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填空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填空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09 07: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填空题
1.一个数的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4,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小数是( ),把它写成三位小数是( )。
2.刚出生时,大熊猫幼崽的体重平均约120克左右,体长约16厘米。用小数怎么表示呢?120克=( )千克 16厘米=( )米
3.奇思爸爸给奇思和妹妹每人买一个魔方(如下图)。爸爸用手机支付,支付时要输入的金额是( )元。
4.0.1里面有( )个0.01,十分位和百分位之间的进率是( )
5.在括号里填上“>”“<”或“=”。
0.527( )0.6 3.4( )3.04 8.090( )8.09
6.甲品牌的大米每袋重10.5千克,乙品牌的大米每袋比甲品牌的少1.7千克,乙品牌的大米每袋重( )千克。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0.( )8<0.7 41.( )6<41.83 7.02>6.( )1
8.找规律填数。
(1)3.51,( ),4.11,4.41。
(2)7.6,6.9,( ),5.5,( )。
9.在7.4,7.34,7.05,7.80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10.2.060化简后是( ),把3.9改写成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小数是( )。
11.一个数是由6个十分之一,3个百分之一,7个千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4.7中的“7”在( )位上,表示( )个( ),59个0.01是( )。
13.淘气在计算一道小数加法算式时,把其中一个加数3.5看成了35,得数为42.88。这道题的实际得数是( )。
14.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99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89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
15.已知两个数的差是28.6,如果被减数减少3.2,减数增加3.2,差变为( )。
16.如果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是7厘米和9厘米,那么它的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大于( )厘米且小于( )厘米。
17.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45°和55°,它的第三个内角是( )°。
18.笑笑参加手工社团需要把20厘米的吸管剪成三段并围成一个三角形(吸管刚好用完,边的长度取整厘米数),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可以是( )cm、( )cm和( )cm。
19.数学课上,同学们把一根长15厘米的木棒截成三段,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是( )厘米、( )厘米和( )厘米。
20.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都是80°,它的第三个内角是( )°;按边分,它是( )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
2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22.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锐角是45°,(三个角都不相等)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3.小刚的一张A4纸放在书包里不小心被折起一个角,如图所示,被折的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如果∠1=35°,那么∠2=( )°。
24.有一些整厘米长的小棒,先选长6cm、9cm的小棒各一根,如果要摆成一个三角形,另一根小棒最长是( )cm,最短是( )cm。
25.用2个三角形正好能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4°,另一个角是( )。
26.如果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长6厘米和11厘米。如果第三条边的长度也为整数厘米数,第三条边的长度有( )种可能。
27.如图,∠1=( )°,∠2=( )°。
28.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 )。如果它的顶角是30°,它的一个底角是( )。
29.取10cm和6cm的小棒各2根,把长度相等的两根作为对边,这样可以摆成( )或( )两种四边形。
30.下图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和( )个梯形,有( )个直角三角形和( )个锐角三角形。
31.根据12×34=40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3.4=( ) ( )×3.4=0.408
32.把12.4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到0.124,得到的数是原数的( )。
33.根据13×15=195,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0.15=( ) ( )×15=1.95 ( )×( )=19.5
34.把0.508先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再缩小到所得数的,得数是( )。
35.王奶奶要拿26个鸡蛋到市场上去售卖,这些鸡蛋一共是1.4千克。如果按每个鸡蛋0.5元出售,这些鸡蛋可卖( )元,如果按每千克8.5元出售,这些鸡蛋可卖( )元。
36.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1.65,这个小数原来是( )。
37.若a×0.5=b×0.3,且a、b均不为0,那么a( )b。(括号里填“>”“<”或“=”)。
38.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63,原数是( )。
3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5+( )<10 26>( )×5.5
100×( )=55 70÷( )=0.07×10
4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84米,宽是0.4米,它的周长是( )米。
41.把50.2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其中数字2所对应的计数单位就从十分之一变成了( )。
42.笑笑在计算时,先算出了的积,他再把这个结果缩小到原来的( )就可以得到的积。
43.1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7.25元,淘气用5.2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 )元。
44.两个数的积是11.5,如果其中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另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则积是( )。
45.在0.1,6.5,0.7,1.8,0.70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这两个数的积是( )。这几个数中,( )和( )的大小相同。
46.把5.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把6.7缩小到它原来的是0.067。
47.一辆汽车的平均速度为80千米/时,按这个速度,这辆汽车3.5时行驶( )千米。
48.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2.74,这个数是( ),将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2740。
49.因为203×16=3248,所以2.03×0.16=( )。如果△+○=10,那么7.6×△+7.6×○=( )。
50.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后,再向右移动二位后是2.76,这个小数原来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专题训练:填空题》参考答案
1. 40.04 40.040
【分析】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去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据此写出这个小数。
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改写小数。
【详解】根据分析:一个数的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4,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小数是40.04,把它写成三位小数是40.040。
2. 0.12 0.16
【分析】根据质量单位的换算1千克=1000克,长度单位的换算1米=100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0克=0.12千克 16厘米=0.16米
