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项目名称
九年级(上)语文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徐飞飞
活动时间
2015.10. 12
活动地点
初三办公室
活动主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心发言人
柯伟国
参加对象
备课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这篇杂文驳论方法,体会立论与驳论文异同之处,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积累本文优美而又准确生动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读语言及研讨论证方法,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深刻内涵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即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间接反驳)。
教学难点: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积累本文优美而又准确生动的语言。
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七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三、背景简介
????“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四、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疏通字词(幻灯片展示)。
脂(zhī)粉????玄(xuán)虚????省(xǐng)悟????渺(miǎo)茫
脊(jǐ)梁??????诓(kuāng)骗???
怀古伤今:不满现实,追怀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代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自欺欺人:欺骗自己和他人。
2.朗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
(学生朗读文章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再次朗读课文,加深文章内容理解。
五、研读与赏析
1.反复阅读一二两段话,其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谬论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论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
2.就3至5节来看,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一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
六、课堂练习
请运用驳论围绕“勤能补拙”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话训练)
?
第二课时
?
一、朗读课文,复习旧课
学生朗读1~5节课文,归概课文内容。
二、研读与赏析
1.学生朗读6~8节并思考: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教师点拨明确:
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类。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2.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结合当时的史实。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3.?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说话训练)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教师总结: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三、揣摩语言,体味深意
1.师生互动交流:结合课后练习二,辨析句子中的“中国人”的含义并说说“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课本习题展示)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状元宰相”是指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是指来自人民群众的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
2.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的讽刺艺术。
3.?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2008年又将是中国的自信点!相信自己。——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会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要努力,热血在心中沸腾,巨人在东方升起。相信自己。哦,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相信自己哦,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相信自己。哦,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哦。当这一切过去,你们将是第一。
