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图
知识点1 地图的三要素(5年3考)
1.方向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指向标 经纬网地图
(1)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 向。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 ”的原则确定方向。
(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图例 如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常见的图例
3.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2)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
①图幅相同:比例尺较小,表示范围较大,内容较为 ;比例尺较大,表示范围较小,内容较为 。
②比例尺相同:表示范围越小,图幅越 ;表示范围越大,图幅越 。
③实地距离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 ;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内容越 。
知识点2 选择适用的地图
1.地图的分类及选择
(1)分类:常见的地图可分为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分布图、农业分布图、交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城镇分布图等)。
(2)选择:观赏游览→景点导览图;旅行确定行程→交通图;了解某地地形→地形图;查找世界某地位置→政区图等。
2.电子地图和遥感地图
优点 应用
电子地图 携带方便、随意缩放(改变比例尺大小)、内容更新快 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如导航地图、手机地图等
遥感地图 覆盖面广、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快捷、直观 城乡规划、农林水利、地质测绘、环境监测、国防建设等
3.数字地图的应用(2024秋七上新教材新增内容)
(1)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的管理系统。
(2)资源调查:通过分析遥感影像,大致划分资源位置,大大缩短调查时间。
(3)灾害监测:人们借助遥感影像,及时发现灾情并发送预警信息,减轻影响。
知识点3 地形图的判读(5年2考)
1.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和等高距:等高线都是连续的曲线;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线上各地的海拔,单位是米;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相等(同线等高);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同(同图等距)。
(2)地形部位
3.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在海洋里,颜色越蓝,海深越深;在陆地上,颜色越绿,海拔越低,褐色越深,海拔越高。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2)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交通线路的修建与地形
重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上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读“中国天眼”所在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瞭望台所在地形部位是____。
(2) “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不低于____米,它位于瞭望台的____方向。从停车场到瞭望台有①和②两条线路,登山较省力的线路是____。
【思路点拨】
(1)读图:甲所在地区穿过多条等高线的弯曲处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大的高处凸出 为山谷;瞭望台位于闭合等高线内 等高线数值从四周向中间增大 为山峰。
(2)读图:中国天眼位于880米的闭合等高线内部 外侧相邻的等高线由920米减小到880米,数值差为40 等高距为40米 天眼所在地不低于840米;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方向 东南方向;线路①和线路②相比较 线路①途经地区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陡,线路②途经地区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 线路②更省力。
【知识拓展】
1.图示地形部位特征(单位: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爬山选缓坡;攀岩选陡崖;河流发源于山谷,由高处流向低处,建自来水厂选河流上游,引水渠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流,建坝选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修路选择与等高线平行或穿过等高线较少的线路,山区公路盘山而建;聚落或城市建设选址在等高线稀疏的河流附近地区。
命题点1 地图的三要素
[2024山西节选]“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为中心,市民步行直线距离仅需15分钟即可享受购物、社交、文化、休闲、医疗、健身、教育等多种便民服务。下图示意幸福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据此完成1~2题。
1.育才中学位于荔湾社区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2.从幸福社区到红星便利店的直线距离步行需要( )
A. 5分钟以内 B. 5~10分钟 C. 10~15分钟 D. 15分钟以上
3.[2020安徽]外卖小哥打电话给小明问他应该把快餐送到红星中学的什么地方,小明查询手机软件后,了解到外卖小哥的位置。读“红星中学及周边区域略图”,如果小明想把外卖小哥指引到红星中学的南校门,小明可以对外卖小哥说( )
A. 沿黄山路一直走,到长江路向右转,再走100多米
B. 沿黄山路向南走,到长江路向东转,再走100多米
C. 沿黄山路一直走,到淮河路向西拐,再走200多米
D. 沿黄山路向南走,到淮河路向左拐,再走200多米
命题点2 选择适用的地图
[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东北小冻梨、南方小土豆……”2023年冬,黑龙江哈尔滨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据此完成4~5题。
4.游客要了解黑龙江省所在的位置应查阅( )
A. 中国气候图 B. 中国地形图 C. 世界政区图 D. 中国政区图
5.游客利用电子地图前往中央大街,若放大手机屏幕图像,改变的是地图中的( )
A. 比例尺 B. 方向
C. 图例和注记 D. 以上三个都不对
命题点3 等高线地形图
[2024广西节选]陕北某村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具有典型的黄土景观和地域特色,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曾经的饮水井现已成为该村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下图为该村景区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饮水井位于该景区(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7.图中虚线①表示( )
A. 山脊 B. 山峰 C. 沟谷 D. 陡崖
[2021安徽]2014年,全长32.6千米的中国第一长铁路隧道——新关角隧道建成,天棚站到察汉诺站的列车通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20分钟。下图示意关角山地区地形和区域内铁路线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关角山铁路线部分路段建设成“螺旋”状,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铁路线的坡度 B. 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C. 节约铁路建设成本 D. 避开不利地质条件
9.与老关角隧道相比,新关角隧道( )
A. 气温低 B. 风雪大 C. 长度短 D. 海拔低
温馨提示 请完成《课后提升练》P4~5习题!
