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09 07: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
1.在全县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中,张小红同学以总分9.78分获得冠军。9.78里面有978个(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2.下列算式中,“5”和“3”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式是( )。
A.50+230 B.7.56-4.3 C.1.85-0.3
3.奇思用计算器计算12.56-4.78,他错误地输入了12.36-4.78,要修正这个错误,他需要( )。
A.减0.2 B.加2 C.加0.2
4.1.065里面有( )个0.001。
A.1065 B.165 C.65
5.小宇把长9.7厘米的纸条和长12.45厘米的纸条粘接成一条较长的纸条,重叠处是1.08厘米。粘接后的纸条实际长( )。
A.21.07厘米 B.22.15厘米 C.23.23厘米
6.乐乐用计算器计算12.19-2.38时,不小心输成了12.19-2.58。下面方法( )可以帮助她修正错误。
A.加20 B.加0.2 C.减0.2
7.与8.7相邻的两个整数是( )。
A.6和7 B.7和8 C.8和9
8.淘气的爸爸身高是1米73厘米,也就是( )米。
A.1.73 B.0.173 C.17.3
9.比1.5大,比1.6小的两位小数有( )个。
A.0 B.9 C.无数
10.淘气买了一支笔,价格是由0、1、2这3个数字及小数点组成。这支笔在下面小数中最贵是( )元,最便宜是( )元。
A.0.21;1.20 B.20.1;0.21 C.1.20;0.21
11.用3、2、9和小数点组成1个大于3而小于9的小数是( )。
A.3.29 B.9.23 C.2.93
12.奇思、笑笑、淘气三位同学参加百米跑步比赛,三人用时分别是3.09分、3.43分、2.88分(但用时排序与人名排序不一定相同)。已知奇思比笑笑跑得慢,笑笑比淘气跑得慢,奇思百米跑步用时是( )。
A.3.09分 B.3.43分 C.2.88分
13.奇思用计算器计算14.68+2.34时,错误地输入为14.18+2.44,要修正这个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再加0.4 B.再加0.5 C.再加0.1
14.( )是由9个1,6个和8个组成。
A.90.68 B.9.068 C.9.68
15.在下面各数的末尾添上0后,大小发生改变的数是( )。
A.3.2 B.32 C.0.32
16.下面三组小棒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B. C.
17.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9,那它的边长是( )。
A.6 B.3 C.27
18.一个四边形被遮住了一部分(如图),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
A.长方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19.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7厘米,第三条边不可能是( )。
A.5厘米 B.7厘米 C.12厘米
20.在三角形ABC中,∠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21.已知两根长度分别为7厘米和15厘米的小棒,再添上一根长度为整数的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这根小棒至少是( )厘米。
A.9 B.10 C.8
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7厘米,另一边长是5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7 B.19 C.17或19
23.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 )。
A.梯形 B.长方形 C.平行四边形
24.下图中,∠2的度数是( ),∠3的度数是( )。
A.40°;110° B.110°;50° C.50°;110°
25.超市促销,2千克苹果19.8元。如果计算买20千克需要多少钱,最快的计算方法是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下面( )选项用的是这一规律计算。
A.19.8×20 B.19.8×10 C.19.8÷2×20
26.如果甲×0.67=乙×0.93(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27.下列与1.85×3.43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18.5×3.43 B.1.85×0.343 C.0.185×34.3
28.1千克花生可以榨油0.37千克,9.6千克花生可以榨油( )。
A.3.552千克 B.35.52千克 C.0.3552千克
29.一块正方形塑料板的面积为1.3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的售价是18.5元,买这块塑料板需要( )元。
A.24.05 B.24.5 C.25.4
30.下列选项中,和1.04千克相等的是( )。
A.104克 B.1400克 C.1040克
31.艾尚生活超市举行店庆促销活动,推出使用微信支付:随机减免的优惠结算方式。张阿姨到超市购买了一个5千克的西瓜,每千克2.6元。她选择用微信支付,随机减免后实际支付了10.8元,她使用微信支付减免了( )。
A.1.2元 B.1.8元 C.2.2元
32.将0.3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 )。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扩大到原来的10倍 C.缩小到原来的
33.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则这个数( )。
A.扩大到它原来的10倍 B.缩小到它原来的 C.扩大到它原来的10000倍
34.2.□8×□.3的得数可能是( )。
A.18.74 B.9.834 C.6.083
35.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结果大于0.93的是( )。
A.0.99×0.93 B.1×0.93 C.1.01×0.93
36.一桶油连桶共重5.8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共重3.5千克,原有油( )千克。
A.1.2 B.2.3 C.4.6
37.一只蝴蝶每时飞行7.7千米,一只蜜蜂飞行的速度比这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倍还多0.4千米,那么“7.7×2+0.4”解决的问题是( )。
A.蝴蝶的速度比蜜蜂快多少
B.蝴蝶与蜜蜂飞行的速度和是多少
C.蜜蜂飞行的速度是多少
