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词语 试卷(含答案解析)-【考点突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期中必刷题

文档属性

名称 3.词语 试卷(含答案解析)-【考点突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期中必刷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8 15: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词语
一、选择题
1.(23-24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别的孩子撺掇他去打群架,但他明智地拒绝了。
B.他干的工作别人看着很枯燥,他却自得其乐。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中华鲟本应在一代代的繁衍中慢慢进化,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几乎销声匿迹了。
2.(23-24八年级下·四川内江·期中)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蓉城四月,花香鸟语,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去东安湖体育公园看看吧,这里新建的场馆规模宏大,设计精妙,让人叹为观止;或者去歌舞大剧院打卡,舞台上的演员们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表演更是精彩绝伦。在这些自然或人文之景中,我们沉醉其中,也许能获得人生的某种大彻大悟。
A.花香鸟语 B.叹为观止 C.天衣无缝 D.大彻大悟
3.(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飞机降落,C919的首飞机长和飞机总设计师紧紧相拥,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B.在文化产业领域,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不胜枚举。
C.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物件,就会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希望能够再去看看。
D.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阔的合作空间,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和考量,日本企图拉拢他们制衡中国只能是枉费心机。
4.(23-24八年级下·山东泰安·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C.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振聋发聩的搏击!
D.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5.(23-24八年级下·四川眉山·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在这场精彩的音乐会上,乐曲的旋律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凝固,令观众们纷纷叹为观止,乐曲能让我们的心灵沉淀下来。生活中充满了人情世故,我们常常需要学会一些为人处世之道。然而,有时候,一次深刻的思考就可以让人大彻大悟,看透人生的本质。
A.戛然而止 B.叹为观止 C.人情世故 D.大彻大悟
6.(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B.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D.“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细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 中华文化带着独特的韵味向我们走来。
7.(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公安干警也要将逍遥海外的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B.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C.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D.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
8.(23-24八年级下·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听完他的话,我振振有辞地说:“不相信你的话,你这是挑拨离间。”
B.如果我们再不注重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了。
C.虽然当年我们是同窗,可现在他的学问已深不可测,我是望尘莫及了。
D.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二者一脉相承,缺一不可,都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9.(23-24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中)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立春时节,在柔和的春风吹拂下,大地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阿炳的传世名曲《二泉映月》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人叹为观止。
C.小雅为人热情,同学之间有了纠纷,她常常主动去斡旋,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
D.诗圣杜甫,命运多舛,安史之乱后他辗转反侧很多地方,却仍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10.(23-24八年级下·四川内江·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大千的画作放大十倍,仍然可以看到他端庄的实笔,让人叹为观止。
B.我骑上了骏马,在草原上驰骋,当马儿戛然而止时,我心中的苦闷也一扫而空。
