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简图;分析能够下西洋的条件;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2.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的主要事迹;分析抗倭成功的原因。
3.体会郑和、戚继光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增强爱国意识。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一)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
(二)对外冲突——戚继光抗倭
(三)对外冲突——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我国的时间 ,葡萄牙攫取了在 的居住权,时间 。我国在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回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材料四: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小名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他兼有伊斯兰教徒和佛教弟子的双重身份,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本姓马,原在燕王朱棣府当差,后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赐郑姓,“才负经纬,文通孔孟。”“有智略,知兵习战”,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2)思考分析:材料四可以看出郑和有怎样的优势条件?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期间,将中国的七大类22种产品输入亚非各国,换回各国的货物11大类191种,无怪乎史书形容郑和船队所载货物“堆积如山”。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的国王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领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在中国病逝,即安葬于中国。
依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 材料一:(倭寇)“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
材料二 :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4.在中国古代史上还学过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这支部队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5.从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到明朝中后期倭寇作乱再到澳门被葡萄牙占据,这能说明什么?澳门回归中国又说明了什么?
三、归纳总结
根据你自己的理解,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四、巩固检测
1.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他们最远可到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2.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进行环球航行
C.进行殖民掠夺 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5.1553年用欺骗手段攫取了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久?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材料三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南方日报》
(3)以史实说明我国汉朝时便是“海洋强国”。(2分)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一条深刻的教训?(2分)
参
考
答
案
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1)客观物质基础:明朝初期,国力强盛。科学技术: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的使用,航海水平的提高,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2)主观个人因素:郑和熟悉宗教知识;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才能;受家庭熏陶,从小就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 郑和所到之处收到热烈的欢迎;郑和下西洋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有利于中外人员的交往。
3. 胜利原因:战争性质:正义的事业,符合人民的利益 ;士气纪律: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群众基础:与其他爱国军民团结合作; 个人因素: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
4.岳家军。岳家军主要抗击金军,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戚继光抗击的是倭寇,外来侵略者,所以岳飞只能称为抗金英雄,戚继光则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
5.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明朝后期,国力衰弱。澳门回归说明我国的国力强盛了,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前后对比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四、巩固检测
1. A 2.D 3.B 4.C 5.C 6 A 7.B
8.(1)明成祖。非洲。早半个多世纪。(2)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东南亚人民对郑和的怀念、敬仰。(3)史实:西汉商人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教训:不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建设海洋强国(说出一条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导读分析、活动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利用鉴真和玄奘图)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去了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新课:唐朝时期,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中国人被称为“唐人”。那么,明朝时期,对外关系如何呢?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二、出示学习目标
利用课件展示
三、自学指导
利用课件展示
四、自主互助
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五、教学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1、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进行归纳和讲解:
1)时间:1405-1433年
2)次数:先后七次
3)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3、自主探究
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相应的引导、点评和归纳)
(二)戚继光抗倭
1、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教师针对学生回答,并结合《抗倭形势图》讲述戚继光抗倭的过程;并进行知识的归纳和讲解:民族英雄——戚继光
结合史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讨论:从这一诗,我们应该学习戚继光的什么精神?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进行归纳和讲解:
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
3、自主探究
从澳门的一失一得中,你有什么感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相应的引导、点评和归纳)
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进行——新知回顾
当堂训练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东南亚各地?????? 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郑和下西洋所带去的物品中最受欢迎的是
A.金银宝物???????????B.丝绸、瓷器
C.香料、宝石???????? D.香料、药材
3.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有
①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②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③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④开始远洋到印度洋沿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4.1553年,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布置作业
做学习指导《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3.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三、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1、比较、讨论法学习历史。
2、幻灯片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阅读课文“导入框”的内容,思考提出的问题。
第二步:学习新课
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
幻灯片出示郑和图像,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正文和小字部分,对郑和作大致了解,教师补充郑和生平资料。
问题①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② :郑和下西洋是怎样一种盛况呢?完成表格填写(幻灯片出示表格)。
问题③ :观察《中国历史地图册》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或教材第94页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最远到达的地方?
问题④ :郑和下西洋能成功远航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⑤:在这些众多的成功远航的因素中,郑和下西洋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问题⑥ :今天在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郑和有关的一些遗迹,你知道的有哪些?这些保留下来的遗迹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⑦:在郑和首航87年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我们比较一下,从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问题⑧:通过我们前面的自我学习,讨论探究,思考一下,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知识点二:戚继光抗倭
出示戚继光像,了解戚继光生平;出示戚继光诗句:“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了解其志向和品德。
问题①:什么是“倭寇”?明政府派谁去进行抗倭斗争?
问题②: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问题③:说一说抗倭斗争的简要经过。(出示幻灯片:抗倭斗争形势图,胜利图)
问题④:戚继光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那么,抗倭斗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
① 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
② 葡萄牙攫取我国在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时间和手段。
③ 澳门回归的时间你知道吗?
