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优练】2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学案+课件(打包5套)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优练】2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教案+学案+课件(打包5套)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4 10:10:19

文档简介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知道四大古典小说及其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戏剧、书法绘画等成就;
2.体会四大名著的反封建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3.学会鉴赏文艺作品,产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
重难点
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二、知识概览图

三、新课导引
明清时期,随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在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集大成的作品。在文学领域,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特别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至今仍广为流传。戏剧出现繁荣,书法绘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思考讨论】认识下列图画吗?它们分别是谁的作品?
四、探究学习
(一)互动探究
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吗?(课本第127页)
(二)思维拓展
1.《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取得了哪些文学成就?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2.为什么在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进入创作的成熟阶段?


3.分析明清时期戏剧、书法和绘画的思想内容。
五、课堂检测
1.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2.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3.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4.如果你想了解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可以阅读(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5.你听过《唱脸谱》吗?“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幅幅脸谱美佳佳!”
脸谱艺术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对京剧脸谱了解多少?能辨别出下面几张分别是《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吗?
六、学后反思
我小结:
参考答案:
四、探究学习
(一)互动探究
答案 历史著作的要求是能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是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作,构思出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它要求本质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作。
(二)思维拓展
1.答案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以“官逼民反”为主题,通过塑造一百零八将的形象,对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和梁山英雄的抗暴除恶,作了充分肯定和热情颂扬。在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吴承恩以虚幻的神话故事形式,寄寓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着意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无所畏惧的叛逆形象孙悟空,并赋予他巨大的神威。《红楼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笔下的贾府既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又是封建社会的缩影。《红楼梦》的成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青年男女的叛逆形象,以及他们对功名利禄、封建礼教的轻蔑、讽刺和猛烈抨击,和对个性解放和爱情的执著追求。同时,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糜烂、腐朽生活的无情揭露,全面展示了封建社会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没落的历史趋势。
以上四部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2.答案 第一,市民生活的需要。明中叶以后,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所以反映市民阶层思想感情和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通俗文艺形式小说和戏曲得到长足的发展。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随着工商业市镇的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的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的趣味性小说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而广泛流传。第三,文化专制的结果。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两手政策,客观上加强了小说创作的力量。
3.答案 明清戏剧繁荣,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出现了以《牡丹亭》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作品,这些小说和戏剧,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明清的书法和绘画,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出现了大量风格鲜明的艺术作品,诸如董其昌的书法、徐渭和“扬州八怪”的绘画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五、课堂检测
1.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一些故事或者内容,从而进行对照。通过分析可知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故答案为C。
2.分析 本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市民文学的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了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故选B。
3.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特点。A项《红楼梦》对封建礼教进行了鞭挞,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项《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个封建集团之间的斗争;C项《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D项《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答案为A。
4.分析 回顾课本可知,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显贵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抨击了封建礼教,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由此可确定B项为正确选项。
5.分析 第一幅和第四幅分别是猴和猪的形象,可以和《西游记》中的人物挂钩。第二幅和第三幅分别是红脸和白脸,戏剧脸谱中白脸表示奸诈阴险、工于心计,红脸表示忠勇侠义,可以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挂钩。
【答案】 从左至右依次是:孙悟空、关羽、曹操、猪八戒。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播放《西游记》片头视频,导入本节课。
总体构思:本节课的内容分为:古典小说的高峰、戏剧的繁荣和书画的成就三部分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西游记》片头视频开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既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兴趣,又能紧密联系本课知识。
讲授新课
教师过渡:《西游记》是同学们非常熟悉影视作品,《西游记》更是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明清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电视剧《西游记》是根据哪个民间故事创作的吗?
预期效果:大部分同学能够联系到玄奘西游天竺的史实,积极说出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源于生活,同时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提出问题]那么,在我们学过的玄奘西游天竺中真的遇到了那么多妖魔鬼怪吗?
预期效果:有的学生回答是,有的同学说不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认识到妖魔鬼怪只是虚构的,世界上没有妖魔鬼怪。
[提出问题]那么,同学们认为《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事实上是什么呢?
预期效果:学生面面相觑,得不到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西游记》中唐僧的取经路上遇到众多困难,在文学作品中就将它们设计为妖魔鬼怪,这既体现了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通往成功的道路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成功,必须克服艰难险阻。
播放《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片段
[提出问题]通过《西游记》大闹天宫片段中孙悟空说的话,同学们认为作者在向我们表达一种怎样的精神?
