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
知识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秋七上新教材新增内容)
1.地球在宇宙中
2.人类的太空探索
(1)我国的太空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多年来,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
(2)太空探索的意义: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起源;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体现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等。
知识点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直觉认识)→太阳和月球(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的大小
知识点3 地球仪和经纬网(5年3考)
1.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出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2.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图示
形状、长度 半圆弧线、等长 圆圈(南、北两极缩为一点)、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
相互关系 相交于南、北极点 相互平行
特殊经纬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起始线 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基础 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经线: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 赤道(0°纬线,最大的纬线圈) 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 北极点(90°N)、南极点 (90°S)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起始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范围 0°~180° 0°~90°
表示符号 从0°经线向东和向西各划分180°,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从 0°纬线向北和向南各划分90°,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度数分布规律 向西增大为西经,向东增大为东经 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图示
分界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0°纬线(赤道)
判读方法 20°W~0°~160°E为东 半球20°W~180°~160°E为西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0°~90°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90°S)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5)利用经纬网定位、定向 某地经纬度位置写法:纬度在前,经度在后,用逗号隔开
网格经纬网图 极地经纬网图
图示
定位 确定纬度:横纬;南纬南增,北纬北增 确定纬度:纬线为同心圆,根据纬度大小变化和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确定南北纬
确定经度:竖经;东经东增,西经西增 确定经度:经线呈放射状,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为东经,度数减小为西经
经纬度位置:A点(30°N,110°E),D点(20°S,60°W) 经纬度位置:E点(0°,45°E), G点(30°S,90°W)
定向 确定南北方向:①同在北纬,度数大的在北;②同在南纬,度数大的在南;③分别在南北纬,北纬在北,南纬在南
确定东西方向:①同在东经,度数大的在东;②同在西经,度数大的在西;③分别在东西经的两点,二者经度之和<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④分别在东西经的两点,二者经度之和>180°,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方向判读: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D点位于C点的西南方向 方向判读:F点位于E点的东北方向,G点位于H点的西南方向
经纬度判读的方法
(1)看数字: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2)画箭头:按经纬度数值从小到大的方向绘制箭头,箭头的指向为相应的经纬度。
(3)标字母:按照箭头的指向,写上相应的字母。
(4)读经纬:最后读出该点所在的经纬度。如A点(20°N,140°E)。
知识点4 地球的运动(5年4考)
1.地球的自转
(1)概况
①绕转中心:地轴。 假想轴,始终保持倾斜
②自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俯视→北逆南顺。
③自转周期:一天(约24小时)。晨昏线:由夜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
(2)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同纬度东早西晚)、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一天中日影长短变化(早晚长,中午短)、一天中日影方向变化(与太阳方位始终相反)。
地方时与时差
(1)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2)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概况:绕转中心为太阳,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为一年(约365天)。
(2)产生的地理现象 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①季节更替(北半球):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②昼夜长短变化
位置 节气 日期 直射纬线 昼夜长短情况
A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A→B: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B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南)半球昼最长(短),夜最短(长),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有极昼(夜)现象
B→C: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A→B→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C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C→D: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D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南)半球昼最短(长),夜最长(短),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有极夜(昼)现象
D→E: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C→D→E: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③五带划分
地球上的五带
重难点 利用经纬网定位、定向
[2023安徽11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
成果一:在赴昆仑站途中,科考队员完成了冰雪剖面物理性能监测、气象站标校和大气环境样品采集等多项任务。 【找一找】在南极地区确定地理位置和辨别方向。 【我的答案】科考队从位于约①____(填纬度)的中山站出发,前往昆仑站,行进的方向大致是②____。
【思路点拨】
①:图为南极地区俯视图,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 图中纬线均为南纬(S) 根据“东经东增、西经西增”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中山站位于70°纬线附近 纬度大致是70°S。
②:读图,昆仑站纬度接近80°S 同在南纬,度数大的在南 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位置接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南方。