C.妈妈终于补好了裙子上的破洞,破洞用小花图案修补遮盖后与裙子上原来的花纹浑然一体,简直天衣无缝。
D.去年国庆节,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小明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的魅力。
11.(23-24八年级下·青海果洛·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经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誓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竟然不堪一击。
B.人类在追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应目空一切,而应努力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
C.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12.(23-24八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有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B.许多大名鼎鼎的企业都随着一些企业精英的沉陷而销声匿迹了。
C.舞台上,课本剧的表演精彩纷呈,大家都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
D.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13.(23-24八年级下·辽宁鞍山·期中)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峰。②它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而是宛如长者的谆谆教诲。③它在每一个时代里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④由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礼,使一代又一代对它虔诚仰望的人们获得了精神的滋养。
A.“教诲”是名词,“现实意义”“虔诚仰望”两个短语的类型不相同。
B.②句中的“它”指代的是“人类思想”。
C.③句中的“在每一个时代里”是这句话的状语。
D.④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时光的打磨”和“岁月的洗礼”调换位置。
14.(23-24八年级下·辽宁鞍山·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确定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主标识也同时______。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五篇》,音同“沓”。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______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将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______十四亿中华儿女______、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A.颁布 进化 描述 奋发有为 B.发布 进化 描述 前程似锦
C.颁布 演变 描摹 前程似锦 D.发布 演变 描摹 奋发有为
15.(23-24八年级下·四川眉山·期中)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草长莺飞二月天,青神县中小学艺术节如期举行。戏剧表演中,扮演闻一多的同学目空一切,将闻一多对革命的坚定不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场的观众无不叹为观止。
A.草长莺飞 B.目空一切 C.淋漓尽致 D.叹为观止
16.(23-24八年级下·湖南永州·期中)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一定要杜绝这种粉饰太平、指鹿为马的招摇撞骗的恶劣风气。
B.古人说:“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这说的是有着魏晋风度的人物和幽深精微、令人叹为观止的晚唐诗歌。
C.元旦晚会气氛热烈,我们袖手旁观着一个精彩的节目。
D.在地理学科“一站到底”知识抢答赛上,他知识广博,自圆其说,令对手心悦诚服。
17.(23-24八年级下·辽宁葫芦岛·期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人心的无人机编队表演,让青少年们大开眼界!千机编队的精雅操控和协同飞行令人______,表演______增加了科普活动的视觉体验,还展示了科技的无限潜力。它们以天空为舞台,盘旋于低空______,用色彩斑斓的灯光,在浩瀚的夜空中交织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A.震荡 惊叹不已 只有 领土 B.震撼 叹为观止 只有 领土
C.震撼 叹为观止 不仅 领域 D.震荡 惊叹不已 不仅 领域
18.(2024·辽宁大连·二模)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光皎洁,白雪皑皑,皎月与白雪,相得益彰, 着沉寂的冬夜。有月,有雪,已是十足的美景,倘若梅花开了,那就更加 。月光、雪色与梅花交相辉映, 出一种万籁俱寂的清宁之美。这种美,就像一幅简洁的小画,寥寥几笔,简简单单,却 。
A.装点 惊艳 营建 意味无穷 B.装扮 冷艳 营建 意犹未尽
C.装点 惊艳 营造 意味无穷 D.装扮 冷艳 营造 意犹未尽
19.(23-24八年级下·辽宁阜新·期中)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春不是一段人生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②青春不是一段花枝招展的妙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精神融入青春,才能让青春富有质感。青春是一个坐标,一尊石碑,一座高山,会铭刻下漫漫人生中的每一缕印痕,会如茫茫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纵然斗转星移,依然会发热发光。
A.语段中加点词“一种”“积极”“铭刻”分别是数词、形容词、动词。
