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重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
二、知识概览图
三、新课导引
1624年,一群荷兰殖民者乘船来到我国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善良的居民答应了。一张牛皮究竟有多大,以至于他们能够在上面修筑城堡、架设大炮?与此同时,沙俄不断侵略我国北部边疆。
【思考讨论】 是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又是谁遏制了沙俄的侵略?结果如何?
四、探究学习
(一)互动探究
1.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课本第104页)
2.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沙皇颁发给托尔布津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沙皇发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图?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
男孩说:“表明沙俄要以雅克萨为据点继续扩大侵略。”
女孩说:“表明雅克萨城已是沙俄的了。”(课本第105页)
(二)思维拓展
1.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
2.试用所学知识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3.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作出了哪些努力?
5.对《尼布楚条约》中国让步(图中所示让出尼布楚)与平等协商的关系怎样理解?
五、课堂检测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当时台湾隶属于( )
A.浙江省 B.江苏省 C.福建省 D.广东省
2.某剧组在拍摄电视剧《郑成功》时,为郑成功布置书房场景的道具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墙壁上挂着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B.书架上摆着司马迁的《史记》
C.中堂悬挂着《清明上河图》 D.案头摆放一尊景德镇的瓷器
3.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海防的历史事件是( )
A.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B.隋朝派人到台湾,加强同台湾的联系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清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 识读下图,请回答:
(1)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派兵迎击沙俄侵略者的战役是在 处。
(2)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地方是在 处。
六、学后反思
我小结:
参考答案:
四、探究学习
(一)互动探究
1.答案 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将军卫温等率一万多名官兵,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元朝政府又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2.答案 他们俩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全面。如果将两人的说法合在一起,就全面了。沙皇在其侵略军盘踞雅克萨后,向新派来的侵略军头目颁发城徽,其本意固然认为雅克萨城已经归俄国所有。但是,沙皇并不满足于占领雅克萨城,而是想以此为据点,使用武力继续侵占中国更多的领土。颁发这枚城徽,就是希望沙俄侵略军,像图案上的飞鹰一样,使用弓箭也就是武力,飞向更远的地方,占领中国更多的土地。
(二)思维拓展
1.答案 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从我国神圣领土台湾赶出去,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不仅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地起到了保护作用。
2.答案 自古以来,祖国大陆和台湾交往不断,早在三国时,吴王孙权于230年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台湾,当时称夷洲,加强台湾和内地的联系。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即今台湾,隋、唐、宋代一直称台湾为流求。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朝郑和下西洋船队来回经过台湾,今天台湾的淡水、基隆两城就是郑和命名的。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答案 首先,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激起了东北人民甚至全国人民的抗击决心。其次,“三藩叛乱”已得到平定,清政府有能力加强东北的防务。第三,康熙帝出巡东北,周密布置,命令清军水陆并进,战略战术得当。第四,战争中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各族人民给予大力支持。
4.答案 (1)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
(2)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
(3)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
5.答案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谈判是在中国军队获胜的情况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沙俄同意撤回侵入雅克萨的军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的中国领土让给俄国,这是清朝政府在边界谈判中对俄作出的让步。让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我国北部出现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的严重威胁,康熙帝希望与沙俄迅速缔结和约,以集中精力平定噶尔丹的叛乱。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条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利益。
五、课堂检测
1.分析 清朝时台湾隶属于福建省,答案为C。
2.分析 司马迁写《史记》发生在西汉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风俗画;景德镇在北宋兴起,成为著名的瓷都,所以B、C、D三项的时间都发生在郑成功生活的年代之前,可以出现,所以选A。
3.分析 本题的正确选项必须同时符合三个因素:①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②促进了台湾的开发;③巩固了祖国海防,如果选项只能说明其中一项或两项,不能作为本题答案。A项反映的是祖国和台湾开始建立联系,B项反映祖国和台湾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但不能说明②③两点,故不能选A、B两项。郑成功收复台湾,进一步加强了台湾和祖国的联系,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但并不能说明③的内容,所以C项也不能当选。只有设立台湾府,才能全面反映①②③所表明的内容要素。因此答案为D项。
4.分析 本题考查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可以用排除法做此类题,如第⑤项是错项,澎湖巡检司是元朝设置的,答案为A。
5.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识图能力。题目所指的两处地点多数同学都知道,但结合地图指出来,就不是很容易了。此题主要目的是要提醒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结合历史地图来学习历史知识。从地图中可知,黑龙江边的B处是雅克萨,黑龙江上游的A处是尼布楚。
【答案】 (1)B (2)A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
2.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2.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
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板书)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板书)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像》,并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郑成功、收复台湾……
(师):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103--104页的内容,结合这幅地图(多媒体出示),概括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多媒体简要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步非常关键,是什么?他是怎么知道鹿耳门的情况的?请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视频片段)。