3.8.72
【分析】已知一个魔方4.36元,爸爸给奇思和妹妹每人买一个,也就是要付两个魔方的钱。把两个魔方的价格相加即可。
【详解】4.36+4.36=8.72(元)
奇思爸爸给奇思和妹妹每人买一个魔方。爸爸用手机支付,支付时要输入的金额是8.72元。
4. 10 10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0.1表示十分之一,0.01表示百分之一。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十分之一);把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0.01(百分之一)。十分位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中的1份,也就是,百分位表示把1平均分成100份中的1份,也就是,从十分位到百分位,相当于把再平均分成10份得到,也就是是的10倍。
【详解】因为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所以0.1里面有10个0.01。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1,也就是,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01,也就是,把0.1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01,所以十分位和百分位之间的进率是10。
5. < > =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依次类推即可。据此比较0.527和0.6、3.4和3.04的大小。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据此比较8.090和8.09的大小。
【详解】0.527<0.6 3.4>3.04 8.090=8.09
6.8.8
【分析】根据题意,用甲品牌的大米每袋的重量减去乙品牌比甲品牌少的重量,即可求出乙品牌的大米每袋重多少千克。
【详解】10.5-1.7=8.8(千克)
乙品牌的大米每袋重8.8千克。
7. 6 7 9
【分析】对于小数比较大小,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则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数大;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数大。
【详解】第一题十分位必须比7小,最大时比7小1是6,因此0.68<0.7;
第二题十分位必须比8小,最大时比8小1是7,因此41.76<41.83;
第三题整数部分7>6,所以十分位最大填9,因此7.02>6.91。
8.(1)3.81
(2) 6.2 4.8
【分析】(1)仔细观察数据特点可知,数据依次变大。4.41-4.11=0.3,即后一个数等于前一个数加上0.3。所以括号里的数等于3.51加上0.3。
(2)仔细观察数据特点可知,数据依次变小。7.6-6.9=0.7,即后一个数等于前一个数减去0.7。所以括号里的数等于前面的数减去0.7。
【详解】(1)3.51+0.3=3.81,3.81+0.3=4.11。
3.51,3.81,4.11,4.41。
(2)6.9-0.7=6.2,6.2-0.7=5.5,5.5-0.7=4.8。
7.6,6.9,6.2,5.5,4.8。
9. 7.80 7.05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7.80>7.4>7.34>7.05
在7.4,7.34,7.05,7.80中最大的数是7.80,最小的数是7.05。
10. 2.06 3.900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一个小数在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由数位表可知小数点后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1),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01),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001),把3.9改写成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小数,在原小数末尾添2个0即可。
【详解】2.060化简后是2.06,把3.9改写成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小数是3.900。
11. 0.637 0.001 637
【分析】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详解】一个数是由6个十分之一,3个百分之一,7个千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0.637,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它有637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 十分 7 0.1 0.59
【分析】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要求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就是看此数字在哪一个数位上和计数单位是什么,就有几个计数单位。
【详解】4.7中的“7”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0.1,59个0.01是0.59。
13.11.38
【分析】淘气在计算一道小数加法算式时,把其中一个加数3.5看成了35,得数为42.88,那么直接用42.88减去35算出另一个加数,然后再加上3.5即可算出正确的得数。
【详解】42.88-35=7.88
7.88+3.5=11.38
这道题的实际得数是11.38。
14. 0.99 0.089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去计量,有几份就表示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也可以分别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就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详解】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9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0.99;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8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0.089。
15.22.2
【分析】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就减少几。减数不变,被减数减少几,差也减少几,据此解答。
【详解】被减数减少3.2,差也减少3.2,28.6-3.2=25.4。这时的差是25.4。
减数增加3.2,差继续减少3.2,25.4-3.2=22.2。差变为22.2。
16. 2 16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9+7=16(厘米)
9-7=2(厘米)
所以如果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是7厘米和9厘米,那么它的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大于2厘米且小于16厘米。
17.80
【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已知两个内角,用减法已知两个内角,即可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详解】180°-45°-55°=80°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45°和55°,它的第三个内角是80°。
18. 5 6 9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5+6+9=20,5+6>9,且,所以可以剪成,5厘米、6厘米、9厘米三段。
笑笑参加手工社团需要把20厘米的吸管剪成三段并围成一个三角形(吸管刚好用完,边的长度取整厘米数),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可以是 5cm、6cm和9cm。(答案不唯一)
19. 4 4 7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周长是15厘米,要能拼成三角形,7+8=15(厘米),则至少有一条边小于或等于7厘米,才能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列出可能拼成的三角形即可。
【详解】假设其中一条边是7厘米,15-7=8(厘米)
另外两边之和是8厘米,可以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8÷2=4(厘米)
数学课上,同学们把一根长15厘米的木棒截成三段,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是4厘米、4厘米和7厘米。(答案不唯一)
20. 20 等腰 锐角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已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都是80°,第三个内角是180°-80°-80°=2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等,所以它是等腰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80°-80°-80°
=100°-80°
=20°
