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阶段检测卷(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考点练(安徽)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阶段检测卷(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考点练(安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8 11:31:56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阶段检测卷·地理
满分:4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关注的热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为“一带一路”倡议增添新动能。图1示意局部数字丝绸之路,据此完成1~2题。
图1
1.“数字丝绸之路”
A. 主要连接亚洲与非洲国家 B. 主要连接欧洲与亚洲国家
C. 主要连接东亚与西亚国家 D. 主要连接中国与亚洲国家
2.“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可以
①改变国家分布格局 ②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③加强国家文化交流 ④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B
2.C
日本是机器人研制、出口和使用大国。日本经济产业部预计,到2030年“护理机器人”的需求规模将扩大20倍。图2示意2000—203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据此完成3~4题。
图2
3.2000—202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 青少年比重上升 B.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C. 人口总数增长快 D. 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4.日本加大“护理机器人”产业投入,主要是因为
A. 自然资源匮乏 B. 港口众多,海运交通便利
C. 国土面积狭小 D. 劳动力减少,用工成本高
【答案】3.B
4.D
【解析】
3.读图可知,日本青少年比重变化不大,A错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B正确;由青少年比重变化不大、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可推知人口总数增长缓慢,C错误;劳动人口比重下降,D错误。故选B。
4.日本加大“护理机器人”产业投入,主要是因为人口老龄化严重,且劳动力成本高,与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国土面积无关。故选D。
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为了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利雅得正在执行“绿色利雅得计划”,届时世博会所有园区将完全采用绿色能源供电。图3示意利雅得位置,据此完成5~6题。
图3
5.此次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最可能采用的绿色能源是
A. 太阳能 B. 水能 C. 煤炭 D. 石油
6.利雅得举办此次世博会,将给沙特阿拉伯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 解决人口问题 B.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C. 解决沙漠化问题 D. 扩大石油销售市场
【答案】5.A
6.B
【解析】
6.世博会的举办,可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B正确;世博会不能解决当地人口问题,对石油市场几乎没有影响,AD错误;世博会举办需加强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解决沙漠化问题影响不大。故选B。
潘塔纳尔湿地是全球最大的湿地,一年中有数月时间80%的面积被水淹没,最佳动物观赏时间是7—9月。图4示意潘塔纳尔湿地位置,图5示意该地区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7~8题。
图4 图5
7.潘塔纳尔湿地
A. 位于巴西首都的东北方向 B. 所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C. 可以观赏到骆驼迁徙景象 D. 6—9月为旱季,降水较少
8.为了更好地促进该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
①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自然保护意识
②增建新城,加大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
③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力度
④加大保护区的执法力度,严禁捕猎破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7.D
8.C
【解析】
7.潘塔纳尔湿地位于巴西首都的西南方向,所在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景观,看不到干旱沙漠地区特有的骆驼迁徙景观;6—9月为旱季,降水较少,故选D。
8.为了更好地促进该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自然保护意识;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力度;加大保护区的巡逻执法力度,严禁捕猎等破坏行为,①③④正确。增建新城,加大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会破坏生态环境,②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C。
世界最大冰山(代号“A23a”),在南极洲威德尔海底“搁浅”约30年后,正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科学家预测这座冰山脱落很可能属于自然变化过程,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也在加快南极冰川的流失速度。图6示意南极地区,据此完成9~10题。
图6
9.从全球背景看,“A23a”冰山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科学考察增多
C. 南极风力变强 D. 南极海域扩大
10.南极冰川流失速度加快,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是
A. 扩大北极熊生存空间 B. 增加生物多样性
C. 威胁到企鹅生存环境 D. 减轻水土流失
【答案】9.A
10.C
【解析】
10.南极冰川流失速度加快,企鹅的生存空间会减小,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北极熊分布在北极地区;部分生物会因环境变化而消失,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南极地区被冰川覆盖,水土流失不是南极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7分)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部,早在2016年山东钢铁集团就获得塞拉利昂北部的非洲最大铁矿矿藏地100%的所有权。随后,以铁矿开发、钢铁产业为主导,港、路、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的规划项目逐渐开工建设。图7示意塞拉利昂地理位置,图8示意塞拉利昂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7 图8
(1) 从东、西半球位置看,塞拉利昂位于__半球,西临____洋。(2分)
