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名校真题精选卷(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名校真题精选卷(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08 17:01: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名校真题精选卷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 C.x>3 D.x=3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F是线段CD上一动点,过点A作平行四边形BFGE,当点F从点C向点D运动过程中,四边形BFGE的面积的变化情况是(  )
A.保持不变 B.一直减小
C.一直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则是菱形 B.若,则是正方形
C.若,则是矩形 D.若,则是正方形
4.如图,在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5.将6张宽为1的小长方形如图1摆放在平行四边形中,则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
A. B. C. D.
6.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则BC的长为(  )
A.3 B.4 C. D.5
7.根据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当变动∠B的度数时,菱形ABCD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当∠B=60°时,如图①所示,AC=;当∠B=90°时,如图②所示,AC等于(  )
①②
A. B.2 C.2 D.
8.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步骤,通过折叠得到图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铺平后得到图⑤,若五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2倍,则的值是(  )
A. B. C. D.
9.如图,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的坐标为(0,2),点C的坐标为(4,0),若直线y=kx k 1将矩形O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的值为(  )
A. B. C.2 D.
10.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式子的值为   
1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1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当△POA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   .
13.如图,在菱形中,,点E为对角线上一点,F为上一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14.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cm2
15.已知 ,则 =   .
16.某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 吨,实施垃圾分类后,每小时垃圾的处理量比原来提高 ,这样日处理同样多的垃圾就少用 .若设实施垃圾分类前每小时垃圾的处理量为 吨,则可列方程   .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已知E、F分别是的边、上的点,且.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在中,若,,,求边上的高.
18.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P为△ABC内一点,PA=8,PB=6,PC=10,若将△P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BA.
(1)求点P与点P′之间的距离;
(2)求∠APB的度数.
19.如图,在△ 中,点 , , 分别是边 , , 的中点,且 .
(1)求证:四边形 为矩形;
(2)若 , ,写出矩形 的周长.
20.已知甲加工A型零件60个所用时间和乙加工B型零件80个所用时间相同,甲、乙两人每天共加工35个零件,设甲每天加工x个A型零件.
(1)求甲、乙每天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2)根据市场预测,加工A型零件所获得的利润为m元/件(3≤m≤5),加工B型零件所获得的利润每件比A型少1元.求甲、乙每天加工的零件所获得的总利润P(元)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1.某居民小区有块形状为矩形的绿地,长为米,宽为米,现在要矩形绿地中修建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长方形花坛(即图中阴影部分),每个长方形花坛的长为米,宽为米.
(1)求矩形的周长.(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除去修建花坛的地方,其它地方全修建成通道,通道上要铺上造价为6元/平方米的地砖,要铺完整个通道,则购买地砖需要花费多少元?
22.我校计划选购甲、乙两种图书作为“校园读书节”的奖品.已知甲图书的单价是乙图书单价的倍;用元单独购买甲种图书比单独购买乙种图书要少本.
(1)甲、乙两种图书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
(2)若学校计划购买这两种图书共本,且投入的经费不超过元,则最多购买甲图书多少本?
23.在△ABC中,∠B+∠ACB=30°,AB=4,△AB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重合,且点C恰好成为AD中点,如图.
(1)旋转中心是   ,旋转角的大小是   .
(2)求出∠BAE的度数和AE的长.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0),B(2,3),C(0,4).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点D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
25.已知正方形ABCD, E、F分别在DC、BC上,DE=CF, AE、 DF相交于点G.
(1)求证:AE⊥DF;
(2)当E是DC中点时,求证:AB=B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名校真题精选卷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 C.x>3 D.x=3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x-3≥0,
解得:x≥3,
故答案为:A.
【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据此解答即可.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F是线段CD上一动点,过点A作平行四边形BFGE,当点F从点C向点D运动过程中,四边形BFGE的面积的变化情况是(  )
A.保持不变 B.一直减小
C.一直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AF,
∵四边形BEGF是平行四边形,
∴S平行四边形BEGF=2S△AB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S平行四边形ABCD=2S△ABF,
∴S平行四边形BEGF=S平行四边形ABCD=定值.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AF,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推出S平行四边形BEGF=2S△ABF,S平行四边形ABCD=2S△ABF,即得S平行四边形BEGF=S平行四边形ABCD,即可判断.