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都是80°,它的第三个内角是20°;按边分,它是等腰三角形:按角分,是锐角三角形。
21.18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由图可知,拼成的大三角形虽然变大了,但它还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始终是180°。
故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2.锐角
【分析】锐角大于0小于 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锐角三角形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指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指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和为180°-45°=135°,因为最小的角为45°,而且三个角都不相等,所以可以假设其中一个角是46°,求出第三个角的最大值,再进行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即可。
【详解】180°-45°=135°
假设其中一个角是46°,那么另一个角最大为:
135°-46°=89°
89°<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3. 直角 70
【分析】锐角大于0小于 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锐角三角形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指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指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A4纸为长方形,所以被折的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那么被折的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将所折的角标上∠3和∠4,如图:,观察图可以发现,∠3和∠4是相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用180°依次减去∠1和90°,即可求出∠3,平角为180°,又因为∠2、∠3和∠4组成平角,用180°依次减去∠3和∠4,即可求出∠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被折的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图:
∠3=∠4
∠3:
180°-90°-35°=55°
∠2:
180°-55°-55°=70°
所以如果∠1=35°,那么∠2=70°。
24. 14 4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6+9=15(cm)
第三边要比15cm小,比15小的最大整数是14,即第三边最长是14cm;
9-6=3(cm)
第三边要比3cm大,比3大的最大整数是4,即第三边最短是4cm。
则有一些整厘米长的小棒,先选长6cm、9cm的小棒各一根,如果要摆成一个三角形,另一根小棒最长是14cm,最短是4cm。
25. 180° 36°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与大小无关;
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用180°减90°后,再减其中一个锐角的度数即可。
【详解】180°-90°-54°
=90°-54°
=36°
则用2个三角形正好能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4°,另一个角是36°。
26.11
【分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11=17 (厘米)
11-6=5 (厘米)
那么第三条边要大于5厘米小于17厘米,6~16厘米都可以,因此有11种可能。
27. 50 22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40°和直角90°组成一个三角形,用180°-90°-40°即可解答∠1,∠1和18°合起来是上面一个大角,用180°减去90°再减去上面这个大角,剩下就是∠2度数。
【详解】180°-90°-40°=50°,∠1=50°;
18°+50°=68°,180°-90°-68°=22°,∠2=22°。
28. 120°/120度 75°/75度
【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再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两个底角的度数,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用“180°-30°=150°”求出它的两个底角的度数和,又因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它的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用“150°÷2=75°”,即可求得它底角的度数。
【详解】180°-30°×2
=180°-60°
=120°
(180°-30°)÷2
=150°÷2
=75°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的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120°。如果它的顶角是30°,它的一个底角是75°。
29.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分析】长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根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取10cm和6cm的小棒各2根,把长度相等的两根作为对边,这样可以摆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两种四边形。
30. 2 3 2 3
【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据此在图中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
【详解】
平行四边形有:,共2个;
梯形有:,共3个;
直角三角形有:,共2个;
锐角三角形有:,共3个。
所以,图中有2个平行四边形和3个梯形,有2个直角三角形和3个锐角三角形。
31. 4.08 0.12
【分析】根据“积的小数位数等于所有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以及12×34=408可知:
1.2×3.4中,因数1.2是一位小数,因数3.4是一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是两位数即4.08;
()×3.4=0.408中,积是三位小数,其中一个因数3.4是一位小数,那么另一个因数一定是两位小数即0.12;据此解答。
【详解】1.2×3.4=4.08
0.12×3.4=0.408
32. 左 两
【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这个小数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
【详解】根据观察,12.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124,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
33. 0.195 0.13 13 1.5
【分析】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法则:先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小数扩大成整数;然后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解答。
【详解】1.3×0.15乘数中一共有3位小数,所以195从右数三位小数是0.195;
积1.95是两位小数,15是整数,所以另一个乘数应为两位小数,另一个乘数是0.13;
积19.5是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中有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整数即可,所以13×1.5=19.5。(答案不唯一)
34.5.08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把0.508先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再缩小到所得数的,就是把0.50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据此解答。
【详解】0.508×1000÷100
=508÷100
=5.08
把0.508先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再缩小到所得数的,得数是5.08。
35. 13 11.9
【分析】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写结果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
已知有26个鸡蛋,每个鸡蛋卖0.5元。那么总共可卖的钱数就是鸡蛋的个数乘每个鸡蛋的售价,已知鸡蛋总重1.4千克,每千克卖8.5元,那么总共可卖的钱数就是鸡蛋的总重量乘每千克的售价,据此解答。
【详解】对于按每个鸡蛋0.5元出售的情况:26×0.5=13(元)
对于按每千克8.5元出售的情况:1.4×8.5=11.9(元)
如果按每个鸡蛋0.5元出售,这些鸡蛋可卖13元,如果按每千克8.5元出售,这些鸡蛋可卖11.9元。
