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济南槐荫区九年级中考物理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济南槐荫区九年级中考物理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08 17: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 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九年级物理(2025.04)
本试题共 8 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40 分,非选择题部分 60 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核式原子结构是 1911 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的,如图所示的原子模型中,a 是( )
A. 原子核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2.截至 2024 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达到 16 万千米,其中高铁达 4.5 万千米。我们坐在列车的座位上,为了准确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是否开始缓缓地前进,可以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站台上的立柱 B. 并排的列车 C. 车内的座椅 D. 车上的乘客
3.如图是山东济南章丘洛庄汉墓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编钟,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用来演奏。经过专家鉴定,这套编钟是 “双音钟”,用相同力度轻轻敲击同一个甬钟的正面和侧面,就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这里的 “不同” 是指(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以上都不同
4.为了避免驾驶员在汽车行驶时低头看仪表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 HUD),如图乙所示是 HUD 工作原理图,将水平显示器上的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呈现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往前方观看的时候,能够将车外的景象与竖直呈现的行车数据融合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实像 B. 挡风玻璃上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C. 像和物体关于挡风玻璃对称 D. 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比原物体小
5.小红在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当示数增加到某一值时,木块开始运动,但随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接着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时,木块慢慢停下。她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拉力随时间变化的 F-t 图象,如乙图所示。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4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阻力大于拉力 B. 4~8s 时,木块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3N
C.8~10s 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 3N D.把木块侧放,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等于 3N
6.如图所示是电动双层公交车,体现了 “绿色环保低碳出行” 的科学发展理念。关于匀速行驶的双层公交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交车乘客对车厢的压力与车厢对乘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公交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地面对公交车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公交车和乘客的总重力与地面对公交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公交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匀速转弯时,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为跳水运动员10m 跳板比赛时分解动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跳板被运动员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使跳板向下弯曲发生形变的力是运动员所受的重力
C. 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动能逐渐变大,重力势能逐渐变小
D. 若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所有力消失,运动员将保持静止
8.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就能把所需的砖运送到楼顶,如果人使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 )
A. 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 B. 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C.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的有用功多 D.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的额外功少
9.用盐水浸泡可以去除新鲜水果表面残留的农药。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冬枣、樱桃(V冬枣>V樱桃),分别放入盐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盐水的密度
B. 樱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 冬枣所受的浮力大于樱桃所受的浮力
D.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10.足球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如图 1 所示是足球比赛中某球员传球后足球在空中飞行的一段运动轨迹,图 2 是该足球落地后弹跳的过程。关于以上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 1 中足球在 A 点时的重力势能大于在 B 点的重力势能
B. 图 1 中足球移动至 B 点时,不受任何外力,会处于静止状态
C. 图 2 中 A、B 两点为同一高度,足球在这两点机械能相等
D. 图 2 中足球从 D 点至 C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1. 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小明测量了一些数据,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质量 0.5t B. 身高 1700mm C. 步行速度 1.2m/s D. 心跳 70 次用时 1min
12.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 30~60 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声也需要振动
C. 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13. 近年来,自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成为许多汽车厂商重点研究对象。如图,为顾客正在体验某品牌汽车的自动泊车技术,该汽车利用 5G 技术、高精度地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车辆的精准定位,从而保证车辆准确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搭载的北斗导航系统通过电磁波向汽车发送信息
B. 该汽车利用纯电模式行驶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汽车的动能
C. 5G 芯片是利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D. 当续航不足时,该汽车通过发动机燃烧汽油来获取动力,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4. 图甲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 — 漏刻,图乙为它的模拟示意图。让漏壶中的水慢慢滴入箭壶,木块与箭杆组成的箭舟(未与箭壶底部接触)慢慢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当箭壶中液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箭舟受到的浮力变大 B. 箭舟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C. 箭舟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D. 水对箭壶底压强变大
15. 如图是与电磁现象有关的 4 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可以演示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相互排斥
B. 乙实验可以演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 丙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电动机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
D. 丁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线圈切割磁感线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非选择题部分 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60 分)
16.(4 分)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像,且倒影看起来要 “暗” 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而进入水中。
(4 分)如图所示是气象站释放的一种无动力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因大气压逐渐
(选填 “变小” “不变” 或 “变大”),气球会慢慢膨胀;和探空气球升空的原理不同,飞机的升空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的原理获得升力的。
18.(4 分)如图为某大学教授课堂演示情景,教授将一个摆球从下巴处放手,结果摆球摆回时并没有砸到他的下巴,这一过程摆球的机械能 (选填 “减小”、“增大” 或 “不变”),这一过程 (选填 “符合” 或 “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19.(4 分)如图所示是某种 “闯红灯违规证据采集器” 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受到车辆的压力时其阻值将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将变 (选填 “强” 或 “弱”),于是 (选填 “指示灯” 或 “电控照相机”)开始工作。
20.(3 分)小明看到一辆卡车刹停在大斜坡上,他回家建构模型:利用课本搭建一个斜面,让 2N 的铅笔盒静止在斜面上,对 “卡车” 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请你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 “卡车”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1.(3 分)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动平衡车,当闭合开关 S 时指示灯 L 发光,此时人站上平衡车,踏板开关 S 闭合,电动机启动,平衡车就会运动起来;若 S 断开,即使人站到平衡车上,平衡车也不会运动。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平衡车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用电池组的符号表示。
22.(2 分)济南千佛山索道自 1993 年建成以来,已安全运行多年,每年运送约 10 万游客,为游客登山提供了便利,被誉为 “历山飞虹”。索道全长 600m,起点到终点的高度差约为 200m,缆车顶部与钢缆固定到一起,钢缆带动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起点到终点用时 13min,求:缆车运行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9 分)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质量为 500kg,装有四条履带,若每条履带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 0.1m 。求: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 Pa?