B.“花枝招展” “漫漫人生”“一缕印痕”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C.画线句①的主干是“青春不是过程”。
D.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20.(23-24八年级下·四川·期中)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指环王》这部史诗级的电影再次上映了,场景宏大、情节跌宕、道具精良……让观众叹为观止。
B.《桃花源记》既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这二者在文中交融得天衣无缝。
C.我们在学习上要有目空一切的勇气,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将自己磨砺成一名杰出的新青年。
D.四月的龙泉山有盛开的桃花,潺潺的流水,和谐友爱的乡民,宛如世外桃源,让人好不惬意。
21.(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校团委计划开展戴胜鸟放归活动,小华分享了有关戴胜鸟的知识。在下面这个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 )
戴胜鸟是一种独特而神秘的鸟类。它的嘴巴呈钩状,非常锋利,是捕食的利器。戴胜鸟的生活很[A]枯燥,每天只是在树枝上或石缝中寻找食物。它有着很强的警觉性,一旦感觉到危险,就会[B]戛然而止,停下脚步,使人难以发现它的[C]踪迹。戴胜鸟总是[D]偷偷摸摸地行动,很少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让人们对它充满了无限好奇。
A.A B.B C.C D.D
22.(23-24八年级下·四川宜宾·期中)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阳春三月,____________,来到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胜天桫椤海生态旅游示范区,眼前的景象令人____________。山峦起伏,峰回路转,仿佛一幅自然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清澈的溪流____________流淌,唱响了自然的和谐之歌。晨雾____________其间,阳光洒落在桫椤树的枝叶上,令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A.杂草丛生 叹为观止 潺潺 弥漫 B.草长莺飞 叹为观止 潺潺 弥漫
C.草长莺飞 惊叹不已 湍湍 弥散 D.杂草丛生 惊叹不已 湍湍 弥散
23.(23-24八年级下·辽宁鞍山·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玫瑰先长刺,后开花,人也一样,接纳缺点才能______绽放。有些人只看到自己的刺,因而悲观绝望,认为浑身缺点的自己不会______良好品行。于是他们疏于______放弃浇灌心中的花朵,不再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最终导致一生庸庸碌碌、______。
A.完全 产出 同时 无所作为 B.完美 产出 甚至 无所不为
C.完美 产生 甚至 无所作为 D.完全 产生 同时 无所不为
24.(23-24八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坚持以我为主,但决不是搞自我封闭,更不是搞唯我独尊,_________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更好地_________中华文化和各国文化相互_________,实现共同进步,为建设命运与共的美好世界提供_________而深厚的精神动力。
A.而是 促进 取长补短 持久
B.却是 促进 扬长避短 持久
C.而是 推进 取长补短 永久
D.却是 推进 扬长避短 永久
25.(23-24八年级下·辽宁铁岭·期中)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灯笼,在吴伯萧的回忆里是那种________庭院的静穆,是他一辈子思慕着的。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________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________的文化内涵。
A.熙熙然 也 沉重 B.悠悠然 却 沉重 C.悠悠然 也 厚重 D.熙熙然 却 厚重
26.(23-24八年级下·四川成都·期中)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虽然出生不高,但却因精通人情世故及善于讲有趣的轶事而被人仰慕。
B.他仗着留过学,现在是堂堂的陆军中尉,穿上了军服,更可以目空一切了。
C.他在外闯荡十余年,没想到归来时家中宅院竟是一幅草长莺飞的景象了。
D.三江鼓楼的建筑风格融轻重、拙巧、疏密、刚柔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27.(23-24八年级下·辽宁大连·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轻风徐徐吹过,一波波涟漪泛起,闪着细碎的光。一只只鸟儿鸣叫着在水面上______。岸边,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在风中轻轻摇曳,老牛从芦丛中探出头,发出几声“哞哞”的低吟。______有鱼儿忽地跃出水面,闹出一些响动,四周很快又恢复宁静。谁能想到,大漠成了水草丰茂之地,美丽、______而又充满生机。望着黄沙之上的这片碧水,我的眼睛______有些湿蒙蒙的……
A.滑翔 偶然 静穆 又 B.盘旋 偶然 静谧 又
C.滑翔 偶尔 静穆 竟 D.盘旋 偶尔 静谧 竟
28.(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室里一片喧哗与嘈杂,但是就在老师出现的下一秒,声音戛然而止。
B.我们对向导在山上突然销声匿迹这件事实在感到百思不解。
C.世上的事情能洞察了解,人情世故能熟悉通晓,这就是学问。
D.他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总是目空一切,不屑于和别人交往,但他这种做法有点鼠目寸光,因为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
29.(2024·天津红桥·二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它犹如四季之眷,意趣 ;犹如朝阳喷薄而出,与山水交融;犹如花朵含苞待放,芳香沁人心脾,不会讴骗每一个 她的人。如果说,生活是在偶然和必然间来回踱步的孤独者,青春则是在现实与美好中徘徊的拯救者。青春虽没有 的歌声,但有着不一般的感染力,引领我们迎着人生拾级而上,展翅翱翔!
