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天空中的太阳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天空中的太阳》是《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中的第2课。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白天太阳位置在天空的变化。 本课设计两个探索实践活动:一是观察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变化。二是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2.学习者分析 虽然学生知道太阳东升西落,但也只是一个大概了解,一般并没有去观察过天太阳的位置变化。另外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有不少学生可能连方向也分辨的不是很清楚。所以本课应该帮助学生建构太阳位置变化的科学概念,为将来继续学习有关知识打好基础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不断变化,由东到南再到西。 科学思维:通过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太阳位置变化规律。 探究实践:设计游戏,探究怎样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态度责任:积极参与活动,游戏中感悟科学真谛。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由东向西的位置变化。 难点: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升落方向。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观察太阳位置能知道太阳由东向西移动能基本能不能利用太阳辨别方向能面向太阳说出前后左右方向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1.谜语猜猜猜: 劳动英雄面孔红, 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 直到傍晚才收工。 2. 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太阳。你对太阳知道多少? 3. 美术课,两位同学画了不同的太阳。你能判断它们分别是一天中什么时间的太阳吗? 追问: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学生活动1 太阳 ●太阳看起来是黄色或白色 ●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 ●白天升起,夜晚落下 左边:这是早晨日出的景象,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 右边:这是中午的太阳,在天空中高高挂起。活动意图说明:由两幅不同的图画导入,容易引起学生对太阳位置变化的观察与思考。环节二:太阳位置变化教师活动2 1.布置活动任务 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观察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把太阳的位置在下图中画出来。 提示学生注意: 禁止直视太阳,需要戴能遮挡强光的护目镜。 2.播放视频: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 3.指导填写观察记录 4.引导学生回答 (1)早晨的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傍晚从哪个方向落下? (2)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哪个方向? (3)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 太阳的运动路线:东——南——西 (4)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低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2 课前观察记录 观察视频,回顾太阳天空中的行动轨迹 组内交流自己观察记录 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 早晨到中午:由东向南 中午到傍晚:由南向西 早晨到中午:由低到高 中午到傍晚:由高到低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分析发现太阳的位置变化规律。环节三: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教师活动3 1.迷路了,我们可以通过什么辨别方向? 2.组织做辨别方向游戏 (1)游戏准备:三个太阳、四个方向 (2)游戏布置: ①在宽阔的场地画一个圆圈,如图所示,摆放四个方向牌。 ②拿早晨太阳、中午太阳和傍晚太阳的同学,分别站在东、南、西三个位置上。 (3)游戏方法 一个同学站在圈内,分别面向早晨太阳、中午太阳和傍晚太阳,说出他前、后、左、右四个方向。 提示学生:轮流进行。 3.游戏交流 清晨当我面向太阳时,我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中午当我面向太阳时,我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傍晚当我面向太阳时,我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学生活动3 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学生在划定的小组内做辨别方向游戏 前:东 右:南 后:西 左:北 前:南 右:西 后:北 左:东 前:西 右:北 后:东 左:南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游戏,旨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怎么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7.板书设计 天空中的太阳 位置:东-南-西 方向: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傍晚,面对太阳的方向是( ) A.南 B.西 C.东 2.太阳在天空中运动( ) 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 C.由西向东 3.天空中的太阳,什么时候看不到?( ) A.白天 B.夜晚 C.中午 4.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是在( )方。 A.东 B.西 C.南 5.根据早晨太阳的位置,标出东、西、南、北的方向。 6.小李徒步旅行时迷路了,你能帮助他利用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方向吗?请在括号内写出方向。(此时为中午) 7.根据下图中太阳的位置判断方向,填在“□ ”中。 【参考答案】 1-4: CBBC 5. 6. 7. 作业布置: 右图是北京某公园中午12时的景象。请根据太阳的位置在图中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提示:地面上的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太阳和月亮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九)宇宙中的地球 (十三)工程设计与物化 二、学习内容 9.2地球绕地轴自转 ①观察并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初步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9.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③知道每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是变化的。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三、学业要求 1.能描述太阳的位置变化和月亮的形状变化。 2.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太阳东升西落、月亮 形状变化等自然现象,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3.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或利用图片资料,知道一个月内月亮形 状的变化情况,初步具备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4.能使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实物模型,能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具有实物制作的兴趣,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想法。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太阳和月亮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本单元对应的课程标准“宇宙中的地球”中“地球绕地轴自转”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的学习内容。以太阳和月亮为主题进行整合,让学生通过观察相关的自然现象来认识太阳能发光发热、昼夜更替对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太阳每天在天空的位置变化和月相的变化等科学现象,并能利用太阳位置变化辨别方向。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讨论、资料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观念:能描述太阳升落和月亮形状变化等自然现象。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在教师指导下,辨别二维空间中的东西南北和上下左右;比较事物之间外在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具有提供证据的意识。 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能突破对常见物品功能的思维定势,利用发散思维、重组思维等方法,提出不同想法。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作出简单猜想,并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具有初步的提出问题和制订计划的意识。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并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责任态度: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共三课:《白天与黑夜》《天空中的太阳》《月亮的形状》。 第1课《白天与黑夜》,通过观察日出和日落景象,探索发现日出日落和昼夜变化关系;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白天和黑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天空中的位置》观察描述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并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别方向。第3课《月亮的形状》,通过坚持观察,能认识到每天月亮的形状是不同的。总之,第1课和第2课、第3课之间是总分关系,第2课和第3课是并列关系。