(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4×10 Pa,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则所装载物品最大的质量为多少 kg?(g 取 10N/Kg)
24.(8 分)如图甲所示是市面常见的一款体重秤,它的简易电路如图乙所示,R 为定值电阻,秤盘下方的电阻 R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 6V 保持不变。体重为 600N 的小帆站在体重秤上时,电压表示数为 1.5V,通过计算回答此时:
(1)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2)R 的阻值是多少?
(3)整个电路工作 10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5.(6 分)小强在参加项目化学习时用凸透镜、大小不同的两个纸筒(可套在一起)、半透明纸、刻度尺、胶带、剪刀、割纸刀等制作简易照相机。
(1)原理:当 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
(2)测焦距: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透镜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 f 为 cm。
(3)制作:根据凸透镜的焦距 f 裁剪两个纸筒 A、B,凸透镜安装在纸筒 B 的一端,A 正好套在 B 的外面,并能使 B 自由向里或向外抽拉,纸筒 A 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如图乙所示。半透明纸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可调节的范围是 。
(4)使用:小强用简易照相机对着远处的同学,调节纸筒 A、B 的距离,直至半透明纸上成清晰的全身像。为了给同学拍半身像,小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26.(6 分)小明网购了一个仿真 “鸡蛋”,为了初步鉴定它的成分,进行了测量鸡蛋密度的实验,操作如下: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 ,指针静止后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调。
(2)将 “鸡蛋” 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鸡蛋” 的质量 m = g。
(3)接下来测 “鸡蛋” 的体积,但因量筒口径过小,“鸡蛋” 无法放入,于是小明选用一个烧杯辅助测量,他采用了如图丙中的步骤进行测量: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 。
②如图丙 A 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 “鸡蛋” 缓慢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③如图丙 B 所示将 “鸡蛋” 从水中取出,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如图丙 C 所示,再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 。
④则 “鸡蛋” 的密度表达式 ρ= (用字母 m 、m 、m 和 ρ水表示)。
(4)根据以上步骤③“将鸡蛋从水中取出” 时会带出部分水可得,测量结果 (选填 “会” 或 “不会”)受到影响。
27.(7 分)小朵同学利用杠杆进行实验:
(1)杠杆静止在甲图位置,此时杠杆是 (选填 “平衡” 或 “不平衡”)的,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移动,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 。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 A、B 两点下方挂的钩码同时朝靠近支点 O 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将 (选填 “仍保持平衡”、“左端下沉” 或 “右端下沉”)。
(3)如图丙所示取下 B 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 C 点,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 1 转至位置 2 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
A. 变大 B. 先变大后变小 C. 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4)实验中保持左侧钩码个数及位置不变,多次改变右侧钩码个数及位置,收集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绘制出动力臂 L 与动力 F 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选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朵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戊,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如果仅将拉力作用点由 B 移至 C,两次都将钩码移动相同高度,不计摩擦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 “变大”、“变小” 或 “不变”)。
答案
1.D 2.A 3.A 4.C 5.B 6.C 7.C 8.B 9.D 10.D
11.BCD 12.BC 13.AD 14.BD 15.ABC
16.直线传播 折射 17.变小 小
18.减小符 合 19.强 电控照相机
20.
21.
22.(2分)解:已知索道长度 s =600m,缆车运行的时间为 t =13min=13x60s=780s,
所以缆车运行的速度为: v==≈0.8m/s
23.(1)因为在水平冰面上,所以有 G = mg =500kgx10N/ kg =5000N
∴静止在冰面上对冰面的压强:P ==1.25x104Pa:
(2)m最大==1.1×103kg
g 10N/ kg
24.解:(1)0.015A
(2)100Ω
(3)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W = Ult =6Vx0.015Ax10s=0.9J
25.(1)缩小:(2)10.0;(3)10~20cm:(4)小强应靠近同学,同时将纸筒 B 往前伸(或向外抽拉)。
26.(1)零刻度线处;左 (2)62 (3) (4)不会
27.(7分)(1)平衡:右:便于测量力臂 (2)右端下沉 (3) D (4)相等 (5)不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