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电源和电流——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必修三(2019人教版)同步讲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电源和电流——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必修三(2019人教版)同步讲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09 17:28: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 电源和电流
1.知道电源的作用,掌握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定义、单位及方向的规定,会用公式I= 分析相关问题。
3.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及微观表达式的使用。
知识点一 电源
1.概念:电路中在电场力作用下能把电荷从A搬运到B的装置。
2.作用
(1)移送电荷,维持电源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2)保持电路中有稳定的电流。
知识点二 恒定电流
1.恒定电场
(1)定义: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
(2)形成: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3)特点:导线内的电场线与导线平行,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导线内的电场是沿导线切线方向的恒定电场。
2.电流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3)符号及单位:电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 A=103 mA=106μA。
(4)表达式:I=(q是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上的电荷量)。
(5)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恒定电流
(1)概念: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2)形成:恒定电场使自由电荷速率增加,自由电荷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的碰撞,使自由电荷速率减小,最终表现为平均速率不变。
【知识扩展】
1.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述方法简单推导出来。
如图所示,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自由电子数密度(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时间t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nSvt。由于电子电荷量为e,因此,时间t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q=neSvt。根据电流的公式I=,就可以得到电流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的关系式(即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Sv
导体左端的自由电子到达右端
2.对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Sv的理解
(1)v表示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自由电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其速率为热运动的速率,电流是自由电子在热运动的基础上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2)I=neSv是由I=推导而来的,它从微观的角度阐明了决定电流强弱的因素,同时也说明了电流I既不与电荷量q成正比,也不与时间t成反比。
(3)从微观上看,电流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电荷定向移动速率的大小,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I与q成正比
B.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D.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莱顿瓶是一种早期的电容器,主要部分是一个玻璃瓶,瓶子内、外表面分别贴有锡箔,瓶内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金属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通过静电起电机连接莱顿瓶的内外两侧可以给莱顿瓶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电压一定时,玻璃瓶瓶壁越薄,莱顿瓶能容纳的电荷越多
B.瓶内外锡箔的厚度越厚,莱顿瓶容纳电荷的本领越强
C.充电电压越大,莱顿瓶容纳电荷的本领越强
D.莱顿瓶的电容大小与玻璃瓶瓶壁的厚度无关
某手机的说明书标明该手机电池容量为5000mA h,待机时间为16天;说明书还标明该手机播放视频的最长时间为18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00mA h表示该电池能够提供的电能总量
B.手机播放视频时电流与待机时电流的比值为
C.放电时电池可输出的最大电荷量为1.8×107C
D.电池充满电后以100mA的电流可连续工作5小时
如图所示,电源正负极分别接A、B金属板给容器内的盐水通电,t时间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一价正离子数是n1,一价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为e,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离子的定向移动才能产生电流
B.电解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抵消
C.电流
D.电流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其物理本质。一段长为l、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的细金属直导线,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该碰撞过程将对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该作用可等效为施加在电子上的一个沿导线的平均阻力,若电子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比例系数k=ne2ρ
B.比例系数k与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有关
C.当该导线通有恒定的电流I时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D.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不变,则电场力对电子做的正功与阻力对电子做的负功大小相等
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个数是(  )
A. B.
C. D.
某些肿瘤可以用“质子疗法”进行治疗。在这种疗法中,为了能让质子轰击肿瘤并杀死癌细胞,首先要实现质子的高速运动,该过程需要一种被称作“粒子加速器”的装置来实现。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粒子加速器加速后,形成细柱形的质子流。某次治疗时,所形成的质子流的等效电流为I,则此时加速器的加速电压U为(已知该细柱形的质子流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的质子数为n,质子的质量为m,其电荷量为e)(  )
A. B.
C. D.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带电的细橡胶棒被弯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圆环绕过环心O的转轴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已知橡胶棒单位长度所带的电荷量为﹣q。
(1)试判断环中等效电流的方向;
(2)求环中等效电流的大小I。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导线中电荷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导体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
D.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某兴趣小组为调查龙河的水质情况在,取样调查了金彰的水质情况,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被污染的河里一分钟时间内有相当于6C的二价铜离子和9C的硝酸根离子向下游流去,则取样时这条河流的等效电流大小和方向是(  )
A.0.25A方向顺流而下 B.0.05A方向顺流而下
C.0.25A方向逆流而上 D.0.05A方向逆流而上
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t内流过该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et
B.导线内的电流强度为I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
C.将金属丝均匀的拉长到原来的2倍,其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D.将金属丝接入电路,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电阻变小
电解槽内有二价的电解溶液(正、负离子均为二价),时间t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元电荷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为从A到B
B.溶液内正、负离子沿相反方向运动,电流相互抵消
C.溶液内电流的方向为从A到B,大小为
D.溶液内电流的方向为从B到A,大小为
(多选)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长度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设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在Δ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nvΔt B.nSΔt C. D.
