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素养提优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它 zhōng chéng( )可靠,一副好pí qi( )的样子。它平时喜欢在院子里捉虫子jiě mèn( ),pì rú( )蚂蚱、螳螂之类,一派 wú yōu wú lǜ( )的模样,而一旦有陌生人进门,它就会立刻jǐng jiè( )起来,动作 mǐn jié( )地跑向门口。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将(jì) 折断(shé) B.尽职(zhi) 欺侮(rǔ)
C.聋人(lóng) 郑重(zhèng) D.叫嚣(xiāo) 供应(gòng)
2.下列词语中,与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A.小心翼翼 B.草草了事 C.毫不马虎 D.精益求精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总是默默地为班级做事,他真是我们班的应声虫。
B.我们班的百灵鸟——小红同学在歌唱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C.我的爷爷非常小气,别人都叫他铁公鸡。
D.妈妈教育我说:“做人要有骨气,不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做哈巴狗。”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体会例句中冒号的用法,再将句子补充完整。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我的哥哥爱读书: 。
2.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和瘦削了许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9分)
1.《蜂》一中,“ , ”两句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2分)
2.对比老舍先生写的《猫》和《母鸡》,把表格补充完整。(5分)
《猫》 由(1) 和淘气可爱两部分构成。 自始至终都表达了对猫的(2) 之情。
《母鸡》 由孵出鸡雏前和(3) 两部分构成。 写出了对母鸡由(4) 到(5) 的情感变化。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分)
(1)“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使用了反语,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不喜欢鹅的架子十足,实际上却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
(2)老舍,原名舒庆春,他的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白公鹅》等。( )
五、语文与生活。(6分)
学完本单元的课文,四年级(3)班开展了以“可爱的动物,我们是朋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走近小动物,猜猜动物谜语。(2分)
小河水,轻轻流,黑衣娃娃排队游,细细尾,大大头,长大捉虫是能手。
谜底: .
2.请写出两条关于动物的歇后语。(4分)
(1) (2) .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为何公鸡是天然的闹钟
佚名
闻鸡起舞的故事家喻户晓,祖逖(tì)和刘琨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那只“准点”打鸣的公鸡可谓功不可没呀!
从古至今,人们普遍认为公鸡打鸣的时间特别早,并且只在清晨拂晓之时才会“喔喔喔”地啼叫。因此,在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以及没有闹钟的古代,一些需要早起的人常常会把公鸡当作天然的闹钟。比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劝学》一诗中有这样的叙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的意思是,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晚一早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少年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就太迟了。这是在劝勉少年把握时间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光阴。
从科学角度来看,公鸡打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要清楚公鸡并不是只在早晨才会啼叫。事实上,当宣告“领土”主权、受到其他动物入侵以及受到同类威胁时,公鸡会发出鸣叫作为警告。在求偶的时候,为了吸引母鸡的注意,公鸡也会发出鸣叫。
那么,公鸡为什么会有在早晨打鸣的习惯呢 其实,公鸡打鸣主要是受它们体内的生物钟调控,同时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光照的刺激)。每一天,太阳都是东升西落,如此规律的外部光照环境,使得公鸡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物钟。至于光照为何会促使公鸡鸣叫,研究发现,在黑暗的环境中,公鸡感知不到光亮,其大脑松果体区域就会分泌一种叫作褪黑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镇定作用,能够抑制公鸡兴奋,使它们停止发声。不过,公鸡对于所处环境的光照比较敏感。当黑夜结束、天开始放亮时,光线会透过公鸡的眼睛传入大脑,此时松果体就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公鸡也就兴奋起来了。
所以,如果想拿公鸡当闹钟,可别把它关到没有光线的小黑屋哦!