【方法指导】极地经纬网图中经纬度和方向的判读
极地自转方向示意图
(1)极地经纬网图中,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纬度为北纬(N);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为东经,减小为西经。
(2)极地经纬网图中,地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纬度为南纬(S);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为东经,减小为西经。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答案】70°S; 向南
命题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3甘肃平凉]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1~2题。
1.地球是一个( )
A. 半径为6 371千米的正球体 B. 周长为4万千米的正球体
C. 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从地球仪上看,赤道是( )
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 过南北两极点的线圈
【答案】1.D 2.C
【解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地球仪上看,赤道是0°纬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正确;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排除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由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排除A;赤道是东西走向,不经过南北极点,排除D。故选C。
命题点2 地球仪和经纬网
[2023吉林长春]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30°N,30°W) B. (30°N,30°E)
C. (30°S,30°W) D. (30°S,30°E)
4.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极圈上 B. 位于甲点西南方
C. 位于西半球 D. 位于北温带地区
【答案】3.B 4.B
【解析】
3.由图可知,甲点位于30°经线上,位于0°经线东侧,所以甲点位于30°E经线;由图可知,甲点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位于30°N纬线,因此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30°N,30°E),排除ACD。故选B。
4.极圈的纬度是66.5°;乙点位于甲点的西南方向;乙点位于0°经线上,属于东半球;乙点地处赤道,属于热带地区,排除ACD。故选B。
5.[2021安徽节选]风向和地形常常会对区域降水量带来显著影响。下图示意瓦胡岛地形以及檀香山、凯卢阿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瓦胡岛位于(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瓦胡岛的经纬度坐标大致为(158°W,21.5°N)。从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判断瓦胡岛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故选B。
命题点3 地球的运动
6.[2020安徽]4月11日,一位中国学生搭乘某航班从纽约启程返回广州。图1示意该航班起飞时的地球昼夜分布情况(斜线部分为黑夜)以及该航班的大致飞行线路,图2为该同学妈妈与她的聊天记录截图。“纽约那边现在是什么时候 ”你觉得这位同学最可信的回答是( )
图1 图2
A. 纽约这边夕阳西下 B. 纽约这边旭日东升
C. 纽约这边夜幕深沉 D. 纽约这边烈日当空
【答案】C
7.[2024福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地球公转与节气示意 图2 黄河流域
(1)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__,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
(2) 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与该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从所处的低、中、高纬度地区来看,该流域处于________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大雪节气该流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唐诗《夏至五月中》:“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注:五月为农历。
(3) 诗句所描述的区域“五月中”气温高低情况是________,其原因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半球,该区域获得的__________较多。
【答案】(1) 不同位置;一年
(2) 中纬度;昼短夜长
(3) 气温高;北;太阳光热第一节 地球
知识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4秋七上新教材新增内容)
1.地球在宇宙中
2.人类的太空探索
(1)我国的太空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起稳步发展,多年来,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
(2)太空探索的意义: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起源;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体现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等。
知识点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直觉认识)→太阳和月球(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的大小
知识点3 地球仪和经纬网(5年3考)
1.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出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2.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图示
形状、长度 半圆弧线、等长 (南、北两极缩为一点)、由赤道向两极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相交于南、北极点 相互平行
特殊经纬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起始线 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基础 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经线: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 赤道(0°纬线,最大的纬线圈) 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 北极点(90°N)、南极点 (90°S)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起始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范围
表示符号 从0°经线向东和向西各划分180°,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从 0°纬线向北和向南各划分90°,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度数分布规律 向西增大为西经,向东增大为东经 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图示
分界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0°纬线(赤道)
判读方法 20°W~0°~160°E为 半球20°W~180°~160°E为 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0°~90°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90°S)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5)利用经纬网定位、定向 某地经纬度位置写法:纬度在前,经度在后,用逗号隔开