美化校园
某中学依托校园真实环境和现有资源,让同学们设计并参与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规划建设体验,开展基于“美化校园”的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任务一:绘制平面图
同学们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图1),计划在校园鱼塘旁建设生态农场。
图1
任务思考:
(1) 同学们从操场门口到农场的大致行进方向为____。
(2) 若同学们测得操场门口到农场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____米。
主题任务二:农耕体验
同学们规划在农场中采用鱼菜共生的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如图2)种植蔬菜,将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结合,做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菜能正常生长。农场“劳动成果”除了被同学们分享外,其余拿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义卖。义卖获得的收入,将用来购买种子、农具等,投入新一轮的劳动实践中。
图2
任务思考:
(3) 简述选择鱼塘旁空地开展鱼菜共生耕作方式的有利条件。
(4) 有同学建议利用农场旁的绿化带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主题任务三:校园垃圾分类
图3 校园垃圾主要来源
实践思考:
(5) 教室中常见的垃圾物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结合实践活动,谈一谈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第二节 地图
知识点1 地图的三要素(5年3考)
1.方向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指向标 经纬网地图
(1)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确定方向。
(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图例 如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常见的图例
3.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2)比例尺大小与实地范围、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
①图幅相同:比例尺较小,表示范围较大,内容较为简略;比例尺较大,表示范围较小,内容较为详细。
②比例尺相同:表示范围越小,图幅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图幅越大。
③实地距离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内容越简略。
知识点2 选择适用的地图
1.地图的分类及选择
(1)分类:常见的地图可分为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分布图、农业分布图、交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城镇分布图等)。
(2)选择:观赏游览→景点导览图;旅行确定行程→交通图;了解某地地形→地形图;查找世界某地位置→政区图等。
2.电子地图和遥感地图
优点 应用
电子地图 携带方便、随意缩放(改变比例尺大小)、内容更新快 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如导航地图、手机地图等
遥感地图 覆盖面广、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快捷、直观 城乡规划、农林水利、地质测绘、环境监测、国防建设等
3.数字地图的应用(2024秋七上新教材新增内容)
(1)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的管理系统。
(2)资源调查:通过分析遥感影像,大致划分资源位置,大大缩短调查时间。
(3)灾害监测:人们借助遥感影像,及时发现灾情并发送预警信息,减轻影响。
知识点3 地形图的判读(5年2考)
1.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和等高距:等高线都是连续的曲线;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线上各地的海拔,单位是米;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相等(同线等高);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同(同图等距)。
(2)地形部位
3.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在海洋里,颜色越蓝,海深越深;在陆地上,颜色越绿,海拔越低,褐色越深,海拔越高。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2)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交通线路的修建与地形
重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上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读“中国天眼”所在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瞭望台所在地形部位是____。
(2) “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不低于____米,它位于瞭望台的____方向。从停车场到瞭望台有①和②两条线路,登山较省力的线路是____。
【思路点拨】
(1)读图:甲所在地区穿过多条等高线的弯曲处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大的高处凸出 为山谷;瞭望台位于闭合等高线内 等高线数值从四周向中间增大 为山峰。
(2)读图:中国天眼位于880米的闭合等高线内部 外侧相邻的等高线由920米减小到880米,数值差为40 等高距为40米 天眼所在地不低于840米;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方向 东南方向;线路①和线路②相比较 线路①途经地区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陡,线路②途经地区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 线路②更省力。
【知识拓展】
1.图示地形部位特征(单位: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爬山选缓坡;攀岩选陡崖;河流发源于山谷,由高处流向低处,建自来水厂选河流上游,引水渠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流,建坝选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修路选择与等高线平行或穿过等高线较少的线路,山区公路盘山而建;聚落或城市建设选址在等高线稀疏的河流附近地区。
