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民与文化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 (安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居民与文化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 (安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8 19:34:41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居民与文化
知识点1 世界的人口(5年1考)
1.人口的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人口零增长。)
3.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 纬度气候湿润的沿海平原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4.人口问题
知识点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5年1考)
1.世界三大人种
人种 主要特征 主要分布区
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冰洋沿岸、南美洲北部及美国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肤色、发色都很浅,头发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大洋洲西北部、北美洲南部及南美洲东部
2.世界的语言
(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和法语。
(2)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世界三大宗教:发源于亚洲西部的基督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和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
知识点3 聚落(5年1考)
1.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
城市 乡村
特征 人口较多,建筑高且 ,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道路纵横交错 人口较少,房屋低矮且 ,道路狭窄稀少,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少
生产方式 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 一般从事 生产活动
存在问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破坏 交通不便,教育、医疗条件相对落后
2.聚落与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对聚落和民居的影响
(2)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平屋顶的多层土楼
传统 民居 冰屋 窑洞 高脚屋 碉楼 四合院
典型 地区 北冰洋沿岸 黄土高原 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 西亚、北非 我国北京
气候 特点 终年严寒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高温多雨,气候湿热 炎热干燥,多风沙,昼夜温差大 冬冷夏热,风沙大
建筑 特点 冰块为材(就地取材),低矮、无窗(防寒保暖) 黄土直立性强,便于挖成窑洞 双层结构(防潮),窗大(通风)、屋顶坡度大(排水) 墙厚(隔热)、窗小(防风)、平顶(降水少) 四面房屋形成“口”字形
功能 抗寒保暖 冬暖夏凉 防潮、通风、排水 隔热、防风 防风沙、防寒
3.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这一重要过程,具有历史、社会等价值,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为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世界上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2)聚落面临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①面临的问题: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城市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也在逐步被一些高楼大厦代替。
②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禁止在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减轻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命题点1 世界的人口
[2022安徽]下图示意甲、乙两国1951年以来的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的甲国为( )
A. 英国 B. 美国 C. 澳大利亚 D. 印度
2.资料显示,近年来乙国人口问题制约了该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状况,我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保障落实“三孩”政策 ②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④推进提前退休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3河南节选]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下图为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北部 B. 内陆地区 C. 东南部 D. 河流沿岸
4.影响甲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矿产 C. 河流 D. 气候
命题点2 世界的人种、语言与宗教
5.[2020安徽改编]在一艘中国上海开往希腊雅典的商船上,一位水手对沿途各地的气候和风土人情进行了记录和研究。读商船航线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商船航线示意图
照片甲 纱丽服饰 照片乙 沙漠骆驼 港口城市丙气候类型图
(1) 从广州到马六甲海峡,该商船主要航行在我国__海海域。
(2) 通过马六甲海峡后,商船停靠了三个港口城市:汉班托塔、吉达、雅典。水手拍摄了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照片,照片甲的拍摄地在__________(港口城市)周边,照片乙的拍摄地在____(港口城市)周边。他还查询了其中一个港口城市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判断此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城市丙为____。
(3) 水手到吉达港后,看到吉达港所在国居民多数为____人种。
命题点3 聚落与自然环境
[2024山东聊城]帐篷式民居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可以散发白天的热量,同时将强烈的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当地罕见的降水。据此完成6~7题。
6.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 全年高温多雨
C. 终年炎热干燥 D. 全年温和湿润
7.该民居集中分布地区的聚落类型及主要农业部门是( )
A. 城市 畜牧业 B. 乡村 畜牧业 C. 城市 种植业 D. 乡村 种植业
公元前214年,任嚣修筑任嚣城,这是广州筑城之始。公元前206年,赵佗进一步扩建任嚣城,俗称赵佗城或越城。据此完成8~9题。
8.赵佗城布局的特点有( )
①面湖 ②临溪 ③背山 ④望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赵佗城筑城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B. 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C. 气候湿润,牧业发达 D. 黑土肥沃,地势低平第四章 居民与文化
知识点1 世界的人口(5年1考)
1.人口的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人口零增长。)
3.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湿润的沿海平原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4.人口问题
知识点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5年1考)
1.世界三大人种
人种 主要特征 主要分布区
