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外语学校2006-2007学年下期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2006-2007学年下期期中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0-31 22: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2006-2007学年下期期中试卷
高 一 语 文 2007-4-27
一、(12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自诩(yǔ) 狙击(jū) 差池(chā) 游目骋怀(cěng)
B、紧俏(qiào) 畏葸(sī) 脑髓(shuǐ) 牛山濯濯(zhuó)
C、谄媚(chǎn) 吝啬(sè) 瞋目(chēn) 骇人听闻(hài)
D、给予(gěi) 悻悻(xìng) 国粹(suì) 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甘霖 拮据 晃然大悟 跃武扬威
B、莞尔 俨然 故伎重演 战战兢兢
C、祈祷 湍急 祟山峻岭 礼上往来
D、玩劣 亲眷 豁然开朗 针贬时弊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而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公司的商业秘密,真是日久见人心。
B、该想的办法我想了,该花的时间我花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我只有坐观成败了。
C、只要是别人对他唱赞歌,即使是说得牛头不对马嘴,他也很高兴,马上就放松了警惕。
D、因为气候的原因,他的舌头都溃烂了,辣的、咸的都不能吃,为了保住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他每天只好吃点稀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这次实地考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提高全民素质的必要性。
B、2008年我国北京能否真的办成“绿色”奥运会,关键在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
C、把孩子逐出校门,实质上等于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把他们变成社会的边缘人,甚至可能一辈子进不了主流社会。
D、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9分,每题3分)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已发现延缓人类细胞老化的方法,即通过修补基因物质,为老人的细胞注入新的活力,甚至可使细胞长生不老。这是分子基因学领域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它将为治疗癌症及与老化有关的疾病带来希望。
主持这项研究的德克萨斯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莱特说,他的研究小组已经证明,至少在细胞分子层次上,人类可以中止老化过程,但这并不等于人能长生不老。就像给一部旧车换上新引擎,虽不能让车子永远不坏,但却会跑得长久。他说:“我们可以把患者的细胞取出,予以活化,做必要修补,再将其注回患者身体,以治疗基因性和其他各种疾病。”
这个研究小组发现,生殖细胞产生的酵素可使端粒(细胞染色体端的着丝点)重新生长,而一般细胞无法分泌这种酵素。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使端粒受到耗损,变得愈来愈短,老化与这种耗损有关。该小组以人体皮肤、视网膜、动脉内层的细胞做实验,这种酵素能使端粒再生出来,而不像一般细胞那样逐渐停止分裂,以致死亡。
发现人类细胞老化原因的旧金山加州大学解剖学教授汉夫林力克说:“在医药及细胞工程学方面,染色体端粒基因酵素可能有许多重要用途。”
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是( )
A、以充满活力的细胞取代老化的细胞,可以中止人类老化过程,甚至可使细胞长生不老。
B、以充满活力的细胞取代老化的细胞,虽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能使人延年益寿。
C、对患病细胞的“活化”和“修补”,虽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能使人延年益寿。
D、对患病细胞的“活化”和“修补”,可以中止人类老化过程,甚至可使细胞长生不老。
6、对第二段中有关延缓人类细胞老化说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项研究证明,人类中止人类老化的过程,只可以在细胞分子层次上进行。
B、操作时注回患者身体的,就是从患者身体体内取出的,予以活化并做过必要修补的细胞。
C、这项研究最直接的功效,是可以治疗基因性的和其他性质的疾病。
D、将患病细胞“取出——激活——修补——回注”是治疗基因性疾病的程序。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修补基因物质,为老化的细胞注人新的活力,延长细胞的寿命,这属于分子基因学领域研究的课题。
B、这项研究工作如果成功,将为治疗癌症及与老化有关的疾病带来希望,在分子基因学领域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C、细胞老化与端粒受损有关。端粒变得愈来愈短,是细胞每次分裂对其造成耗损的结果。
D、汉夫林力克教授发现了人类细胞老化的原因,并指出染色体端粒基因酵素将在医药及细胞工程学方面有许多重要用途。
三、阅读下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及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注:陂:池塘
8、下列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景公召而数之曰  数:谩骂    B、而君反以罪臣 罪:责怪
C、仓库少内  内:交纳   D、便事左右 便:随机应变地,随意地
9、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子之治东阿也 今子治而乱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两个“之”字相同,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而两个“而”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而两个“而”字也不同
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受到景公赞扬,后改道易行,却受到景公责怪。晏子对景公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
B、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受到景公责怪,后改道易行,却受到景公赞扬。晏子对景公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
C、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受到景公责怪,后改道易行,却受到景公赞扬。晏子愿为景公终身效力。
D、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却受到景公责怪,后改道易行,受到景公赞扬。晏子愿为景公终身效力。
四、(21分)
11、翻译(10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4分)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每题4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①有人说:“君去春江正渺茫”一句,融“情、事、景”于一炉,是这样吗?请作具体分析。
②与前三句相比,末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3、名句默写(5分)
①、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固知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④、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22分)
畏 惧 美 丽
①我记得清楚自己是在那一天走向成熟的。因为打那一天起我开始畏惧美丽。