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对白,结合课本知识,回答表达了作者歌颂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作者进行的艺术创作,为的是表达作者的思想,也就是反抗封建统治的意识。同时加深学生对艺术源于生活的认识。
[提出问题]能够反映出反抗封建统治思想的明清古典小说还有哪些呢?
预期效果:学生积极回答《水浒传》,有的说《红楼梦》。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阅读四大名著的准备,让学生对四大名著有一定了解,再结合课堂讲授和课本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水浒传》赞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实际上也就是表达了作者的反封建思想。《红楼梦》是更加深刻的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提出问题]在这里我们已经涉及到了三部小说,除此之外四大名著中还缺少哪一部呢?
预期效果:学生一起回答:《三国演义》
(课件展示四大名著)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对我国四大文学名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加深印象。
[提出问题]那么,下面留给你们5分钟时间,看哪位同学能够快速掌握四大名著的作者、成书时间以及它们的主要内容?
预期效果:学生争先查找、记忆,并且举手抢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一重点问题进行当堂掌握,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课件展示明清专制统治加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提出问题]明清时期,古典小说为什么会共同出现反抗封建统治的时代特点呢?
预期效果:学生大多能够从有压迫就有反抗的角度分析:明清的专制统治的加强导致人民产生了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意识。
教师总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而商品经济交换中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平等、公平、等价买卖,这种经济思想慢慢转变成为一种大众共识,转变成为一种社会意识,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全面分析,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反封建色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与唯物史观。
教师过渡:明清除了灿若群星的小说外,戏剧表演也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
二、戏剧的繁荣
[提出问题]在明清戏剧中是否也体现了这一时期反封建这一时代特点?
预期效果:学生一起回答: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是批判封建礼教的代表。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明清文化特点的认识,同时顺利过渡到“戏剧的繁荣”这一框题。
[提出问题]除了《牡丹亭》外,这一时期还诞生了新戏种,并且这一戏种是我国的国粹,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戏种吗?
预期效果:学生一起回答:京剧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明清戏剧的整体认识,认识到明清戏剧的主要成就—京剧。
[提出问题] 那么你们知道京剧主要是在什么戏种的基础上形成的吗?
预期效果:学生踊跃回答:徽剧和汉调。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京剧的来源及主要组成基础。
三、书画的成就
教师过渡:明清时期的传统书画成就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提出问题]明清时期的主要书画成就代表人物有哪些呢?
预期效果:学生踊跃回答:书法家:董其昌,画家:徐渭、扬州八怪。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明清书画艺术的成就,并且对著名书画家的代表作有所了解。
[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对扬州八怪做一下简单介绍呢?
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平时自身的了解或者是课本提示踊跃回答。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明清书画艺术成就的掌握。
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明清时期在文学、戏剧、书画艺术方面的成就,充分体现出明清社会的时代特色:反抗封建统治。
课件展示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图片
[提出问题]结合21课内容分析明清文化有哪些鲜明的时代特点?
预期效果:学生大多会回答本节课讲述的:反封建意识的出现,个别学生能够联系21课内容,说出总结性著作出现等。
设计意图:对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进行系统性总结,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教师总结: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是:1、科技领先,但已无创新2、总结性著作问世
反封建思想出现等,这些文化特点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在文化上的反映。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作总结,以知识框架的形式让学生再回忆一遍,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识记要求
了???? ? 解
明清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明清戏剧的繁荣,明清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体?? ? ? 会
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分析明请小说特点
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列表归纳知识要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概括提炼本课的基本知识点,结合制作填写《四大古典小说比较表》,提高综合归纳能力
探究讨论
通过探究小说《三国演义》对曹操、诸葛亮等人物的形象塑造与历史真实的差距,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史学意识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提????? ? 高文艺修养
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四大古典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 ??
