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标点符号
一、选择题
1.(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B.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
C.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王者荣耀》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2.(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中“平桥村”“鲁镇”是虚构的,显然是一篇小说。
B.《社戏》以记叙为主,但同时也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篇幅不多,但都运用得恰如其分,在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传达情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鲁迅作品的语言具有准确简练,含义丰富,表现力强,风趣幽默的特点。
D.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
3.(23-24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中)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做好应对,首先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是善意的玩笑,可报以自嘲;如果是恶意的刁难,就要给予有力的回应。
B.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
C.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D.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4.(23-24八年级下·山东滨州·期中)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杜甫的《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赞美了济南的名士风流和秀丽景色,也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更成为千百年来歌咏济南人杰地灵的绝唱。
B.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是什么?《辞海》上是这样解释的: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
C.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秦国人民在抵抗西戎入侵时就豪迈地唱起了“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D.福建泰宁古城的“小城过大年”系列活动、安徽“村长有约 到霭里过小年”民俗节庆活动、山东荣成西霞口生肖文化节……乡村中收藏的传统年节习俗,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实践中,焕发新的魅力和生机。
5.(23-24八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中)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正是因为劳动,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B.“躺平学”的出现,也释放出这样一个新信号:要更多地关注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培养。及时介入,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C.广大教育工作者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D.废玻璃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等)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等),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效益。
6.(23-24八年级下·山东潍坊·期中)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B.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C.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D.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7.(23-24八年级下·西藏日喀则·期中)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的“当一日校工”体验活动,包括巡查、擦地、除草……等内容。
B.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C.“我作为文明的传播者,”他顿了顿接着说:“就更应该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组织完成。
8.(23-24八年级下·四川广安·期中)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忽然间,一个最聪明双喜大悟似的提建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D.“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天然纽带。
9.(23-24八年级下·山东菏泽·期中)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一项是( )
A.来菏泽赏花,一定要逛中国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曹州牡丹园。
B.节会期间,将推出文艺演出、非遗民俗、文艺展览、国风体验、乡村文旅等……多种业态,为广大游客奉上精彩纷呈的“狂欢节”。
C.一般四月中旬为盛花期,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竞相开放、各显风姿。
D.曹州牡丹园等主要观赏景区进行了提升改造,全面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又是一年春好处,在此相逢花盛开!
10.(23-24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中)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B.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C.当这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定会是阳光、纯真、爽朗。
D.网络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
11.(23-24八年级下·山东泰安·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全部正确的( )
A.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B.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C.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成为“泛大陆”。
D.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12.(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C.“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处理?
13.(23-24八年级下·四川广安·期中)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B.“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还没到上课的时间吗?”
C.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D.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14.(23-24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B.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C.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D.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
15.(23-24八年级下·湖北随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们简直忙坏了。
B.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散去,李家的烧饼、张家的包子、王家的热干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
C.校园篮球赛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们都在纷纷竞猜八二班和八三班谁能夺得冠军?
D.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16.(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B.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C.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是时时刻刻在运动者: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D.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17.(23-24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中)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借船,划船,看戏,厌戏,偷豆,吃豆。这一出出“好戏”,至今还在作者的心中上演。
B.陕北口语入诗,自然淳朴接地气,直白热烈地彰显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
C.吴伯箭那时为什么写作?到底想写什么?写了给谁看?他想得很少,也想得简单、肤浅。
D.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藏在世界的角落,不作声,不耀眼;你需要俯下身,才能发现它们。
18.(23-24八年级下·天津河西·期中)下面句子中划线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春天之美,隐藏在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①的惬意里。为带领读者找寻春天的气息,河西区图书馆举办了主题为《春日来信》②的手工体验课。人们品读古诗里的满园春色,③体味诗人的真挚情怀,还用彩泥、④口罩和别针制作了创意手工作品。
A.第①处 B.第②处 C.第③处 D.第④处
19.(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的确,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B.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
C.“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D.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
20.(23-24八年级下·湖北黄石·期中)下列语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B.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D.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标点符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D A D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C D B A B D B
1.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有误。“王者荣耀”是游戏,不是书籍报刊,不能用书名号,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C.顿号用于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隔同类的并列事项。该句中“准确简练”“含义丰富”“表现力强”“风趣幽默”都是鲁迅作品的语言特点,是句子内部表示并列关系的短语,故期间应该使用顿号;
故选C。
3.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使用不规范。“做好应对,首先要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是应对的原则,语意完整,后面“如果对方是善意的玩笑,可报以自嘲;如果是恶意的刁难,就要给予有力的回应”是具体做法,前后是两句话,之间应用句号。
故选A。
4.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A.“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句中引用,充当句子一部分,应将引号中的逗号删去;
B.“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是什么”为陈述句,可将问号改为逗号;
C.“无衣”是诗歌的题目,应该用书名号;
故选D。
5.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正是因为劳动,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与“也正是因为劳动,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格式相同,语义相关,为并列关系,中间应用分号;
B.“要更多地关注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培养”和“及时介入,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是一个表意完整的句子,中间不能用句号,应该用逗号;
C.引号内的内容充当句子的定语,属于不完全引用,去掉后引号前的句号;
故选D。
6.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之间是并列关系的分句,中间应使用分号;即将“脚步”“瞳仁”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A。
7.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省略号与“等”字不能连用,可删掉省略号;
B.选择性问句,只在最后加问号,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C.说话人在中间,要用逗号,句中的冒号要改为逗号;
故选D。
8.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是独立引用,引号外的句号应该移到引号内;
故选D。
9.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等”和“……”重复,二者去掉其一;
故选B。
10.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为陈述句,句末为句号;
B.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的标点应放在引号之内,故将后引号外的逗号改为句号并放在后引号之内;
C.十七八岁为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故选D。
11.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是句中的并列短语,中间用顿号;
B.“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是并列分句,中间用分号;
D.“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也是村边社戏台下想起的内容,故“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后应用逗号;“司马懿探山”是剧目名称,应用书名号。故原句改为: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故选C。
12.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本句为陈述句,句末使用句号;将本句中问号改为句号;
故选D。
13.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与后文“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构成完整一句话,顿号改为逗号;
B.说话内容在前,说话人在后,句子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同学们”后面句号改为问号;
D.最后两个分句是选择问句,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C。
14.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C.有误,两个学说名称应该加引号,应改为: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故选C。
15.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运用。
A.“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是一个节日名称,应用双引号;
B.省略号不能与“等”连用;
C.“八二班和八三班谁能夺得冠军”充当“竞猜”的宾语,没有疑问语气,句末用句号;
故选D。
16.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是三个短语,并且作谓语,属于并列关系,两处顿号应改为逗号;
C.“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和“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是并列关系,并列关系之间应用分号;应将“那里在生长”后的句号改为分号;
D.“大劫难”充当句子一部分,其后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故选B。
17.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借船,划船,看戏,厌戏,偷豆,吃豆”这些都是主语“这一出出‘好戏’”的具体内容,意义未完之语尾应使用逗号,故“吃豆”后边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A。
18.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第②处标点使用有误。书名号通常用于表示书名、期刊名、篇章名、电影名等,而“春日来信”作为活动主题,应该用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故选B。
19.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D.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引号内,是表达引号里面的说话内容“多亏呀”的感叹;
故选D。
20.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辨析。
A.“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是陈述语气,应将句子前两个感叹号改为句号;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三个并列分句,应将句中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D.“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和“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是并列关系,并列关系之间应用分号,应将“那里在生长”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