38.一只蝴蝶每时飞行7.5千米, 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比这只蝴蝶的2倍还多0.3千米,那么“7.5×2+0.3”解决的问题是( )。
A.蝴蝶的速度比蜜蜂快多少
B.蜜蜂飞行的速度是多少
C.蝴蝶与蜜蜂的速度和是多少
39.下列算式的乘积是两位小数的是( )。
A.1.8×0.37 B.30.2×0.9 C.4.85×1.03
40.与3.7×1.01相等的算式是( )。
A.(100+1)×3.7 B.(1+0.01)×3.7 C.3.7×10+3.7×0.1
41.两个数的积是0.42,如果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 )。
A.42 B.4.2 C.0.42
42.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一定( )这个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3.把5.3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5.3的( )。
A.1100 B.10倍 C.100倍
44.,这里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45.根据35×24=840,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35×0.24=8.4 B.0.35×240=8.40 C.3.5×0.24=0.084
46.两个数的积是0.58,如果这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 )。
A.5.8 B.58 C.0.58
47.比0.72的5倍少0.7的数是( )。
A.2.9 B.4.3 C.3.096
48.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另一个乘数不变,积( )。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不变
49.在计算1.2×1.25时,淘气的方法是“1.2×1.25=1×1+0.2×0.25”,这样计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不一致。请结合下图分析,淘气出错是因为没有计算图中的( )。
A.②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50.《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宽2.48分米,长52.8分米。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2.48分米就是248厘米。
B.52.8分米就是0.528米。
C.这幅画的面积不会超过159平方分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A B C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C B B B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A B A C A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A B C C C B B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B B C A B A B B C
1.B
【分析】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或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或0.001;据此解答。
【详解】9.78是一个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所以9.78里面有978个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B
2.C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由此可知要“5”和“3”不能直接相加减,那么就需要“5”和“3” 不在相同数位;据此分析每个选项。
【详解】根据分析:
A.50+230,“5”和“3”都在十位,可以直接相加;不符合;
B.7.56-4.3,“5”和“3”都在十分位,可以直接相减;不符合;
C.1.85-0.3,“5”在百分位,“3”在十分位,不可以直接相减,符合。
故答案为:C
3.C
【分析】减数不变,被减数减少几,差就减少几。要得到正确的,就需要把减少的补加回来。据此解答。
【详解】12.56-4.78输入成了12.36-4.78,这里减数不变,12.56-12.36=0.2,被减数少了0.2,那么差也会少0.2。要得到正确的差,就需要再加0.2。
故答案为:C
4.A
【分析】整数部分1里面有1000个0.001,小数部分0.065里面有65个0.001,所以共有1000+65=1065个0.001。
【详解】由分析可知:1.065里面有1065个0.001。
故答案为:A
5.A
【分析】先将两条纸条的长度相加,再减去重叠处的长度,代入数据计算,解题关键是熟知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注意小数点要对齐。
【详解】9.7+12.45-1.08
=22.15-1.08
=21.07(厘米)
所以粘接后的纸条实际长21.07厘米。
故答案为:A
6.B
【分析】用计算器计算12.19-2.38时不小心输成了12.19-2.58,被减数没有输错,减数多减了(2.58-2.38),多减了几就再加上几,即可修正错误。
【详解】2.58-2.38=0.2
乐乐用计算器计算12.19-2.38时,不小心输成了12.19-2.58。加0.2可以帮助她修正错误。
故答案为:B
7.C
【分析】与小数它相邻的两个整数是其整数部分及整数部分加1,据此解答。
【详解】8.7的整数部分是8,8+1=9
所以与8.7相邻的两个整数是8和9。
故答案为:C
8.A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把73厘米换算成“米”作单位,小数点向左移两位是0.73米,加1米是1.73米。
【详解】1米73厘米=1.73米
淘气的爸爸身高是1米73厘米,也就是1.73米。
故答案为:A
9.B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比1.5大,比1.6小的两位小数有: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一共有9个小数。
故答案为:B
10.B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依此比较即可选择。
【详解】20.1>1.20>0.21,即最贵是20.1元,最便宜是0.21元。
故答案为:B
11.A
【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A.3<3.29<9
B.9.23>9
C.2.93<3
由此可知,用3、2、9和小数点组成1个大于3而小于9的小数是3.29。
故答案为:A