【答案】(1) 山谷;山峰
(2) 840;东南;②
命题点1 地图的三要素
[2024山西节选]“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为中心,市民步行直线距离仅需15分钟即可享受购物、社交、文化、休闲、医疗、健身、教育等多种便民服务。下图示意幸福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据此完成1~2题。
1.育才中学位于荔湾社区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2.从幸福社区到红星便利店的直线距离步行需要( )
A. 5分钟以内 B. 5~10分钟 C. 10~15分钟 D. 15分钟以上
【答案】1.C 2.A
3.[2020安徽]外卖小哥打电话给小明问他应该把快餐送到红星中学的什么地方,小明查询手机软件后,了解到外卖小哥的位置。读“红星中学及周边区域略图”,如果小明想把外卖小哥指引到红星中学的南校门,小明可以对外卖小哥说( )
A. 沿黄山路一直走,到长江路向右转,再走100多米
B. 沿黄山路向南走,到长江路向东转,再走100多米
C. 沿黄山路一直走,到淮河路向西拐,再走200多米
D. 沿黄山路向南走,到淮河路向左拐,再走200多米
【答案】B
命题点2 选择适用的地图
[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东北小冻梨、南方小土豆……”2023年冬,黑龙江哈尔滨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据此完成4~5题。
4.游客要了解黑龙江省所在的位置应查阅( )
A. 中国气候图 B. 中国地形图 C. 世界政区图 D. 中国政区图
5.游客利用电子地图前往中央大街,若放大手机屏幕图像,改变的是地图中的( )
A. 比例尺 B. 方向
C. 图例和注记 D. 以上三个都不对
【答案】4.D 5.A
【解析】
5.放大或缩小电子地图,实际上是在改变地图的比例尺,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实地范围也不同,不会改变方向、图例和注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命题点3 等高线地形图
[2024广西节选]陕北某村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具有典型的黄土景观和地域特色,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曾经的饮水井现已成为该村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下图为该村景区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饮水井位于该景区(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7.图中虚线①表示( )
A. 山脊 B. 山峰 C. 沟谷 D. 陡崖
【答案】6.B 7.C
[2021安徽]2014年,全长32.6千米的中国第一长铁路隧道——新关角隧道建成,天棚站到察汉诺站的列车通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20分钟。下图示意关角山地区地形和区域内铁路线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关角山铁路线部分路段建设成“螺旋”状,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铁路线的坡度 B. 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C. 节约铁路建设成本 D. 避开不利地质条件
9.与老关角隧道相比,新关角隧道( )
A. 气温低 B. 风雪大 C. 长度短 D. 海拔低
【答案】8.A 9.D
温馨提示 请完成《课后提升练》P4~5习题!
美化校园
某中学依托校园真实环境和现有资源,让同学们设计并参与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规划建设体验,开展基于“美化校园”的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任务一:绘制平面图
同学们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图1),计划在校园鱼塘旁建设生态农场。
图1
任务思考:
(1) 同学们从操场门口到农场的大致行进方向为____。
(2) 若同学们测得操场门口到农场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____米。
主题任务二:农耕体验
同学们规划在农场中采用鱼菜共生的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如图2)种植蔬菜,将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结合,做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菜能正常生长。农场“劳动成果”除了被同学们分享外,其余拿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义卖。义卖获得的收入,将用来购买种子、农具等,投入新一轮的劳动实践中。
图2
任务思考:
(3) 简述选择鱼塘旁空地开展鱼菜共生耕作方式的有利条件。
(4) 有同学建议利用农场旁的绿化带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主题任务三:校园垃圾分类
图3 校园垃圾主要来源
实践思考:
(5) 教室中常见的垃圾物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结合实践活动,谈一谈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
【答案】(1) 西南
(2) 200
(3) 靠近鱼塘,提供水源;鱼塘中鱼的排泄物为种植蔬菜提供肥料;位于校园南侧,
不受学校建筑物遮挡,较为开阔,光照充足,利于蔬菜生长;与教学楼距离较远,受人为活动影响小等。
(4) 看法一:应该扩大种植面积。扩大种植面积可以拓展更多的实践体验基地,生产更多的蔬菜,获得更多义卖收入。
看法二:不应该扩大种植面积。绿化带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隔绝噪音等生态功能,将绿化带用于蔬菜种植将影响绿化带生态功能的发挥。
看法三:可适当进行扩建。在保证绿化带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适当进行扩建,增加同学们的实践体验,获得更多义卖收入,增加对周边小区居民的绿色蔬菜供应。
(5) 用过的纸张;用过的纸巾;用完的中性笔芯、笔杆等
(6) 生态效益方面:减少垃圾填埋量和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减轻环境污染;减少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大气、土壤和水体环境等。
经济效益方面: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社会效益方面:引导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