A.黯然 喜爱 喧嚣 B.盎然 珍爱 喧嚣
C.盎然 喜爱 叫嚣 D.黯然 珍爱 叫嚣
30.(23-24八年级下·四川绵阳·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戛然而止,双人滑选手隋文静和韩聪成功地完成了比赛,得到了10个积分。
B.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在校园艺术节的准备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以袖手旁观。
C.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D.面对这个无法克服的困难,即使奖品再丰厚,我也只得叹为观止,黯然放弃。
31.(23-24八年级下·山东青岛·期中)下面是小琴同学的阅读感悟,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琴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精深的见解,令人叹为观止、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用通俗语言讲经典著作,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以《经典常谈》阅读活动为契机,我们共同燃起研读经典的燎原之火,周而复始地阅读传统文化典籍吧!
A.叹为观止 B.深入浅出 C.燎原 D.周而复始
32.(23-24八年级下·辽宁沈阳·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虽然人口数量与其对地球的影响关联复杂,但____________,不断增加的人口挤压着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四分之三土地和三分之二海洋已被人类活动极大改变,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成为无法_________的现实。但是应该看到,随着科技进步,生态文明意识提升,人类利用资源的__________、保护环境的力度也在增加,使得地球承载力不断扩容。
A.毋庸讳言 逃避 效率 B.毋庸置疑 回避 效率
C.毋庸置疑 逃避 效果 D.毋庸讳言 回避 效果
33.(23-24八年级下·广东江门·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诗词,以广泛的内容,______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诗词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转悠扬,在抑扬顿挫里低回不尽,让人忘忧,使人开颜;诗词如画,在虫鱼鸟兽中______自然,在小桥流水中展现乾坤,为我们描绘出或凄美、或壮阔、或______、或热烈的绝美意境;诗词又像一位哲人,在历经千年后,将人生的真谛______,激励我们走向生活,面对挑战。
A.深沉 描摹 安静 娓娓道来 B.深邃 临摹 静谧 侃侃而谈
C.深沉 临摹 安静 侃侃而谈 D.深邃 描摹 静谧 娓娓道来
34.(23-24八年级下·四川眉山·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方邀请国学大师来学校给我们开讲座,大堂里的每位学生都正襟危坐,认真听讲。
B.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今天的奢侈品消费,避免潜滋暗长的虚荣之气对学生思想的侵害。
C.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
D.位于四川都江堰市的青城山以山川秀丽、意境悠远而闻名,优美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35.(23-24八年级下·辽宁大连·期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有 生活才能流淌出真挚的文字。对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所进行的有意识的观察与了解,地下革命斗争的亲身体验,长达30年的酝酿与积累,让马识途的作品厚积薄发,耐人咀嚼。如果说革命是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与实践, 写作就是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 。在这一内一外、一动一静中,马识途演绎了令人 的世纪人生。
A.走近 所以 思慕 望洋兴叹 B.走进 所以 思索 望洋兴叹
C.走近 那么 思慕 叹为观止 D.走进 那么 思索 叹为观止
36.(23-24八年级下·山东泰安·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 )
A.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彻大悟地地搏击着。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高谈阔论着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C.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D.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腔作势,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词语》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B B C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B B C C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A D C D B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D B D D D C
1.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
A.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依据“别的孩子撺掇他去打群架”可知,这里指别的孩子怂恿他去打群架。符合语境;
B.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依据“他却自得其乐”可知,这里指他对他干的工作很感兴趣,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符合语境;
C.叹为观止:用来形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无与伦比。 依据“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多样”可知,这里用来形容电信诈骗案这一对象,与成语意思相悖,褒贬失当;
D.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依据“中华鲟本应在一代代的繁衍中慢慢进化,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可知,这里指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人们几乎看不到中华鲟了。符合语境;