3.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则是菱形 B.若,则是正方形
C.若,则是矩形 D.若,则是正方形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若AB⊥BC,则 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若AC⊥BD,则 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若AC=BD,则 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若AB=AD,则 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菱形、矩形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
4.如图,在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中,
∴,,AD//BC,
∴,无法得出∠1=∠3,
∴A,B,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O=CO,AD=CB,AD∥BC,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判断.
5.将6张宽为1的小长方形如图1摆放在平行四边形中,则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E⊥AD于E,过点A作AF⊥BC于F,
∴∠AFB=∠AFC=∠AEC=90°,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AD=BC,AD∥BC,
∴∠FAE=∠AFB=90°,
∴∠AFC=∠FAE=∠AEC=90°,
∴四边形AECF是矩形,
∴AE=CF,
∴DE=BF,
根据题意可知AE=CF=AF=CE=4,DE=BF=4,
∴BC=BF+CF=4+4=8,
在中,,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C作CE⊥AD于E,过点A作AF⊥BC于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B=CD,AD=BC,AD∥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得∠AFC=∠FAE=∠AEC=90°,证出四边形AECF是矩形,从而根据矩形的性质得AE=CF,进而得DE=BF,然后根据小长方形的宽为1,结合图形得AE=CF=AF=CE=4,DE=BF=4,于是求出BC=8,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求解.
6.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则BC的长为(  )
A.3 B.4 C. D.5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D=8,
∴AC=BD=8,∠ABC=90°,OA=OB=4,
∵∠AOB=60°,
∴△ABO是等边三角形,
∴AB=OA=4,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可得AC=BD=8,∠ABC=90°,OA=OB=4,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可得AB=OA=4,根据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可求出BC的值.
7.根据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当变动∠B的度数时,菱形ABCD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当∠B=60°时,如图①所示,AC=;当∠B=90°时,如图②所示,AC等于(  )
①②
A. B.2 C.2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
∴BC=AC
当∠B=60°时,△ABC为等边三角形

当∠B=90°时,△ABC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则,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8.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步骤,通过折叠得到图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铺平后得到图⑤,若五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2倍,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HF,直线HF与AD交于点P,
∵五边形MCNGF的面积是正方形EFGH面积的2倍,
设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为,
∴,
∴,
∴,
由折叠可知: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
∴,
∴,
∴,
∴.
故选:A.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连接线段HF,并找到其与AD的交点P。然后利用题目中给出的面积关系,设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x2,五边形MCNGF的面积为2x2。由此,可以得出GF的长度为x。接着,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HF的长度为x。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以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9x2,从而得出PM的长度为3x。然后通过计算FM的长度,最后求出FM/GF的值。
9.如图,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的坐标为(0,2),点C的坐标为(4,0),若直线y=kx k 1将矩形O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的值为(  )
A. B. C.2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B、AC交于点D,
∵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的坐标为(0,2),点C的坐标为(4,0),
∴点D的坐标为(2,1),
∵直线y=kx k 1(k是常数)将四边形O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直线过点D,
则2k-k-1=1,
解得:k=2,
故选:C.
【分析】
直线y=kx k 1将四边形O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这意味着直线必定经过矩形的中心,即对角线OB和AC的交点D。利用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点A和点C的坐标,求出了点D的坐标为(2,1),由于直线过点D,所以将点D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y=kx k 1中即可求出k的值。
10.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逆命题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不成立,不符合题意;
B、逆命题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成立,符合题意;
C、逆命题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不成立,不符合题意;
D、逆命题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不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先得出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式子的值为   
【答案】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先将各个加数分别分母有理化,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家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1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1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当△POA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   .
【答案】(2,6)、(5,6)、(8,6)
【解析】【解答】解:①当PA=PO时,P在OA的垂直平分线上,
∴P的坐标是(5,6);
②当OP=OA=10时,由勾股定理得:CP==8,
∴P的坐标是(8,6);
③当AP=AO=10时,同理BP=8,CP=10-8=2,
∴P的坐标是(2,6).
故答案为:(2,6),(5,6),(8,6).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①当PA=PO时,②当OP=OA=10时,③当AP=AO=10时,再分别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
13.如图,在菱形中,,点E为对角线上一点,F为上一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分析】先证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角的运算求出,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角的运算可得,再结合,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
14.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cm2
【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OA=OC,OD=OB,
∴OA=OB,
∵∠AOB=60°,
∴△AOB是等边三角形,
∴OA=OB=AB=AC=4,
∵矩形ABCD,
∴AB=CD=4,∠ABC=90°,
在△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4
∴矩形的面积=4×4=16.
