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看不见的运动》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沭阳期末)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如图所示,将金属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下列科学实例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与其相同的是( )
A.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
B.通过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研究分子的运动
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D.用弹簧的伸长量来表示力的大小
2.(2024八下·东莞期末)早晨,妈妈为小明准备了香喷喷的早餐,关于闻到食物的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3.(2024八下·期末)大美临沂,风景如画。下列关于临沂美景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山间云雾缭绕 B.湖面荷花飘香
C.水中鱼虾嬉戏 D.河边流水潺潺
4.(2024八下·无锡期中)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图甲中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推测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图乙中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液面位置下降了,推测出分子间存在空隙
C.图丙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悬挂一个钩码,推测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图丁中在注射器里密封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推测出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
5.(2024八下·徐州月考)下列实验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
A.图甲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B.图乙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醋和酱油
C.图丙油在水面扩散,但油膜面积不能无限扩大
D.图丁两个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
6.大丰荷兰花海郁金香迷人,花香扑鼻.这是因为(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7.(2024八下·西安开学考)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处于膨胀之中
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二、多选题
8.(2016八下·深圳期末)(多选)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 )
A.腌咸蛋时,放盐后要过较长时间才变咸;炒菜时,放盐后一会儿就有了咸味
B.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些
C.洗过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D.固体的体积随温度降低而缩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
C.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两个端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能吊起一个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常见的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原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11.观察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 )
A.1cm3水中有3.35×1022个水分子
B.肥皂液膜实验
C.墨水滴入水中
D.酒精与水混合
三、实验填空题
12.(2017八下·大丰期中)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 实际上是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做布朗运动的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 分子的运动(选填:“液体”或“固体”)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说法.
13.(2023八下·潮安期末)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仍是由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他们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一系列炫酷又好玩的实验。
(1)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 ;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液桥的最大长度会 (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 影响。(选填“大气压”或“重力”)
(2)在太空抛物实验中,冰墩墩充当了回“助教”,它被抛出去之后,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沿着原来抛出的方向近似做 运动。
(3)如图所示,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说明乒乓球 浮力。(选填“受到”或“没有受到”)原因是水处于“失重”状态,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没有压强和压力。所以在空间站,如果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底扎一个小孔(瓶盖没盖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
14.(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12)如下图所示,根据粒子和宇宙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甲杯中盛的是5℃的冷水,乙杯中盛的是80℃的热水,甲、乙两杯中水的质量相等.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温度越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2)如图2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3)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cm3.这说明 .
(4)如图4所示是小华模拟宇宙膨胀的实验,气球上的小圆点可以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时,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 .在实际的观察中,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谱线“线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 .
四、解答与计算题
15.(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 同步练习(综合练习))宁夏中考体育项目之一是跳绳,图中是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练习跳绳的场景。张亮的体重为50kg,跳绳时,每次跳起的高度约5cm那么:(g取10N/kg)
(1)说出他从地面起跳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2)张亮1分钟跳绳180个,请计算他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多大?
(3)张亮起跳前站立在操场上,请你估算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4)从2014年开始,发现多地校园的操场属于“毒跑道”(塑胶跑道中含有毒成分),造成学生流鼻血、头昏、恶心等症状,请从物理角度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6.小明通过学习养成了善于观察的习惯,他在家中发现:妈妈在腌萝卜时,萝卜片过较长一段时间才会变咸,而把同样大的萝卜片放在锅中炒,放上盐.只要很短时间萝卜片就咸了.你认为小明所观察到的现象有道理吗?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17.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其中茶文化就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根据图中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解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分子热运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BD.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通过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研究分子的运动和用弹簧的伸长量来表示力的大小,这些实验用了转换法 ,故ABD不符合题意。
C.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运转,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这是用了类比法,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将金属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个实验用了类比法。
2.【答案】B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食物的香味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B。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答案】B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云雾缭绕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荷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B符合题意;
C.水中鱼虾嬉戏,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河边流水潺潺,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4.【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图甲中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液面位置下降了,是因为水分子进入酒精分子之间的空隙导致的,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悬挂一个钩码,铅柱没有被拉开,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丁中在注射器里密封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不能推测出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扩散是由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5.【答案】A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进入对方中,故A符合题意;
B.用鼻子能闻到气味,是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油在水面扩散,但油膜面积不能无限扩大,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块分子间存在有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分子动理论应熟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解答本题应掌握: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总体积会减小;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
6.【答案】A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据此结合题目所给出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处于不断膨胀之中,故A正确;
B.面包可以被捏扁是因为面包的多孔结构造成的,与分子间有空隙无关,故B错误;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这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C错误;
D.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对宇宙的认识判断;
B.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C.根据原子构成的知识判断;
D.根据对空间尺度的认识判断。
8.【答案】A,C,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A、腌制咸菜时,放盐后经过较长时间菜才变咸;炒菜时,放盐后菜很快就有了咸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
B、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说明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分子运动无关;故B错误;
C、洗过的衣服冬天比夏天干的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固体的体积随温度降低而缩小,说明分子随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故D正确.
