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生态系统》练习题(含答案)苏教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7《生态系统》练习题(含答案)苏教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0 10:4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章《生态系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麦田 B.草原中所有的牛、羊
C.城湖中的所有生物 D.黄河中所有的鱼
2.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海洋 C.陆地 D.草原
3.花亭湖湿地公园遍布芦苇、菖蒲等植物,有鸳鸯、野鸭等多种野生禽鸟在此栖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B.芦苇、菖蒲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鸳鸯、野鸭在湖中捕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地球之肺”的美誉
4.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③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①是生产者,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③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②积累的毒素最多
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目前还无法模拟出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
6.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7.某草场采用“牧鸡治蝗”的方法能有效控制草原蝗虫的泛滥。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在蝗虫的幼虫期放养牧鸡治蝗效果更明显
B.“牧鸡治蝗”利用了牧鸡与蝗虫之间的捕食关系
C.蝗虫→牧鸡是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D.若草场被重金属污染,则牧鸡体内重金属含量高于蝗虫
近几年,盱眙县等地推广了“稻虾共作”模式。稻田为龙虾提供丰富的昆虫和杂草,同时龙虾为稻田除草、治虫,其粪便也能肥田,从而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下图为某稻虾田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小题。

8.在稻虾田中,影响一株水稻生存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B.其他水稻
C.杂草、害虫、小龙虾、微生物等其他生物 D.以上都是
9.该食物网中包含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水稻→害虫→小龙虾→细菌 B.杂草→害虫→小龙虾
C.阳光→杂草→小龙虾 D.害虫→青蛙→蛇
10.在稻虾田中,能将龙虾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水稻再利用的成分是( )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1.若该稻虾田中的青蛙被大量捕捉,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不会影响其自我调节能力
B.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C.害虫数量迅速增加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12.下列有关稻虾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水稻和杂草
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C.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不能逆转
D.蛇获得的能量比青蛙少
13.若稻虾田中喷洒生物体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农药,则体内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水稻 B.害虫 C.青蛙 D.蛇
14.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是其中之一。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15.我国研究生物的历史十分悠久,《尚书》曾记载“鸟兽同穴”的现象,指的是鸟利用鼠穴营巢,鼠也得到鸟为它们报警。下列各项与此现象相似的是( )
A.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引起手癣、足癣
B.大豆与根瘤菌互利共生
C.稻田中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等
D.成百上千只蜜蜂生活在一起
16.如图是一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在某一时间点它们相对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丙→甲→丁→乙
B.甲、乙、丁都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C.如果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农药积累最多的是乙
D.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
17.如图为森林生态系统中与松鼠有关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B.松鼠体内的能量比松树体内的多
C.图中生物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苍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18.下列诗句都蕴含着生物学知识,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食物链:水稻→青蛙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植物开花受温度、光照影响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分解者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二、连线题
21.
22.请将生态系统与其相对应的特点连线。
23.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途径了解下列动物的分布和生活习性,画线将每种生物与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可能不止一个)连接起来。
猞猁       森林生态系统
扬子鳄      草原生态系统
疣鼻天鹅     海洋生态系统
鸬鹚       河流生态系统
黑斑蛙      湿地生态系统
鳗鲡       农田生态系统
24.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三、判断题
25.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
26.非生物因素只有光,水,温度。( )
2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
四、综合题
28.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某村庄建立了新型生态农业系统。该新型生态农业系统既可以解决部分资源粗放利用的问题,又有无污染、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如图是该新型生态农场模式图,请据图作答: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组成成分是 。
(2)在该生态系统中,人属于第 营养级,鸡和猪的种间关系是 。
(3)图中有 条食物链,假设人只有图中的食物关系,那么要使该农场供养更多的人,应减少人摄入 的比例。
(4)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该生态农场能解决资源粗放利用的原因是 。
29.稻田养鱼是一种生态种养农业模式。该模式用稻田中的水养鱼,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稻飞虱等害虫和杂草,鱼排出的粪便可以为稻田提供有机肥,促进水稻生长,从而实现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协调绿色发展。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鱼属于 。
(2)该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3)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4)写出图示中的一条食物链 。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优点是 。
30.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下图表示该河流的部分食物网(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丁以各种鱼为食,甲不摄食藻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遗漏了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是 。补充完整后,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丁与丙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的关系是 。
(3)从生态学角度解释,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过多,超过了该生态系统 能力的限度。
五、资料分析题
3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国民间有很多俗语和谚语都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燕子飞得低,出门带蓑衣”等。黄鼠狼和燕子形态结构各异,却都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
资料二:三门峡的白天鹅、信阳董寨的白冠长尾雉、太行山上的猕猴……根据初步调查,我省已知的高等植物约有四千余种,动物一万余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7种,野生动物94种。
(1)资料一中,黄鼠狼学名“黄鼬”,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哺乳纲食肉 鼬科的动物,
(2)谚语“燕子飞得低,出门带蓑衣”描述了降雨前燕子降低飞行高度的现象。降雨之前冷暖气流交汇会产生高速气流,不利于雨燕的高空飞行。此外,燕子捕食的某些昆虫也会因翅膀沾湿而低空飞行。由此可见,这句谚语 (填“有”或“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3)资料二直观地体现了河南地区 的多样性,如需更好地保护太行山上的猕猴,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4)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因为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性合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A B D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C B D D B D B
21.①---d;②---a;③---c;④---b;⑤---c;⑥---a
22.①-a;②-c;③-d;④-e;⑤-f;⑥-b
23.
24.①-A-d;①-E-f;②-B-b;②-C-e;②-D-a;②-F-c
25.错误
26.错误
27.正确
28.(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 二、三 竞争
(3) 3 鸡、猪
(4)该生态农场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29.(1)消费者
(2)太阳能/阳光
(3)竞争关系
(4)水稻→稻飞虱→鱼
(5)减少杂草与水稻的竞争以及害虫对水稻的危害/鱼粪提供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等
30.(1) 水草→甲→丁 6
(2) 消费者 捕食和竞争(两个均要答到)
(3)自我调节
31.(1)目 (2)有 (3) 物种 自然保护区 (4)生物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