12.B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大的小数大,十分位相同时,百分位大的小数大。
用时越少成绩越靠前,已知奇思比笑笑跑得慢,笑笑比淘气跑得慢,那么淘气跑的最快,用时最少,奇思跑的最慢,用时最多,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43>3.09>2.88
所以奇思百米跑步用时是3.43分。
故答案为:B
13.A
【分析】计算出14.68与2.34和,再减去14.18与2.44的和,即可求出算式14.18+2.44再加多少等于正确结果,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68+2.34=17.02
14.18+2.44=16.62
17.02-16.62=0.4
所以奇思用计算器计算14.68+2.34时,错误地输入为14.18+2.44,要修正这个错误,就要再加0.4。
故答案为:A
14.C
【分析】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以及计数单位可知: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左边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可以写成0.1),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可以写成0.01),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可以写成0.001)……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90.68是由9个10,6个和8个组成,不符合题意;
B.9.068是由9个1,6个和8个组成,不符合题意;
C.9.68由9个1,6个和8个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B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3.2末尾添上“0”后变成3.20,而3.2=3.20;
B.32末尾添上“0”后变成320,而32≠320;
C.0.32末尾添上“0”后变成0.320,而0.32=0.320;
显然末尾添上0后,大小发生改变的数是32。
故答案为:B
16.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断。
【详解】A.4+7=11厘米,11厘米<12厘米,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围不成;
B.4+2=6厘米,6厘米>4厘米;4-2=2厘米,2厘米<4厘米,能围成;
C.4+5=9厘米,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围不成;
故答案为:B
17.B
【分析】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是三边相等,所以用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9除以3即可求出它的边长。
【详解】9÷3=3
它的边长是3。
故答案为:B
18.B
【分析】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在同一平面内,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观察图形可知,这个遮住的图形有一组对边不平行,所以这个图形不可能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可能是梯形。
【详解】A.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这个图形不可能是长方形,不符合题意。
B.梯形有一组对边不平行,这个图形可能是梯形,符合题意。
C.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算出结果,就能确定第三条边在什么范围内。
【详解】5+7=12(厘米)
7-5=2(厘米)
所以,第三条边大于2厘米,小于12厘米。可以是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9厘米、10厘米、11厘米。不可能是12厘米。
故答案为:C
20.B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也就是∠A+∠B+∠C=180°,已知∠A=∠B+∠C,那么∠A+∠A=180°,用180°除以2,即可求出∠A的度数,即180°÷2=90°,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A+∠B+∠C=180°
∠A=∠B+∠C
∠A+∠A=180°
∠A:
180°÷2=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21.A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据此先求出第三根小棒长度的取值范围,再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解析可知,<小棒的长度<,也就是8<小棒的长度<22;因为小棒是整厘米数,所以这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厘米),也就是这根小棒至少是9厘米。
故答案为:A
22.C
【分析】首先明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边相等。题目给出两边分别为7厘米和5厘米,可分两种情况:
当两腰为7厘米,底为5厘米,7+7>5可组成三角形;
当两腰为5厘米,底为7厘米,5+5>7可组成三角形;
据此确定第三条边的长度,再把三条边相加,可求出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详解】当两腰为7厘米,底为5厘米时,7+7>5,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则周长为:
7+7+5
=14+5
=19(厘米)
当两腰为5厘米,底为7厘米时,5+5>7,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则周长为:
5+5+7
=10+7
=17(厘米)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9厘米或17厘米。
故答案为:C
23.C
【分析】梯形是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长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个四边形一定不是梯形,不符合题意;
B.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但长方形的内角均是直角,这个四边形可能是长方形,不符合题意;
C.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这个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4.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用180°减去90°,再减去50°,即可求出∠2的度数;根据平角度数为180°可知,用180°减去∠2的度数,再减去30°,即可求出∠3的度数。