(多媒体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并和学生共同回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精彩过程):…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郑成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奋勇杀敌,最终迫使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初投降。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这段精彩历史(播放视频片段)……
(提问并出示):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总结一下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提示)大家可以从收复台湾对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和台湾本身的发展两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
(师概括总结):一方面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所以我们称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了台湾,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融合,郑成功是“开发台湾的先驱”。
(师):郑成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你能用所学过的史实证明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再做引导补充)……
评价郑成功:郑成功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他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放英雄,又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祖国台湾的先驱。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台湾回归祖国后的情况。
2、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4年(板书)
郑成功死后,他的后代继续建设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孙子归顺清政府,台湾纳入了清朝的版图。可见,台湾的回归是民心所想,大势所趋。第二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从而加强了台湾宝岛和祖国内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写下的诗句,表达了这位民族英雄光复国土时的心迹,更反映了领土完整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意义。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也昭示人们,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人必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必将作为中华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过渡)师:真是祸不单行,刚刚赶跑荷兰殖民者,与此同时,沙俄侵略者已开始入侵并占领了我国的雅克萨和尼布楚作为侵略据点,为保卫祖国疆土,我国军民奋起抵抗。一场激烈的战争在“雅克萨”爆发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大部分的内容。
二、雅克萨之战(板书)
1、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板书)
(师):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展示相关地图,师生边看图边回顾)从唐朝开始到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时,中国政府管辖这一地区已有近千年之久。在这一地区,唐朝时设置黑水都督府,元朝时设辽阳行省,明朝时设奴尔干都司,清军在入关以前,就在这一地区取得了统治权。可见,中国历代政府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所以说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在16世纪后期,本是欧洲国家的沙皇俄国,却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沙俄军队乘清军入关北方兵力空虚之机大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展示地图,并指出两地),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出示相关图片,并找一学生朗读第105页的第二段小字部分)。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沙皇颁发给托尔布津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沙皇发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图?女孩:“表明沙俄要以雅克萨为据点继续扩大侵略。”男孩:“表明雅克萨城已是沙俄的了。”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他们俩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如果把两人的说法合在一起,就全面了。沙皇在其侵略军盘踞雅克萨后,向新派来的侵略军头目颁发城徽,其本意当然认为雅克萨城已经属于俄国所有。但是,沙皇并不满足于占领雅克萨城,而是想以此为据点,使用武力继续侵占中国更多的领土。颁发这枚城徽,就是希望沙俄侵略军,像图案上的飞鹰一样,使用武力,飞向更远的地方,占领中国更多的土地。)
沙俄所到之处,当地军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清政府一再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国,可是沙皇政府却加紧武力扩张。为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康熙帝亲自出巡,视察东北防务,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2、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06页的内容(然后找学生介绍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概况)……
(学生):……
(师):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引导学生总结出: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前,康熙帝周密部署,命令清军水陆并进,战争中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各族人民也给予积极的支持。而沙俄所进行的是一场侵占别国领土的非正义战争,侵略军人数又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中国军队必然胜利,沙俄侵略军必然失败。)
3、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1689年(板书)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谈判是在中国军队获胜的情况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沙俄同意撤回侵入雅克萨的军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的中国领土让给俄国,这是清朝政府在边界谈判中对俄作出的让步。让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我国北部出现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的严重威胁,康熙帝希望与沙俄迅速缔结和约,以集中精力平定噶尔丹叛乱。
请同学们看《〈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出示),想一想,按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哪个国家的领土?(中国)对,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条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利益。
课堂小结:
(师):最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作了哪些努力?”(要求学生答出:①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②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③清朝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④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段的边界。)
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了这课内容,了解了荷兰和沙俄殖民者对我国台湾和黑龙江流域的入侵。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了台湾,清康熙皇帝两次亲征打败沙俄,于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首次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边境问题。那么台湾以后又遭到哪些国家入侵;中俄边境以后又有哪些变动?这些内容我们以后将会学到。
作业布置
试完成《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大事年表》。
地点
时间
事件
东
南
1624年
?
