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1.3.2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218.0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鲁科版(2019)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25-04-10 10:07:32 |
4.答案:A
解析:A.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电负性越强,故电负性:H>La,A不正确;
B.氢元素为ⅠA族,属于s区元素,B正确;
C.中H元素化合价最低价,具有还原性,C正确;
D.在氢化镧()晶格中制造大量的缺陷和纳米微晶,研发出首个室温环境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超快氢负离子导体有望用于新型电池研发,D正确;
答案选A。
5.答案:C
解析:A.X、Y、Z分别为H、N、O,非金属性O>N>H,电负性:,A错误;
B.为,是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
C.Y、Q、Z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硝酸钠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C正确;
D.Z与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3倍则X的电子排布为或,X为Li或C。Z是金属性最强的短周期元素,Z为Na。在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数值比Y大的元素有2种,Y为N。W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且内层轨道均排满,W可能为Mg或Zn。
A.Y为第二周期ⅤA族,A项错误;
B.同周期从左往右电负性增强,同族元素从下往上电负性增强,则电负性Z
D.若W为Zn,则属于ds区元素,D项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A错误;
B.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B正确;
C.因为F元素没有正价,P元素最高为+5价,Ca元素最高+2价,C错误;
D.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数就是原子轨道数,s能级有一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三个原子轨道,O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原子轨道数为5,F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原子轨道数为5,P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原子轨道数为9,Ca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原子轨道数为10,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W、X、Y、Z为前四周期元素,W基态原子中没有中子,故W为H,W、Z同主族,基态Z原子中最高能层有16个轨道,Z为K,X、Y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X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X、Y组合可能是N、或者是O、,但与H、K同主族,不符合题意,因此可推出W、X、Y、Z分别是H、N、、K,据此作答。
A.H、N、、K分别位于第一、二、三、四周期,因此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
B.N的价层电子处于半充满稳定结构,因此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原子C和O的第一电离能,故B正确;
C.四种元素中N的非金属性最强,电负性最大的是N,故C正确;
D.共价化合物是共用电子对的化合物,H和K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D。
9.答案:B
解析:A.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元素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电负性:,故A错误;
B.核外有18个电子,占用9个原子轨道,有9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故B正确;
C.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故C错误;
D.K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C、N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p区,Fe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d区,故D错误;
选B。
10.答案:B
解析:A.的核外电子数为10,电子层数为2,的核外电子数为18,电子层数为3,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故A错误;
B.N、O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但N最外层2p能级中电子为半满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大于O,故B正确;
C.Fe为金属元素,H为非金属元素,电负性,故C错误;
D.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大,则热稳定性:,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L为O,M为金属元素,二者电负性差值大于1.7,形成离子化合物,A正确;根据分析可知,Z为C,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ⅦA族,B错误;X为为,为,为,加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C正确;Y为S元素,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D正确。
12.答案:B
解析: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3倍,则X的电子排布为或,X为Li或C;Z是金属性最强的短周期元素,Z为Na;在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数值比Y大的元素有2种,Y为N;W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且内层轨道均排满电子,W可能为Mg或Zn。
Y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A项错误;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增强,同族元素从下往上电负性增强,则电负性,B项正确;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增强,即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弱,C项错误;
若W为Zn,则属于ds区元素,D项错误;
故选B
13.答案:C
解析:根据电子排布式,可推出①②③④分别为N、O、Si、P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因此电负性大小顺序是②>①>④>③,故A说法正确;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③>④>①>②,故B说法正确;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ⅢA,VA>Ⅵ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故C说法错误;
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O>N>P>Si,故D说法正确。
14.答案:(1)(或)
(2)N;哑铃形
(3)Mg的3p轨道全空更稳定,3s轨道全满,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大
(4)+1;
(5)N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而S比O多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S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小
(6)
解析:(1)为第24号元素,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2)基态N、O、F、Na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3、2、1、1,因此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N,其最高能级为3p能级,原子轨道形状为哑铃形。
故答案为:N;哑铃形。
(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Mg的价电子排布式为:,Mg的3p轨道全空更稳定,3s轨道全满,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大。
故答案为:Al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3p能级的,该能级电子的能量比左边Mg失去的3s能级电子的高。
(4)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氯元素和溴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溴,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溴元素,则氯化溴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所以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化溴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1;。
(5)N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S比O多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S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小,所以;
故答案为:N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而S比O多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S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小。
(6)电负性描述了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则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该原子呈负电性,由题中信息知,与X原子相连的A呈正电性,说明电负性:,而与Y原子相连的A呈负电性,说明电负性:,综合可知电负性:。
故答案为:。
15.答案:(1)
(2)第三周期第ⅢA族;<
(3);3;2p
(4);
(5)N>C
(6)N>Cl;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所以A为Na元素;B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则B为Al元素;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则C为N元素;D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则D为Cl元素;E的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其电子排布为,E为C元素,以此来解答。
(1)由分析可知,A为钠元素,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故答案为:;
(2)由分析可知,A为Na,B为Al,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ⅢA族,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铝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
(3)由分析可知,C为氮元素,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其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为2p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纺锤形,故答案为:;3;2p;
(4)由分析可知,D为氯元素,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5)由分析可知,C为N、E为C,N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C、E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N>C,故答案为:N>C;
(6)由分析可知,C为N,D为Cl,分子中D元素为+1价,C为负价,则C、D的电负性大小关系是N>Cl,与水反应后的产物是为,故答案为:N>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