(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
1.选择题。(3分)
(1)第一自然段中跟“公鸡打鸣”有关的词语是( )
A.功不可没 B.闻鸡起舞 C.家喻户晓 D.刻苦锻炼
(2)第二自然段的《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五更公鸡叫 B.三更要点灯 C.少年不知愁 D.读书要趁早
(3)早晨公鸡打鸣,除了光照刺激,还受( )的影响。
A.生物钟 B.动物入侵 C.同类威胁 D.吸引母鸡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填空。(3分)
光照会促使公鸡鸣叫,这是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中,公鸡的大脑松果体会分泌 ,这种物质具有 作用。天亮之后,公鸡受光照刺激,它的大脑松果体会 ,公鸡就兴奋地鸣叫起来。
3.联系短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短文标题的好处。(3分)
4.简要分析短文中画“ ”句子的作用。(3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家有斑鸠(节选)
陈忠实
①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像辨识家乡的各种鸟儿一样,不足为奇。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单调的“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也是我所见过的鸟窝中最简单、最不成型的一种,简单到仅有可以数清的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的底部的缝隙看见窝里有几枚蛋。我曾经在60年代的小学课本上看到过以斑鸠为题编写的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鸟,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②然而,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看见过一只斑鸠,尽管我搞不清斑鸠消亡的原因,却肯定不会是如童话中所阐述的陋习所致,倒是倾向于某种农药或化肥的种类性绝杀。这种普通的毫不起眼的鸟儿的绝踪,没有引起任何村里人的注意。我以为在家院的周围再也看不到斑鸠了。
③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④ 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但它还是飞走了。
⑤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轻脚地开门走路,它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房脊或围墙上飞起,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抛撒米谷。直到某一日,我打开门出来,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它们还在探头探脑地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米谷。我的心里一动,它们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⑥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房脊、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⑦要让斑鸠会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
⑧我将等待。
(选自《读写月报》,有删改)
1.斑鸠来到家中做客,“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认真阅读短文,完成“我”的心情变化图。(4分)
2.读完短文,你觉得这是一篇( )的散文。(2分)
A.温暖治愈 B.哀婉忧伤 C.荡气回肠 D.辞藻华丽
3.你觉得这是一群 的斑鸠,请你联系短文第④至第⑧自然段,简单说说理由。(4分)
4.短文结尾写道:“我将等待。”“我”等待的是什么?这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八、习作。(30分)
题目:请照顾好“星星”
小华全家要外出旅行,家里的宠物猫“星星”需要请朋友照顾一段时间。请你以小华的身份,介绍一下“星星”的特点及喂养的注意事项。
要求:①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宠物猫“星星”的特点以及喂养的注意事项,表达得体;②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忠诚 脾气 解闷 譬如 无忧无虑 警戒 敏捷
二、1、C 2. B 3.A
三、1.示例:早晨一起床,他就拿起书来读,常常忘记吃早饭;就连睡觉时,怀里都抱着书。 2.提示:删去“和瘦削”。
四、1.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2.(1)古怪 (2)喜爱 (3)孵出鸡雏后 (4)讨厌 (5)不敢再讨厌 3.(1)√ (2)×
五、1.蝌蚪 2.示例:(1)老牛吃草——吞吞吐吐 (2)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六、1.(1)B (2)D (3)A
2.褪黑素 镇定 减少褪黑素的分泌 3.示例:标题“为何公鸡是天然的闹钟”点明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即介绍公鸡晨鸣的原因。同时,把“公鸡”比作“闹钟”,突出其早晨定时鸣叫的特点,生动形象。用问句作为标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两个设问句,一个独句成段,一个是段首句,都引出了下文对公鸡打鸣原因的介绍,同时又呼应前文,因此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七、1.(1)怕惊吓了它 (2)心里一动 (3)清醒认知 (4)继续等待 2.A 3.胆子小,戒备心强如“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些句子,都表现了斑鸠的小心翼翼。 4.“我”等待的是斑鸠完全信任“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斑鸠的喜爱之情。
八、提示:这篇作文有一个特定的情境,就是请朋友帮忙照顾自己的宠物猫。因此,需要写清楚猫咪的特点,包括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比如饮食、玩耍、休息等具体的时间和频率,从而使朋友更好地照顾猫咪。写的时候要条理清晰,使人读起来一目了然;同时还要注意措辞,要对朋友表达感谢之情,不能用命令和强制的语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