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陆地水与洋流 第1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陆地水与洋流 第1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8 18: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诗人通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大部分直接来自(  )
A.沿岸湖泊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下径流
2.“长江东逝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②参与更新长江淡水 ③影响长江三角洲的地貌 ④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阿克苏河(新疆地区)和松花江月平均径流量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Ⅱ河流表示阿克苏河 ②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Ⅱ河流表示松花江 ④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9—11月Ⅱ河流径流量小于Ⅰ河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覆盖率 B.昼长
C.光照 D.气温
5.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木扎提河发源于新疆天山汗腾格里峰,流域内冰川面积约占1/2。科学研究显示,过去40年该流域地表径流总量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木扎提河流域降水及河流径流状况。据此完成6~7题。
6.木扎提河流域的融雪主要发生在(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7.木扎提河过去40年地表径流总量减少最能反映(  )
A.冰川径流减少 B.融雪径流减少
C.降雨径流减少 D.地下径流增加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约1 236千米,流域面积约15.1万平方千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大桥水站以上为上游,雅马渡大桥水站至哈萨克斯坦的卡普恰盖为中游,卡普恰盖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卡普恰盖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卡普恰盖,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说明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3)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江苏盐城高二检测]车尔臣河位于昆仑山北麓。下图为车尔臣河流域月均降水、径流及水资源年内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
9.4—5月河流径流量保持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增加,消融增加 B.降水增加,消融减少
C.降水减少,消融增加 D.降水减少,消融减少
10.与车尔臣河流域年径流量关联度最大的是(  )
A.夏季流量 B.秋季流量
C.冬季流量 D.春季流量
[2024·河北邢台高三校联考]长白山天池区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对天池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天池为一火山口湖,从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的缺口流出,形成长白瀑布。下图示意天池区地质结构与地下水流动情况。读图,完成11~12题。
11.天池区各种类型的水体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
C.大气降水 D.浅层地下水
12.环天池地表分水岭外侧的地下水可以跨越地表分水岭的限制补给天池,主要原因是(  )
A.断裂导水 B.地势高差
C.水汽输送 D.侵入岩多
[2024·海南高三月考]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毫米,蒸发量3 000毫米。沙漠东南部腹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 080~1 590米)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毫米,全年蒸发量为1 261毫米。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13~14题。
13.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  )
A.降水 B.地下水
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14.苏木吉林湖(  )
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
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
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
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1.C 2.C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绝大部分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该流域地表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故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大部分直接来自大气降水。故选C。第2题,“长江东逝水”描述了长江干流的主要流向,即整体自西向东流。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是由水循环完成的,仅由长江无法做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①错误;长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参与了更新长江淡水,②正确;长江在注入海洋时,由于入海口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③正确;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与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无关,④错误。故选C。
3.C 4.D 解析 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Ⅰ河流径流量在4、5月增加较多,并且在7、8月也增加较多,说明Ⅰ河流一年当中有两次汛期,有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夏汛(大气降水补给),是东北地区的松花江;且由图可知,Ⅰ河流径流量在7、8月大于4、5月,可知Ⅰ河流——松花江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②错误,④正确;5月开始,Ⅱ河流径流量开始增加,应是春季气温回升,海拔较低处的积雪开始融化,7、8月气温高,高山冰雪大量融化使河流径流量增加,所以Ⅱ河流应该是阿克苏河,①正确,③错误。第4题,阿克苏河位于新疆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夏季冰雪融化多,补给径流多。9—1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且亚洲高压势力开始增强,高山气温降低,冰雪融水减少,导致河流径流量较小。
5.C 解析 读图可知,该流域气温、降雨量与径流深度基本呈正相关,且径流深度总体上大于降雨量。三者较大值均出现在6、7、8三个月,该河流流量除与夏季降水有关外,还与受气温影响的冰雪融水有关,C正确;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沼泽水补给一般不会在夏季出现峰值,A、B、D错误。
6.B 7.A 解析 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木扎提河流域融雪径流集中在夏季,7月达到峰值。夏季气温高,融雪量较大,所以补给河流水量较大。故选B。第7题,读图和文字材料可知,流域内冰川面积约占1/2,冰川径流在河流总径流量中贡献率最高,因此木扎提河过去40年地表径流总量减少最能反映冰川径流减少,A正确。由于区域降水量少,积雪量也较少,因此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减少对地表径流总量减少的影响较小,B、C错误。地表径流总量减少,有可能导致地下径流也减少,D错误。
8.答案 (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大。
(2)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中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
(3)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汛;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
9.B 10.A 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车尔臣河位于昆仑山北麓”可知,车尔臣河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温度最高,高山冰雪融水最多,所以车尔臣河主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冬末春初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增加,导致车尔臣河2—3月径流量增加,而4—5月河流径流保持稳定,原因可能是季节性积雪消融减少,补给减少,而4—5月份该地降水量增加。第10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夏季温度最高,高山冰雪融水最多,所以车尔臣河主要补给为夏季高山区的冰雪融水。综上所述,与车尔臣河流域年径流量关联度最大的是夏季流量。
11.C 12.A 解析 第11题,长白山天池区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根据长白山天池的位置可知,天池区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量较大,水体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C正确。第12题,由题干可知,环天池地表分水岭外侧的地下水能够补给天池,主要原因是断裂产生的裂隙,能够引导地下水补给天池,A正确;结合天池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动情况可知,地势高差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地下水迁移受水汽输送、侵入岩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
13.B 14.D 解析 第13题,苏木吉林湖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理论上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但据图可知,湖泊补给量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在众多补给方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故选B。第14题,由图可知,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基本相等,所以输入与输出基本对等,即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主要为内陆湖,由材料也可知该区域湖泊多为高大沙山环抱的湖泊,因为地势高,所以只流入无流出;该地区全年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均为夏季多于冬季,夏季降水多于冬季。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