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陋室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陋室铭》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4 15: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 :
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三、教学难点 :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教法:谈话法 知识拓展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史记》中李斯关于“贫”、“贱”的论断导入,启发学生对刘禹锡的人生观的认识。
二)读文析意。了解文章含义。(板书出题目)
课文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在于。 名:著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则:就。 灵:灵异,神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是:判断动词。 惟:只,只是。吾:陋室主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 入:映入。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谈笑有鸿儒。 鸿:大。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弹奏。素:不加修饰的。
阅金经:这里指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却因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们的敬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何陋”是“有”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常识把握: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拓展:《酬乐天初来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锡因此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
四)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
1、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
明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明确: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的清幽、雅致。——景。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陋室主人的情趣),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师作结: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 ( http: / / www.21cnjy.com )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4、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明确: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 ,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教师点拨: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6、写法“托物言志”的落实 :
明确: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 中心思想: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
教师呈现自己的课堂诗话小结:
《绝句》
身居陋室不慕华,琴棋书画雅士家。往来尽是鸿儒客,市井烟尘现朝霞。
师生互动明确作者的人格魅力: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六)教者呈现自己的习作:作为课文的引申。
教师的反题目创作
豪宅铭
孔方多盈笼, 富贵又尊容。身在豪宅里,礼恭德亦隆。
红砖碧瓦院,柳茂春桃红。门庭之若市, 寒士来无空。
无闻麻将声, 只见书充栋。不攀权贵枝,不随恶俗同。
鄙视葛高翁,横扫纨绔风。贫富不移志,秉正似磐石。
牢记圣人训,谁敢越雷池。虽居豪宅中,乐善而好施。
师生共同评析,引导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
作业:背诵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