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明朝出现了哪些科技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启示作用?(明朝科技成就既虽仍位居世界前列,但只是总结传统的古典科技,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今天的学生既应该自尊自信,也应该反对故步自封。)
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明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古典小说的高峰
学生阅读课文以及插图、“文献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
1、哪些同学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主要内容?(由学生简介)
2、请大家根据下表内容讨论并互相考一考。(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作表,学生填写具体内容)
作品名称
成书时间
作者姓名
你喜欢的书中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罗贯中
曹操、诸葛亮、张飞等
《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宋江、李逵、武松等
《西游记》
明朝中期
吴承恩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
《红楼梦》
清??? 朝
曹雪芹、高? 鹗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
3、根据上表,你说说喜欢这些人物的理由?(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戏剧的繁荣
思考回答:
1、明朝后期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哪一部?(《牡丹亭》)
2、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时的基础是什么?(徽剧、汉调)
?书画的成就
思考回答:
1、兼有“颜骨赵姿”的明朝书法家是谁?(董其昌)
2、用“泼墨”技法作《墨葡萄图》的明朝画家是睡?(徐渭)
3、“扬州八怪”中,作《兰竹图》的是谁?(郑板桥)
巩固小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这时的戏剧表演成为了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了著名的戏剧家和不朽的作品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京剧更成为中国的国粹;此时的书法比以前更加普及,明代有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其书法素有“颜骨赵姿”之美;明代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著名画家有徐渭,善用泼墨,清代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手法,流传下许多不朽的作品。
课件21张PPT。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古典小说的高峰1、明清时期小说为什么广为流传?2、出现了哪四大小说?作者?内容?三、书画的成就二、戏剧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诗、宋词之后,明清小说蔚为文学大观。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则是这时小说大观园中怒放的奇葩。四大名著罗贯中明代初期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明代初期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吴承恩明代
中期长篇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曹雪芹清代我国成就最高的古典长篇小说明清小说四大名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该怎样认识?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你还知道那些明清时期的小说呢? “三言”指《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明末冯梦龙编著。“三言”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市民生活,亦反映了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迫害与人们的抗争;著名的篇目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知识拓展: “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凌濛初编著。其中一些篇表现出了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揭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所著,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短篇小说集二、戏剧的繁荣
1、明朝后期最负成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为
《牡丹亭》。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
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三、书画的成就
1、书法:
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
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徐渭:善于泼墨
“扬州八怪”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羁留大余,以此为背景创作了震世名作《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牡丹亭从此闻名遐迩。 汤显祖《牡丹亭》插图明朝人观看《唐明皇游月宫》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落霞孤鹜图》是唐寅山水画
苍秀一路的代表作。作者是借《滕
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
自己坎坷的遭遇吐不平。唐寅除绘
画外,兼长诗文、书法,堪称“三
绝”,他以高度的文化修养,深化
了艺术表现的层次。《落霞孤鹜图》仇英《吹箫引凤图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沈周《卧游图册》之二董其昌《行草扇面》朱耷《花鸟图册》随堂训练 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2.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品是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关汉卿的《牡丹亭》
C.王实甫的《西厢记》
 D.汤显祖的《牡丹亭》
3.明清小说与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什么?AD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课件28张PPT。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古典小说的高峰二.戏剧的繁荣三.书画的成就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线索说说这是哪些
名著里的场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四大名著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明清进入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有何表现?
众多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代表作:四大名著一、古典小说的高峰《三国演义》封面罗贯中雕塑施耐庵纪念馆《水浒传》人物吴承恩塑像《西游记》之美猴王曹雪芹《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明 清 小 说 一 览 表《水浒传》主要内容《红楼梦》我国古典小 说的高峰《西游记》《三国演义》价值成书时间作者书名罗贯中元末明初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元末明初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明朝中期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曹雪芹清朝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动脑筋:
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吗? 答案:历史著作的要求时能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是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作,构思出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它要求本质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作。在四大名著中刻画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你喜欢哪些人物?请说出理由畅所欲言二、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前期的文化积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的长期稳定)表现为:不少剧作家创做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汤显祖(明朝后期):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汤显祖《牡丹亭》①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
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 产生过程国粹--京剧2.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1.京剧何时形成?
又是在哪些剧种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3.你知道哪些京剧名角或名剧?京剧小百科1. 对秦腔、昆曲等诸腔调兼收并蓄,并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产生过程2 .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3 .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京剧艺术三、书画的成就明朝的书画比以前普及特点为:当时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董其昌(明朝),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不但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行草扇面》书法 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水墨写意花鸟画,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代表:1、徐渭(明朝末期) 善用泼墨,挥洒自如,气势磅礴2、“扬州八怪”(清朝):郑燮、罗聘、李鳝、黄慎、李方膺、高翔、汪士慎等 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绘画行书帖(董其昌)《墨葡萄图》《墨竹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古典小说的高峰表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代表作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红楼梦》戏剧的繁荣 原因:前期的文化积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长期稳定。
表现:优秀的剧作家汤显祖、优秀的戏剧作品《牡丹亭》
京剧的形成: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期。书画的成就书法:董其昌:“颜骨赵姿”
绘画:徐渭、“扬州八怪”小结随堂训练 1.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通过爱情故事,鞭挞吃人的封建礼教的书是
 A.《牡丹亭》    B.《窦娥冤》
C.《西厢记》    D.《永乐大典》
3.为什么说明清文化是具有时代特点鲜明的文化?
DA 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 跃,资本主义萌芽生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具有的时代特点是当时社会和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