故答案为:.
【分析】先证出△AOB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OB=AB=AC=4,再结合AB=CD=4,∠ABC=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最后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15.已知 ,则 =   .
【答案】
【解析】【解答】解:设a=2t,
∵ ,
∴b=3t,
∴ = = .
故答案为:
【分析】由已知设a=2t,则b=3t,代入所求代数式化简即可得答案.
16.某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 吨,实施垃圾分类后,每小时垃圾的处理量比原来提高 ,这样日处理同样多的垃圾就少用 .若设实施垃圾分类前每小时垃圾的处理量为 吨,则可列方程   .
【答案】
【解析】【解答】解:设实施垃圾分类前每小时垃圾的处理量为 吨,则后来每小时清除垃圾 ,
根据题意得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实施垃圾分类前每小时垃圾的处理量为 吨,则后来每小时清除垃圾 吨,根据“原工作时间 3=后来的工作时间”列分式方程求解可得.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已知E、F分别是的边、上的点,且.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在中,若,,,求边上的高.
【答案】(1)证明:∵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且 ,
∴ ,
∵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2)解:∵ , , ,
∴ ,
∵ ,
∴ .
【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AD=BC,结合BE=DF,可得AF=EC,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证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2)由勾股定理求出BC=10,根据 即可求出AG的长.
18.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P为△ABC内一点,PA=8,PB=6,PC=10,若将△P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BA.
(1)求点P与点P′之间的距离;
(2)求∠APB的度数.
【答案】(1)解:连接PP′
由题意可知AP′=PC=10,BP′=BP,
∠PBC=∠P′BA,而∠PBC+∠ABP=60°,
所以∠PBP′=60度.故△BPP′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PP′=BP=BP′=6;
(2)解: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
PP′2+AP2=AP′2,所以△APP′为直角三角形,且∠APP′=90°,
可求∠APB=90°+60°=150°.
【解析】【分析】(1)连接PP′,由题意可知AP′=PC=10,BP′=BP,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PBC=∠P′BA,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PBC+∠ABP=60°, 进而推出△BPP′为等边三角形,据此解答;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APP′为直角三角形,且∠APP′=90°, 然后根据∠APB=∠APP′+∠P′PB进行计算.
19.如图,在△ 中,点 , , 分别是边 , , 的中点,且 .
(1)求证:四边形 为矩形;
(2)若 , ,写出矩形 的周长.
【答案】(1)证明:连接 .
∵ , 分别是边 , 的中点,
∴ , .
∵点 是边 的中点,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由点 , 分别是边 , 的中点,可得:
.
∵ ,
∴ ,即 .
∴四边形 为矩形.
(2)解:由(1)知四边形ADFE为矩形,
∴ △ABC为Rt△,且∠BAC=90°.
∵ F为BC中点,AF=2.
∴BC=4
又∵∠C=30° ,
∴AB=2,
∴AC==2.

【解析】【分析】(1)连接 D E,由D、 E 、 F 分别是中点,得到EF∥AD ,AD=EF,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与已知条件得DE=AF .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2)由(1)知四边形ADFE为矩形,由矩形性质得△ABC为Rt△,且∠BAC=90°.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由AF=2得BC=4.再由∠C=30° ,得AB=2,由勾股定理得AC==2.从而求出四边形ADFE的周长。
20.已知甲加工A型零件60个所用时间和乙加工B型零件80个所用时间相同,甲、乙两人每天共加工35个零件,设甲每天加工x个A型零件.
(1)求甲、乙每天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2)根据市场预测,加工A型零件所获得的利润为m元/件(3≤m≤5),加工B型零件所获得的利润每件比A型少1元.求甲、乙每天加工的零件所获得的总利润P(元)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解:设甲每天加工x个A型零件,则乙每天加工(35﹣x)个B型零件,根据题意,
易得 = ,
解得x=15,
经检验,x=1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35﹣15=20(个).
答:甲每天加工15个A型零件,则乙每天加工20个B型零件
(2)解:P=15m+20(m﹣1),
即P=35m﹣20,
∵在P=35m﹣20中,P是m的一次函数,k=35>0,P随m的增大而增大,
又由已知得:3≤m≤5,
∴当m=5时,P的最大值=155,
当m=3时,P的最小值=85
【解析】【分析】(1)设甲每天加工x个A型零件,则乙每天加工(35﹣x)个B型零件,根据题意,易得 = ,解方程可得x的值,进而可得答案;(2)根据题意,可得关系式P=15m+20(m﹣1),化简可得P=35m﹣20,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可得答案.
