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日本 东南亚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 (安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日本 东南亚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 (安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8 19:37:33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日本 东南亚
知识点1 日本(5年1考)
日本地理位置图 日本工业区分布图
1.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
(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绝大部分领土位于124°E~145°E和23°N~46°N,大部分属于北温带。
(3)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西临 海,东临 洋,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4)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纬度最高)、 (面积最大)、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自然环境 由南向北依次为“九四本北”
(1)地形: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之一;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2)气候:北部为 气候,南部为 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气候的 特征明显。
(3)河流: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流量较大。
(4)自然灾害
①多火山、地震
原因 日本地处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影响 利:温泉、旅游景点多;火山灰带来肥沃的土壤
弊:火山灰影响交通和农业;地震造成人员伤亡
减灾措施 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人员伤亡;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行防震演习等
②气象灾害:夏秋季西部和南部常遭受台风侵袭;冬季日本海沿岸多暴雪。
日本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工业
(1)经济特点:加工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矿产资源匮乏,但森林资源、水能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2)发展条件
(3)工业分布
分布特点 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 城市和人口集中,消费市场广阔;港口条件优越,海运便利;便于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主要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
(4)发展方向:随着国内劳动力短缺、消费需求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很多日本企业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
4.人口与文化 措施:鼓励生育、减轻育儿负担、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等
(1)人口:日本老龄化程度居全球第一,导致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
(2)文化: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语言是日语,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饰。
知识点2 东南亚 (5年1考)
东南亚地形分布图
1.位置与范围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纬10°与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 。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板块位置:地处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4)范围:包括 和 。 世界最大的群岛
马六甲海峡
(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2)重要性: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气候:中南半岛以 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马来群岛大部分为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农业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纤维、芒果、榴莲等
农业发展 自然条件 ①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②河流沿岸及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气候对农 业的影响 有利影响: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不利影响:季风气候容易导致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3.地形地势、河流与城市分布
(1)地形地势、河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地势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呈 的特点 地形崎岖,沿海平原较少
河流 ①主要河流:红河、湄南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 ②河流特点:河流大多 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
(2)中南半岛城市分布
①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河口三角洲地区。
②分布原因: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灌溉,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中南半岛河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有利影响: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2)不利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以及河流污染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安全及生活质量。
4.主要国家、首都及旅游景点
国家 首都 旅游景点 国家 首都 旅游景点
缅甸 内比都 仰光大金塔 泰国 曼谷 曼谷水上市场
越南 河内 下龙湾 新加坡 新加坡市 鱼尾狮公园
柬埔寨 金边 吴哥窟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巴厘岛
重难点 日本工业的分布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大国,汽车销量长期位于世界前列。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汽车工业逐渐外迁,东南亚成为其主要的投资对象之一,2021年东南亚汽车销量的前五名均为日本汽车品牌。图1为日本与东南亚区域分布图,图2为日本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长曲线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判断,日本在____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日本汽车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建厂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泰国是东南亚最大汽车工业国,尤其以轮胎制造最为著名。与日本相比,泰国发展轮胎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3) 日本的汽车工业外迁到东南亚,对迁入地产生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东南亚承接了大量自日本转移来的产业和工业,分析其吸引日本投资的优势条件。(任答两点)
【思路点拨】
(1)读图2:1985年日本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0%→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日本汽车企业到海外投资办厂。
(2)读图1:泰国位于热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雨季长→适宜橡胶生长,橡胶是轮胎制造的重要原料→原料丰富;泰国地处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3)东南亚地区→经济欠发达,工业发展速度慢、水平低→日本汽车工业迁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4)东南亚→拥有马六甲海峡等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用人成本低;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土地租金低。
【解题通法】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命题点1 日本
[2024山东滨州]日本平均每天发生约5次有感地震。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传统建筑在建造时会考虑到抗震因素。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左图)和日本传统建筑景观图(右图),完成1~2题。
1.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地处( )
A. 亚欧大陆内部 B.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C. 四面临海的位置 D. 低纬度地区
2.关于日本传统建筑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筑材料较重 ②建筑材料较轻
③楼层较少 ④楼层较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2安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是发达的工业化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大。下图示意日本2017年进出口贸易额的货物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据材料可知日本( )
A. 进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B. 出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C. 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
D. 金属矿产和能源种类多、储量大
4.日本主要工业区大多临近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
A. 气候适宜 B. 地形平坦 C. 海运便利 D. 人口密集
命题点2 东南亚
[2024四川眉山]缅甸是东南亚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其柚木出口到中国选择公路运输,公路主要为盘山公路。下图为缅甸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5~7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缅甸的地势特征为( )
A. 周高中低 B. 中高周低 C. 北高南低 D. 南高北低
6.采用盘山方式修建公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植被
7.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 )
A. 旅游 B. 发电 C. 养殖 D. 河运
8.[2024陕西]东南亚热带水果种类多,全年鲜果不断、产量及出口量大。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热带水果主要来自东南亚。如图为东南亚位置及海上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东南亚全年鲜果不断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如图为东南亚热带水果主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该气候的特征。
(2) 简述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
(3) 东南亚水果可通过海运出口到世界各地,从交通方面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第一节 日本 东南亚
知识点1 日本(5年1考)
日本地理位置图 日本工业区分布图
1.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
(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绝大部分领土位于124°E~145°E和23°N~46°N,大部分属于北温带。