1662年
?
1684年
?
东
北
17世纪中期
?
1685-1686年
?
1689年
?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导入新课
请大家听一首诗朗诵。播放视频《乡愁》。
这首《乡愁》怎一个愁字了得!大家知道诗里的《乡愁》说的是谁的乡愁吗?(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大家回答的很好,是台湾!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片上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这令人陶醉的美景是来自祖国的宝岛台湾!可是,在1624年,一群荷兰殖民者乘船来到我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他们捧着白银,祈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我们善良的居民答应了。荷兰殖民者用剪刀把一张牛皮裁成许多细条,连接起来,圈了一大片地。就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修筑了城堡,架设了大炮。从此,荷兰殖民者逐渐占领了台湾。善良的居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园落入他人之手。那是谁收复了祖国的报道台湾呢?今天我们就具体来学习一下,也就是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设计意图:由诗歌导入新课,视屏中朗诵者低缓忧伤的旋律,能充分调动初一学生的听觉,把他们似乎带入到当时当地的情境中去,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很快进入本节新课的学习中去,为下面的讲授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教师过渡:在讲述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想一个问题:同学们都听过《七子之歌》吗?这首歌唱出了哪里人民的心声?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回答问题,能够回答出是澳门。
教师总结:对,是澳门。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在此背景下最先登陆中国的殖民者是谁呢?
生:葡萄牙殖民者。
师:对,葡萄牙殖民者登上我国大陆之后,陆续的荷兰等国相继东来,侵扰我国东南地区,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
探究一:身残志坚 是英雄不问出处
教师过渡: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与祖国的宝岛台湾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大家看大屏幕结合课本以及大家课前的准备了解一下他的生平(ppt展示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
提出问题:他是谁呢?谁能和我们说一说他的生平?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能够回答出郑成功,说出郑成功是清朝时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学生1: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学生2: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向高山族人传授牛耕和使用铁农具,发展海外贸易,对台湾的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教师总结:大家总结的很好、很全面。
设计意图:郑成功收复台湾学生已经有所了解,再加以多媒体展示图片,给学生直观感觉,为下面的讲解做好铺垫。
教师:对,郑成功在清朝时成功的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宝岛台湾。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把课本103页的内容阅读一下,归纳郑成功是如何挥师台湾的?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中,并能积极发言。
学生1: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西海岸。
学生2:他到达台湾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
学生3:郑成功首先驶进荷军盘踞的台湾城和赤嵌楼之间的海湾。
学生4:他包围赤嵌城,逼迫赤嵌楼的荷军投降。
教师总结:大家总结的很好、很全面。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阅读,使学生从中捕捉到有效的信息,能够进行总结概括。
教师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到郑成功包围赤嵌楼,我们一起来走进当时当地,来看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教师: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西南沿海一带,修筑了热兰遮,也就是我们说的台湾城,1625年,殖民者用谎言和15匹粗布骗取了台湾西岸的赤嵌一带,新砌了一个有四角的简陋城堡,中国人称之为赤嵌楼。
设计意图:解释课本上出现的两个地名,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
教师过渡:在郑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荷军头目揆一派使者来见郑成功,表示愿意年年进贡,要求郑军退出台湾。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看大屏幕结合课本来说一下。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中去,能够很好的做出回答。
教师总结:大家总结的很好!看来大家对课本的领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继续努力!做出更好的表现!