五、布置作业(幻灯片展示)
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请以《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400字左右。
【资料宝藏】
1.文章解读相关资料
《且介亭杂文》:
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4年所写的杂文三十六篇。包括《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儒术》,《忆韦素园君》,《答曹聚仁先生信》,《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以眼还眼”》,《运命》,《拿破仑与隋那》,《关于新文字》,《阿金》等。
“且介亭”的来历:
“且介亭”的“且介”这一名字是取“租界”两字各一半,意味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到处是外国的租界地。
鲁迅名言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名家谈作品:
谁都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鲁迅杂文是文学中的奇葩,创造了一种中国人表达感情和智慧的独特方式。在深层的形态里,它对中国二十世纪杂文的影响,几乎一刻未曾中断过。它矗立在那里,仿佛是一种不尽的精神话题,一个永远耀照的光源。--姜振昌(《鲁迅与中国二十世纪杂文》)
以最硬的骨头,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我们民族和人类一切丑恶的东西,进行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彻底、最不懈的战斗。……《且介亭杂文》所体现的精神特质,便是鲜明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精神。--袁勇麟(《新时期杂文概观》)
背景资料:
这篇驳论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九·一八”以后,东北沦陷,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市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令”,祈祷“解救困难”。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散布“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的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呢?为了批驳对抗日前途的这种悲观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鲁迅先生写了这篇义正辞严的驳论文。
鲁迅风骨:
过去有句非常偏激的话,说是:“一为文人,便无足观。”对于文人,简直有一网打尽之势。但仔细思量,觉得这句话的产生和流传,倒也并非无因。?? 盖在历史上,没有骨气,没有人品的文人的确不少,人们见得多了,便说出这句愤激之言。?? 比如,西晋的大文学家潘岳,写过一篇很高雅的《闲居赋》,但实际上,却是个谄媚的小人,马屁拍得非常出格,甚至会在路边拜倒在权贵贾谧的车尘之下。难怪元好问要写诗讽刺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而元好问自己呢,却又因事涉为叛将崔立立碑颂德问题,大节颇有争议。?? 但我们在考察古代文人的品格时,还不能专门注意于个人因素,同时亦要顾及他们的生存条件。这就是说,我们必须看到,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文人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无论是文人或武人,都不过是帝王的家奴而已。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帝王服务。讨好帝王及其权臣,是势所必然之事。有时,所谓忠直之臣,犯颜诤谏,也只不过是为了主子好,恨只恨其不争气而已。其情状有如贾府上的焦大。?? 鲁迅将这些文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忙文人,一类是帮闲文人。所谓帮忙文人,是给主子出谋划策、起草文件的,位居重臣;而帮闲文人,却不过叫他献诗作赋,“俳优蓄之”,只在弄臣之列。而帮闲文人之羡慕帮忙文人,也是自古已然。司马相如就不满于帮闲的地位,时常称病不到武帝面前去献殷勤,却躲在家里暗暗地作封禅文,以示自己有帮忙的本领。屈原,是敢于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的,但在鲁迅看来,“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小百姓们早就不满意于文人的此种所为,所以对那些落拓不羁者情有独钟。戏曲《太白醉写》中突出地渲染李白要杨贵妃捧砚,要高力士脱靴,大概就是这种逆反心理的表现。?? 但到了近代,情况有些变化。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们的生活来源较前有所不同。他们不必再靠王公贵族的供养,而可以通过卖稿、卖画或剧场演出,从读者和观众中获取生活经费。鲁迅在论及梅兰芳时,说他不是皇家的供奉,而是俗人的宠儿,这就道出了演员们社会地位的变化。但是,如果文人的习性不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照样会出现新的帮忙和帮闲。他们可以从依附皇室豪门改为依附富商巨贾。明清时代,扬州盐商门下的清客,就是帮闲的新品种,他们照样为主人做着消闲解闷的事,无非是改换一下门庭而已。