(3)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4)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纬度最高)、本州岛(面积最大)、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自然环境 由南向北依次为“九四本北”
(1)地形: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之一;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2)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3)河流: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流量较大。
(4)自然灾害
①多火山、地震
原因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影响 利:温泉、旅游景点多;火山灰带来肥沃的土壤
弊:火山灰影响交通和农业;地震造成人员伤亡
减灾措施 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人员伤亡;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行防震演习等
②气象灾害:夏秋季西部和南部常遭受台风侵袭;冬季日本海沿岸多暴雪。
日本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工业
(1)经济特点:加工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矿产资源匮乏,但森林资源、水能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2)发展条件
(3)工业分布
分布特点 集中分布在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 城市和人口集中,消费市场广阔;港口条件优越,海运便利;便于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主要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
(4)发展方向:随着国内劳动力短缺、消费需求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很多日本企业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
4.人口与文化 措施:鼓励生育、减轻育儿负担、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等
(1)人口:日本老龄化程度居全球第一,导致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问题。
(2)文化: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语言是日语,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饰。
知识点2 东南亚 (5年1考)
东南亚地形分布图
1.位置与范围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纬10°与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板块位置:地处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4)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
马六甲海峡
(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2)重要性: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气候: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马来群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农业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纤维、芒果、榴莲等
农业发展 自然条件 ①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②河流沿岸及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气候对农 业的影响 有利影响: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不利影响:季风气候容易导致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3.地形地势、河流与城市分布
(1)地形地势、河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地势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呈北高南低的特点 地形崎岖,沿海平原较少
河流 ①主要河流:红河、湄南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 ②河流特点: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
(2)中南半岛城市分布
①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河口三角洲地区。
②分布原因: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灌溉,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中南半岛河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有利影响: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2)不利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以及河流污染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安全及生活质量。
4.主要国家、首都及旅游景点
国家 首都 旅游景点 国家 首都 旅游景点
缅甸 内比都 仰光大金塔 泰国 曼谷 曼谷水上市场
越南 河内 下龙湾 新加坡 新加坡市 鱼尾狮公园
柬埔寨 金边 吴哥窟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巴厘岛
重难点 日本工业的分布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大国,汽车销量长期位于世界前列。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汽车工业逐渐外迁,东南亚成为其主要的投资对象之一,2021年东南亚汽车销量的前五名均为日本汽车品牌。图1为日本与东南亚区域分布图,图2为日本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长曲线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判断,日本在____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日本汽车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建厂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泰国是东南亚最大汽车工业国,尤其以轮胎制造最为著名。与日本相比,泰国发展轮胎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3) 日本的汽车工业外迁到东南亚,对迁入地产生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东南亚承接了大量自日本转移来的产业和工业,分析其吸引日本投资的优势条件。(任答两点)
【思路点拨】
(1)读图2:1985年日本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0%→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日本汽车企业到海外投资办厂。
(2)读图1:泰国位于热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雨季长→适宜橡胶生长,橡胶是轮胎制造的重要原料→原料丰富;泰国地处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3)东南亚地区→经济欠发达,工业发展速度慢、水平低→日本汽车工业迁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4)东南亚→拥有马六甲海峡等重要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用人成本低;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土地租金低。
【解题通法】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答案】(1) 1985 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
(2) 原料丰富/劳动力充足
(3)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4) 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且用人成本低;土地租金低。
命题点1 日本
[2024山东滨州]日本平均每天发生约5次有感地震。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传统建筑在建造时会考虑到抗震因素。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左图)和日本传统建筑景观图(右图),完成1~2题。
1.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地处( )
A. 亚欧大陆内部 B.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C. 四面临海的位置 D. 低纬度地区
2.关于日本传统建筑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筑材料较重 ②建筑材料较轻
③楼层较少 ④楼层较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B 2.C
[2022安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是发达的工业化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大。下图示意日本2017年进出口贸易额的货物结构。据此完成3~4题。
3.据材料可知日本( )
A. 进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B. 出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C. 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
D. 金属矿产和能源种类多、储量大
4.日本主要工业区大多临近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
A. 气候适宜 B. 地形平坦 C. 海运便利 D. 人口密集
【答案】3.C 4.C
【解析】
3.由图可以看出,日本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多于工业原料,A错误;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于工业原料,B错误;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C正确;日本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十分匮乏,依赖进口,D错误。故选C。
命题点2 东南亚
[2024四川眉山]缅甸是东南亚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其柚木出口到中国选择公路运输,公路主要为盘山公路。下图为缅甸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5~7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缅甸的地势特征为( )
A. 周高中低 B. 中高周低 C. 北高南低 D. 南高北低
6.采用盘山方式修建公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植被
7.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 )
A. 旅游 B. 发电 C. 养殖 D. 河运
【答案】5.C 6.B 7.D
【解析】
7.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沿岸人口、城市众多,最适合发展河运。旅游、发电、养殖不是该河段的主要发展方向。故选D。
8.[2024陕西]东南亚热带水果种类多,全年鲜果不断、产量及出口量大。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热带水果主要来自东南亚。如图为东南亚位置及海上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东南亚全年鲜果不断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如图为东南亚热带水果主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该气候的特征。
(2) 简述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
(3) 东南亚水果可通过海运出口到世界各地,从交通方面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答案】(1) 全年高温多雨。
(2) 与中国位置邻近;交通便利;运费成本低;产量大;华人华侨多,贸易往来便利。
(3)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交通通达度高(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之间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