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能根据实验事实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会运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判断具体实例中有无感应电流。
2.过程和方法
(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2)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
(3)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思想。 趣味实验:“隔空取电”
-手机无线充电器 史料介绍 安培坐失良机
http://baike.baidu.com/view/4504.htm 亨利错失良机
克拉顿 跑失良机
法拉第 十年不懈,终获成功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1.html?tp=0_11 实验探究(一) 问题1: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设计实验电路,正确操作并得出结论。
(1)导体棒不动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2)导体棒向左运动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3)导体棒斜向右运动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4)导体棒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问题2:考虑一下,导体棒在磁场中可以有那些运动呢?
问题3:如果用导体棒小指针偏转不明显怎么办?引导学生用方形多匝线圈代替导体棒。
问题4:本组实验结果从磁通量的角度怎么描述。
问题5:那么若是磁场在动,而导体棒(线圈)不动的话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器材:蹄形磁铁、导体棒、灵敏电流计、导线 实验探究(二) 问题6:那么考虑一下,条形磁铁相对线圈可以有那些运动呢?
引导学生表述:
(1)磁铁静止再线圈上方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2)磁铁再插入线圈的过程中,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3)磁铁插入线圈中不动,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4)磁铁拔出线圈的过程中,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问题7:本组实验结果从磁通量的角度怎么描述。
投影:当磁场相对于线圈运动(导致磁通量变化)时,也会产生感应电流。
问题8:前面两个实验中均是导体线圈与磁场有相对运动,导致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那么如果导体线圈与磁场都不动的话能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呢? 器材:条形磁铁、线圈、灵敏电流计、导线等器材
从不同角度设计实验步骤,归类。实验探究(二) 问题9: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都不动的情况下使磁通量(具体说就是磁感强度)发生变化,引导学生考虑:磁场可以由(电流)产生,而电流是可以方便调节的。
问题10:该套仪器应怎样构成电路?归纳学生思路后指导他们探究以下问题
(1)电键断开时,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2)电键闭合的瞬间,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3)电键闭合后,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4)电键断开的瞬间,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问题11:本组实验结果从磁通量的角度怎么描述。
投影:即使磁场相对于线圈运动不动,只要导致磁通量变化也会产生感应电流。 器材:干电池、原副线圈、灵敏电流计、电键、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继续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结论: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有关,与闭合回路的面积变化有关.归纳总结直观表现为:
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变化时,就有电流产生,否则就没有感应电流.归纳总结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
就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1、电路要闭合;
2、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1、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结论: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使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流中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电路闭合
(2)磁通量发生变化小结: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一、教材分析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从初中知识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入手,再设计学生探究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中对法拉第坚信磁能生电,并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后终于发现电磁感应规律的物理学史料的介绍,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切入点,同时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验、产生问题、协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结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能根据实验事实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会运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判断具体实例中有无感应电流。
2.过程和方法
(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2)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
(3)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思想。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R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微视频和flash动画创设物理情景,丰富学生感性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设条件。
2.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实验探究,使用多媒体展台交流展示学生提出可能的预设方案,实现人人交互,资源智慧分享,头脑风暴。
3.在反馈练习后,通过物理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仿真,验证各种假设,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兴趣。
4.以概念图为支架进行资源整合,引导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可以清晰高效地完成实验探究方案的确定、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得出,总结规律与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学习。
5.采用录屏软件,将课堂的内容即时录下来,便于学生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学习。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实验引入
展示趣味实验:“隔空取电”——无线充电器。
iNPOFi一对三多种产品高效无线充电器_高清.wmv
通过实验巧妙地设置悬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大屏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史料介绍
展示科学家图片:??????????????
安培坐失良机
http://baike.baidu.com/view/4504.htm???????????????
亨利错失良机
克拉顿 跑失良机
法拉第 十年不懈,终获成功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1.html?tp=0_11
吸取教训:磁生电不在于有没有磁场或者磁场的强弱,而是在于动不动、变不变。
登陆互联网,观看图片
实验探究(一)
课件投影所给器材:蹄形磁铁、导体棒、灵敏电流计、导线???
问题1: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设计实验电路,正确操作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表述:
(1)导体棒不动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2)导体棒向左运动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3)导体棒斜向右运动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4)导体棒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问题2:考虑一下,导体棒在磁场中可以有那些运动呢?引导学生表述
问题3:如果用导体棒小指针偏转不明显怎么办?引导学生用方形多匝线圈代替导体棒。
?问题4:本组实验结果从磁通量的角度怎么描述。
投影:当导体棒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导致磁通量变化)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问题5:那么若是磁场在动,而导体棒(线圈)不动的话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思考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如何能够产生电流。
?
录屏软件记录课堂细节,方便学生学后反思
实验探究(二)
课件投影所给器材:条形磁铁、线圈、灵敏电流计、导线等器材
同样让学生们分析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设计实验步骤,帮助学生归类。
问题6:那么考虑一下,条形磁铁相对线圈可以有那些运动呢?
引导学生表述:
(1)磁铁静止再线圈上方时,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2)磁铁再插入线圈的过程中,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3)磁铁插入线圈中不动,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4)磁铁拔出线圈的过程中,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问题7:本组实验结果从磁通量的角度怎么描述。
投影:当磁场相对于线圈运动(导致磁通量变化)时,也会产生感应电流。
问题8:前面两个实验中均是导体线圈与磁场有相对运动,导致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那么如果导体线圈与磁场都不动的话能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呢?
观察、记录并描述实验现象
?
录屏软件记录课堂细节,方便学生学后反思
实验探究(三)
课件投影所给器材:干电池、原副线圈、灵敏电流计、电键、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继续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问题9: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都不动的情况下使磁通量(具体说就是磁感强度)发生变化,引导学生考虑:磁场可以由(电流)产生,而电流是可以方便调节的。
问题10:该套仪器应怎样构成电路?归纳学生思路后指导他们探究以下问题
(1)电键断开时,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2)电键闭合的瞬间,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3)电键闭合后,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4)电键断开的瞬间,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问题11:本组实验结果从磁通量的角度怎么描述。
投影:即使磁场相对于线圈运动不动,只要导致磁通量变化也会产生感应电流。
观察、记录并描述实验现象
?
录屏软件记录课堂细节,方便学生学后反思
总结上升,抽象出概念规律
1.通过演示实验论证学生结论
2.学生经过亲身实验、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1)以上3实验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2)以上3实验中,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总结:不论用什么方法,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由此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以及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flash动画演示1.swf
flash动画演示2.swf
分组讨论实验演示2、3、4、5的共同特点。阐述讨论结果。
归纳各小组探究结果,积极形成探究结论。
?
?
多媒体课件模拟还原三个实验情景,方便学生总结规律
总结提高,落实应用
引导学生总结 “感应电流产生条件”,带领学生分层次完成习题训练
1、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2、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评价
3、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结合导学课件,分组完成课件中的习题。利用课件,记录本节课学习要点。
评价学习情况
记录作业内容。
填写学件中自评和师评内容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突出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突出了教学的结构化、可视化、探究化与交互性,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教学。
???? 1.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猜想、实验验证、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 2.自主合作策略:创造小组自主学习、网络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 3.综合探究策略:在传统探究的基础上,引入Flash动画模拟,进一步优化探究过程。
?? 4.总结提高策略: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相关的物理情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及时检测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