倘以此种习性来对待读者大众,用鲁迅的话说,也可以变成大众的帮闲。?? 中国文人,古代称之谓“士”,现代则称“知识分子”。现代知识分子不同于古代的士,不仅是称谓的变化,而且在社会地位上也大有区别。马克思在论述现代工人阶级的形成时,指出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有劳动力可以出卖;二是摆脱了对于土地的依附,可以自由地出卖劳动力。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工人阶级所不同的只是劳动力的性质的差别,即前者是从事脑力劳动,后者是从事体力劳动,而其形成条件则是相同的。?? 我国从明代中晚期开始,文人们不断地张扬个性,鼓吹性灵,大抵也就是要摆脱从属地位,追求独立性的表现。但现代知识分子阶层的正式形成,是在五四时期,其杰出的代表人物,则是鲁迅。??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改造社会和国家为己任,敢于对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鲁迅是一位文学家,但他的志趣并不在文学本身,而是想利用文学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来改造国民性。所以,他无论是写小说或者是写杂文,都着重在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但对社会一进行批评,社会就会反过来对他进行压迫。是屈服,还是进行斗争?这就看出一个人的品格来了。鲁迅正是在激烈的社会斗争中,表现出他的硬骨头精神来的。?? 鲁迅一向认为,一个国家若要生存世间,角逐列国,首先要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坟·文化偏至论》)他还说:“地球上至强之人,至独立者也!”(《坟·摩罗诗力说》)鲁迅是生活中的强者,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 生活中的强者不是以多制寡、党同伐异的人。鲁迅反对跟在众人后面鼓噪,蹲在影子里面摇舌的“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者,因为这些人的心理是很卑劣的。“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生活中的强者也不是以强凌弱,在嫩草地上驰骋的人。鲁迅说,在大道上,不能只看到羊和凶兽两样东西,其实大道上的东西还没有这样简单,还得附加一句,是:凶兽样的羊,羊样的凶兽。“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这种变性变态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很普遍的,当然也是很可悲的。“我还记得第一次五四以后,军警们很客气地只用枪托,乱打那手无寸铁的教员和学生,威武到很像一队铁骑在苗田上驰骋;学生们则惊叫奔避,正如遇见了虎狼的羊群。但是,当学生们成了大群,袭击他们的敌人时,不是遇见孩子也要推他摔几个筋斗么?在学校里,不是还唾骂敌人的儿子,使他非逃回家去不可么?这和古代暴君的灭族的意见,有什么区分!”这种情况如不改变,国家是好不起来的。所以鲁迅说:“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什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那么,无论什么魔鬼,就都只能回到他自己的地狱里去。”(《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鲁迅的思想充满辩证法。这是强者的辩证法,而不是卑怯者的“辩证法”。?? 毛泽东称颂鲁迅的硬骨头精神,认为他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这两句诗,也正是这种强者辩证法的体现。?? 对于孺子,鲁迅是爱护备至,充满牺牲的精神。他在《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里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他决不是空言者,他为青年做的许多事,就是明证。?? 对于强暴者,对于压迫者,他敢于挺身而出,进行斗争。在女师大学潮中,他仗义执言,和名流学者评理,和权力者对抗,在被无理免职之后,他又敢于控告顶头上司,终于取胜。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指出“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预言“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华盖集续编·纪念刘和珍君》)即使自己被通缉,最后只好走出北京,也决不后悔。在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面前,他敢于揭露残杀真相,悼念被害战友,敢于“怒向刀丛觅小诗”。?? 中国人由于状元瘾太重,什么都喜欢追求第一,追求卓越,追求辉煌,而不愿做平凡者,更耻笑落后者,蔑视失败者。“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这样的国民,在平时则附炎趋势,若遇到敌人,必然是“土崩瓦解”。有鉴于此,所以鲁迅提倡韧性的战斗精神,鼓吹“不耻最后”的思想。他说:“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见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鲁迅自己就是这样追求平凡的韧性的战斗者。他在《过客》里,塑造了一个蓬面垢首,衣衫褴缕,不受布施,而永远向前行进的老人的形象;在《这样的战士》中,塑造了一个不受敌人迷惑,能够掷中敌人心脏的高举投枪的战士。他们都体现了鲁迅的精神,鲁迅的风骨。?? 鲁迅是中国的光荣,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精神,高扬鲁迅风骨!?
