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8 18:2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山东东营高二开学考]法属南部领地是南印度洋上较大的几个群岛和岛屿,是世界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这里人烟稀少,自然环境保存完好,岛屿树木植株矮小,并向一侧倾斜,多为旗形树冠。下图为法属南部领地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法属南部领地是世界鸟类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
①岛屿面积较大,有丰富的食物 ②人类保护力度大 ③地处南极洲、非洲和澳大利亚之间,是鸟类迁徙的经停地 ④缺少天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推测旗形树的倾斜方向为(  )
A.西南 B.东北 C.东南 D.西北
互花米草秸秆密集、地下根茎发达,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海岸及其快速扩张,使得原有湿地景观特征和栖息地结构发生巨大改变。下图示意江苏盐城海岸互花米草对潮间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互花米草引种后,该地海岸带(  )
A.与海洋连通性增强
B.湿地蓄水量增加
C.海岸线受侵蚀后退
D.植被覆盖率提高
4.推测海岸地带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生物栖息地 B.减轻海岸侵蚀
C.调节河流径流量 D.改善当地气候
自然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要素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中心“甲”可能是(  )
A.森林破坏 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 D.围湖造田
6.上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区域性
C.综合性 D.差异性
7.读下面的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代表的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
(2)根据上述三幅图分析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3)指出图中地形及植被的演变过程体现的自然环境的特征。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大量渗入地下
B.地下水流从冲积扇顶部流向冲积扇边缘,出露而形成泉
C.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形成泉
D.大气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全部渗入地下,流向冲积扇边缘,出露而形成泉
9.下列关于该地巨大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绿洲的气候得以改善,温差变小,湿度增大,降水增多 ②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旱涝灾害减少 ③不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④加重了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荒漠化危害 ⑤生物长势变好,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减少 ⑥水源增加,扩大了人工灌溉绿洲面积
A.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湖位于贺兰山山前倾斜平原的碟形洼地上,东侧通过艾依河与黄河相连,通过排水沟与大水漫灌区相通。年降水量仅201.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达1 653.2毫米。沙湖水沙共存,浑然一体,鸟类众多,盛产鱼类。近年来沙湖旅游业快速发展,燃油快艇迅速增加,2001—2004年水质一度较差,后来慢慢改善,2007年被评为5A级景区。下图为沙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沙湖的主要补给水源。
(2)分析沙湖水质降低的自然原因。
(3)分析影响沙湖水质的人为原因。
(4)根据整体性规律,简述该地区植被破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C 2.C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法属南部领地是南印度洋上较大的几个群岛和岛屿”可知,该领地岛屿面积大,能够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①正确;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人烟稀少,故受到的人类保护力度小,②错误;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南极洲、非洲和澳大利亚之间,周边陆地少,是鸟类迁徙的经停地,③正确;从材料中未能得知该地鸟类天敌的相关信息,排除④。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旗形树一般是在当地单一盛行风长期吹拂的影响下形成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属南部领地地处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主要受到南半球盛行西风的影响,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故旗形树受到西北风的影响,向东南方向倾斜。
3.D 4.B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显示,互花米草秸秆密集、地下根茎发达,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海岸及其快速扩张,使得原有湿地景观特征和栖息地结构发生巨大改变。潮间带盐沼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D正确;互花米草引种后,潮间带盐沼受到互花米草阻挡,水沙交换受阻,该地海岸带与海洋连通性减弱,A错误;潮间带盐沼受到互花米草阻挡,湿地蓄水量减少,B错误;海岸线受侵蚀的程度减弱,C错误。第4题,互花米草引种后,该地海岸带植被覆盖率提高,可以减轻海岸侵蚀,进而减少盐沼面积,B正确;互花米草的繁衍可以为生物提供栖息地,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当地的局地小气候,但这些都不是引种该物种的主要原因。
5.A 6.A 解析 第5题,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同时,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径流量的变率增大,水旱灾害增多。另外,森林破坏使植被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减少,温室效应增强,所以图中所示的中心“甲”可能是森林破坏,A正确。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并读图可知,森林破坏导致了气候、水文、土壤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A正确。
7.答案 (1)甲代表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理由: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阔叶林逐渐向针叶林演变。
(2)①:地形起伏小,盛行西风影响的范围大,从沿海到内陆降水的差异较小,阔叶林分布范围广。②:植被出现垂直分异,地形起伏变大,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大,导致植被分布不同。③:地形起伏更大,相对高度差异导致垂直方向水热变化大,使得垂直方向上植被分布更丰富。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垂直分异规律和自然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8.D 9.C 解析 第8题,根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由此判断冲积扇边缘“千泉”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地下水,地下水从冲积扇顶部流向冲积扇边缘,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形成泉,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会大量渗入地下,但是不会全部渗入地下,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第9题,不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与加重了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荒漠化危害不是有利影响,③④错误。该地巨大湿地水库群能够使绿洲的气候得以改善,温差变小,湿度增大,降水增多,并且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旱涝灾害减少,使生物长势变好,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减少,水源增加,利于扩大人工灌溉绿洲面积,①②⑤⑥正确。故选C。
10.答案 (1)黄河水、地下水和排水沟农田退(排)水。
(2)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雨水补给不足;位于碟形洼地上,自身水体排泄不畅,造成污染物质容易积累;补给水源中黄河水含沙量较高;鸟类排泄物众多。
(3)大水漫灌农业区产生大量农田退(排)水;迅速增加的燃油快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产生油污;旅游垃圾的随意丢弃和不合理处置;湖面养殖抛洒大量的人工饲料。
(4)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岩石裸露,风化加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