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4《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题(含答案)生物学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1.4《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题(含答案)生物学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0 10: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4《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植被在自然界水循环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B.植被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环境湿度
C.植被能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
D.植被能够促进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2.“爱护绿色生命,就是爱护人类”。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绿色植物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物质等,还能够保持水土
D.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
3.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
A.绿色植物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之源 B.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不利于水循环
C.很多植物的茎和叶的表面粗糙不平,不能消音 D.香蕉、小麦、水稻都是人类的主要食物
4.“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说明了森林的作用是(  )
A.降低噪声和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和美化环境
C.过滤尘埃和净化空气 D.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5.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  )
A.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D.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6.人类等动物的食物最终来源于(  )
A.肉类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无机物 D.维生素
7.据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树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作为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8.近几年来,我市大面积增加绿地植被,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从而增加降水量
B.绿色植物的茎叶能承接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泥土的冲刷
C.绿色植物落下的枯枝败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进而补充地下水
D.绿色植物在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减少沙尘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能力提升】
1.《黄帝内经》里针对饮食养生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体现了绿色植物(  )
A.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能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C.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无机盐
D.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和能量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是(  )
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以上三项都是
3.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到目前为止,共有8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12名科学家摘取。请完成下列相关经典实验的分析。
(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泥土的质量减少了60克,主要原因是 。
(2)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中②和 对照,说明植物能够更新由于小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后来,其他科学家的实验相继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
(3)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现在,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 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并对维持大气中的 平衡起重要作用。
4.“十四五”期间,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成为一项重要目标。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陕西大荔冬枣走向世界。如图为大荔冬枣叶片三大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该生理过程在冬枣叶片细胞的 (填结构)中进行,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与过程A相比,冬枣叶片中的过程C能够利用 ,把二氧化碳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如淀粉),并释放氧气。
(3)提高大棚内冬枣的产量是枣农非常关心的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枣农提出一条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冬枣产量的有效措施: 。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熄灭;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也能正常生活。
材料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材料三: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
(1)材料一中普利斯特利的实验都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这时玻璃罩内的小白鼠能正常生活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了 (填气体名称)。
(2)材料二中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 运走耗尽。
(3)由材料三中恩格尔曼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而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5)2020年11月22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中和。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护绿和低碳”做些什么?写出一条具体措施 。
【拓展延伸】
1.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①、②表示气体,I表示结构,A、B表示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图中I结构是由两个半月形的 构成的 ,除了①、②能进出I结构外,能从该结构散失的物质有 。
(2)燃料的燃烧加剧了生物圈中[①] 的排放,图中生理活动 (填字母)也能增加大气中该气体的浓度。
(3)我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保护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进行 消耗①。另一方面我们中学生能为此做些什么? 。(写出两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 答案:C
解析:植被能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但这不属于植被在自然界水循环中的作用。A、B、D 选项均正确描述了植被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2. 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但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也能进行,只是会受到一定影响。A、B、C 选项描述均正确。
3.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之源,A 正确;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B 错误;很多植物的茎和叶的表面粗糙不平,能消音,C 错误;小麦、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香蕉不是,D 错误。
4. 答案:D
解析:“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说明了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5.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6. 答案:B
解析:人类等动物的食物最终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7. 答案:A
解析:树能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地球温室效应,A 错误;树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作为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B、C、D 正确。
8.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能够降低大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增加降水量,A 错误;B、C、D 选项均正确描述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能力提升】
1. 答案:D
解析:“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体现了绿色植物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和能量。
2. 答案:D
解析: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吸收灰尘,降低噪音;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
(1) 答案:植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
答案:③;氧气。
答案:淀粉。
(4) 答案:光能;碳 — 氧。
4. (1) 答案:光合作用;叶绿体;碳 — 氧。
(2) 答案:光能;水;有机物。
(3) 答案:合理密植(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5. (1) 答案:光合;氧气。
(2) 答案:淀粉等有机物。
(3) 答案:叶绿体。
(4) 答案:碳 — 氧。
(5) 答案:绿色出行(或节约用纸、节约用电等)。
【拓展延伸 】
(1) 答案:保卫细胞;气孔;水蒸气。
(2) 答案:二氧化碳;B。
(3) 答案:光合作用;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解析:图中 I 结构是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除了二氧化碳和氧气能进出气孔外,水蒸气也能从该结构散失。燃料的燃烧和生物的呼吸作用(B)都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中学生可以通过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行动为 “护绿和低碳” 做贡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