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夏日绝句》同步练习
第1课时
一、基础题
1、写一写,并组词。
2、给下列汉字注音。
杰( ) 亦( ) 雄( ) 羽( )
死( ) 鬼( ) 项( )
二、综合 题。
1、默写并填空。
夏日绝句
( )
, 。
, 。
代女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自号 。济南章丘(今属 )人,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 》一卷,一生经历可以 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2、写出诗句的意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回答问题。
(1)诗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首诗?
(2)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三、拓展题。
1、快乐阅读。
第一个大苹果
小熊家的苹果熟了,他请来了小伙伴一起品尝。小熊从树上摘下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谁先吃呢?
小鹿说:“我给苹果树浇水,施过肥。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猴说:“冬天,我给果树穿过厚厚的稻草衣。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猫说:“果子闹虫子的时候,我喷洒过药水,把虫子全杀死了。这个大苹果就给我吃吧。”
怎么办呢?小熊眼珠一转,把苹果切成了六块,挑了两块最大的递给了爸爸、妈妈。
哦!小伙伴们明白了: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幸福的。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1)春天,( )经常给果树( )水,( )肥。
(2)果树生病了,( )给果树( )药水杀虫。
(3)秋天,( )爬上果树轻轻地( )下了一个大苹果。
(4)冬天,( )给果树( )上厚厚的棉衣。
2、照样子写出表示动作的词,看谁写得多。
摘 穿 浇
3、小伙伴们明白了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我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因为 。
第2课时
一、基础题
1、读拼音,写词语。
sī wáng yǔ máo guǐ hún yīng xióng
( ) ( ) ( ) ( )
jié zuò xiàng mù rén yún yì yǔn
( ) ( ) ( )
2、形近字组词。
亦( ) 杰( ) 项( ) 雄( )
恋( ) 本( ) 顶( ) 准( )
死( ) 羽( ) 鬼( )
毙( ) 习( ) 兔( )
二、综合题。
1、判断。
(1)李清照是宋代诗人。 ( )
(2)江东指今湛江。 ( )
(3)人杰是指人中的豪杰。 ( )
2、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3、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拓展题。
读一读,做一做。
(一)
晚饭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和邻居家姐姐在门口乘凉。忽然一只大蜻蜓飞来了,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走过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睛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停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姐姐看见了,大声喊:“把它放了,蜻蜓是益虫!”
听了姐姐的话,我连忙松开手,大蜻蜓飞走了。
(1)数一数,全文一共有( )段
(2)“玻璃球”指蜻蜓的( )。
(3)我为什么喜欢大蜻蜓?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
从前,有一个人顶着大包袱骑在纪背上赶路。走了不大一会儿,他他满脸汗水,十分吃力。
“喂,”过路人看了十分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顶着大包袱,不把它放在马背上呢?”
“唉!”骑马人叹了口气,说:“我怕马吃不消,所以把包袱顶在头上,这样做可以让马省些力气呀!”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用“ ”画出过路人问的话。
(3)骑马人说的话对吗?为什么?
附参考答案
第1课时
一、基础题。
1、写一写,并组词。死亡,羽毛,鬼怪,英雄。
2、给汉字注音。jié,yì,xióng,yú,sí,guí,xiàng 。
二、综合 题。
1、默写。并填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代,易安居士,山东章丘,《漱玉集》,1127年南渡,
2、写出诗句意思。在生时应当作为人中豪杰,去世后也应当成为鬼中英雄。
3、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侵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宇,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生活,丈夫因为戡乱时不能恪尽职守而临阵脱逃被撤职的社会背景下因不满南宋朝廷而写的。
4、运用用典抒怀,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三、拓展题。
1、据文填空。(1)小鹿,浇,施 ,(2)小猫,喷洒;(3)小熊,摘,(4)小猴,穿;
2、写动词,吃,切,递,喷洒,杀,
3、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才是最幸福的。
4、小熊,应为他孝敬长辈,挑大块的苹果给爸爸妈妈吃。
第2课时
一、基础题。
1、读拼音,写词语。死亡,羽毛,鬼魂,英雄,杰作,项目,人云亦云。
2、形近字组词。人云亦去,依恋,杰出,本来,项目,头顶,英雄,准备
死亡,枪毙,羽毛,学习,鬼怪,兔子。
二、综合题。
1、判断。(1)√,(2)×,(3)√;
2、思、不肯;
3、表达了作者一种为国不屈的价值观,通过讽刺手法表达了想为国捐躯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三、拓展题。
(一)(1)2;(2)蜻蜓的眼睛;(3)“大蜻蜓真漂亮,……扇着”。
(二)(1)3,(2)“你为什么……马背上呢?”(3)不对,因为他把包袱顶在头上,
人仍然骑在马上,因此人和包袱的重量全都压在马的身上,马并没有因此而省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