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一节(第三课时)甲烷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一节(第三课时)甲烷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0 10:0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七章 第一节(第三课时)甲烷
1.教学内容分析 甲烷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内容,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结构、性质、用途,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所以甲烷作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起始章的第一节内容,就显得其地位的特别突出和重要。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关心能源、节能减排行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甲烷能燃烧的化学性质,在学习这一章有机化合物之前,较系统地学习了无机化合物,初步了解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建立物质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为学习有机化合物奠定了一定基础。有机化合物更强调从结构角度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目标确定 (1)通过学生合作进行模型制作理确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通过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了解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讲述】同学们每家每户都有车,最近有没有和老师情况一样的不敢开车,开车了又不敢开空调的?为什么? 【提问】油价高的原因是什么? 【媒体展示】俄乌战引发的能源危机 【提问】能源分哪几类? 【讲述】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中断供应,造成石油需求量大,引发能源危机。我国油价随国际原油价调整上涨,看出能源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 【提问】俄罗斯中断的哪种能源? 【引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板书】第一节 (第三课时)甲烷 一、甲烷的存在 【讲述】早在远古时期,甲烷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海洋微生物的存活创造了条件,为地球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过亿万年的演化,甲烷在地球中的含量依然非常丰富,动植物和微生物尸体腐败所产生的沼气,石油开采时产生的油田气,煤矿开采产生的坑道气,每家每户做饭用到的天然气,还有深埋于海底,被称为未来能源的可燃冰,他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板书】1.存在:沼气 油田气、煤矿坑道气、天然气池、可燃冰等 【图片展示】池塘中沼气冒出 【提问】图片展示的是自然界中的沼气,也就是甲烷的产生,甲烷可以从水池中冒出来,说明甲烷溶解度?密度? 【板书】二、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设疑并解释】有同学就有疑问,我家的天然气有味道?其实天然气(甲烷)并没有气味,我们家中天然气是专门加了臭味剂,以便及时发现天然气的泄漏,增加安全系数。 【提问】根据甲烷的物理性质,如何收集实验室甲烷气体? 【回答】油价太高 【回答】俄乌战争 【回答】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回答】天然气 甲烷
活动意图 通过最近热点话题视频的引入,让学生关心时政的同时,激发兴趣的同时掌握跟化学学科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甲烷的学科价值。感受化学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存在形式,联系实际生活又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再设疑过渡,引起悬念:激发学生探索甲烷结构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并有一个正确认识。
环节二:
【提问】大家能否写出甲烷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 【引导】根据桌面提供的小球、小棍来动手搭建甲烷的球棍模型、空间填充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与稳定性相关的甲烷分子结构特点。 【板书】三、甲烷的结构 【讲述】常说:结构决定性质。下面共同探讨甲烷的化学性质。 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非常的稳定,正如我们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使我们国家更好的发展。 由于甲烷结构稳定,使得一般情况下甲烷不与强酸、强碱或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反应。在特殊的情况下反应,比如可以做饭体现了甲烷的什么性质? 【板书】四、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CH4+2O2 CO2+ 2H2O 【讲述】产物是无色无味无毒的CO2、H2O,所以说甲烷是高效、清洁能源。这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践行活动,还天空一片蓝色,还生态一份绿色。 【图片展示 】甲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但是要注意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15.4%时,遇到明火会爆炸,所以实验室点燃前必须验纯。 我们在新闻中可以看到煤矿爆炸、天然气泄漏爆炸的消息,因此在有甲烷作业的矿井时,应该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操作,家用燃气要定时检查,更换管道使用后及时关闭阀门。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提问】如何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 【讲述】甲烷除了可燃性,一起了解甲烷其他条件下的反应。 【视频】甲烷和氯气反应视频 【提问】1、甲烷和氯气反应的现象;2、根据现象分析得出什么结论?3、你认为无色油状液滴可能是什么? 【学生活动】1. 用球棍模型模拟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过程。 2. 对比反应前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变化。 【总结】甲烷和氯气反应的特点,得出取代反应的定义,强调关键词语 【讲述】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提问】写出后续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多媒体展示】CH4与Cl2反应机理 【提问】通过推理,用结构简式式写出甲烷和氯气反应方程式。 【板书】2、取代反应: 【练习】 2、写出甲烷与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017年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甲烷的结晶水合物)试采成功。关于甲烷的结构与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是平面正方形分子 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能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在我国的南海、东海海底已发现天然气(含甲烷等)的水合物,它易燃烧,外形似冰,被称为“可燃冰”。