36.0.165
【分析】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结果是1.65,要求原数是多少,那可以将1.6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即可求出。
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65×100=165
165÷1000=0.165
这个小数原来是0.165。
37.<
【分析】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解析可知,0.5>0.3,且a、b均不为0,那么a<b。
38.7
【分析】小数的往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乘1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把原来的数看作1份,那么移动后就是这样的10份,比原来大9份。也就是9份是63。据此可以解答原来的数是多少。
【详解】10-1=9
63÷9=7
所以,原数是7。
39. 1.4 4 0.55 100
【分析】先计算出10与8.5的差,所填的数比计算出的差小即可。
4×5.5=22<26,依此填空。
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可知,将5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得到括号里的数。
先计算出0.07×10的积,再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填空。
【详解】10-8.5=1.5,1.5>1.4,即8.5+1.4<10。(答案不唯一)
26>4×5.5。(答案不唯一)
55÷100=0.55,即100×0.55=55。
0.07×10=0.7,70÷100=0.7,即70÷100=0.07×10。
40.2.48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它的周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84+0.4)×2
=1.24×2
=2.48(米)
所以它的周长是2.48米。
41.十
【分析】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将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乘10、100、1000……,反之也成立;据此解答
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往左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干亿……;
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各位称小数位,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起分别称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50.28×100=5028
因此把50.2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5028,50.28的2在十分位上,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而5028的2在十位上,计数单位是十,因此由50.28变成5028,其中数字2所对应的计数单位就从十分之一变成了十。
即把50.2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其中数字2所对应的计数单位就从十分之一变成了十。
42.
【分析】3.2×0.6中,两个乘数都是一位小数,那么积应是两位小数,按照32×6来计算,最后应该把得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将得数缩小到原来的。
【详解】笑笑在计算时,先算出了的积,他再把这个结果缩小到原来的就可以得到的积。
43.37.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美元可以兑换7.25元人民币,那么5.2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5.2×7.25)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2×7.25=37.7(元)
即1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7.25元,淘气用5.2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37.7元。
44.115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如果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两个数的积是11.5,如果其中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此时积是11.5×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11500,另一个数缩小到它的,此时积11500也缩小到它的,也就是115。
【详解】两个数的积是11.5,如果其中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另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则积是115。
45. 0.1 6.5 0.65 0.7 0.70
【分析】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数位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先比较这组小数的大小,再找出最小和最大的数即可,再把这两数相乘即可求出最大和最小两个数的积;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找到这组小数中两个相等的小数即可。
【详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7=0.70;
0.1,6.5,0.7,1.8这四个小数的整数部分6>1>0,因此6.5最大,1.8大一些,0.1和0.7小一些;0.1和0.7的十分位上的数1<7,因此,0.1<0.7,即0.1最小。
6.5×0.1=0.65
即在0.1,6.5,0.7,1.8,0.70中,最小的数是0.1,最大的数是6.5,这两个数的积是0.65。这几个数中,0.7和0.70的大小相同。
46.520;100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100、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100、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5.2×100=520
6.7÷100=0.067
把5.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520;
把6.7缩小到它原来的,即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0.067。
47.280
【分析】行程问题中,距离=速度×时间,要求这辆汽车3.5时行驶的路程,用80×3.5计算即可。
【详解】80×3.5=280(千米)
一辆汽车的平均速度为80千米/时,按这个速度,这辆汽车3.5时行驶280千米。
48. 27.4 100
【分析】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2.74,求这个数是多少,将2.7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可;求将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是2740,观察这个数的小数点应向右移动几位为2740即可;据此解答。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也就是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2.74×10=27.4,所以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2.74,这个数是27.4。27.4×100=2740,所以将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2740。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9. 0.3248 76
【分析】(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也除以几(0除外),原来的积就除以它们的乘积;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乘相同的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或缩小)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2)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将相同的因数7.6提取出来。
【详解】(1)变成,相当于是第一个因数203除以100,第二个因数16也除以100,最后积会除以10000,所以;
(2)根据题意把7.6提取出来进行计算
所以。
50.27.6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可知,只需要将2.7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即可得到原来这个小数。
【详解】2.76÷100×1000
=0.0276×1000
=27.6
这个小数原来是27.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