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04聆听革命先驱的故事
12《清贫》
03体悟军人的钢铁意志
10《军神》
02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思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01领略诗人的报国之志
9《古诗三首》
06学描写,表人物内心
习作:他 了
05梳理总结谈方法
《语文园地》
品细节之妙,悟家国深情
用细节之法,表人物内心
04聆听革命先驱的故事
在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有这样一位共产党人,他凭借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他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前,他始终坚贞不屈,展现出非凡的革命意志。
今天,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与伟大的家国情怀。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
清
清
清
贫
贫
方志敏
清贫是什么意思?
解“清贫”之意
清贫
“清”字从水,右边的“青”代表水碧绿清澈,引申为清白的意思。
“贫”下面的“贝”代表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清贫”不仅指物质上的贫困,也指精神上的清廉、清醒、自持。
方志敏故事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弋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他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16篇计14万字文稿。他用敌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忠诚与执着。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34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组成。1935年1月当先遣队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被敌人包围了。由于叛徒的告密,方志敏不幸被捕。匪兵们认为,像方志敏这样的“大官”肯定带着很多钱,于是就将方志敏浑身上下搜查了一遍,又从头到脚,从衣领到袜底仔细搜查了一遍,但除了一支笔、一只怀表、一颗私章之外,连一枚铜板也没有找到。在狱中,方志敏通过这件事于1935年5月26日写下了《清贫》一文,后秘密托人辗转送到上海,通过宋庆龄、鲁迅等转交党中央。
历史背景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筹集 矜持不苟 被俘 金镯 威吓 裤裆 企望 彼此 汗褂裤 山坞
dānɡ
chóu
jīn
zhuó
hè
qǐ
bǐ
wù
ɡuà
fú
学习字词
读
一
读
矜持:①庄重,严肃;②拘谨,拘束。
(1)矜持不苟,大公无私,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美德。
(2)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矜持,不苟大方。
庄重严肃,丝毫也不马虎。
一点一滴、颇似奇迹、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洁白朴素
意外之财、坚决不相信、注目搜寻
毫无所得、持弹欲放
学习字词
方志敏
国民党兵士
吓
xià
hè
吓人
恐吓
惊吓
威吓
学习字词
多音字
表示“使害怕”时,读xià
表示“恐吓”“叹词,表示不满”时读hè。
用强有力的气势镇吓住对方
(1)一个兵士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 )地吼道……
(2)你这个奇怪的发型吓( )了我一跳。
hè
xià
课堂练习
读
一
读
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è xià】 威吓( ) 惊吓( ) 恐吓( )
下列画横线的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筹集(cóu) 矜持(jīn)
B.镯子(zuó) 裤当(dānɡ)
C.深山屋(wū) 恐吓(hè)
D.彼此(bǐ) 惊吓(xià)
·
·
·
hè
xià
hè
D
chóu
zhuó
坞
课堂练习
整体感知
默读思考: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再想想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然后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方志敏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一向具备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趣事”的过程:方志敏被俘时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逼问,但他们却什么也没得到。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写方志敏家中唯一的财产是几套旧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写清贫,洁白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
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本文详细记叙了本文主要写了方志敏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逼问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清贫”的理解。
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从方志敏的自述和他同两个兵士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画出能体现方志敏精神品质的语句,并作批注。
读一读
画一画
写一写
感悟品质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感悟品质
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
“长期”“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说明方志敏清贫朴素的生活是经常性的,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由此可以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
“一点一滴”表明他把所有的钱都用作了革命事业,没有浪费一分一毫。他管理那么多款项,依然能克己奉公,过着清贫的生活,令人敬佩。
克己奉公、甘于清贫
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矜持不苟”:约束自己,恪守清贫,丝毫也不马虎。
“舍己为公”: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方志敏一生严于律己、清贫廉洁的作风在国民党官员们看来不可思议,而每个共产党人都是这样做的。这里运用对比,衬托出共产党人清廉奉公、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形象。
感悟品质
默读写方志敏被俘后被国方兵士搜身的段落,对比方志敏和国方兵士不同的动作、语言、神态,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这里是 描写,从两个“从……到……”和“摸、捏”的动作表明国方兵士搜得非常仔细,表现出国方士兵 ,什么都没有找到,暗示说明了方志敏是真的 。
感悟品质
国方士兵
通过对国方兵士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现了国方兵士的自私贪财、穷凶极恶。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感悟品质
国方士兵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手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仔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感悟品质
国方士兵
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刻画出国方兵士贪婪的嘴脸。
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通过对国方兵士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现了国方兵士的自私贪财。
感悟品质
国方士兵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感悟品质
方志敏
廉洁奉公 不卑不亢
句子连用了两个感叹号,表现了方志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心理和国民党兵士______的本性。
鄙视那两个国民党兵士
贪婪
将描写方志敏和国方兵士的语句放在一起对比着读,你有什么体会?从哪里体会到的?
国民党士兵
自私贪财
穷凶极恶
方志敏
一身正气
廉洁奉公
感悟品质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传世宝”表面是指什么?实际又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世宝”表面是指几套旧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实际上指的是共产党员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
感悟品质
“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呢?方志敏为什么要一直坚持这种生活态度?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感悟品质
你对“清贫”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清贫”不仅指的是洁白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精神气节。
方志敏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赞美、讴歌自己。
向真正的革命者,向共产党员提出希望。
像方志敏这样清贫朴素、克已奉公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你能列举一些吗
课外拓展
周恩来总理
“你很难想象,一国总理一双鞋穿了20多年,底子换了又换。”赵炜回想起来颇为心疼,“在总理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的衬衫都是破的,中山装,从外面看,领子是新的,实际上衣服都是旧的,睡衣都有很多补丁;西花厅的窗帘坏了,邓大姐都不让换新的,最后我只能把自己办公室的旧窗帘换过来,这事才算解决。”赵炜说。
课外拓展
本文不仅仅反映了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清贫作为自己最大财富的高尚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今天同样需要它。让我们向方志敏学习,保持洁白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节约意识。
课堂小结
1、将今日所学知识说与家人、朋友听。
2、查找更多关于方志敏的资料,也可观看与方志敏有关的影视剧,深入了解这位伟人。
3、完成相应的练习。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