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9 10: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中册
人教部编版| 普通高中专用 | 第一单元
RART 01
学习目标
把握文本内容,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梳理文章结构层次,了解时政评论类文体的特点,学习文中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破立结合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的严谨准确的语言特色。
感受本文极具思辨性和善于运用经典文献与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特点,并能学以致用。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学习本文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能学以致用,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RART 02
了解背景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片面机械思想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01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02
RART 03
解释题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简短的判断句。
“实践”指的是实际去做,去履行,不仅是体现在理论上;
“唯一”一词,强调其不可替代性,说明“检验真理的标准”除了“实践”以外,别无他途。突出了“实践”这一标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同时,旗帜鲜明地点出本文的中心观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RART 04
本课关联知识
社论是报社或杂志社在自己的报纸或杂志上,以本社名义发表的评论当前重大问题的文章。社论代表的是报刊的观点,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代表的是《光明日报》的观点。社论的作者是由报社(杂志社)指定的编辑部人员或社会上的专家,文章完成后作者不署本人名,只能署“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这种文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政治风向标”。
RART 05
走进文章
课文分层
文章标题中心论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导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2-7段)明确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第二部分(第8-13段)挖掘根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第三部分(第14-16段)举例证明——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第四部分(第17-20段)上升规律——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以设问的形式开头,引发读者的思考。“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回答干脆,“早”字突出了问题解决之久。
文章开篇的引言部分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使用小标题,使文络清晰。
便于突出重点。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
四个小标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逐层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环环相扣,形成了层进式结构。层层递进,符合逻辑,体现内在联系。
四人帮控制下的社会有什么特点?
理论上混乱:检验真理的标准混乱不堪——“唯心论的先验论”“天才论”“黑线专政论”等。
思想上禁锢:精神枷锁——“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
实践上限制: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
01
02
03
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做简要分析。
引证法,全篇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言论广泛引用,极具权威性和论辩性;
例证法,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哥白尼太阳系学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宣言》等被实践证实、证明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立论驳论结合,“革命导师这种尊重实践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文章在以典型事例有力论证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的论点之下,针锋相对地指出“四人帮”以及“两个凡是”等相关论调的荒谬,这样便给当时存在的绝对真理或顶峰论来了个釜底抽薪,在立论的同时有力地进行了驳斥。这也正是本文论证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立中有破,以“立”蓄力,直击要害。
“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为什么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真理发展的观点。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
01
02
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不确定”和“确定”?
“不确定”是指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处于一定的发展阶段时,对有些思想和理论还不能完全证实,对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点也不能完全驳倒。“确定”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后的实践终究会驳倒错误的思想和理论。
文章的四个组成部分有何联系?
提出问题-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分析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解决问题-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怎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文中认为,我们要有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在党内外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什么社会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大事件。读了此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思想或理论不应该高居于象牙之塔庙堂之上。思想和理论的精髓就存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就蕴含在生活常识和普遍人性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实事求是就是尊重群众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就是强调恪守常识、尊重人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判断是非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
文章写作特色
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具有强说服力。
材料丰富,论证方法多样。
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语言准确严密,富有思辨性。
教师总结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下节课见!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中册
人教部编版| 普通高中专用 | 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