第三步: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将郑和的航海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
人物???? 地点??????????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郑和下? “西洋”?? ? 1405~1433年? 7次???27800人????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
哥伦布? ?到达美洲??? 1492~1504年? 4次?? 1000~1500人??? 17艘
达?伽马 绕过好望角,1497~1498年 1次 160人?????? 4艘(一说3艘)
到达印度
2.为什么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
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主观方面,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者伊斯兰教,这也是远洋航行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然而,最重要得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时关键所在。
第四步:课堂小结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
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他们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
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
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第五步:巩固提高
1.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明成祖即位 B.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C.东南沿海地区倭寇的荡平 D.与北方蒙古的交往比较友好
2.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贵重物品 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C.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发展对外贸易
3.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郑和船队上装有指南针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4. 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的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古里和锡兰
C.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 D.占城
5.下列关于明朝抗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倭寇是指日本武士 ②明朝中期我国沿海地区倭患严重 ③倭寇只在海上骚扰过往商船 ④戚继光曾率戚家军取得台州大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出自”( )的诗词
A.戚继光 B.岳飞 C.文天祥 D.郑和
7.1553年,攫取在我国澳门广东居住权的是( )
A.荷兰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葡萄牙殖民者
8.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的名言。据此,我们应主要学习他的( )
A.忠君思想 B.拒官态度 C.军事才能 D.爱国精神
9.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此回答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新航路开辟时,航海家家达?伽马到达了亚洲的哪个国家?
(2).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外交的什么传统?
【板书设计】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
2.目的:
3.过程:
4.影响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2.时间:
3. 经过: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附:参考答案
巩固提高:
1.B 2.C 3.B 4.A 5.C 6.A 7.D 8.D
9.(1)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印度(2)对外开放
课件28张PPT。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想一想?
我们古代史学过的有关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导入 张骞通西域
玄奘西游鉴真和尚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一、郑和下西洋郑 和 下 西 洋西洋概念条件客观主观:概况起止时间规模次数范围物品影响地位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个人因素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2700多人,200多艘船七次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用金银珠宝、瓷器丝绸,换回珠宝、香料、药材郑和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积极消极促进并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一定程度上损耗了明朝的国力。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西洋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结合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小名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本姓马,原在燕王朱棣府当差,后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赐郑姓,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时间早
次数多人数多船只多船只大范围广设备先进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期间,将中国的七大类22种产品输入亚非各国,换回各国的货物11大类191种,无怪乎史书形容郑和船队所载货物“堆积如山”。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的国王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领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在中国病逝,即安葬于中国。 材料一:想一想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说明理由。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客观主观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原 因你知道中国的“航海日”是哪一天吗?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 。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二、戚继光抗倭 戚 继 光 抗 倭“倭寇”指背景经过军队战绩台州九捷福建、广州胜利原因战争性质:正义的事业,符合人民的利益 ;士气纪律: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群众基础:与其他爱国军民团结合作; 个人因素: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戚家军评价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
并取得胜利的斗争。
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明史·日本传》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这句话体现了戚继光的什么高尚品德?1、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拯救百姓于水火,并不是追求个人功名;
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在中国古代史上还学过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这支部队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岳家军。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这里的金军、元军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属于民族内部纷争。只有抗击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才被称为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飞是抗金英雄,文天祥是抗元英雄。《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澳门侵占国家葡萄牙侵占时间1553使用手段欺骗、贿赂回归1999、12、20 1、从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到明朝中后期倭寇作乱再到澳门被葡萄牙占据,这能说明什么?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2、澳门回归中国又说明了什么?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交往冲突国力强盛国力日渐衰落封建制度走向衰败小结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2.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巩 固 练 习CABC4.1553年用欺骗手段攫取了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5.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6.“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AA课件24张PPT。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西洋指哪里?指的是:指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一.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宣扬明朝的国威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
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你知道郑和航海的路线与情况吗?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庞大的船队驶离刘家港,出长江口南下,浩浩荡荡的行驶在茫茫大海上。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船上装载着大量金银宝物,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喜爱。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多搭乘他们的船只来访中国。1405-1433年先后七次最大:长44丈,宽18丈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我填一填 特点: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之大,远航次数之多以及涉及的地区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郑和(1371——1435年)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几点?郑和成功远航的原因(条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造船业发达
航海技术进步
郑和具备的优秀素质比一比比一比,谁更伟大? 你怎样评价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宣传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交流和友谊,促进了南洋的开发,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代抗倭图 二.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2. 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
有何区别 ?让我想一想1. 戚家军类似于我们前面讲过
的那支军队?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听、看、说。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要回来,回来。母亲!母亲!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我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是在哪一年?你知道最早侵略澳门的侵略者是谁吗?他们是怎样侵略澳门地区的?七子之歌 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侵略者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
广东澳门的居住权。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
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我国重新对澳门恢
复行使主权,澳门重新回到
祖国母亲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交往:郑和下西洋冲突{戚继光抗倭葡萄牙人攫取在
澳门的居住权知识回顾随堂训练⒈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C⒉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A.广州 B.刘家港 C.泉州 D.上海 B⒊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中外历史人物有( )
①甘英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⑤班超 ⑥马可·波罗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⑥C⒋下列历史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①文天祥 ②戚继光 ③岳飞 ④郑和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②D⒌ 16世纪中期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 殖民者(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葡萄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