主题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尽管每天都经历着白天与黑夜,每天都和太阳、月亮打交道,但他们并没有把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他们对事物现象的观察缺乏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教师需要制定任务驱动学生养成坚持观察记录的科学习惯。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1.太阳出来是白天,太阳落下是黑夜,白天和黑夜交替变化。 2.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位置按照一定规律变化,人们可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3.一个农历月中,月亮每天会有不同形状。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记录,或资料阅读,分析归纳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规律。 探究实践: 1.观察白天和黑夜现象,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昼夜对人类活动和动植物产生怎样的影响。 2.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讨论交流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3.坚持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会用图画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月相。 态度责任: 养成坚持观察的良好科学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图片,引出“日出”“日落”的话题。 设计意图:有图片引出话题,比较新颖,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做铺垫。
任务2 名称:观察日出和日落景象 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观察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把观察到的景象画下来,并向大家介绍日出和日落的景象。讨论发现日出日落和昼夜变化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在是否有太阳,而且昼夜交替,循环往复。
任务3 名称:昼夜对生物的影响 查阅资料,了解动植物在白天和黑夜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说说白天和黑夜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帮助学生了解白天和黑夜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任务4 名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美术课上两幅太阳在天空不同位置的图画导入话题。 设计意图:由两幅不同的图画导入,容易引起学生对太阳位置变化的观察与思考。
任务5 名称:太阳的位置变化 观察一天中不同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变化,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讨论发现太阳位置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分析发现太阳的位置变化规律。
任务6 名称: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做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旨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怎么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第3课时 任务7 名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有关描述月亮的诗句导入月亮的形状话题谈讨。 设计意图:将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紧密结合,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容易激发他们科学探究兴趣。
任务8 名称:观察月亮 画一画自己知道的月亮形状;观察天空月亮形状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交流月亮的不同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画月亮,观察月亮,帮助学生了解一个农历月中月相的变化特点。
任务9 名称:做月亮 用超轻黏土孽畜不同形状的月亮,粘到黑色的卡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做月亮,进一步熟悉月亮形状的变化。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白天与黑夜 1.观察日出和日落景象 2.昼夜对生物的影响 第2课时:天空中的太阳 1.太阳的位置变化 2.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第3课时:月亮的形状 1.观察月亮 2.做月亮
评价指标 第1课时:白天与黑夜 1.太阳出来是白天,太阳落下是黑夜,白天和黑夜交替变化。(科学观念) 2.通过观察日出日落景象,能推测昼夜变化现象。(科学思维) 3.阅读图文资料分析昼夜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索实践) 4.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良好科学习惯,养成善于交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科学态度。(责任态度) 第2课时:天空中的太阳 1.知道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不断变化,由东到南再到西。(科学观念) 2.通过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太阳位置变化规律。(科学思维) 3.设计游戏,探究怎样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探索实践) 4.积极参与活动,游戏中感悟科学真谛。(责任态度) 第3课时:月亮的形状 1.一个农历月,月亮的形状不断变化。(科学观念) 2.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比较每天月亮的形状特点。(科学思维) 3.观察每天的月亮形状,并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探索实践) 4.养成坚持观察的习惯;乐于分享,乐于听取。(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我会选择 1.通常在白天活动的是( )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植物都是在白天开花 B.夜晚植物将会停止生长 C.夜晚动物不会出来活动 2.我们白天看树叶会看得很清,夜晚却看不清楚,是因为( ) A.太阳能发光 B.太阳能发热 C.和太阳没有关系。 3.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在( )方。 A.东 B.南 C.西 4.在我们观察到的月亮形状中,不存在的形状是( ) 5.李白的古诗《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描写的月亮形状是( ) 6.晴朗的中午,我们可以根据( )辨别方向。 A.北极星 B.月亮 C.太阳 二、我会判断 1.一天中太阳在太空中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 ) 2.不同日期月亮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 3.农历十五的月亮的样子是小船的形状。( ) 4.在晴天的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亮。( ) 三、连线题 不同的动物活动的主要时间是不一样的,请你将动物和他们主要的活动时间连线。 蜜蜂 狗 刺猬 白天 鸭子 飞蛾 夜晚 蝴蝶 蝙蝠 猫头鹰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何影响? 2.早晨面向太阳,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择 BAAB CC 二、我会判断 √√ 三、连线题 蜜蜂 狗 刺猬 白天 鸭子 飞蛾 夜晚 蝴蝶 蝙蝠 猫头鹰 四、问答题 1. 植物白天开花,夜晚开花;动物白天活动。 2.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太阳和月亮 现象:日出——白天,日落——黑夜 白天与黑夜 影响:生物、人类活动 太阳位置:早晨——东,中午——南,傍晚——西 天空中的太阳 辨别方向:早晨面向太阳,中午面向太阳,傍晚面向太阳 特点:有时圆,有时缺 月亮的形状 形状:(图片)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