两根材料相同、横截面半径之比为3:1的均匀直导线P、Q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当电路中通入恒定电流时,流过P、Q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之比为(  )
A.1:9 B.1:3 C.3:1 D.9:1
如图为一种心脏除颤器的原理图,在一次模拟治疗中,先将开关S接到位置1,电容器充电后电压为10kV,再将开关S接到位置2,电容器在5×10﹣3s内通过人体模型完成放电。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为20μF,放电结束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电容器充电后带电量为0.4C
B.这次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为40A
C.人体模型起到绝缘电介质的作用
D.若充电至20k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40μF
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电阻为R,棒内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 D.
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如图所示。氢原子的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为R,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静电力常量为k,则此环形电流的大小为(  )
A. B.
C. D.
2 / 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 电源和电流
1.知道电源的作用,掌握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定义、单位及方向的规定,会用公式I= 分析相关问题。
3.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及微观表达式的使用。
知识点一 电源
1.概念:电路中在电场力作用下能把电荷从A搬运到B的装置。
2.作用
(1)移送电荷,维持电源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2)保持电路中有稳定的电流。
知识点二 恒定电流
1.恒定电场
(1)定义: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
(2)形成: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3)特点:导线内的电场线与导线平行,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导线内的电场是沿导线切线方向的恒定电场。
2.电流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3)符号及单位:电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 A=103 mA=106μA。
(4)表达式:I=(q是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上的电荷量)。
(5)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恒定电流
(1)概念: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2)形成:恒定电场使自由电荷速率增加,自由电荷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的碰撞,使自由电荷速率减小,最终表现为平均速率不变。
【知识扩展】
1.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述方法简单推导出来。
如图所示,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自由电子数密度(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时间t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nSvt。由于电子电荷量为e,因此,时间t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q=neSvt。根据电流的公式I=,就可以得到电流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的关系式(即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Sv
导体左端的自由电子到达右端
2.对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Sv的理解
(1)v表示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自由电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其速率为热运动的速率,电流是自由电子在热运动的基础上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2)I=neSv是由I=推导而来的,它从微观的角度阐明了决定电流强弱的因素,同时也说明了电流I既不与电荷量q成正比,也不与时间t成反比。
(3)从微观上看,电流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电荷定向移动速率的大小,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I与q成正比
B.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D.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解答】解:A、电流的定义式是I,但是I与q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其运算符合代数加减法则,所以电流是标量,故B错误;
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C错误;
D、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可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莱顿瓶是一种早期的电容器,主要部分是一个玻璃瓶,瓶子内、外表面分别贴有锡箔,瓶内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金属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通过静电起电机连接莱顿瓶的内外两侧可以给莱顿瓶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电压一定时,玻璃瓶瓶壁越薄,莱顿瓶能容纳的电荷越多
B.瓶内外锡箔的厚度越厚,莱顿瓶容纳电荷的本领越强
C.充电电压越大,莱顿瓶容纳电荷的本领越强
D.莱顿瓶的电容大小与玻璃瓶瓶壁的厚度无关
【解答】解:ABD、根据C可知,玻璃瓶瓶壁越厚,则相当于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越大,则电容越小,莱顿瓶容纳电荷的本领越小,反之,玻璃瓶瓶壁越薄,电容越大,莱顿瓶能容纳的电荷越多,故BD错误,A正确;
C、电容器电容的大小与充电电压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故选:A。
某手机的说明书标明该手机电池容量为5000mA h,待机时间为16天;说明书还标明该手机播放视频的最长时间为18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00mA h表示该电池能够提供的电能总量
B.手机播放视频时电流与待机时电流的比值为
C.放电时电池可输出的最大电荷量为1.8×107C
D.电池充满电后以100mA的电流可连续工作5小时
【解答】解:A.5000mA h表示该电池能够提供的电荷量总量,故A错误;
B.手机播放视频时电流与待机时电流的比值为,故B正确;
C.放电时电池可输出的最大电荷量为q=5000mA h=5×3600C=1.8×104C,故C错误;
D.电池充满电后以100mA的电流可连续工作t50h,故D错误。
故选:B。
如图所示,电源正负极分别接A、B金属板给容器内的盐水通电,t时间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的一价正离子数是n1,一价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为e,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离子的定向移动才能产生电流
B.电解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抵消
C.电流
D.电流
【解答】解:A、负离子的定向移动也能产生电流,故A错误;
B、电解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同,电流加强,故B错误;
CD、正离子产生的电流为
负离子产生的电流为
总电流为
I=I1+I2
解得:,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其物理本质。一段长为l、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的细金属直导线,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该碰撞过程将对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该作用可等效为施加在电子上的一个沿导线的平均阻力,若电子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比例系数k=ne2ρ
B.比例系数k与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有关
C.当该导线通有恒定的电流I时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D.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不变,则电场力对电子做的正功与阻力对电子做的负功大小相等
【解答】解:C.在一小段时间内,流过导线横截面的电子个数为N=nSvΔt
总电荷量为Q=Ne=neSvΔt
根据电流的定义有
解得
故C正确;
AB.长度为l的一段导体,则电子做定向移动时满足电场力与阻力相等,则

所以k=ne2ρ
故A正确,B错误;
D.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不变,电子做定向移动时满足电场力与阻力相等,则电场力对电子做的正功与阻力对电子做的负功大小相等,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个数是(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eUmv2
得到:
v①
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电子电量为:
q=IΔt=I②
电子数n③
联立①②③得:
n.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某些肿瘤可以用“质子疗法”进行治疗。在这种疗法中,为了能让质子轰击肿瘤并杀死癌细胞,首先要实现质子的高速运动,该过程需要一种被称作“粒子加速器”的装置来实现。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粒子加速器加速后,形成细柱形的质子流。某次治疗时,所形成的质子流的等效电流为I,则此时加速器的加速电压U为(已知该细柱形的质子流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的质子数为n,质子的质量为m,其电荷量为e)(  )