21.某居民小区有块形状为矩形的绿地,长为米,宽为米,现在要矩形绿地中修建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长方形花坛(即图中阴影部分),每个长方形花坛的长为米,宽为米.
(1)求矩形的周长.(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除去修建花坛的地方,其它地方全修建成通道,通道上要铺上造价为6元/平方米的地砖,要铺完整个通道,则购买地砖需要花费多少元?
【答案】(1)解:矩形的长为米,宽为米,
∴矩形的周长为(米).
答:矩形的周长为米.
(2)解:通道的面积为(平方米),
则购买地砖需要花费(元).
答:购买地砖需要花费336元.
【解析】【分析】(1)利用矩形的周长公式列出算式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求解即可。
22.我校计划选购甲、乙两种图书作为“校园读书节”的奖品.已知甲图书的单价是乙图书单价的倍;用元单独购买甲种图书比单独购买乙种图书要少本.
(1)甲、乙两种图书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
(2)若学校计划购买这两种图书共本,且投入的经费不超过元,则最多购买甲图书多少本?
【答案】(1)解:设乙种图书的单价为x元,则甲种图书的单价为元,由题意得
解得:
则,
经检验得出:是原方程的根,
答:甲种图书的单价为元,乙种图书的单价为元;
(2)解:设购进甲种图书a本,则购进乙种图书本,根据题意得
解得:,
最多购买甲图书本.
【解析】【分析】(1)设乙种图书的单价为x元,则甲种图书的单价为1.5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再求解即可;
(2)设购进甲种图书a本,则购进乙种图书本,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再求解即可。
23.在△ABC中,∠B+∠ACB=30°,AB=4,△AB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重合,且点C恰好成为AD中点,如图.
(1)旋转中心是   ,旋转角的大小是   .
(2)求出∠BAE的度数和AE的长.
【答案】(1)A|150°;
(2)解:∵△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0°后与△ADE重合,
∴∠DAE=∠BAC=150°,AB=AD=4,AC=AE,
∴∠BAE=360°-150°-150°=60°,
∵点C为AD中点,
∴AC=AD=2,
∴AE=2.
【解析】【解答】解:(1)在△ABC中,∵∠B+∠ACB=30°,
∴∠BAC=150°,
当△AB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重合,
∴旋转中心为点A,∠BAD等于旋转角,即旋转角为150°;
【分析】(1)先由图可以确定旋转后的对应点,进一步确定旋转中心,确定旋转角,在△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AC的度数,即可解决;
(2)根据旋转的性质可以得到∠DAE=∠BAC=150°,AB=AD=4,AC=AE,再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C=AD=2,即可得到AE=2.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0),B(2,3),C(0,4).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点D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
【答案】(1)∵,,

∴△ACB是直角三角形;
(2)解:D1(0,-1),D2(-4,1),D3(4,7)
【解析】【分析】(1)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BC和AB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CB是直角三角形即可;
(2)过点A、B、C分别作BC、AC和AB的平行线,它们的交点即是点D的坐标。
25.已知正方形ABCD, E、F分别在DC、BC上,DE=CF, AE、 DF相交于点G.
(1)求证:AE⊥DF;
(2)当E是DC中点时,求证:AB=BG.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DE=CF,
∴,
∴,
∵,
∴,
∴,
∴AE⊥DF;
(2)证明:过点作交于点,
∵,,
∴,
∵,,
∴,
∴,
∵E是DC中点,
设,则,
∴,
∴,
∴,

∴,
∴,
∵,
∴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
【解析】【分析】(1)根据SAS证明△ADE≌△DCF,可得∠DAE=∠CDF,从而求出∠AED+∠CDF=∠AED+∠DAE=9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出∠DGE=90°,从而得解;
(2) 过点作BM⊥AG交AG于点M, 由AAS证明△ADG≌△BAM,可得DG=AM, 由线段的中点可设,则, 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E=m,根据△ADE的面积可求出DG=AM=m,由勾股定理可求出GE=m,从而求出AG=AE-GE=m,MG=AG-AM=m,即得AM=MG,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B=B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