②我会站在一株美艳绝伦的鲜花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动一股比爱深妒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热辣辣的感觉。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他看那“艳不可近渎”的宫粉羊蹄甲花时,总是要看到绝望时才肯离去。老先生笔下这惊心动魄的“绝望”二字,真让我共鸣到几乎要掉泪了。美丽的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它召唤着你,却不轻许你;谢绝了你,却不惹烦你;它让你在它的光辉中沐浴,又让你染着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地离开。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发颤的手。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覆了自己。
③我畏惧一双美丽的眼睛,不管是同性的眼睛,还是异性的眼睛,只要它是用美丽注释的。美丽的眼睛照耀着我。那是一种怯离又悔、不即不离的、不甘心的眼睛,在我贫瘠的记忆里,流失了多么多人的姓名,却存活着一双双美丽的眼睛,它们或默默凝睇,或顾盼流转,一律真真切切透在我温柔的心幕上——这时,也只有这时,我才有勇气与它们对视。我知道我漏听了太多心灵的语言,只能在事后凭想象将它们补齐,可我却无怨,只把这看成玩不厌的游戏。
④我会畏惧一篇精彩的文字。每每于磨墨香中翻开一本新杂志,在目录上看到某个熟悉的名字,这名字往往是和一篇美文在一起的,我总是不敢一下子找到相应的页码,生怕脆弱的心禁不起那美丽的惊吓和打击。我会把那不相干的文章慢慢读完,然后心里便开始发热发冷发虚发酸,终于英勇地翻开那躲不过的一页,飞快地浏览一遍,以便让畏惧稍稍减轻之后,再回过来咀嚼鉴赏。那些用勾魂摄魄、令我永志不忘的文字传达出来的深邃的思想,是从一支什么样的笔下流出来的?它们的诞生是艰难还是顺利?这些,永远是我愿意猜测的问题。敏感而痴迷的心,久久走不出美文的枝枝丫丫丝丝脉脉,待到不得不收复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已是支离破碎了。
⑤……畏惧超越了喜爱,却源于喜爱。喜爱里往往包含了一种不知深浅的亲昵与轻狎,而畏惧才是真正的怜惜与尊敬。“美丽”慷慨地点缀了我们短暂的人生之旅。我们一俯首即可采撷到美丽,一回眸就能目睹到美丽。美丽是这样无私地洗濯我们、照耀我们、拯救我们,我们怎能不小心翼翼地去爱护着她呢?
⑥畏惧美丽,是我最美丽的人生体验。
14、①段“那一天”指的是哪一天?(2分)
15、本文的中心是“畏惧美丽”。“畏惧美丽”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畏惧美丽”?(6分)
16、作者通过欣赏美花、美目、美文来阐释自己的人生体验,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请仿照下面对“美花”构思特点的概述,分别对“美目”“美文”予以说明。(6分)
美花:花是自然美的体现,“美花”是悦目之物。
美目:
美文:
17、作者对“我”直面“美花、美目、美文”时的心理描写极为细腻,体现了面对“美丽”时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简述这种感受。(4分)
18、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作者写作本文意在表现自己在美花、美目、美文这美“威慑”下的心灵震撼。
“畏惧”美丽与“喜爱”美丽的区别在于“畏惧”源于“喜爱”但超越了“喜爱”,“喜爱”往往包含了对美丽的亲昵与轻狎。
“待到不得不收复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已是支离破碎了”一句表现出作者在阅读中全身心的投入与迷失的状态。
第⑤自然段是对第②③④自然段的总结,也是对全文的概括,更是对文旨的深化。“洗濯”“照耀”“拯救”突出了“美丽”对人们心灵的净化、导引与匡扶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美丽”的讴歌、敬畏之情。
本文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既有叙述和议论,又有描写和抒情;修辞也是丰富的,有排比、通感、反问等,是篇新颖别致的美文。
六、语言实际运用(15分)
19、仿照下面例句中的句子续写三句话。(5分)
要求:①续写句子与例句的句式(不是……却……)相同,构成排比;②续写句子要与例句所描写的主体一致,表现对医护人员的赞颂。
例句:你不是启明星,却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 ;
, ;
, ;
20、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在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全球造成的沉重打击如雪上加霜般作用于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时,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改为:

2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22、假定你和同学外出旅游,乘坐的是车或者是船,请你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反映生活感受。不少于50个字(5分)
我们 风驰电掣 乘风破浪 一道风景线 终点港 目的地
七、作文(60分)
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事:当某人接受某项任务时,往往会说:“试试看。”
诚然,试试看,并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不敢试或者不去试却绝对预示着成功无望。因为无论多么可喜的成功,第一步往往踏在“试试看”的跳板上。
事实上,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譬如:你曾勇敢地跨越一条宽阔的壕沟;你曾尝试着解开一道复杂的方程;或者你曾试着完成一项棘手的工作……可以说,我们正是从“试试看”起步,尔后一路风尘,跨越人生的山岭沟壑,来到青青的芳草地。
23、 阅读上述三段文字,请以“试试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
1、C 2、B 3、C 4、D 5、C 6、A 7、D 8、A 9、D 10、B
11、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我请求更改行事的方法来治理东阿,三年治理不好,我请求为这事而死(请让我为这事而死)。
12、是这样的。“君去”写的是眼前事,“春江正渺茫”写的是眼前景。而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了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正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还是恨“君去”得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这句的确是融“情、事、景”于一炉。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极为含蓄,末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将惜别之意上升到顶点,点明别情。
13、默写(略)
14、指我开始畏惧美丽的那一天。
15、含义是真正的怜惜、尊重、和爱护美丽
因为美丽无私地洗濯、照耀和拯救我们,我们才要“畏惧美丽”
16、美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美目”是赏心之物
美文:文章是作者对生活的体悟,“美文”是怡情之物
17、心灵受到“美丽”的净化,一切杂念荡然无存,更诊视与尊重“美丽”(或:一切杂念在美的净化下荡然无存,从而更加诊视与尊重“美丽”)
18、A、C
19、你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你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
你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20、美国发生的“9.11”恐怖事件沉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它使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雪上加霜,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21、A
22、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