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形容春天的景色,使用正确;
B.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在此表现对新建场馆的赞美,使用正确;
C.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在此形容演员们的服装,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D.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多用于形容思想观念的革新。在此形容处在自然或人文之景中或许能够有所感悟,使用正确;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句中形容欢呼声,使用正确;
B.不胜枚举:意思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句中形容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数量很多,使用正确;
C.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与“笑了起来”重复,使用有误;
D.枉费心机:白白地耗费心思。句中形容日本企图拉拢他们制衡中国的行为,使用正确;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使用正确;
B.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使用正确;
C.振聋发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不能用来形容搏击,使用对象有误,应使用“惊心动魄”;
D.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使用正确;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
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依据“乐曲的旋律在最高潮处”可知,这里指演奏乐曲的声音忽然停止了。符合语境。
B.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依据“乐曲的旋律”可知,这里用来这里形容听到的音乐声音,使用对象错误。
C.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依据“生活中充满了”可知,这里指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所遵循的规则和道理。符合语境。
D.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依据“一次深刻的思考就可以让人大彻大悟,看透人生的本质”可知,这里指经过认真思考后,让人能彻底明白或醒悟。符合语境。
故选B。
6.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由“以主攻手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可知形容人很有本领,词语运用正确;
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此处用来表现“内心世界”,不符合语境;
C.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此处形容“潭水映照雪山”给人的感觉,运用正确;
D.韵味:含蓄的意味。此处形容“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词语运用正确;
故选B。
7.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A.追溯:指逆流向河流的源头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本末。“追溯到天涯海角”使用不当,可改为“追踪”;
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大楼被烧毁不是美好的事物,用“叹为观止”不合语境。褒义贬用;
C.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形容时间的循环往复使用恰当;
D.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用在“豪情壮志”的语境中不恰当,贬义褒用;
故选C。
8.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谣言,污蔑、中伤他人。使用正确;
B.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能形容灭绝的恐龙,使用有误;
C.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不能形容学识渊博,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D.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不能形容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使用有误;
故选A。
9.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草长莺飞:形容暮春时节的迷人景色。“立春时节,在柔和的春风吹拂下,大地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是早春景象。使用有误,可以用“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等;
B.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的名曲《二泉映月》应该是听到,而不是看到。使用有误,可以用“心潮澎湃”;
C.斡旋:指在两个或多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进行调解,排解矛盾,使双方达成和解或妥协。这里是说同学之间有了纠纷,小雅能主动为大家进行调解。使用正确;
D.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形容心事重重。这里是说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去过许多地方,居无定所。使用有误,应该用“辗转”;
故选C。
10.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是说张大千的画作好到了极点,令人赞叹。与语意相符;
B.戛然而止:拟声词,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这里是说马儿突然站住了,使用对象有误;
C.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这里是说妈妈的针线活做得好,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D.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这里是说海南岛景色优美,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故选A。