2.鲁迅杂文与中学语文教学(陈春法/文)
鲁迅一共创作了十七本杂文集近二百万字。倘若把鲁迅的作品比作夏夜星空,那么他的杂文该是星光灿烂的银河。忽视了鲁迅的杂文便是忽视了鲁迅的“胡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胡须”。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对待这位伟人的杂文,如何教学这个杂文大家的作品,是值得探讨的,本文拟从三方面谈谈一孔之见。
(1)鲁迅杂文可资学习之处。
鲁迅从表面上看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算起,直到现在1936年逝世前夕,一直用杂文形式写作。在生命的晚年,鲁迅似乎对杂文情有独钟。且看他自己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写的:写杂文的十八年,“后九年中的所写,比前九多两倍;而这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与六年……”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鲁迅如此殚精竭虑的写杂文,为什么不继续写写小说?鲁迅写给许广平的或许可作注脚:“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但究竟做诗及小说者尚有人。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81年版第11卷第65页)在鲁迅看来,当时迫切需要的是对社会腐败、文明衰微的直接的抨击。而杂文这种形式,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杂出一条生存的出路的东西”(语出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自然成为鲁迅首选的写作形式。假如鲁迅采用小说形式进行创作,就会写出更多的短篇、中篇、长篇来,就不会让当代一些文学史家望鲁文兴叹,而惋惜,但鲁迅选择了杂文。
鲁迅杂文之所以可贵,他那些“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之所以精彩,当然离不开它们的及时和文采,它们不愧为“感应的神经”和“攻击的手足”;但更重要,更根本的,则在它们的深刻性哲理性。中国的改革和前进,是鲁迅最为关心的课题。他对社会痛苦的针砭,总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袁良骏先生对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的见解是很有见地的, 他认为鲁迅的杂文有“诗之美”, 是形象的艺术和艺术的形象 ,有着雄辩的逻辑力量,杰出的幽默和讽刺,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和精辟的艺术语言。我以为鲁迅杂文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使现从杂文登上了艺术的巅顶,其勇于创新的精神实在可嘉。
鲁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的杂文犹如语言的宝藏。鲁迅杂文语言的尖锐性、形象性、抒情性、哲理性、讽刺性、音乐性,用词准确精当,句式灵活多变,都是值得当代高中生学习借鉴的。
(2)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杂文的选用及教学鲁迅杂文的现状。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杂文的选用的篇数不可谓之少,但由于历史原因,这几个篇目未能全面鲁迅杂文的面貌,尽管这几篇文章在鲁迅六七十篇杂文中不失为较好的作品。
现在看来,这几个作品的选用更注重的是作品的思想性。而恰恰是在这方面,有些篇什由于时代隔膜,现在教起来、学起来困难多多。教鲁迅杂文,教师抓耳搔首最多的怕是写作情景。不熟悉背景,则无法读懂课文,如此势必逼使教师将相当多的精力耗费在文本之外。?学生读这些杂文,如果不倚仗教师的讲解也难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有的选文,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平心而论,言论有偏激之处。袁良骏在《鲁迅与现代文化名人评价问题》一文,对鲁迅批评梁实秋的言论进行了审视, 他认为鲁迅批评梁实秋的言论当时是正确的。现在看不怎么正确了。 在三十年代激烈的阶级斗争中,“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一度成为“左翼”文坛的重要理论对手。在原则性论争的同时,也夹杂了不少意气用事、强词夺理甚至诋毁谩骂的成分。 比如“左翼”骂梁实秋为“资本家的走狗”。梁实秋骂“左翼”文人为“苏联走狗”。 正是在这种“对骂”气氛中,鲁迅写出了他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对梁实秋大打出手。 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梁实秋攻“左翼”是“苏联走狗” ,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文人唱的是一个调子, 予以回击甚至斥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都是十分正常的,但现在看来有些过火了,大大正确了。
如果使用选作教材的鲁迅杂文,现行语文课本(人教版)也有失偏颇——鲁迅杂文归入实用文,即从教的要求上,它要求必须从复杂的记叙文的角度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从议论文入手教学《〈呐喊〉自序》、《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和《文学和出汉》。值得探讨的是把鲁迅杂文放在实用文体中而不放在文学作品中进行教学利弊孰大孰小。当然这里牵涉的问题较多,最根本的是如何看待这些作品的教学价值。事实上,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鲁迅的人格,鲁迅的文章,了解杂文——这一构造鲁迅文学生命的重要材料。如把它们当成一个系统来解读,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教师在处理教材上,缺乏创新也缺乏个性,囿于教材囿于教参,重视思想内容,忽视艺术特色,特别是语言特色的分析。