“可燃冰”的开采,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烷属于烃类  ②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 ③甲烷难溶于水  ④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CH2Cl2)就是其中一种。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 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l2)和甲烷化合而成的 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6、[18全国II]实验室中用如图(左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回答】 学生通过书写电子式、结构式从原子结构角度认识碳原子与氢原子的连接方式。 CH4 【小组总结】甲烷的稳定性和结构有关 【回答】可燃性 【回答】点燃纯净甲烷气体,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 分析讨论HCl的生成 推测无色油状液滴的成分 【分组讨论、总结】取代反应的特点 【回答】并解释④为什么不是取代反应。 【回答并解释理由】 【回答并解释理由】 【回答并解释理由】
活动意图说明 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映证结构的辨证关系。通过取代反应的视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领悟实验是检验事实的客观标准。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建立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示甲烷和氯气的断键机理反应,对重难点内容详细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理解。通过书写重要方程式,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严谨、有序、认真的学习态度。
【板书】五、用途 【图片展示1】《蜀王本纪》。甲烷能够燃烧的性质决定了甲烷可以做燃料,目前甲烷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的国家。在西汉文学家杨雄的《蜀王本纪》中记载,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记载。 【图片展示2】 到目前为止,我国96%的城市都实现了天然气自由,在农村,农民把稻草、秸秆、树叶、粪便等废弃物质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从而获得沼气。沼气可以用于照明、用作燃料,残渣还可以喂鱼、喂猪种菜等。沼气的综合利用,对于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改善农村环境、提高肥料的质量,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 【图片展示3】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四川、青海、甘肃、新疆等地,但是人口却大量集中在我国东部,为了改善我国东部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每年将数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从不同的地区、不同气田出发,跨越千山万水,送达千家万户。融入14亿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成为一个奔跑向前的大国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 “西气东输跨山河、能源变革天地新、清洁能源惠民生、用气还需小心行。” 【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讲述】甲烷甲烷除了可以做燃料,还是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请在课后自行查阅资料,就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提出我国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开展了哪些甲烷减排行动,并与同学们相互交流。 【作业】 【倾听 思考】 【倾听、思考】 【整理 巩固】 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完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活动意图说明 以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等为素材,通过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了解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安全第一,合理使用清洁能源意识、关心民生问题、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感受国家关心、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服务宗旨。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第三课时 甲烷 一、甲烷的存在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三、分子组成与结构 1、化学式: CH4 2、电子式: 3、结构式: 4、空间结构:正四面体 四、化学性质: 1、稳定性 2、氧化反应 3、取代反应 五、甲烷的用途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书P66 2、3、6、9 2、课时评价(十四) 3、【拓展作业1】查阅资料,写出四氯化碳在高温条件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根据方程式解释,为什么不用四氯化碳做普通灭火剂? 4【拓展作业2】查阅资料,查阅“可燃冰”为什么被成为未来新能源?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球棍模型搭建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甲烷的化学键连接,运用用模拟动画的方式演示甲烷的取代反应的断键方式,学生更易掌握有机分子的连接方式及空间构型。完成学生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转变,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取代反应,以探究的形式展开。由于甲烷取代反应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所以教学中采用了视频,让学生看反应过程,并设置了相关问题。没能达到探究的明显效果,也没有让学会参与进来。由于课容量大,内容较多,课后练习不能渗透的更全面。 学习有机物性质时,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结构一性质一用途”的认识关系。强调知识性与高考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学习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合作进行模型制作明确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欣赏天然气应用的图片,观看甲烷和氯气反应机理的动画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形成长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动机以及探究新知的欲望。 2、通过对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甲烷性质的学习,了解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