教师:在敌人强大的诱惑面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不为金钱所迷惑,不为权利所引诱,表现出一身正气、高尚的民族气节!
活动探究: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锯,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大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用所学的史实证明郑成功的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郑成功?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依据材料归纳总结,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发言,并做出自己的评判。
学生1: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夷洲就是现在的台湾。
学生2: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学生3:元朝时期,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学生4:郑成功敢于反对外来侵略。
学生5:他保卫了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我国历史上反对外来侵略的抗争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
教师点评:给予大家鼓励和表扬,同学们对课本的基础知识的记忆还是非常扎实的,另外,大家知道他是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也就说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很好!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如何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初步形成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依据材料回答问题,培养了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概括能力,并在进行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逐步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教师过渡:很好。大家都能够很好的总结、提炼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值得表扬!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
教师引导:1662年,台湾重归祖国怀抱,保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但是,当时中国大陆是属于清政府统治的,而郑成功是反清的,台湾并不属于清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那么,清政府是怎么解决分裂问题的呢?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自己归纳总结,并做出自己的评判。
郑成功死后,由他的后代管理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教师:对,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实现了祖国的统一。
教师过渡:那么大家知道清政府设立有什么作用呢?谁能来回答一下?
学生预期活动效果:学生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中,能够总结出: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探究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冲突,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课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总结:身残志坚,是英雄不问出处。这是我们献给郑成功的颁奖词,希望我们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向郑成功学习,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
教师过渡:(ppt)展示中国轮廓图,显示黑龙江的位置。
教师引导:郑成功收复台湾,祖国的东南海防得到巩固,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东北边疆却危机四伏,面临着沙俄的入侵,那么清政府又是如何加强对东北边疆的管辖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本节课的第二个子目.
探究二:名利双收 打鬼子创业捷径
教师过渡:课前的时候让同学们准备我国东北边疆的入侵问题,从唐朝至清入关前对黑龙江流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史实。谁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出示自己的收集卡,小组内相互交流。
教师:提出表扬,并让学生小组内轮流展示。并与学生共同计算出自唐朝至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中国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有效管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展示课前预习的资料,既能使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又能对下面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整体的认识。让学生用史实说明黑龙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学生参与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课后都很用功,做的很好,老师对你们提出表扬!16世纪后期起,本同我国不接壤的沙俄越过乌拉尔山逐步向东扩张,大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提出问题:清朝时期东南方向台湾的分裂问题解决后,清政府又成功地捍卫了东北领土的完整,那大家能来说一下清朝时是怎样捍卫东北领土完整的吗?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并且跃跃欲试发言。
学生1:康熙帝为了维护祖国的东北边疆,进行了两次战争。
学生2:康熙帝的第一次战争就取得了胜利。
教师总结:对,大家总结的很好。康熙帝在位时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这就是雅克萨之作战。多媒体展示:
提出问题:康熙帝派军队围攻雅克萨,经过半年的战斗,取得了胜利,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大家参考课本总结一下有关这个条约的相关信息。同时出示幻灯片,给予学生进行参考。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1:1689年中俄双方签署的《尼布楚条约》
学生2: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3:这个条约是我国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教师总结、点评:对,大家说的很好!《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在历史上和法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设计意图:学习雅克萨之战,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探究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冲突,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为了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
教师过渡:那雅克萨之战中清朝获得了全胜,我们来讨论一下清朝获胜的原因。
提出问题:请大家讨论一下:在雅克萨之战中清朝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积极参与,热烈的讨论,并且能够做到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纷纷发表各组的见解。
教师点评:雅克萨之战是中国人民被迫采取的自卫行动,首先它是正义的战争。再次,清军和各族人民的英勇奋战,广大将士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北方各族人民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所以雅克萨之战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同时,这次战争的胜利,也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者的气焰!