凡是种种,不能不说是一只只黑手,把鲁迅杂文的教学从大道引向羊肠小道。
(3)鲁迅杂文教学的前途。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地位有无重新定位的必要姑且不论,因为那是文学家的事情;对鲁迅杂文有无重新认识的必要也另当别论,因为这不是本文之“的”。鲁迅杂文的文学史地位我想是突出的。鲁迅的教学价值应该从文本认识,而不应该从政治学角度评价。选作教材,要注意鲁迅杂文的丰富性,避免单一(如现行教材只注重政治色彩强的作品)。
杂文在当代生活中是书面交流的重要形式。一个高中生未能熟练使用它,无异于在生活中失去一根拐杖。鲁迅的杂文是公认的杂文典范,其构思、其思想内容、其艺术特色可资借鉴者很多。由是我想鲁迅的杂文应从杂文(归到文学作品)来教学。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实用文体,轻文学形式;流于肢解,流于领悟,导致语文教学应把眼睛睁大并盯紧语言和文学。因此,鲁迅杂文作为富有教学价值的材料,理应从语言角度、从文学角度进行教学。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鲁迅语言的“幽默”和“讽刺”,并把它们作为自己语言大厦的材料之一;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鲁迅小题大做的方法,走出大而空的写作套路;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鲁迅思考的深刻、灵活的思维,养成创新的思维品质……我想,我们的学生会乐于学习鲁迅的作品,我们的教师会乐于教鲁迅的文章。
3.课文赏析
一首民族脊梁的颂歌——解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它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有力地论证了“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盛赞“中国的脊梁”。 一、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都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表示言之有据,事实确凿,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但鲁迅先生当即驳斥,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确切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明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 接着,笔锋一转:“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鲁迅先生在这里开出的“新生路”,意在反衬下文的“死路”:“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毫无疑问,作为民族之魂的鲁迅先生,既痛感寄希望于国联的自欺和求神拜佛的荒唐,更清醒地意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在批驳了论敌的论点之后,他以一个思想家特有的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致“笼罩了一切”,生动地描绘了“自欺”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后,先生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既包括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更包括现在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这样,先生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明确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既警醒了国人,又有力地振奋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歌颂了“中国的脊梁”的铮铮铁骨、耿耿丹心。 二、直面现实,指点判断方法。 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正确标准:“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在这里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言人。“地底下”,则是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也就是说,判断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依据不应当是达官贵人的言论及其所认定的事实,而应当依据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事实以及他们的呼声。作为思想家,鲁迅先生不仅热情歌颂了这些“并不失掉自信力”民族脊梁,而且还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看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先生在这里列举的几种类型的“中国的脊梁”,都不仅仅限于某一阶级或集团,而是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华,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也包括中华民族中其他阶级和集团中的杰出人物。 综上所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愧是鲁迅先生增强民族自信力、凝聚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歌颂民族脊梁的“大手笔”!
