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2节 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第4章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1.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2.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
实验目标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三、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钉在平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线),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4.在直线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的像挡住P1的像。再在观察者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及P1、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
5.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P3、P4所在处作直线O′B与bb′交于O′点,直线O′B就代表了沿AO方向入射的光线通过玻璃砖后的传播方向。
6.连接OO′,入射角i=∠AON,折射角r=∠O′ON′,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它们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7.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填入表格中。
五、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大头针之间及大头针与光线转折点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i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六、实验误差
1.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画得不够精确。因此,要求插大头针时两大头针间距应稍大。
2.入射角、折射角测量不精确。为减小测角时的相对误差,入射角要稍大些,但不宜太大,入射角太大时,反射光较强,折射光会相对较弱。
类型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在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入射角越大,误差越小
B.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
C.实验时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D.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条光线上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头部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C
(2)小明同学在插针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所示,根据插针与纸上已画的界面确定入射点与出射点,依据上述操作所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在纸上留下四枚大头针的位置P1、P2、P3和P4,AB和CD是描出的玻璃砖的两个边,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光路图。
偏小
光路图见解析
(2)由图甲可知,此次测量的折射角偏大,导致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3)光路图如图乙所示。
甲 乙
类型二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典例2】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1)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__。
(2)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l1和l3
偏大
类型三 创新实验设计
【典例3】 (2023·广东卷)某同学用激光笔和透明长方体玻璃砖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过程如下:
(1)将玻璃砖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标记玻璃砖的边界
(2)①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玻璃砖上的M点水平入射,到达ef面上的O点后反射到N点射出。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标记O点、M点和激光笔出光孔Q的位置。
②移走玻璃砖,在白纸上描绘玻璃砖的边界和激光的光路,作QM连线的延长线与ef 面的边界交于P点,如图(a)所示。
③用刻度尺测量PM和OM的长度d1和d2。PM的示数如图(b)所示,d1为____________________cm,测得d2为3.40 cm。
2.25(2.24~2.26均可)
1.51(1.50~1.52均可)
稍小一些
1.如图所示,关于“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2
4
3
题号
1
(a) (b) (c)
(1)请证明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射出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
(2)为减小实验误差,入射角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2
4
3
题号
1
(2)大一些好。这样测量的误差会小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 见解析
2.小显和小涛同学“用插针法测玻璃棱镜的折射率”。
2
3
题号
1
4
甲 乙
(1)小显同学按实验步骤,先在纸上插下二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棱镜的另一侧插下另外二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则插针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_(选填“P3P4”或“P5P6”),按实验要求完成光路图,并标出相应的符号,所测出的玻璃棱镜的折射率n=________。
P5P6
(2)小涛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如图乙所示。插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正确的话,则在图乙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______(选填“P3P4”“P3P6”“P5P4”或“P5P6”)。
2
3
题号
1
4
P5P6
乙
2
3
题号
1
4
3.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1)在图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
3
题号
4
1
甲 乙
(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见解析
1.53(说明:±0.03范围内都可)
[解析] (1)分别连接玻璃砖两侧的大头针所在的点,并延长与玻璃砖边分别相交,标出传播方向,然后连接玻璃砖边界的两交点,即为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方向。光路如图所示。
2
3
题号
4
1
4.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时已经画好了部分图线,如图甲所示,并在入射光线AO上插上大头针P1、P2,现需在玻璃砖下表面折射出的光线上插上P3和P4大头针,便能确定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2
4
3
题号
1
(1)确定P3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
A.透过玻璃砖,P3挡住P2的像
B.先插上P4大头针,在靠近玻璃砖一侧P3挡住P4的位置
C.透过玻璃砖观察,使P3挡住P1、P2的像
(2)经过多次测量作出sin θ1-sin θ2(θ2为光线AO对应的折射角)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若该同学在确定P4位置时,被旁边同学碰了一下,不小心把P4位置画的偏左了一些,则测出来的折射率_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2
4
3
题号
1
C
1.49
偏小
2
4
3
题号
1第2节 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1.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2.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
一、实验原理
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二、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刻度尺、铅笔。
三、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钉在平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线),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4.在直线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的像挡住P1的像。再在观察者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及P1、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
5.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P3、P4所在处作直线O′B与bb′交于O′点,直线O′B就代表了沿AO方向入射的光线通过玻璃砖后的传播方向。
6.连接OO′,入射角i=∠AON,折射角r=∠O′ON′,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它们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7.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填入表格中。