黄种人 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冰洋沿岸、南美洲北部及美国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白种人 肤色、发色都很浅,头发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
黑种人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大洋洲西北部、北美洲南部及南美洲东部
2.世界的语言
(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和法语。
(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世界三大宗教:发源于亚洲西部的基督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和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
知识点3 聚落(5年1考)
1.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
城市 乡村
特征 人口较多,建筑高且 密集,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道路纵横交错 人口较少,房屋低矮且 分散,道路狭窄稀少,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少
生产方式 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 一般从事 农业生产活动
存在问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破坏 交通不便,教育、医疗条件相对落后
2.聚落与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对聚落和民居的影响
(2)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平屋顶的多层土楼
传统 民居 冰屋 窑洞 高脚屋 碉楼 四合院
典型 地区 北冰洋沿岸 黄土高原 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 西亚、北非 我国北京
气候 特点 终年严寒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高温多雨,气候湿热 炎热干燥,多风沙,昼夜温差大 冬冷夏热,风沙大
建筑 特点 冰块为材(就地取材),低矮、无窗(防寒保暖) 黄土直立性强,便于挖成窑洞 双层结构(防潮),窗大(通风)、屋顶坡度大(排水) 墙厚(隔热)、窗小(防风)、平顶(降水少) 四面房屋形成“口”字形
功能 抗寒保暖 冬暖夏凉 防潮、通风、排水 隔热、防风 防风沙、防寒
3.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这一重要过程,具有历史、社会等价值,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为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世界上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2)聚落面临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①面临的问题: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城市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也在逐步被一些高楼大厦代替。
②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禁止在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减轻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命题点1 世界的人口
[2022安徽]下图示意甲、乙两国1951年以来的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的甲国为( )
A. 英国 B. 美国 C. 澳大利亚 D. 印度
2.资料显示,近年来乙国人口问题制约了该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状况,我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保障落实“三孩”政策 ②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④推进提前退休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D 2.B
[2023河南节选]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下图为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北部 B. 内陆地区 C. 东南部 D. 河流沿岸
4.影响甲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矿产 C. 河流 D. 气候
【答案】3.C 4.D
命题点2 世界的人种、语言与宗教
5.[2020安徽改编]在一艘中国上海开往希腊雅典的商船上,一位水手对沿途各地的气候和风土人情进行了记录和研究。读商船航线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商船航线示意图
照片甲 纱丽服饰 照片乙 沙漠骆驼 港口城市丙气候类型图
(1) 从广州到马六甲海峡,该商船主要航行在我国__海海域。
(2) 通过马六甲海峡后,商船停靠了三个港口城市:汉班托塔、吉达、雅典。水手拍摄了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照片,照片甲的拍摄地在__________(港口城市)周边,照片乙的拍摄地在____(港口城市)周边。他还查询了其中一个港口城市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判断此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城市丙为____。
(3) 水手到吉达港后,看到吉达港所在国居民多数为____人种。
【答案】(1) 南 (2) 汉班托塔;吉达;地中海;雅典 (3) 白色
命题点3 聚落与自然环境
[2024山东聊城]帐篷式民居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可以散发白天的热量,同时将强烈的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当地罕见的降水。据此完成6~7题。
6.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 全年高温多雨
C. 终年炎热干燥 D. 全年温和湿润
7.该民居集中分布地区的聚落类型及主要农业部门是( )
A. 城市 畜牧业 B. 乡村 畜牧业 C. 城市 种植业 D. 乡村 种植业
【答案】6.C 7.B
【解析】
6.结合材料“可以散发白天的热量,同时将强烈的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足以应对当地罕见的降水”可知,该民居所在地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C正确。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A错误。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B错误。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D错误。故选C。
7.该地区民居分散,且“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可知人们主要从事畜牧生产活动,聚落类型是乡村,B正确。故选B。
公元前214年,任嚣修筑任嚣城,这是广州筑城之始。公元前206年,赵佗进一步扩建任嚣城,俗称赵佗城或越城。据此完成8~9题。
8.赵佗城布局的特点有( )
①面湖 ②临溪 ③背山 ④望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赵佗城筑城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B. 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C. 气候湿润,牧业发达 D. 黑土肥沃,地势低平
【答案】8.B 9.A
【解析】
8.读图可知,赵佗城布局北背越秀山,南望珠江,中部被文溪穿过,附近并没有湖泊分布,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选B。
9.赵佗城城址位于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A正确;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匮乏,能源短缺,B错误;这里气候湿润,种植业发达,C错误;这里以水稻土为主,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D错误。故选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