11.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在句中形容当初的誓言坚定,使用正确;
B.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在句中用于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自大,使用正确;
C.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多用于形容思想观念的革新。在句中用于同学们对于题目的理解,不符合语境;
D.天衣无缝: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在句中形容修补后的画看不出修补痕迹,使用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含贬义,形容少年的壮志豪情不恰当;
B.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句中形容许多企业都沉寂起来,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C.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句中形容大家都饶有兴趣的观看课本剧,望文生义;
D.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句中形容费力小,收效大,应改为“事半功倍”;
故选B。
13.C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A.“现实意义”“虔诚仰望”都是偏正短语,短语的类型相同;
B.②句中的“它”指代的是“文学经典”;
D.④句是病句,缺少主语,应该删去“由于”或“使”;
故选C。
14.D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
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颁布的内容常常是法令等。发布:着重指向公众宣传发表。此处指的是春晚主标识向公众公开,因此选用“发布”比较合适;
第二空: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过程,有渐进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演变:变化发展,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此处指的是“龙”文化的发展变化,因此选用“演变”更合适;
第三空:
描述:形象地叙述,描写叙述。描摹:用语言文字对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形状、特性等进行如实的描写或摹画。此处指的是用“龘龘”来形容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因此选用“描摹”更合适;
第四空:
奋发有为:指精神振作,有所作为。前程似锦:前程像锦绣那样,形容前途十分美好。此处形容中华儿女的一种精神风貌,选用“奋发有为”更合适;
故选D。
15.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时节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正确;
B. 目空一切: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不能形容将闻一多对革命的坚定不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同学,褒贬误用,使用有误;
C.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正确;
D.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正确;
故选B。
16.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欺诈蒙骗。粉饰太平,意思是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指鹿为马,原义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与“招摇撞骗”的语义不符合;
B.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使用正确;
C.袖手旁观:把手拢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不符合“观看节目”的语境;
D.自圆其说:指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不符合“他知识广博,令对手心悦诚服”的语境;
故选B。
17.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震荡:指的是震动摆荡,不安定,处于动荡状态。
震撼:指使内心受到强烈冲击或感动,产生深深的震动和感慨。
第一空:这里是说无人机编队的精彩表演使人们的内心产生深深的震动,所以应该填“震撼”;
惊叹不已: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感受至深。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第二空:这里是说千机编队的精雅操控和协同飞行好到了极点,让人赞叹不已,所以应该填“叹为观止”;
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
不仅:不但。
第三空:“增加了科普活动的视觉体验”和下一个句子“还展示了科技的无限潜力”是递进关系,“只有”是表条件的,应该用“不仅……还……”这个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所以应该填“不仅”;
领土:指国界线以内的土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领域: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第四空:这里是说无人机的活动范围,所以应该填“领域”。
故选C。
18.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一空,装点:装饰点缀。装扮:打扮,化装。句中形容皎洁的月光和皑皑白雪,装饰点缀着冬夜,用“装点”恰当;
二空,惊艳:意思是看到了非常美丽或者精彩的事物而惊奇、内心受到震动。冷艳:形容花耐寒而艳丽。也指耐寒而艳丽的花或人物冷傲而美艳。句中形容梅花盛开后更加美丽,用“惊艳”恰当;
三空,营建:营造,兴建,建造;创立事业。营造:经营建造,经营制造。句中与“清宁之美”搭配,用“营造”恰当;
四空,意味无穷:含义深远,让人回味不尽。意犹未尽:指还没有尽兴。一般被用来形容一些小型活动的感想。句中形容冬夜的宁静之美带给人美的感受无穷尽,用“意味无穷”恰当;
故选C。
19.C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一种”是数量词;
B.“花枝招展”是主谓短语;
D.“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
故选C。
20.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这里指《指环王》的场景、情节、道具的优秀让人赞叹到极点,使用正确;
B.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这里指《桃花源记》的浪漫色彩和写实力量融合的非常完美、自然,使用正确;