网格经纬网图 极地经纬网图
图示
定位 确定纬度:横纬;南纬南增,北纬北增 确定纬度:纬线为同心圆,根据纬度大小变化和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确定南北纬
确定经度:竖经;东经东增,西经西增 确定经度:经线呈放射状,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为东经,度数减小为西经
经纬度位置:A点 ,D点 经纬度位置:E点 , G点
定向 确定南北方向:①同在北纬,度数大的在北;②同在南纬,度数大的在南;③分别在南北纬,北纬在北,南纬在南
确定东西方向:①同在东经,度数大的在东;②同在西经,度数大的在西;③分别在东西经的两点,二者经度之和<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④分别在东西经的两点,二者经度之和>180°,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方向判读: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D点位于C点的西南方向 方向判读:F点位于E点的东北方向,G点位于H点的西南方向
经纬度判读的方法
(1)看数字: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2)画箭头:按经纬度数值从小到大的方向绘制箭头,箭头的指向为相应的经纬度。
(3)标字母:按照箭头的指向,写上相应的字母。
(4)读经纬:最后读出该点所在的经纬度。如A点(20°N,140°E)。
知识点4 地球的运动(5年4考)
1.地球的自转
(1)概况
①绕转中心:地轴。 假想轴,始终保持倾斜
②自转方向:侧视→ ;俯视→ 。
③自转周期:一天(约24小时)。晨昏线:由夜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
(2)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同纬度东早西晚)、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一天中日影长短变化(早晚长,中午短)、一天中日影方向变化(与太阳方位始终相反)。
地方时与时差
(1)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2)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概况:绕转中心为太阳,公转方向为 ,公转周期为一年(约365天)。
(2)产生的地理现象 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①季节更替(北半球):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②昼夜长短变化
位置 节气 日期 直射纬线 昼夜长短情况
A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A→B: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B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南)半球昼最长(短),夜最短(长),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有极昼(夜)现象
B→C: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A→B→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C 9月23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C→D: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D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南)半球昼最短(长),夜最长(短),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有极夜(昼)现象
D→E: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C→D→E: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③五带划分
地球上的五带
重难点 利用经纬网定位、定向
[2023安徽11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
成果一:在赴昆仑站途中,科考队员完成了冰雪剖面物理性能监测、气象站标校和大气环境样品采集等多项任务。 【找一找】在南极地区确定地理位置和辨别方向。 【我的答案】科考队从位于约①____(填纬度)的中山站出发,前往昆仑站,行进的方向大致是②____。
【思路点拨】
①:图为南极地区俯视图,示意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 图中纬线均为南纬(S) 根据“东经东增、西经西增”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中山站位于70°纬线附近 纬度大致是70°S。
②:读图,昆仑站纬度接近80°S 同在南纬,度数大的在南 昆仑站与中山站经度位置接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南方。
【方法指导】极地经纬网图中经纬度和方向的判读
极地自转方向示意图
(1)极地经纬网图中,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纬度为北纬(N);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为东经,减小为西经。
(2)极地经纬网图中,地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纬度为南纬(S);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为东经,减小为西经。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命题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3甘肃平凉]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1~2题。
1.地球是一个( )
A. 半径为6 371千米的正球体 B. 周长为4万千米的正球体
C. 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从地球仪上看,赤道是( )
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 过南北两极点的线圈
命题点2 地球仪和经纬网
[2023吉林长春]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30°N,30°W) B. (30°N,30°E)
C. (30°S,30°W) D. (30°S,30°E)
4.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极圈上 B. 位于甲点西南方
C. 位于西半球 D. 位于北温带地区
5.[2021安徽节选]风向和地形常常会对区域降水量带来显著影响。下图示意瓦胡岛地形以及檀香山、凯卢阿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瓦胡岛位于(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命题点3 地球的运动
6.[2020安徽]4月11日,一位中国学生搭乘某航班从纽约启程返回广州。图1示意该航班起飞时的地球昼夜分布情况(斜线部分为黑夜)以及该航班的大致飞行线路,图2为该同学妈妈与她的聊天记录截图。“纽约那边现在是什么时候 ”你觉得这位同学最可信的回答是( )
图1 图2
A. 纽约这边夕阳西下 B. 纽约这边旭日东升
C. 纽约这边夜幕深沉 D. 纽约这边烈日当空
7.[2024福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地球公转与节气示意 图2 黄河流域
(1)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__,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
(2) 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与该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从所处的低、中、高纬度地区来看,该流域处于________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大雪节气该流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
唐诗《夏至五月中》:“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注:五月为农历。
(3) 诗句所描述的区域“五月中”气温高低情况是________,其原因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半球,该区域获得的__________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