故选ACD.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三点: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扩散现象正是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据此分析解答.
9.【答案】C,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解:A、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该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两个端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能吊起一个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
10.【答案】A,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隙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分子大小发生改变.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是食物的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间间隔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解答本题需了解: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力存在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内能变大,根据能量守衡,内能转化为动能释放出去,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排斥力就会变大,作用力减小,分子间的间隙就变大了.
11.【答案】A,D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A、由显微镜下水的照片可看出分子间有间隙,故A正确.
B、肥皂液膜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
C、墨水滴入水中是扩散运动,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错误.
D、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显微镜下水的照片可看出分子间有间隙,肥皂液膜实验表明分子间有引力,墨水滴入水中是扩散运动,酒精与水混合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12.【答案】(1)小颗粒
(2)液体
(3)提高水的温度;将花粉变得更小一点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1)由题文可知,做布朗运动的是小颗粒.(2)这些小颗粒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所以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为了使布朗运动加快可以①提高水的温度 ②使花粉变得更小一些.
故答案为:(1)小颗粒;(2)液体;(3)提高水的温度;将花粉变得更小一点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3.【答案】(1)引力;变短;重力
(2)匀速直线
(3)没有受到;水不会流出来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浮力的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液桥的最大长度会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重力影响。
(2)被抛出的冰墩墩,在空间站中不受外力作用,因此沿着原来抛出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①如图所示,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说明乒乓球没有受到浮力。
②水处于“失重”状态,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没有压强和压力。所以在空间站,如果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底扎一个小孔(瓶盖没盖上),会出现的现象是水不会流出来。
【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结合重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①乒乓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如果它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它会在水面漂浮;
②在水瓶上扎孔后水会流出,是因为水对瓶子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据此分析解答。
14.【答案】(1)高
(2)分子间有引力
(3)小于;分子间有间隙
(4)增大;远离;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解:(1)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所以乙杯是80℃的热水,杯中水会很快的变黑.(2)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3)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4)宇宙膨胀学说提出:我们可以假设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而星系是气球表面上的点,气球上斑斑点点,随着气球被吹胀,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
后来科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运动;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故答案为:(1)高;(2)分子间有引力;(3)小于;分子间有间隙;(4)增大;远离;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3)分子间有间隙.(4)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所有星云都在彼此互相远离,而且离得越远,离去的速度越快”这样一个天文观测结果,得出结论认为: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
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红移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
15.【答案】(1)解:他从地面起跳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同时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变大;
(2)解:每次跳绳做功: ,
180次跳绳做功: ,
跳绳时的功率
(3)解:张亮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一个脚的接触面积是 左右,故两个脚的接触面积是400 ;故其对地面的压强是:
(4)解: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所以朔胶跑道中含有毒成分通过分子运动扩散出来,学生呼吸后,会造成流鼻血、头昏、恶心等症状。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分子热运动
【解析】【分析】(1)结合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情况.
(2)利用W=Gh=mgh求得 每次跳绳做的功 ,进一步求得总功,再利用P=
求得 跳绳时的功率 .
(3)利用p=
求得 他对地面的压强 .