四、数据处理
方法一:计算法
求出在几次实验中所测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方法二:图像法
在几次改变入射角、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值的基础上,以sin i值为横坐标、以sin r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描数据点,过数据点连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求解图线斜率k,则k=,故玻璃砖折射率n=。
方法三:单位圆法
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交于C点,与OE(或OE的延长线)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作垂线,交NN′于C′点、D′点,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长,如图所示。
由于sin i=,sin r=,而CO=DO,
所以折射率n1=。
五、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大头针之间及大头针与光线转折点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i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六、实验误差
1.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画得不够精确。因此,要求插大头针时两大头针间距应稍大。
2.入射角、折射角测量不精确。为减小测角时的相对误差,入射角要稍大些,但不宜太大,入射角太大时,反射光较强,折射光会相对较弱。
类型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在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入射角越大,误差越小
B.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
C.实验时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D.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条光线上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头部
(2)小明同学在插针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所示,根据插针与纸上已画的界面确定入射点与出射点,依据上述操作所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在纸上留下四枚大头针的位置P1、P2、P3和P4,AB和CD是描出的玻璃砖的两个边,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光路图。
[解析] (1)本实验在确定入射时,角度不宜过大,否则很难确定折射角,选项A错误;不能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界面,所以选项B错误;本实验通过n=求折射率,也可以通过单位圆法求折射率,所以选项C正确;在观察像与针是否在一条光线上时,应该观察大头针底部,选项D错误。
(2)由图甲可知,此次测量的折射角偏大,导致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3)光路图如图乙所示。
甲 乙
[答案] (1)C (2)偏小 (3)光路图见解析
类型二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典例2】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1)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__。
(2)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1)sin i=,sin r=,因此玻璃的折射率n=,因此只需测量l1和l3即可。
(2)当玻璃砖顺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时,在处理数据时,认为l1是不变的,即入射角不变,而l3减小,所以测量值n=将偏大。
[答案] (1)l1和l3 n= (2)偏大
类型三 创新实验设计
【典例3】 (2023·广东卷)某同学用激光笔和透明长方体玻璃砖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过程如下:
(1)将玻璃砖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标记玻璃砖的边界
(2)①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玻璃砖上的M点水平入射,到达ef面上的O点后反射到N点射出。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标记O点、M点和激光笔出光孔Q的位置。
②移走玻璃砖,在白纸上描绘玻璃砖的边界和激光的光路,作QM连线的延长线与ef面的边界交于P点,如图(a)所示。
③用刻度尺测量PM和OM的长度d1和d2。PM的示数如图(b)所示,d1为__________cm,测得d2为3.40 cm。
(3)利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__ ;由测得的数据可得折射率n为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相对误差的计算式为δ=×100%。为了减小d1、d2测量的相对误差,实验中激光在M点入射时应尽量使入射角________。
[解析] (2)③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 cm,由题图(b)可知,d1为2.25 cm。
(3)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n=
代入数据可知n=≈1.51。
(4)相对误差的计算式为δ=×100%,为了减小d1、d2测量的相对误差,实验中d1、d2要尽量稍大一些,即激光在M点入射时应尽量使入射角稍小一些。
[答案] (2)2.25(2.24~2.26均可) (3) 1.51(1.50~1.52均可) (4)稍小一些
1.如图所示,关于“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a) (b) (c)
(1)请证明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射出玻璃砖的光线是平行的;
(2)为减小实验误差,入射角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解析] (1)如图所示,证明:n=,而r1=i2
所以i1=r2,所以入射光线平行于出射光线。
(2)大一些好。这样测量的误差会小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 见解析
2.小显和小涛同学“用插针法测玻璃棱镜的折射率”。
甲 乙
(1)小显同学按实验步骤,先在纸上插下二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棱镜的另一侧插下另外二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则插针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_(选填“P3P4”或“P5P6”),按实验要求完成光路图,并标出相应的符号,所测出的玻璃棱镜的折射率n=________。
(2)小涛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如图乙所示。插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正确的话,则在图乙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______(选填“P3P4”“P3P6”“P5P4”或“P5P6”)。
[解析] (1)光线经三棱镜折射后应该偏向底边,故插针一定错误的是“P5P6”,光路如图所示,根据光的折射定律:n=。
(2)根据光路图可知,经过P1P2的光线经两块玻璃砖的分界处后向下偏,然后射入右侧玻璃砖后平行射出,则图乙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P5P6。
[答案] (1)P5P6 (2)P5P6
3.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1)在图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甲 乙
(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分别连接玻璃砖两侧的大头针所在的点,并延长与玻璃砖边分别相交,标出传播方向,然后连接玻璃砖边界的两交点,即为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方向。光路如图所示。
(2)设方格纸上正方形的边长为1,光线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则sin i==0.798,sin r==0.521
所以玻璃的折射率n==1.53。
[答案] (1)见解析 (2)1.53(说明:±0.03范围内都可)
4.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时已经画好了部分图线,如图甲所示,并在入射光线AO上插上大头针P1、P2,现需在玻璃砖下表面折射出的光线上插上P3和P4大头针,便能确定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1)确定P3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透过玻璃砖,P3挡住P2的像
B.先插上P4大头针,在靠近玻璃砖一侧P3挡住P4的位置
C.透过玻璃砖观察,使P3挡住P1、P2的像
(2)经过多次测量作出sin θ1-sin θ2(θ2为光线AO对应的折射角)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若该同学在确定P4位置时,被旁边同学碰了一下,不小心把P4位置画的偏左了一些,则测出来的折射率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1)确定P3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透过玻璃砖观察,使P3挡住P1、P2的像,故选C。
(2)光路如图所示。
根据n=可知,图像sin θ1-sin θ2的斜率等于折射率,由题图乙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1.49。
(3)若该同学在确定P4位置时,被旁边同学碰了一下,不小心把P4位置画的偏左了一些,则P4P3的连线与bb′的交点偏右,测得的折射角θ2偏大,则根据n=可知,测出来的折射率偏小。
[答案] (1)C (2) 1.49 (3)偏小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