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新时代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1.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
2.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了解“九二共识”、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
3. 立足史料证实家国情怀,了解新时期祖国统一方略,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和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方略,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课程导入
史海钩沉——
台湾的前世今生
三国
隋
元
明
近代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1885年清政府设置台湾省
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台湾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
清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第一次分离
回归
第二次分离
回归
巩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统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1949年,国民党战败,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
1.台湾问题的产生
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③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我国党和政府两岸关系政策的调整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③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两岸关系的缓和
①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倡导两岸“三通四流”,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掀开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新的一页,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3.两岸关系的缓和
②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台湾省老兵回乡探亲
3.两岸关系的缓和
②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4. “九二共识”汪辜会谈
①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②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会辜振甫举行第一次会谈。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
江泽民八项主张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团结两岸同胞,共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决心和诚意,对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1.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李登辉
2.《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尊重台湾的现实,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与生活方式。国家对实现统一有信心和决心,会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实现祖国统一。
内容:
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历史性握手
3.“胡连会”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影响: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两岸实现“三通”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等。
1.“习马会”
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2015年11月
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
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1.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①“台独”势力(内部)
“台独”即二战后美、日帝国主义者操纵,以日美地区为活动“大本营”,由少数台籍野心分子出面,主张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外国势力的干涉(外部)
2.坚决同“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进行斗争
①《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
2022年
时间:
内容:
意义:
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针。
②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环台军演,震慑“台独”
课堂检测
1.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2.某学校的历史文创兴趣小组活动时创作了一幅作品(见下图),图片内容体现的主题是 ( )
A.国家独立自主 B.人民当家做主
C.民族共同发展 D.祖国统一大业
D
D
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3. 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说:“我和马英九先生这是第二次见面了……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是( )
A.1993年;新加坡 B.2005年;北京
C.2015年;上海 D.2015年;新加坡
4.从2013年至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20多项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创造条件和便利。这些举措( )
A.形成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密切了两岸关系 D.有利于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
C
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5.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加强两岸经济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6.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下图所示的公开信。该公开信的发表( )
A.打破了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
B.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C.助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D.使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D
D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