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为贬义词。不能用来指学习时应持有的态度,褒贬误用,使用有误;
D.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与世隔绝的、脱离现实社会的地方。这里用来赞叹四月的龙泉山的美丽,使用正确;
故选C。
21.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枯燥:单调而没有趣味。本句用来形容戴胜鸟生活单调,使用正确;
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本句用来形容戴胜鸟动作突然停止,对象误用,使用错误;
C.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本句用来形容戴胜鸟行动留下的痕迹,使用正确;
D.偷偷摸摸:形容背着人做事,不敢公开的样子。本句用来形容戴胜鸟的行动隐蔽,使用正确;
故选B。
2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理解使用。
第一空:
杂草丛生:杂草到处生长,形容荒乱。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句子想表达的景区三月景色的美好,故“草长莺飞”恰当;
第二空: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惊叹不已: 满口赞赏和赞叹。
从程度上说,“叹为观止”更能表现赞美之情。
第三空:
潺潺:溪水、泉水流淌的声音。
湍湍:形容水流急疾的样子。
从“唱响了自然的和谐之歌”可知,突出的是声音的优美,这里“潺潺”更为恰当。
第四空:
弥漫:充满或布满了烟雾、
弥散: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
句中指的是晨雾布满在景区内。所以“弥漫”恰当。
故选B。
23.C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完全:应有尽有;齐全。
完美:完备美好;没有缺陷。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这里要填的词语与“缺点”成反义词,因此第一空应填“完美”;
产生:从已有的事物中形成新事物。
产出:生产出来。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良好品质”来自于有缺点的自己,这是从已有的事物中形成的新事物,因此第二空应填“产生”;
同时:同一个时候。
甚至: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放弃”比“疏于”更进了一层,因此第三空应填“甚至”;
无所作为: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因为自己的不努力导致了自己一生没有任何成绩,因此第四空应填“无所作为”;
故选C。
24.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填空。
第一空,而是:连词,通常与“不是”连用,构成“不是……而是”的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却是:一种转折。根据“需要坚持以我为主,但决不是搞自我封闭,更不是搞唯我独尊”可知,这里需要一个表示转折的词语。这两个词都有转折的意思,但“而是”更多地用于对前面内容的否定,并提出新的、正确的观点或做法,而“却是”则更侧重于表示事实与预期或常理的相悖。所以“而是”更合适;
第二空,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推进:推动而使之前进;递次前进。“促进”更侧重于使事物发展、前进,常用于抽象的事物,如关系、合作等。而“推进”则更多地用于具体的事物或工作。在这里,我们需要表达的是中华文化和各国文化之间的良好发展,所以“促进”更合适;
第三空,取长补短:吸取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发扬长处,避开短处。根据“中华文化和各国文化相互”的语境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所以“取长补短”更合适;
第四空,持久:保持长久。永久:时间上没有终止。第四空,“持久”更侧重于持续的时间长,不易消失,而“永久”则更强调时间的无限长,没有终点。根据“为建设命运与共的美好世界提供___而深厚的精神动力”可知,此处强调的是这种精神动力能够长时间地持续,所以“持久”更合适;
故选A。
25.D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熙熙然”指快乐满足又舒适的样子。“悠悠然”指安闲、闲适或深远的样子。一空用来形容“庭院的静穆”,用“熙熙然”较恰当;
“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与“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两句意思是相对,是转折关系。二空选用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
“沉重”指分量重,程度深或沉稳庄重。“厚重”指丰富而贵重。三空用来形容“文化内涵”,选用“厚重”;
故选D。
26.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句子指的是他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有深刻的理解。表示他虽然出身不高,但却有很高的社交能力,因此被人仰慕,使用正确。
B.目空一切:指的是眼睛里除了自己,什么也没有;形容高傲自大,谁都看不起。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高傲自大,看不起别人的态度。在这个语境中,描述的是一个人因为留学经历和现在的军职而变得更加傲慢,使用正确。
C.草长莺飞:一个描绘春天景色的成语,意思是绿油油的草好像在地上铺的席子,黄莺也欢叫起舞。它通常用来形容明媚的春景,而不是形容家中宅院的破败或荒凉。在这里,使用这个成语与句意不符,属于误用。
D.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三江鼓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令人赞叹不已,使用正确。
故选C。
27.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第一空:滑翔:指某些物体借助大气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盘旋:环绕着飞或走。徘徊;逗留。根据语境,“鸟儿鸣叫着在水面上”更符合“盘旋”的动态;
第二空:偶然:指意想不到的、不经常发生的情况;偶尔:指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通常用在口语中。此处的语境比较口语化,“偶尔”更合适;
第三空:静穆:表示安静庄严;静谧:形容环境安宁静谧,没有纷扰。这里描述美丽的水草丰茂之地,更多的是宁静的氛围,“静谧”更符合语境;
第四空:又:表示重复或继续;竟:表示出乎意料,惊讶。根据语境,“我的眼睛有些湿蒙蒙的”是对沙漠中出现这样美丽景象的惊讶,“竟”更符合语境;
故选D。
28.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符合本题中老师出现,教室里喧哗嘈杂的声音停止,使用正确;