(2) 塞拉利昂的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受气候影响,塞拉利昂河流的水文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在甲地开发铁矿资源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1分)
(4) 分析山东钢铁集团在甲地建设钢铁厂对塞拉利昂的有利影响。(任答一点)(2分)
【答案】(1) 东;大西
(2) 东北高,西南低 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等(任答一点即可)
(3) 加剧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一点即可)
(4)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塞拉利昂的经济收入;促进塞拉利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等。
12.(7分)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在采矿过程中十分注意保护环境。甲地因露天采矿砍伐了较大面积的桉树林,但随毁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图9为澳大利亚铜矿、煤炭资源与有色冶金工业分布图,图10为甲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9 图10
(1) 桉树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等特点,且生长环境分布很广。甲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桉树可在此快速生长。(1分)
(2)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1分)
(3) 有色冶金工业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需水量大,试分析乙城市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2分)
桉树一般生长在年均温15 以上,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 000毫米长势较好。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地处我国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16~23 ,年降水量达1 500~2 000毫米,降水季节差异大。
(4) 在广西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能否通过引种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桉树恢复生态,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3分)
【答案】(1) 全年高温多雨
(2) 东部沿海
(3) 乙城市附近煤矿资源丰富;靠近海洋,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即可)
(4) 能,广西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高,适宜桉树的生长;或不能,广西降水季节差异大,桉树的生长会大量吸收地下水,使广西的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会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
13.(6分)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能源合作已成为中俄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础。图11示意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12示意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线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1 图12
(1) 俄罗斯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以________(工业类型)为主,工业区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结合俄罗斯地理位置,推测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2分)
(3) 试分析中俄能源合作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任答一点)(2分)
【答案】(1) 重工业;靠近矿产资源产地分布
(2) 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山地面积广,地形崎岖,施工难度大。
(3) 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加练5分钟
[跨学科主题学习]元代民间著名航海家汪大渊有“东方的马可·波罗”之称,他游历“东洋”“西洋”,撰写了《岛夷志略》一书。下图示意汪大渊航海路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分)
(1) 汪大渊经三佛齐附近的A________海峡西行进入“西洋”,即今天的____洋。(2分)
(2) 在八节那间附近,汪大渊记载到当地“谷米富饶,人烟稠密,田土沃美,气候暖,春夏常雨”,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八节那间“谷米富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2分)
(3) 当时船只一般借风航行,但在高郎步附近海域,船队“更值风逆,漂流至北溜”,其原因可能是该地属于__________气候,此时盛行风向为____风。(2分)
(4) 汪大渊随船队到达了天堂、阿思里等地,看到当地居民“穿细布长衫,系细布梢”,他们大部分属于____人种,讲________语。(2分)
【答案】(1) 马六甲;印度
(2) 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3) 热带季风;东北
(4) 白色;阿拉伯
/七年级(下册)阶段检测卷·地理
满分:4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关注的热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为“一带一路”倡议增添新动能。图1示意局部数字丝绸之路,据此完成1~2题。
图1
1.“数字丝绸之路”
A. 主要连接亚洲与非洲国家 B. 主要连接欧洲与亚洲国家
C. 主要连接东亚与西亚国家 D. 主要连接中国与亚洲国家
2.“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可以
①改变国家分布格局 ②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③加强国家文化交流 ④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日本是机器人研制、出口和使用大国。日本经济产业部预计,到2030年“护理机器人”的需求规模将扩大20倍。图2示意2000—203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据此完成3~4题。
图2
3.2000—202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 青少年比重上升 B.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C. 人口总数增长快 D. 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4.日本加大“护理机器人”产业投入,主要是因为
A. 自然资源匮乏 B. 港口众多,海运交通便利
C. 国土面积狭小 D. 劳动力减少,用工成本高