A. B.
C. D.
【解答】解:质子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可得:
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可得
I=neSv
联立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带电的细橡胶棒被弯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圆环绕过环心O的转轴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已知橡胶棒单位长度所带的电荷量为﹣q。
(1)试判断环中等效电流的方向;
(2)求环中等效电流的大小I。
【解答】解:(1)圆环带负电,俯视逆时针旋转时等效于正电荷沿顺时针方向,故等效电流的方向是俯视顺时针方向;
(2)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有,根据电流的定义式有,其中Q=2πRq,解得I=ωRq。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导线中电荷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导体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
D.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解答】解:A、由I得,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故A错误;
B、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可知,导线中电荷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不一定越大,还与横截面积有关,故B错误;
C、由I得,导体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不一定越大,还与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有关,故C错误;
D、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故D正确。
故选:D。
某兴趣小组为调查龙河的水质情况在,取样调查了金彰的水质情况,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被污染的河里一分钟时间内有相当于6C的二价铜离子和9C的硝酸根离子向下游流去,则取样时这条河流的等效电流大小和方向是(  )
A.0.25A方向顺流而下 B.0.05A方向顺流而下
C.0.25A方向逆流而上 D.0.05A方向逆流而上
【解答】解:通过横截面的总电量是两种离子电量绝对值之和,所以在1min内向下通过横截面的总电荷量应为:q=6﹣9=﹣3 C
所以电流:IA,负号表示与向下的方向相反,即电流的方向向上
故选:D。
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t内流过该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et
B.导线内的电流强度为I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
C.将金属丝均匀的拉长到原来的2倍,其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D.将金属丝接入电路,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电阻变小
【解答】解:A、不知道电路中的电流或粒子运动的速度,不能求出时间t内流过该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故A错误;
B、从微观角度来说,在t时间内能通过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必须处于长度为l=vt的圆柱体内,此圆柱体内的电子数目为nvSt,则t时间内通过该截面的电子的电量为q=nevSt,结合I可得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故B正确;
C、金属导体的电阻:R,将金属丝均匀的拉长到原来的2倍,其横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所以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故C错误;
D、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金属丝接入电路,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电阻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电解槽内有二价的电解溶液(正、负离子均为二价),时间t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元电荷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为从A到B
B.溶液内正、负离子沿相反方向运动,电流相互抵消
C.溶液内电流的方向为从A到B,大小为
D.溶液内电流的方向为从B到A,大小为
【解答】解:AB、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从B到A,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也从B到A,不会相互抵消,故AB错误;
CD、溶液内电流方向从B到A,t时间内通过通过溶液截面S的电荷量q=2n1e+2n2e=2(n1+n2)e,则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多选)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长度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设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在Δ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nvΔt B.nSΔt C. D.
【解答】解: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每单位长度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I=nqv.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IΔt,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NnvΔt.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两根材料相同、横截面半径之比为3:1的均匀直导线P、Q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当电路中通入恒定电流时,流过P、Q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之比为(  )
A.1:9 B.1:3 C.3:1 D.9:1
【解答】解:设通过导线P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通过Q导线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根据串联电路处处相等和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有neπr2v=neπr'2v',由题可知r:r'=3:1,整理得v:v'=1:9,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如图为一种心脏除颤器的原理图,在一次模拟治疗中,先将开关S接到位置1,电容器充电后电压为10kV,再将开关S接到位置2,电容器在5×10﹣3s内通过人体模型完成放电。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为20μF,放电结束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电容器充电后带电量为0.4C
B.这次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为40A
C.人体模型起到绝缘电介质的作用
D.若充电至20k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40μF
【解答】解:A、根据可得电容器充电后带电量为Q=CU=20×10﹣6×10×103C=0.2C,故A错误;
B、根据电流定义式A=40A,故B正确;
C、人体模型是导体,不能起到绝缘电介质的作用,故C错误;
D、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压无关,若充电至20k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不变,仍为20μF,故D错误。
故选:B。
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电阻为R,棒内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 D.
【解答】解:金属棒内的电场类似一个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大小,由欧姆定律可知,金属棒两端的电压U=IR,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可知I=nevS,联立解得,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如图所示。氢原子的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为R,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静电力常量为k,则此环形电流的大小为(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电流定义I,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有:km,联立解得I,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