4.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冯雪峰在《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一文中曾道,鲁迅的杂文“不仅在中国文学史和文苑里为独特的奇花,也为世界文学中少有的宝贵的奇花。”郁达夫则盛赞鲁迅杂文创造了一种“前无古人”而且“断然不容他人追踪的风格”(《鲁迅的伟大》)。读鲁迅的杂文,韵味无穷,在鲁迅杂文的艺术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的艺术经验。????????????????????????????首先,鲁迅的杂文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特别表现在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切中要害,然后对矛盾进行精辟入里的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致敌人于死命。如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鲁迅便抓住梁实秋所言不知道“主子是谁”狡辩自己不是“资本家的走狗”这一观点,指出:“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可见,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是一定的了。然而他本质想为资本家助一臂之力,又理屈词穷,于是只好借国民党之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又是一条不中用的“乏”走狗。这样经过鲁迅的精心刻画与严密推理论证,梁实秋这条"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形象便跃然纸上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也是逻辑严密的典范,全文八节内容紧紧围绕中心,丝丝入扣,无懈可击。《文学和出汗》、《“友邦惊诧”论》等也都运用了巧妙的逻辑议证,揭穿敌人的谬论。正因为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鲁迅的杂文论辩色彩浓厚,就连他的论敌也不得不承认他文章的无可辩驳。他经常采用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常令他的论敌哑口无言,或百口莫辩。
其次,“砭锢弊常取类型”,形象鲜明生动。这里说的类型是以个性反映共性,如鲁迅所说“恰如病理学上的图,假如是疮疽,则这图便是一切某疮某疽的标本,或和某甲的疮有些相象,或和某乙的疽有点相同。”(《伪自由书·前记》)在类型化手法上则是“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不加什么原也过得去的了。但画上一条尾巴,却见得更加完全”(《准风月谈·后记》)。这就是说,鲁迅杂文的某一形象,往往杂取几种事物合成,而且一种“类型”成为社会相则可能需在几篇中完成。如“叭儿狗”的合成,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在《上海文艺之一弊》中,它好像不管新闲事,而其实在给主人尽职;在《秋夜记游》中,“它躲躲闪闪,叫得很脆:汪汪!”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在《小杂感》中“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这样的叭儿狗所指决不是一时一地,一行一业中人,其主子也绝不是一种,这就是塑造类型的妙处。这样塑造出来的形象,其阶级属性,性格特征,声音面貌,甚而主子的状态特征,无不鲜明,生动,让人叹服。《二丑艺术》中的“二丑”一文便塑成,但“二丑”这一类型却也是纯粹的“社会相”。
????再次,有浓郁的抒情性。鲁迅的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是“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的抒情释愤的之作,在他的作品中熔着火一样的感情。有些直抒胸臆,如《热风》、《二心集》中多率直之作,除旧迎新,倡导科学民主。《纪念刘和珍君》、《无花的蔷薇之二》等都直接表示了对敌人的恨,对烈士的赞颂;有的作品抒情曲折,隐晦,但字里行间,我们仍能感受到强烈的爱憎。如《论雷锋塔的倒掉》全篇是叙事,但在冷静的叙说中,我们仍分明看到了作者对白蛇的同情,对法海的愤恨,进而感到了作者反封建压迫的期冀。《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对柔石“扶”我一段描写,看似平淡无奇,但那深挚的情谊已在其中。鲁迅杂文抒写的感情也是多种,如上所述,有鲜明的爱憎,更有对落后群众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灯下漫笔》中,对那些使得人肉的筵席得以延续的麻木的民众,鲁迅该是怎样的痛心呢!???