【详解】180°-90°-50°=40°
∠2=40°
180°-40°-30°=110°
∠3=110°
故答案为:A
25.B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单价不变,数量乘几(0除外),则总价也要乘几;原来2千克19.8元,现在买 2×10=20千克的价钱则为19.8×1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买2千克苹果要19.8元,买20千克苹果要19.8×10=198元。
故答案为:B
26.A
【分析】如果甲×0.67=乙×0.93(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比较0.67与0.93即可,因为积相等,乘的数越大,这个乘数越小。
【详解】0.67<0.93,所以甲>乙。
故答案为:A
27.C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观察可知,题干和各选项的算式都是先按185×343求出积,分析题干和各选项中的算式因数中的小数位数,找到与题干算式小数位数相同的选项即可。
【详解】1.85×3.43的因数中一共有4位小数;
A.18.5×3.43的因数中一共有3位小数,与1.85×3.43的积不相等;
B.1.85×0.343的因数中一共有5位小数,与1.85×3.43的积不相等;
C.0.185×34.3的因数中一共有4位小数,与1.85×3.43的积相等。
故答案为:C
28.A
【分析】每千克花生可以榨油的质量乘花生质量,即可算出9.6千克花生可以榨油(0.37×9.6)千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所以0.37×9.6的积是三位小数。
【详解】A.3.552是三位小数,是0.37×9.6的积。
B.35.52是两位小数,不可能是0.37×9.6的积。
C.0.3552是四位小数,不可能是0.37×9.6的积。
1千克花生可以榨油0.37千克,9.6千克花生可以榨油3.552千克。
故答案为:A
29.A
【分析】根据题意,用正方形塑料板的面积乘每平方米的价格,即可求出买这块塑料板需要多少元。
【详解】1.3×18.5=24.05(元)
买这块塑料板需要24.05元。
故答案为:A
30.C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把1.04换算成克作单位,小数点右移三位是1040克,再与三个选项比较。
【详解】A.104克<1040克
B.1400克>1040克
C.1040克=1.04千克
和1.04千克相等的是1040克。
故答案为:C
31.C
【分析】已知张阿姨到超市购买了一个5千克的西瓜,每千克2.6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张阿姨应该付的钱数;再减去她实际支付的钱数,即可求出她使用微信支付减免了多少钱。据此解答。
【详解】2.6×5=13(元)
13-10.8=2.2(元)
即她使用微信支付减免了2.2元。
故答案为:C
32.B
【分析】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将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乘10、100、1000……,反之也成立;据此解答。
【详解】0.35×10=3.5
将0.3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故答案为:B
33.A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100、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100、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再向左移动三位,也就是相当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则这个数扩大到它原来的10倍。
故答案为:A
34.B
【分析】在算式中,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积有三位小数;,所以的积的末尾数字是4,据此解答。
【详解】A.18.74是两位小数,不符合题意;
B.9.834是三位小数,末尾是4,符合题意;
C.6.083是三位小数,末尾是3,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5.C
【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一个数(大于0),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第一个因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第一个因数,一个因数乘1,积等于这个因数。
【详解】A.0.99<1,0.99×0.93<0.93;
B.1×0.93=0.93;
C.1.01>1,1.01×0.93>0.93
故答案选:C
36.C
【分析】根据题意,用去一半后,减少的质量即是原有油一半的质量,所以用一桶油原来连桶的质量5.8千克减用去一半后连桶的质量3.5千克,即得到油的一半的质量,再乘2即得到原有油的质量;最后按照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5.8-3.5)×2
=2.3×2
=4.6(千克)
所以,原有油4.6千克。
故答案为:C
37.C
【分析】蝴蝶的飞行速度是每时7.7千米,根据蜜蜂与蝴蝶的飞行速度关系,给7.7乘2,所得积再加0.4即为蜜蜂的飞行速度。
【详解】“7.7×2+0.4”解决的问题是蜜蜂飞行的速度是多少。
故答案为:C
38.B
【分析】已知:一只蝴蝶每时飞行7.5千米,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比这只蝴蝶的2倍还多0.3千米,根据题意即是要求这只蜜蜂每时飞行多少千米,应先求出蝴蝶的2倍是多少,即7.5×2,求出结果,再加上0.3千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据分析得出蜜蜂每时飞行的距离是:
7.5×2+0.3
=15+0.3
=15.3(千米)
那么“7.5×2+0.3”解决的问题是蜜蜂飞行的速度是多少。
故答案为:B
39.B
【分析】依据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法则判断:先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小数扩大成整数;然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补0占位。
【详解】A.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积有三位小数。
B.两个乘数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积有两位小数。
C.两个乘数一共有四位小数,所以积有四位小数。
