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理清思路。
2、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写的第一本书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读的第一本书。谁还能记住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可是诗人牛汉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与众不同。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21cnjy.com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蒙古族。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牛汉在\'文革\'期间,诗从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写下了不少诗作。二册时学过他的一首诗《华南虎》。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2、读了一遍课文以后,你对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怎样的感受?
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三、研读课文。
1、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你最喜欢的是哪个?
我、乔元贞、“弄不成”、我的父亲 。
重点讲述父亲:父亲:温和、善良、理解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尊重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乐于负责,同时也乐与助人。追问:从哪里可看出?父亲修书。为什么要修书?⑴ 对孩子之间情谊的支持。⑵ 与乔元贞父亲乔海的友情。21·cn·jy·com
我:珍惜同学间真挚的情谊。对乔元贞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乔元贞:贫穷,不幸,终生在饥饿线上挣扎。
“弄不成”:为人忠厚但无才能。
2、“我的第一本书”这仅仅是一本书吗?它有什么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作者当时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情写这一本书的呢?通过一本书你还想到什么?
作者当时是怀着敬重,珍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通过一本书,反映出深藏的苦难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更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4、你是是怎样看待乔元贞的?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5、重点语句探讨。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辛酸)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www.21-cn-jy.com
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21教育网
结束语:在本堂课的学习中,我们深深的为那个艰 ( http: / / www.21cnjy.com )苦时代中珍贵的亲情、友情和少有的童年乐趣而感动,同时也为乔元贞的不幸遭遇感到心酸。生活有时会很无情,但人间一定有爱。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珍惜如今的学习机会吗?2·1·c·n·j·y
板书设计:
人物:我、乔元贞、“弄不成”、我的父亲
环境:20~30年代、动荡;贫困落后的乡村
情节:分书──深厚的同学情谊
补书──对孩子的理解
送书──真挚的同学情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