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为了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利雅得正在执行“绿色利雅得计划”,届时世博会所有园区将完全采用绿色能源供电。图3示意利雅得位置,据此完成5~6题。
图3
5.此次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最可能采用的绿色能源是
A. 太阳能 B. 水能 C. 煤炭 D. 石油
6.利雅得举办此次世博会,将给沙特阿拉伯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 解决人口问题 B.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C. 解决沙漠化问题 D. 扩大石油销售市场
潘塔纳尔湿地是全球最大的湿地,一年中有数月时间80%的面积被水淹没,最佳动物观赏时间是7—9月。图4示意潘塔纳尔湿地位置,图5示意该地区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7~8题。
图4 图5
7.潘塔纳尔湿地
A. 位于巴西首都的东北方向 B. 所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C. 可以观赏到骆驼迁徙景象 D. 6—9月为旱季,降水较少
8.为了更好地促进该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
①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自然保护意识
②增建新城,加大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
③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力度
④加大保护区的执法力度,严禁捕猎破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世界最大冰山(代号“A23a”),在南极洲威德尔海底“搁浅”约30年后,正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科学家预测这座冰山脱落很可能属于自然变化过程,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也在加快南极冰川的流失速度。图6示意南极地区,据此完成9~10题。
图6
9.从全球背景看,“A23a”冰山加速漂离南极海域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科学考察增多
C. 南极风力变强 D. 南极海域扩大
10.南极冰川流失速度加快,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是
A. 扩大北极熊生存空间 B. 增加生物多样性
C. 威胁到企鹅生存环境 D. 减轻水土流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7分)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部,早在2016年山东钢铁集团就获得塞拉利昂北部的非洲最大铁矿矿藏地100%的所有权。随后,以铁矿开发、钢铁产业为主导,港、路、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的规划项目逐渐开工建设。图7示意塞拉利昂地理位置,图8示意塞拉利昂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7 图8
(1) 从东、西半球位置看,塞拉利昂位于__半球,西临____洋。(2分)
(2) 塞拉利昂的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受气候影响,塞拉利昂河流的水文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在甲地开发铁矿资源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1分)
(4) 分析山东钢铁集团在甲地建设钢铁厂对塞拉利昂的有利影响。(任答一点)(2分)
12.(7分)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在采矿过程中十分注意保护环境。甲地因露天采矿砍伐了较大面积的桉树林,但随毁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图9为澳大利亚铜矿、煤炭资源与有色冶金工业分布图,图10为甲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9 图10
(1) 桉树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等特点,且生长环境分布很广。甲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桉树可在此快速生长。(1分)
(2)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1分)
(3) 有色冶金工业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需水量大,试分析乙城市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2分)
桉树一般生长在年均温15 以上,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 000毫米长势较好。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地处我国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16~23 ,年降水量达1 500~2 000毫米,降水季节差异大。
(4) 在广西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能否通过引种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桉树恢复生态,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3分)
13.(6分)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能源合作已成为中俄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础。图11示意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12示意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线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1 图12
(1) 俄罗斯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以________(工业类型)为主,工业区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结合俄罗斯地理位置,推测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2分)
(3) 试分析中俄能源合作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任答一点)(2分)
加练5分钟
[跨学科主题学习]元代民间著名航海家汪大渊有“东方的马可·波罗”之称,他游历“东洋”“西洋”,撰写了《岛夷志略》一书。下图示意汪大渊航海路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分)
(1) 汪大渊经三佛齐附近的A________海峡西行进入“西洋”,即今天的____洋。(2分)
(2) 在八节那间附近,汪大渊记载到当地“谷米富饶,人烟稠密,田土沃美,气候暖,春夏常雨”,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八节那间“谷米富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2分)
(3) 当时船只一般借风航行,但在高郎步附近海域,船队“更值风逆,漂流至北溜”,其原因可能是该地属于__________气候,此时盛行风向为____风。(2分)
(4) 汪大渊随船队到达了天堂、阿思里等地,看到当地居民“穿细布长衫,系细布梢”,他们大部分属于____人种,讲________语。(2分)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