根据上面的分析,乘积是两位小数的算式是30.2×0.9。
故答案为:B
40.B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a×(b+c)=a×b+a×c,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3.7×1.01=3.737
A.(100+1)×3.7
=100×3.7+1×3.7
=370+3.7
=373.7
B.(1+0.01)×3.7
=1×3.7+0.01×3.7
=3.7+0.037
=3.737
C.3.7×10+3.7×0.1
=37+0.37
=37.37
故答案为:B
41.A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它们的积就扩大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积,即100倍;因两个数的积是0.42,所以把0.4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只要把0.4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0×10=100
0.42×100=42
所以,两个数的积是0.42,如果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42。
故答案为:A
42.B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据此代入数据验证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例如:0.1×0.9=0.09、1×0.9=0.9、100×0.99=99;
故答案为:B
43.B
【分析】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或缩小)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据此解答。
【详解】把5.3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最终5.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也就是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故答案为:B
44.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乘法交换律是指一种计算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将1.01写成1+0.0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详解】3.4×1.01
=3.4×(1+0.01)
=3.4×1+3.4×0.01
=3.4+0.034
=3.434
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45.A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要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35不变,24和0.24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积的小数点也要向左移动两位,35×0.24=8.4,选项计算正确;
B.35和0.35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24和240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则最后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0.35×240=84,选项计算错误;
C.35和3.5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24和0.24相比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则最后积的小数点需要向左移动三位,3.5×0.24=0.84,选项计算错误。
计算结果正确的是35×0.24=8.4。
故答案为:A
46.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要连续乘2个1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0.58×10×10=5.8×10=58
两个数的积是0.58,如果这两个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58。
故答案为:B
47.A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用0.72乘5,求出0.72的5倍,再减去0.7。
【详解】0.72×5-0.7
=3.6-0.7
=2.9
比0.72的5倍少0.7的数是2.9。
故答案为:A
48.B
【分析】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乘数不变,积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把这个乘数乘,另一个乘数不变,所以积也要乘,即缩小到原来的。
故答案为:B
49.B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1.2×1.25;根据题图可知1.2×1.25相当于①+②+③+④的面积,而①面积的是1×1,②面积的是1×0.25,③面积的是0.2×1,④面积的是0.2×0.25,因此1.2×1.25=1×1+0.2×0.25+1×0.25+0.2×1;据此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1.2×1.25=1×1+0.2×0.25+1×0.25+0.2×1,而淘气在计算1.2×1.25时,方法是“1.2×1.25=1×1+0.2×0.25”,少计算了1×0.25+0.2×1,也就是图中的②和③ ,即淘气出错是因为没有计算图中的②和③。
故答案为:B
50.C
【分析】A.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把2.48乘10即可。
B.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把52.8除以10即可。
C.这幅画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公式进行计算,宽2.48分米约等于3分米,长52.8分米约等于53分米,这幅画大约的面积就用50乘3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A.2.48分米=24.8厘米,故2.48分米就是248厘米,表述错误。
B.52.8分米=5.28米,故52.8分米就是0.528米,表述错误。
C.2.48×52.8≈159(平方分米),因为长和宽都估大了,所以面积小于159平方分米,故这幅画的面积不会超过159平方分米,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