B.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本句应该表达向导不再说话,而不是向导藏匿了,故本项成语使用错误;
C.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符合本句子要洞察了解熟悉为人处世之道是一门学问的语境,使用正确;
D.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符合本项相容他骄傲自大的形象,使用正确;
故选B。
29.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第一空,黯然:意思是一般指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盎然:气氛、趣味洋溢的样子。结合语境,此处与“意趣”搭配,形容很有趣味的样子,应用“盎然”;
第二空,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兴趣或感情较深。珍爱:格外重视爱护。结合语境,此处形容格外重视爱护“青春”,应用“珍爱”;
第三空,喧嚣:声音大而嘈杂。叫嚣:气势汹汹地大声叫喊吵闹。结合语境,此处与“歌声”搭配,形容声音大,应用“喧嚣”;
故选B。
30.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此处形容背景音乐突然终止,使用正确;
B.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此处形容校园艺术节的准备过程人人都要参与,不能置身事外,不加过问,使用正确;
C.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此处形容对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使用正确;
D.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此处形容对待奖品的态度,使用不当;
故选D。
31.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使用正确;
B.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指文章或讲话)。使用正确;
C.燎原:(大火)延烧原野。使用正确;
D.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形容不断循环。句中形容号召我们时常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用词不当,使用有误;
故选D。
3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第一空,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本处指的是“人口数量影响地球的内容是不能怀疑的”,应选用“毋庸置疑”;
第二空,逃避:因为不愿意或害怕而躲开。回避:避让,躲避。本处指的是“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是个不能躲避的现实”,应选“回避”;
第三空,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果: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后果。本处指的是“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应选用“效率”;
故选B。
33.D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第一空:深沉:意思是形容程度深。深邃:意思是深远,深奥。根据修饰对象“内涵”分析,此处体现古诗词内涵的深度和广度,表现出其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文化底蕴,用“深邃”合适;
第二空:描摹:指透过覆在原件上的透明纸按照看得见的线条或文描摹(如图画,版画,手抄本),也指照原样描写或描画。临摹:是指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根据修饰对象“自然”分析,此处生动地体现了古诗词通过对虫鱼鸟兽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来展现大自然的特点,用“描摹”合适;
第三空:安静:没有声音,很静。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忧愁的模样,亦是诗歌中升华心境的一种“静”的境界。根据修饰对象“绝美意境”分析,此处形容诗词营造的意境,能很好地体现出那种宁静、祥和、幽美的情境,用“静谧”合适;
第四空: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意思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根据修饰对象“人生的真谛”分析,此处形象地表现出诗词历经千年,如同哲人一般将人生真谛缓缓讲述出来,用“娓娓道来”合适。
故选D。
34.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A.正襟危坐:意思是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句中用来形容学生们听国学大师讲座时认真、严肃的状态,使用恰当;
B.潜滋暗长:指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句中说的是虚荣之气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使用恰当;
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句中用来形容面对技术封锁时科研人员的付出,使用恰当;
D.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多用来形容人工制作的东西或人的技艺等,而青城山的景色是自然形成的,对象误用;
故选D。
35.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走进: 走进去的意思,指进入到内部。走近:走的靠近的意思,指靠近(在外面),未进入内部。此处表达的意思是走入生活之中。故应用:走进。
第二空:“所以”与“因为”搭配,表因果关系。“如果”与“那么”搭配,表假设关系。故应用:那么。
第三空:思慕:感到有强烈的愿望和渴望。思索:反复思考探索。根据前面的“内心世界”可知,应用:思索。
第四空: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根据后面的“世纪人生”可知,突出赞叹的感情,应用:叹为观止。
故选D。
36.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大彻大悟:意思是形容彻底醒悟,多用于形容思想观念的革新。句中修辞“搏击”,是动词,不是思想观念的革新,与语境不合,使用错误;
B.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句中形容鸟群的飞翔状态,与语境不合,使用错误;
C.海枯石烂:意思是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句中指的是岩石被破坏,重新生成岩石,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句中指的是“我急得要哭”,不是装的,与语境不合,使用错误;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