(4)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6.【答案】答:有道理.炒萝卜时往萝卜里加盐,萝卜很快就咸了,而腌萝卜时,很长时间萝卜才会变咸,这是因为炒萝卜时萝卜的温度比较高,使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了,即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的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而且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高低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7.【答案】解:(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温度升高,快速水分的蒸发,这便是制茶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3)茶壶与壶身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4)茶壶上有小孔和外界大气相通,壶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便于将茶水倒入杯中;
(5)冬天向壶中倒入刚烧开的沸水泡茶时,会看到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6)用手拿茶杯喝茶时,感觉到手很热,是茶杯将内能传递给手,使手的内能增加.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分析】(1)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2)分子运功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茶壶是运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4)茶壶倒水时,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壶内的水压出;
(5)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6)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 / 112.2《看不见的运动》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沭阳期末)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如图所示,将金属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下列科学实例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与其相同的是( )
A.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
B.通过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研究分子的运动
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D.用弹簧的伸长量来表示力的大小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分子热运动;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BD.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通过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研究分子的运动和用弹簧的伸长量来表示力的大小,这些实验用了转换法 ,故ABD不符合题意。
C.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运转,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这是用了类比法,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将金属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个实验用了类比法。
2.(2024八下·东莞期末)早晨,妈妈为小明准备了香喷喷的早餐,关于闻到食物的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食物的香味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B。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2024八下·期末)大美临沂,风景如画。下列关于临沂美景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山间云雾缭绕 B.湖面荷花飘香
C.水中鱼虾嬉戏 D.河边流水潺潺
【答案】B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云雾缭绕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荷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B符合题意;
C.水中鱼虾嬉戏,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河边流水潺潺,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4.(2024八下·无锡期中)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图甲中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推测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图乙中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液面位置下降了,推测出分子间存在空隙
C.图丙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悬挂一个钩码,推测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图丁中在注射器里密封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推测出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图甲中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到液面位置下降了,是因为水分子进入酒精分子之间的空隙导致的,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悬挂一个钩码,铅柱没有被拉开,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丁中在注射器里密封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塞将空气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不能推测出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扩散是由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5.(2024八下·徐州月考)下列实验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 )
A.图甲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B.图乙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醋和酱油
C.图丙油在水面扩散,但油膜面积不能无限扩大
D.图丁两个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进入对方中,故A符合题意;
B.用鼻子能闻到气味,是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油在水面扩散,但油膜面积不能无限扩大,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块分子间存在有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分子动理论应熟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解答本题应掌握: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总体积会减小;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
6.大丰荷兰花海郁金香迷人,花香扑鼻.这是因为(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据此结合题目所给出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7.(2024八下·西安开学考)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处于膨胀之中
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索;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A.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处于不断膨胀之中,故A正确;
B.面包可以被捏扁是因为面包的多孔结构造成的,与分子间有空隙无关,故B错误;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这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C错误;
D.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对宇宙的认识判断;
B.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C.根据原子构成的知识判断;
D.根据对空间尺度的认识判断。
二、多选题
8.(2016八下·深圳期末)(多选)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 )
A.腌咸蛋时,放盐后要过较长时间才变咸;炒菜时,放盐后一会儿就有了咸味
B.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些
C.洗过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D.固体的体积随温度降低而缩小
【答案】A,C,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A、腌制咸菜时,放盐后经过较长时间菜才变咸;炒菜时,放盐后菜很快就有了咸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
B、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说明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分子运动无关;故B错误;
C、洗过的衣服冬天比夏天干的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固体的体积随温度降低而缩小,说明分子随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故D正确.
故选ACD.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三点: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扩散现象正是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据此分析解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
C.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两个端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能吊起一个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C,D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解:A、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该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两个端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能吊起一个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
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常见的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原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答案】A,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隙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分子大小发生改变.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是食物的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间间隔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解答本题需了解: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力存在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内能变大,根据能量守衡,内能转化为动能释放出去,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排斥力就会变大,作用力减小,分子间的间隙就变大了.
11.观察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 )
A.1cm3水中有3.35×1022个水分子
B.肥皂液膜实验
C.墨水滴入水中
D.酒精与水混合
【答案】A,D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A、由显微镜下水的照片可看出分子间有间隙,故A正确.
B、肥皂液膜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
C、墨水滴入水中是扩散运动,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错误.
D、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显微镜下水的照片可看出分子间有间隙,肥皂液膜实验表明分子间有引力,墨水滴入水中是扩散运动,酒精与水混合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三、实验填空题
12.(2017八下·大丰期中)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 实际上是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做布朗运动的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 分子的运动(选填:“液体”或“固体”)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说法.
【答案】(1)小颗粒
(2)液体
(3)提高水的温度;将花粉变得更小一点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1)由题文可知,做布朗运动的是小颗粒.(2)这些小颗粒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所以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为了使布朗运动加快可以①提高水的温度 ②使花粉变得更小一些.
