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4 18:5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案
宜宾市二中 陈娟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把握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知道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南宋偏安等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本课所叙述各政权并立与战和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认识民族友好和融合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众多民族政权错综复杂的关系、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学习过程:
一、单刀赴会(自学检测,抢答,成绩记入小组评分。)
1、辽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2、北宋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3、西夏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4、金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5、南宋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
6、考考大家:观察民族政权并立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按政权建立的时间顺序,将以下政权名称填入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中相应位置。
北宋 南宋 西夏 西夏 辽金
二、能力碰撞(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信息,请你判断是哪个民族遗留下的历史信息。


2.每个民族都在学习中成长,吸收先进文明才能够插上腾飞的翅膀。你能够根据老师的示例,说说契丹和党项吸收先进文明的例子吗?


3.请找出各民族政权纷争的史实,并说明他们是在争什么?


4. 以澶渊之盟为例,说明纷争的结果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对辽来说:

对北宋来说:

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来说:


5. 据历史记载,宋朝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的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0%,年税收峰值一亿两千万贯,是明朝的十倍。四大发明中有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是在宋朝产生,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探讨为什么宋没能完成统一。



三、情感升华
探究岳飞精神的价值所在。



四、过关斩将
1、12世纪初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是:( )
A、南宋 B、辽 C、西夏 D、金
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
A、寇准 B、秦桧 C、阿保机 D、岳飞
3、赵匡胤取代下列哪个朝代建立了北宋:( )
A、后唐 B、后周 C、后汉 D、后晋
4、唐朝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 )
A、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B、三国鼎立局面
C、西晋统一的局面 D、宋金对峙局面
5、读下图,完成下列表格:
战 和
北宋与辽 澶州之战:皇帝: 宰相: 结果:北宋打败辽。 议和:北宋给辽 ,辽撤军( 之盟)。
北宋与西夏 连年交战。 议和:北宋给西夏 , 向 称臣。
南宋与金 南宋抗金将领: 收复 ,取得 大捷,被 和 以“谋反”罪名杀害。 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给金送 ;双方边界 到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课后作业:参与网络讨论:岳飞是“民族英雄”吗?(温馨提示:请先查阅民族英雄的含义。)
五、史学心语
学到的历史;


存在的疑惑:

六、史海拾贝
燕京八景
老北京著名的八处景点,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产生于金代,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
金代定都燕京,改称中都。民间多用燕京旧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道陵)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卢沟桥在北京广安门外西南,横跨永定河上,始建于1189年(金),后历经重建,有八百多年历史,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共485个,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古时,这里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更显明媚皎洁,从而成为古代著名的燕京八大景点之一。相传乾隆皇帝秋日路,得此良辰美景,赋诗“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于此,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如今永定河因2008年奥运会又重新贮满了水,宛平城内月色朦胧,美丽的月亮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站在卢沟桥上,又可以欣赏到“一天三月”的旷世奇景了。
东方金字塔
西夏是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王朝。自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经历10代皇帝。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最鼎盛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
1972年,考古人员连绵的贺兰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一片无垠的野性大漠托起一个又一个金字塔形高大的黄土建筑,在广阔的西部天空下显得格外雄伟。每个较大的黄土建筑周围,均环绕着方形的城墙等到辅助性建筑,像一座座神秘的城堡。而它们的断壁残垣在风蚀日晒之中,却显示着一种永不屈服时间和沙暴磨砺的顽韧。当时,考古人员在这里时共发现有高大墓冢的陵墓15座,并按调查顺序进行了首次编号。不久,他们终于认定这些雄伟的建筑正是西夏皇家陵墓。西夏王陵在这里静卧了千年之久!
考古人员从中发现了一些很珍贵的西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物。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游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绘画,有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有各个时期的流通钱币,有工艺精巧的各类铜器、陶棋子等文物。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当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独特的石雕和泥塑。这些文物的发现为研究西夏文明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
通过不断的发掘,截至1999年共发现帝陵9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陪葬墓253座,还有一些尚未发现的和由于贺兰山山洪等自然因素而消失的并不在少数,因此其真实数量可见一斑。东西 5公里,南北10多公里,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如此之大的皇家陵园在中国实属罕见。没有秦陵的铺张、没有唐陵的华彩、没有明陵的气派、没有宋陵的考究,却更表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难怪有关学者感叹,若能恢复西夏王陵本来富丽堂皇的建筑、松柏相映的环境和紫烟氲氤的气氛,宏大壮丽的帝王陵园景象将再现于西北边陲。在精确的坐标图上,人们还惊奇地发现,九座帝王陵组成一个北斗星图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布局排列!2000年4月结束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活动,西夏王陵的调查与发掘以其具有的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榜上有名。
宋朝积贫积弱的原因
在经济方面,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其实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据历史记载,宋朝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当时的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0%,年税收峰值一亿两千万贯。是明朝的十倍。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国人的骄傲,四大发明中有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是在宋朝产生,可是为什么宋朝还要被说成积贫积弱呢?
首先总结其主要原因可以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下几点:1、北方缺乏保护屏障;2、君王臣子的好逸恶劳;3、国家政策重文轻武;4、多次改革未见成效;5、国家制度管理过于分散。
另外又可以从内忧外患两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谈。内忧:宋为了加强皇权,集中军权,分散相权。使权利集中于皇帝,这不利于国家灵活发展,也使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大打折扣,埋下了国家积贫积弱的祸根。冗兵冗官冗费现象造成了国家的积贫,分散军队,重文轻武,导致军队战斗力极度匮乏,造成了国家的积弱。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都以夭折结束,朝廷进一步陷入积贫积弱,统治危机加深。国内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百姓苦不堪言,起义不断,造成国家的不安定。人才流失,当时出现一种宋人帮助其他国家攻打宋的现象。外患:当时与北宋并存的还有辽,西夏,回鹖,吐蕃,大理等王国。由于统治腐败,宋朝对外态度软弱,打了胜仗的宋却每年要给辽送大量岁币,同时北宋内实外虚,边防薄弱,无力抵抗西夏和辽对其边境的侵扰。 综上,由于多种原因,最终造成了宋的积贫积弱。
靖康之变
北宋靖康元年11月,金朝军队攻破宋朝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东京(今开封)。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北宋皇帝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史称“靖康之变”,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并深深地刺痛了汉人的内心,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