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五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教案 统编版四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第五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教案 统编版四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8 17: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课题:单元导读课——明确任务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美景奇观”为主题安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作者从日出时的颜色、光亮、位置等方面进行描写,着力刻画了太阳在海面下、出现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四个画面,条理清晰,特点突出。《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了洞口、外洞、孔隙和内洞,并抓住个人感受着力描写孔隙狭小的特点。此外,还安排了《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这些内容都表现了自然界中美丽景色的壮观和神奇,正如单元页中的导语所说“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自然景观的壮美和神奇,激发个人对美的鉴赏及独特感受。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半命题作文“游 —— ”,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某个地方。 本单元属于习作单元,目标就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在学习的过程中,可采用画游览路线图、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圈划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游记的游览顺序,以及对那些景物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单元目标: 1.了解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2.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启动大任务,进行任务分析,小组分工。
单元主题: 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单元内容: 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建议16.海上日出作者围绕“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出了日出时太阳变化的过程。重点是看看课文是怎样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具体写到了哪些景物。1.默读课文,说说日出时的景象。 2. 分析课文,知道作者按什么顺序生动地描写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17.记金华的双龙洞本课围绕“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孔隙、内洞的景物。先整体感知,画出课文游览路线图。 2.分析内容,看看作者选取的景物有哪些,哪些又是重点写的。习作例文教学《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说说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图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的。结合批注学习《颐和园》,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七月的天山》。习作:游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图,抓住重点景物,写游览过的景物,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定制的游览路线图写游览过的一处景物。选出材料后交流,互相提建议后修改。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感受人文主题。
一、观看插图页。 请同学们打开新课本,翻到第五单元导语页,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分享给你的同桌。 任务驱动。 围绕你发现什么,说说通过从单元导语页中发现什么内容。 老师提问:你在篇章页上都看到了哪些内容? 单元名称 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 三、老师重点点明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翻开书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一遍。人文主题: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说一说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1.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习作要素是“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课文关注语文要素的横向联系海上日出按照景物(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颐和园按照游览的方位顺序记叙景物七月的天山采用移步换景,又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景物课文关注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三上第五单元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三下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三上第六单元习作的时候围绕一个意思写。四上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1.认真观察图片内容。 2.畅谈自己的发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齐读单元主题和要素
活动意图: 单元导语页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单元导语页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单元文章的主题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单元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明确单元学习主题与活动,宣布大单元任务
确定任务群: 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将本单元定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理由如下: (1)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组著名作家的写景文章,感受作家游览景点、描写景物时真挚的情感,鉴赏作家独特的表达,学习按顺序写景的方法,运用习得的方法写游记,写出景点的游览路线,写出景物的特点。 这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感受美-一鉴赏美--表达美”的核心路径是一致的,即从文学阅读到创意表达。 (2)从体裁上看,单元文章都属于散文。从内容上看,文章都描写了大自然景物的特点,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3~4年级)中要求: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本单元对应的是其中的“阅读描绘大自然的散文”“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情感”等部分。 因此,将本单元定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二、公布任务要求: 本单元以“妙笔写美景 巧手著奇观”为学习主题统摄整个单元,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本单元学习大任务就可以确定为,“创作体现游览顺序的《——探秘手册》,举办最美风景画廊展览”设置“探秘风景中的“顺序密码”“跟着作家的脚步去旅行”“举办风景画廊展评会”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群的视角下,从阅读欣赏美景奇观的美好,到揣摩作者的写法再到结合自身体验运用方法写游记,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细化巩固这一体验。 教学活动简介: 趣味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让你觉得心旷神怡的地方?它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是热闹非凡的古镇,还是宁静祥和的乡村?这些地方是不是让你忍不住想把它们画下来、写下来,或者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在这里,我们会跟随作家的脚步,去探访祖国的好山好水,看一看他们是如何用文字把美景“画”出来的! 教学活动开展过程: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写景就像拍电影,镜头要一步一步移动,景物才能变得生动有趣。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这个“魔法镜头”的使用方法,让你们的笔也变成神奇的画笔,把心中的美景写得活灵活现!准备好出发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奇妙的写作之旅吧! 子任务一:探秘风景中的“顺序密码” 交流“旅游经历”,让学生将自己的旅游经历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展示给大家。 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奇妙的“双龙洞”,欣赏伟大的“海上日出”。小组讨论:哪种顺序更适合导游手册?为什么? 子任务二:跟着作家的脚步去旅行 骑马上“天山”,游赏“颐和园”,让学生画一画作者的游览示意图,圈一圈过渡句,了解游览顺序。 子任务三:举办风景画廊展评会 让学生“画画我的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可以用上过渡句,把游览顺序写清楚。 学生通过绘制路线图,然后“描绘心中那道最独特的妙景”,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把它的“奇妙”之处和内心的感受写出来。最后“评选最佳游记”,互相学习,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进行自主修改。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群归属。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积极完成各项实践任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