,应为岩浆),应为变质岩,③④由岩浆冷却形成,应为岩浆岩,排除B、C、D。第12题,读图1可知,③应为侵入岩,沉积岩(①)和变质岩(②)不能直接转变成岩浆岩,必须先经过重新熔融形成岩浆,再由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凝而形成侵入岩。故选D。
13.B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图1中的M岩石(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图2中的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侵入岩,丁为岩浆,戊为喷出岩,所以图1中M岩石从成因上看属于图2中的丙。故选B。
14.D 15.A 解析 第14题,读图2可知,丙直接变成侵入岩和甲,则丙为岩浆,甲为喷出岩,丁由沉积物堆积固结成岩,应为沉积岩,则乙为变质岩。材料信息表明,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化石一般只在沉积岩中保存,因此组成岱崮地貌的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即图2中的丁岩石。故选D。第15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组成岱崮地貌的岩石主要为沉积岩,要形成岱崮地貌,首先要形成组成该地貌的沉积岩,沉积岩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这样形成的沉积岩深埋地下,要形成四周陡峭的地貌,必须由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上升,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岱崮地貌。故选A。
16.答案 (1)地幔 大气圈
(2)沉积岩 常含有化石 具有层理构造 甲 大理岩
(3)C、A、B
(4)温暖的浅海
(5)冷凝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熔融作用
(6)C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浆发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上地幔中的软流层。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火山灰进入地球外部圈层的大气圈,会对航空产生一定的影响。第(2)题,读图可知,图1中A处岩石具有水平层理构造,岩石类型为沉积岩,突出的特点有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B处的岩石类型为岩浆岩,图2中代表图1中B处岩石类型的是甲。如果A是石灰岩,则在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大理岩。第(3)题,读图1,根据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图中岩层C位于岩层A的下方,所以岩层C形成年代早于岩层A,岩浆上升时穿透破坏了岩层C、A,形成了B岩浆岩,所以岩层A、B、C的形成顺序是C、A、B。第(4)题,若A处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珊瑚化石,那么可以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是温暖的浅海。第(5)题,图2乙中常含有化石,乙为沉积岩;丁与乙可以相互转化,丁为变质岩;甲可以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为岩浆岩;丙为岩浆。所以,①为冷凝,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外力作用,④为熔融作用。第(6)题,图2乙中常含有化石,乙为沉积岩;丁与乙可以相互转化,丁为变质岩;甲可以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为岩浆岩;丙为岩浆。石灰岩属于沉积岩,A错误;片麻岩属于变质岩,B错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砾岩属于沉积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C正确;砾岩属于沉积岩,D错误。
17.答案 (1)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遭受风化、侵蚀等作用,被破坏形成碎屑物质;碎屑物质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2)此次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是地幔和地壳。判断依据:从图中可以看出,岩浆从莫霍面以下喷出,因此波及地幔和地壳。
(3)②为变质作用,④为熔融作用,⑤为地壳运动,⑧为风化、侵蚀作用。
(4)图中侵入岩中的花岗岩可作为装饰、建筑材料;喷出岩中的玄武岩可用来做假山、盆景;变质岩中的大理岩可做雕塑材料;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可做石灰等。
解析 第(1)题,沉积岩是各类岩石经过外力作用形成的。读图可知,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经过风化、侵蚀等作用,被破坏形成碎屑物质后,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最后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岩浆从莫霍面以下喷出,可确定此次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是地幔和地壳。第(3)题,读图可知,②作用后形成了变质岩,故②为变质作用;④为熔融作用,岩石经过熔融后形成岩浆;⑤为地壳运动,可以使地壳深处的岩石露出地表;⑧为风化、侵蚀作用,可以将出露地表的岩石破坏。第(4)题,由图可知,图中的岩石有侵入岩、喷出岩等,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代表,由于质地坚硬,可作为装饰材料、建筑材料;喷出岩的代表有玄武岩,由于多气孔,造型大多较为独特,可用来做假山、盆景等;变质岩中的大理岩由于颜色好看,硬度合适,可做雕塑材料;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经过煅烧分解,可做石灰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