此外,幽默、讽刺的风格也是鲁迅杂文的突出特点。鲁迅说过:讽刺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讽刺和喜剧都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他常把生活真实夸张、变形,让读者看罢激起会心的微笑,用充满喜剧色彩的文字起到针砭时弊的讽刺作用。如,以“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讽刺资产阶级文人的虚伪;以“国粹”与“毒疮”的对比讽刺复古守旧者以丑为美;在“豪语的折扣”、“有理的压迫”、“跪着革命”与“雄兵解甲而蜜斯托枪”等语句透出的矛盾与不协调等;这些可称作“冷嘲”,作者是用嬉笑怒骂的笔法去无情地揭露,鞭挞。但对于下层社会人们的愚昧和不觉醒,则是以热情的讽刺敲起警钟,从而疗救人们精神上的不幸,这可以叫做“热讽”。这两方面,鲁迅是截然分清的。至于幽默,是一种较为轻松的讽刺,是幽默而含讥的,即同讽刺相结合的机智诙谐。鲁迅有篇文章叫《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副标题是《“学匪”派考古学之一》,这并非必要的35个字的标题本身就有幽默之意,似乎作者有心接近林语堂的主张。这“女人”、“小”、“孔夫子”、“胃病”与“中庸”,真让人联想无穷,继而发笑。鲁迅涉笔成趣,但却让有些人笑不起来,这就是他“幽默含讥”的效果。
最后,不能不说鲁迅的语言。鲁迅的语言是最可称得上形象化的语言。他能够充分调动语言的表情功能,能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看下面这些称谓:“有枪阶级”、“破落户飘零子弟”、“才子十流氓”、“革命小贩”、“阔人”、“窄人”、“猛人”、“乏人”、“蚁民”……这绝不是严格的科学概念,但却是形象的文学的语言,仅此便可窥见一斑。至于其文大量使用的比喻、排比、反语、骈偶等修辞,他的声韵、他的气势、风度更是多彩多姿,或抒情或达意,准确、鲜明、机智、泼辣、又沉着有力,无不贴切恰当,耐人寻味,给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5.李泽厚论鲁迅
之一:?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鲁迅尽管自1918年起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小说、随感,猛烈地抨击着旧道德旧文学,但他所呐喊的所鼓吹的所反对的,如果从思想角度说,尽管深度远超众人,但在基本思想、主张上,却与当时他的朋友和战友们大体相同,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他的力扛九鼎叱咤千军的著名杂文,尽管在狠揭烂疮的思想深度和嘻笑怒骂的文学风采上,始终是鹤立鸡群、无与伦比,但在思想实质和根本理论上,与当时瞿秋白、冯雪峰等人也基本相同,也并无特殊。? 然而,鲁迅却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哪里呢?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入里沁人心脾外,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胡适说过:“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但自称“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肤浅的胡适并不理解这句话。只有鲁迅,才真正身体力行地窥见了、探求了、呈现了这种强有力的孤独。? 这当然与他早期接受尼采哲学作为人生观有观。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不但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从《示众》到《铲共大观》《太平歌诀》),而且也是他的孤独和悲凉的生活依据(从《孤独者》到《铸剑》到晚年的一些心境)。鲁迅那种背负因袭重担,掮住黑暗闸门所具有的极其深刻沉重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孤独悲凉,已经有好些论著反复讲过了。本文觉得重要的是,这种孤独悲凉感由于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溶合在一起,才更使它具有了那强有力的深刻度和生命力的。鲁迅也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之二:?????……鲁迅对世界的荒谬、怪诞、阴冷感,对死和生的强烈感受是那样的锐敏和深刻,不仅使鲁迅在创作和欣赏的文艺特色和审美兴味(例如对绘画)上,有着明显的现代特征,既不同于郭沫若那种肤浅叫喊自我扩张的浪漫主义,也不同于茅盾那种刻意描绘却同样肤浅的写实主义,而且也使鲁迅终其一生的孤独和悲凉具有形而上学的哲理意味。?????……鲁迅虽悲观却仍愤激,虽无所希冀却仍奋立前行。但正因为有这种深刻的形而上的人生感受,使鲁迅的爱爱憎憎,使鲁迅的现实战斗便具有格外的深沉力量。鲁迅的悲观主义比陈独秀、胡适的乐观主义更有韧性的生命强力。? 事实上,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因素或方面的融合,构成了鲁迅特有的孤独和悲怆(悲凉)。一个方面是形上的人生意义的感受和寻求,鲁迅认真钻研过佛经,鲁迅从尼采到安特也夫的现代西方文艺中感受到现代意识,可能还包括日本文学所表达的人生悲哀无托的影响,都使鲁迅的孤独与悲凉具有某种超越的哲理风味。另方面,由于日益卷入实际的战斗历程,与旧文化战,与旧势力战,与章士钊、杨荫榆、陈西滢战,与创造社、太阳社、新月派战,与“革命阵营里的蛀虫”战,与“四条汉子”战……,他所感受、承担和认识的现实的黑暗、苦难的深重、战斗的艰难、前景的渺茫、道路的漫长、人民大众的不觉醒、恶势力的虚伪凶残以及他屡次被革命者和一些青年所误解、反对和攻击,受着来自同一阵营的冷枪暗箭……,都使他感到孤独和悲怆。这是一种具有非常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孤独与悲怆。? 然而,正是这两者结合交融才构成了鲁迅的个性特色。因为有后一方面,鲁迅才不会走向纯粹个人主义的超人幻想,才不是那种纯粹个人的失落感、荒谬感、无聊厌倦和脱离现实。因为有前一方面,鲁迅才没有陷入肤浅的“人道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中,而忘却对个体“此在”的深沉把握。鲁迅后期的政治色彩异常确定鲜明,几乎压倒其他一切,但他却并没有完全政治化。鲁迅是伟大的启蒙者,他不停地向各种封建主义作韧性的长期的尖锐斗争;但同时却又超越了启蒙,他有着对人生意义的超越寻求。他早年所说“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超无限绝对之至上”的精神、观念并未完全消失,尽管他不再认为“迷信可存”,宗教当兴。鲁迅是启蒙者又超越了启蒙,这就使他的启蒙比陈、胡具有更深沉的力量、激情和智慧。 ????之三:
但鲁迅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仍时时抚摸着生和死,惊心目睹着生命的逝去和灭亡的总将来临。鲁迅不像周作人,用麻醉和麻木来抵挡和掩盖深刻的悲观,用苦茶和隐士的自我解嘲来解脱人生。鲁迅恰恰相反,以愈战愈强的勇士情怀来纪念着这生和死,赞颂着这生和死。 正因为“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正因为死亡之后会希望有“坟”,即使不久它也将被踏平;也正因为“问题是从此到那的道路”;所以,生命和死亡于鲁迅便不完全同于现代派。鲁迅把温暖和爱恋仍然留给了人间,即使写于“颓唐”中的<野草>诸篇,仍然洒泻着生命的力量。《希望》、《死火》、《墓碣铭》、《过客》、《影的告别》,在惨痛和死灭中仍有奋起;而《秋夜》、《风筝》、《雪》、《腊叶》、《淡淡的血痕中》,在冷峻中便藏着极大的和暖、情爱和温柔。鲁迅在这里显然不同于卡夫卡,沙特以及陀斯妥耶夫斯基,他更温暖,他的人情味更强。他不是那永远折磨着人的残酷的上帝。鲁迅把他的情感化为本体,放在他的创作中,留给了人间。
也许,这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传统?也许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民族魂”?它毕竟不同于加缪的西西福斯的无谓劳动。但鲁迅已经把传统精神置放在现代意识的洗礼下深化了,升华了,具有了超越的形上光彩。所以,鲁迅的孤独和悲凉才有这强大的力量。把体验着生和死、背负着一切苦难和黑暗、面对着历史的废墟和荒坟的情感心理,化为形上本体,它将哺育着人间。他也就是人的主体性,他也就是那“使造物者也羞惭”的人间的猛士。…… 这就是现代人的“参天地,赞化育”。这是一种尼采和中国传统精神的奇异的融合。这是人的主体性的超人式的昂扬,这也就是艺术所呈现的巨大的心理本体。? 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潜在力量就在这里。?????鲁迅与陈、胡迥然不同。鲁迅是深沉锐敏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满了爱憎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活生生的现实气息,他的情感充满了思想的力量和哲理的深意。他的作品比起陈、胡来,显然具有远为强大长久的生命力。陈、胡的思想和作品(包括思想的、政治的、文艺的和学术的),在今天已基本过时而不需重读了,但鲁迅却至今仍可以激动着人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鲁迅的孤独、悲凉的人生境界也是超越和伟大的。
?
板书:
中???????????┏自夸“地大物博” ┓
国??┏敌论据?┃?只希望国联??????┃┓????
人??┃???????┗?味求神拜佛??????┛┃??以偏概全?????
失??┃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掉??┃直接反驳:┏失掉“他信力”
自??┃??????????┗发展着“自欺力”
信??┃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力??┃??????????┗?论据:从古到今 “中国的脊梁”
了??┗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这是一篇驳论性的政论文,学生要读懂确实不易。在学习之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首先将驳论文有关知识给同学讲授清楚,因为学生对驳论文刚接触,还不是很了解,让学生掌握驳论的几种基本方法: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其次给学生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原因和写作目的,这样学起来就容易理解。第三,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十分熟悉。做好了这三点准备工作,学习全文就较容易了。
?????通过形式多样的“读”,如诵读、品读等等,让学生整体感悟。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读中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讨“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它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今天,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更需要那些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讨论法的运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习热情。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课堂气氛良好。
?
?
?
过程确认
?
?
?
?????????????????????????????????负责人签字:学科教研组长(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