教师总结:名利双收,打鬼子创业捷径!这是我们献给康熙帝的颁奖词。希望我们同学们树立远大的志向,伟大的抱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问题主旨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探究三:智慧你我——领悟历史
教师过渡:你认为郑成功和康熙帝为什么会名垂千古?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对于这几个人物已经很熟悉,讨论的很激烈,并且能够认识到名人的成功并不是垂首可得,而是平时的努力,坚持不懈,要具有随时准备为国家献身的精神。
教师总结:坚定不移、为国献身、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等都是他们能够成功不可缺少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也要向他们学习相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培养自己的信心。
设计意图:以历史名人的效应来对学生进行情感励志教育,要取得成绩只有付出努力,想垂手而得是不会成功的。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一目了然,并且能做到总体局面的理解,把握清朝时期疆域的巩固。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清朝时期对祖国东南海防和东北边疆地区巩固,主要有这几个内容: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以及我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他们为维护祖国统一、坚决解决外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学习我们不难看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各民族之间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中华民族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侵犯我国主权的做法都是会遭到中华民族的反对的,我们有权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课件21张PPT。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台湾岛啊,我的故乡
多么美丽的地方
甘蔗甜啊,稻米香
日月潭边好风光。导入郑成功收复台湾东南方向: 郑成功 (1624~
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人称“国姓爷”,著名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的生平一、开辟荆榛逐荷夷1622年,荷兰侵略者侵略澎湖,遭当地居民的抵抗。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筑两个要塞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收复台湾之后,郑成功开发台湾的不朽功绩也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因此,数百年来,郑成功受到海峡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人民的敬仰和推崇,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被尊为台湾的“开山圣王”、“开台始祖”。据统计,台湾现有70余座纪念郑成功的祠庙。而以郑成功的名字、封号命名的城市、街道、学校、乡村等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台东的“成功镇”、台北的“成功大学”、台南的“延平街”等。1、历史上第一个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西方殖民国家是哪一个?
2、紧接着侵占台湾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
3、谁收复了台湾?
4、这件事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5、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有什么作用?
葡萄牙荷兰郑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开 辟 荆 榛 逐 荷 夷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3、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4年)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明朝后期(1662年)(1684年)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
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台湾自古是我国的领土清朝设置台湾府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今日台湾 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东北方向:沙俄的入侵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1685、1686中俄《尼布楚条约》1.时间:
2.地点:
3.内容或意义:1689年尼布楚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俄边界示意图 《尼布楚条约》是平等的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荷兰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沙俄《尼布楚条约》雅克萨之战抗击外来侵略归纳概括 随堂训练
1.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
①郑成功包围赤嵌城 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2.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作用不包括( )
A.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B.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C.巩固了祖国海防
D.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3.《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
A.1685年 B.1686年 C.1688年 D.1689年DAD课件20张PPT。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一代英雄指谁?荷虏指谁?导入荷兰殖民者什么时候侵占我国台湾?
在台湾建立哪两座城堡?荷兰殖民者的头目是谁?
郑成功何时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台湾城金门赤嵌楼郑成功收复台湾战斗图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1.三国时,吴国曾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过台湾,当时台湾称作——
2.隋朝时,台湾与大陆来往更加密切,当时台湾称______。
3._____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归入中国版图。
4.明末时,宝岛被正式称为台湾。夷州琉球元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
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
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1、清军进入台湾的时间?
1683年
2、清政府何时设置台湾府?
1684年,隶属福建省。
3、台湾府设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雅克萨之战清朝建立之前,中国中央政府是怎样管辖黑龙江流域的?说明了什么问题?唐朝设置黑水都督府;
元朝设辽阳行省;
明朝设奴儿干都司
黑水府 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以雅克萨和尼布楚为据点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先后两次,时间分别是1685年和1686年
领导者:康熙帝
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康熙清军在雅克萨保卫战中使用的大炮《尼布楚条约》
时间:1689年
地点:尼布楚
中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的内容 《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尼布楚条约》的签定在历史上和法律上有什么意义? 它是平等的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课堂小结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台湾府。沙俄出兵占领我国的雅克萨和
尼布楚等地。康熙帝两次出征雅克萨。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1.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是( )
①郑成功包围赤嵌楼 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2.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 )
A.1652年 B.1662年
C.1672年 D.1683年
3.《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
A.1685年 B.1686年
C.1688年 D.1689年DBD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