故答案为:(1)小颗粒;(2)液体;(3)提高水的温度;将花粉变得更小一点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3.(2023八下·潮安期末)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仍是由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他们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一系列炫酷又好玩的实验。
(1)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 ;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液桥的最大长度会 (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 影响。(选填“大气压”或“重力”)
(2)在太空抛物实验中,冰墩墩充当了回“助教”,它被抛出去之后,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沿着原来抛出的方向近似做 运动。
(3)如图所示,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说明乒乓球 浮力。(选填“受到”或“没有受到”)原因是水处于“失重”状态,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没有压强和压力。所以在空间站,如果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底扎一个小孔(瓶盖没盖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1)引力;变短;重力
(2)匀速直线
(3)没有受到;水不会流出来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浮力的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液桥的最大长度会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重力影响。
(2)被抛出的冰墩墩,在空间站中不受外力作用,因此沿着原来抛出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①如图所示,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说明乒乓球没有受到浮力。
②水处于“失重”状态,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没有压强和压力。所以在空间站,如果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底扎一个小孔(瓶盖没盖上),会出现的现象是水不会流出来。
【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结合重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①乒乓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如果它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它会在水面漂浮;
②在水瓶上扎孔后水会流出,是因为水对瓶子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据此分析解答。
14.(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12)如下图所示,根据粒子和宇宙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甲杯中盛的是5℃的冷水,乙杯中盛的是80℃的热水,甲、乙两杯中水的质量相等.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温度越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2)如图2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3)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cm3.这说明 .
(4)如图4所示是小华模拟宇宙膨胀的实验,气球上的小圆点可以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时,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 .在实际的观察中,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谱线“线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 .
【答案】(1)高
(2)分子间有引力
(3)小于;分子间有间隙
(4)增大;远离;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解:(1)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所以乙杯是80℃的热水,杯中水会很快的变黑.(2)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3)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4)宇宙膨胀学说提出:我们可以假设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而星系是气球表面上的点,气球上斑斑点点,随着气球被吹胀,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
后来科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运动;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故答案为:(1)高;(2)分子间有引力;(3)小于;分子间有间隙;(4)增大;远离;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3)分子间有间隙.(4)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所有星云都在彼此互相远离,而且离得越远,离去的速度越快”这样一个天文观测结果,得出结论认为: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
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红移现象说明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宇宙正在膨胀.
四、解答与计算题
15.(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 同步练习(综合练习))宁夏中考体育项目之一是跳绳,图中是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练习跳绳的场景。张亮的体重为50kg,跳绳时,每次跳起的高度约5cm那么:(g取10N/kg)
(1)说出他从地面起跳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2)张亮1分钟跳绳180个,请计算他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多大?
(3)张亮起跳前站立在操场上,请你估算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4)从2014年开始,发现多地校园的操场属于“毒跑道”(塑胶跑道中含有毒成分),造成学生流鼻血、头昏、恶心等症状,请从物理角度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1)解:他从地面起跳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同时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变大;
(2)解:每次跳绳做功: ,
180次跳绳做功: ,
跳绳时的功率
(3)解:张亮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一个脚的接触面积是 左右,故两个脚的接触面积是400 ;故其对地面的压强是:
(4)解: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所以朔胶跑道中含有毒成分通过分子运动扩散出来,学生呼吸后,会造成流鼻血、头昏、恶心等症状。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分子热运动
【解析】【分析】(1)结合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情况.
(2)利用W=Gh=mgh求得 每次跳绳做的功 ,进一步求得总功,再利用P=
求得 跳绳时的功率 .
(3)利用p=
求得 他对地面的压强 .
(4)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6.小明通过学习养成了善于观察的习惯,他在家中发现:妈妈在腌萝卜时,萝卜片过较长一段时间才会变咸,而把同样大的萝卜片放在锅中炒,放上盐.只要很短时间萝卜片就咸了.你认为小明所观察到的现象有道理吗?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答案】答:有道理.炒萝卜时往萝卜里加盐,萝卜很快就咸了,而腌萝卜时,很长时间萝卜才会变咸,这是因为炒萝卜时萝卜的温度比较高,使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了,即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的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而且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高低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7.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其中茶文化就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根据图中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解答.
【答案】解:(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温度升高,快速水分的蒸发,这便是制茶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3)茶壶与壶身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4)茶壶上有小孔和外界大气相通,壶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便于将茶水倒入杯中;
(5)冬天向壶中倒入刚烧开的沸水泡茶时,会看到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6)用手拿茶杯喝茶时,感觉到手很热,是茶杯将内能传递给手,使手的内能增加.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分析】(1)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2)分子运功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茶壶是运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4)茶壶倒水时,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壶内的水压出;
(5)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6)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