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物质的特性
第1节 质量和密度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550mL
5000mL
我们发现:
同样都是水,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
那么,对于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新课导入
实验室有三种相同体积的金属
用托盘天平发现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出它们是什么金属呢?
探索活动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三、实验方法
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量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记录并处理数据。
质量/g 体积/cm3
铝块1 2.7 1
铝块2 10.8 4
铝块3 21.6 8
/g·cm-3
质量
体积
2.7
2.7
2.7
探索活动
三、实验方法
2、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1 2 3 4 5 6 7 8
30
25
20
15
10
5
四、得出结论
铝块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思考与讨论
1 2 3 4 5 6 7 8
30
25
20
15
10
5
如果把铝块换成铜块、铁块或者木块,它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会跟铝块一样吗
铝块
铁块
铜块
木块
物质不同,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密度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注意点: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密度
密度=
质量
体积
ρ=
m
V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为:
两者的换算关系是:
1克/厘米3
= 千克/米3
1×103
单位:千克/米3 (国际单位) 克/厘米3 (常用单位)
读法: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
密度
仔细观察一些物质的密度,你有什么发现?
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金属的密度比较大,气体的密度比较小(水银除外)
ρ(固体) > ρ(液体) > ρ(气体);
3、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
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
4、同种物质密度与它的状态有关;比如水的密度不等于冰的密度。
第一种金属:8.9×103kg/m3
第二种金属:7.9×103kg/m3
第三种金属:2.7×103kg/m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物质的紧密程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
密度
铁
铜
铝
ρ水=1.0×103kg/m3
物理意义
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方法与技能
例题 某同学想了解一把汤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用天平测得汤匙的质量为 31.6 g,当他将汤匙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量筒的读数由 25 mL增大为 29 mL。试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这把汤匙可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汤匙的密度为:
答:这把汤匙可能是用铜制成的
密度的应用
查密度表可知,汤匙的密度与铜的密度相同
1、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
2、写出正确的公式
3、带单位带入公式
4、解答
解:汤匙的质量m=31.6g 体积V= 29cm3-25cm3=4cm3
密度的应用
ρ=
m
V
V=
m
ρ
m=ρV
已知质量和密度可以求体积
已知密度和体积可以求质量
密度的应用
把一瓶乳酸菌饮料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几小时后,乳酸菌饮料瓶的瓶盖的变化如图所示。试推断乳酸菌饮料在冷冻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解释
水结冰,质量不变;
ρ水>ρ冰;
相同质量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V水 V冰;
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
放入冷冻室前 放入冷冻室几小时后
乳酸菌饮料瓶冷冻前后发生的变化
变化:体积变大。
解释: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密度的应用
科学阅读
课堂小结
1、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3、ρ水=1.0×103kg/m3的物理意义: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课堂巩固
1、1m3 的水完全结成冰后,它的( )
A. 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B. 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变小
C. 质量和体积都不变,密度变大
D. 质量和体积都变小,密度变小
B
课堂巩固
2、“铁比棉花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①相同体积时,铁比棉花质量大。
②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