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宁夏
一、填空题
1.(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
2.(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至关重要。
3.(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我们统一用______________去检测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
4.(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①水结冰②玻璃破碎③食物腐烂④铁丝折断
⑤酒精挥发⑥混合坚果⑦火柴燃烧⑧牛奶变质
二、选择题
5.(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遗传是生物( )的基础。
A.多样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6.(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人类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的遗传现象,除了相貌特征,还包括( )等方面。
A.交际圈、血型、行为方式
B.血型、行为方式、一些疾病
C.生活习惯、交际圈、一些疾病
7.(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以下关于房屋的牢固性影响不是很大的是( )。
A.选址是否合适 B.承重结构是否稳定
C.地基是否结实 D.装修是否豪华
8.(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我们建造塔台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可以边制作边想后面的设计方案
B.要选择性能合适的材料
C.要考虑材料的成本
9.(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塔台中多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定。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三角形
10.(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下列食物滴上碘酒后,会变蓝色的是( )。
A.西红柿 B.土豆 C.黄瓜
11.(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
A.昆明鱼化石 B.猛犸象化石 C.恐龙化石
12.(22-23六年级下·宁夏中卫·期末)同学们在早上上学时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下午放学时看到太阳从西边落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公转
13.(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我们看到的日食是( )挡住了太阳发出的光。
A.水星 B.火星 C.月球
14.(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朝向是房屋设计、建造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它主要影响房屋的( )。
A.排水系统 B.采光系统 C.供电系统
15.(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糖溶解 B.蔬菜腐烂 C.大蒜捣碎
16.(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我们通常说的( )。
A.遗传 B.变异 C.传承
17.(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B.建立植物种子库 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18.(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其中赤道直径最大的行星是( )。
A.木星 B.土星 C.天王星
三、判断题
19.(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分析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保留的生物化石,可以推断各个年代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种类。( )
20.(2024·宁夏固原·期末)通过分析化石可以获得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亲缘关系。( )
21.(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说的是生物中存在的遗传现象。( )
22.(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解决在建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 )
23.(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 )
24.(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生长都包含化学变化。( )
25.(2024·宁夏吴忠·小升初真题)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 )
26.(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环境没有关系。( )
27.(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狗尾草、蒲公英属于草质茎植物。( )
28.(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织女星属于天鹅座。( )
29.(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观测到宇宙的边缘了。( )
30.(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 )
31.(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在搜索校园里的生物时,不要随意破坏动植物的家。( )
四、简答题
32.(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实验题
33.(22-23六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如图所示: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花球上;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上一层植物油;丙试管中放入铁钉并加入少量的干燥剂,再放上一团干的棉花球。
(1)上图所示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__的一个实验装置。在甲试管中,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在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水接触,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空气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能很好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_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
(3)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六、综合题
34.(2024·宁夏固原·小升初真题)奇奇收拾厨房的时候发现有几个调料的标签都模糊不清了。妈妈告诉奇奇,这里面有食盐、白糖、小苏打、淀粉、食用油、饮用水、白醋。为了弄清这些材料分别是什么,奇奇做了以下实验。
材料 A B C D E F G
特点 白色颗粒 白色粉末 白色粉末 白色颗粒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黄色液体
(1)奇奇闻到材料E有一股酸味,由此可以判断E为( )。
(2)取少量的材料E分别滴在少量的材料A,B,C,D上,发现只有材料B会产生大量气体( ),可以判断B为( )。
(3)奇奇还找来碘酒,滴在少量的材料C和材料D上。根据现象奇奇判断材料C是淀粉,这个现象是( ),这个变化属于( )变化。
(4)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科学课堂学习,奇奇发现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 )。(至少写出两种)
参考答案
1.遗传
[解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所以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2.健康 生存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3.抗震检测仪
[解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合理使用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抗震检测仪是用来测试塔台模型“抗震能力”是否达标的工具。
4.①②④⑤⑥ ③⑦⑧
[解析]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水结冰,②玻璃破碎,④铁丝折断,⑤酒精挥发,⑥混合坚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食物腐烂,⑦火柴燃烧,⑧牛奶变质。
5.B
[解析]遗传是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稳定性保证了物种的延续,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生物稳定性的基础。
6.B
[解析]人类除了相貌特征存在遗传现象外,还有血型、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一些疾病等都存在遗传现象。
7.D
[解析]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房屋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选址是否合适、承重结构是否稳定、地基是否结实都会房屋的牢固性;装修是否豪华不会房屋的牢固性。
8.A
[解析]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不可以边制作边想后面的设计方案;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执行;要选择性能合适的材料,还要考虑材料的成本。
9.C
[解析]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塔台中多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故选C。
10.B
[解析]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蓝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西红柿和黄瓜中不含有淀粉,土豆含有淀粉。故选B。
11.A
[解析]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故选A。
12.B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所以小红在早上上学时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下午放学时看到太阳从西边落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解析]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遮挡住,从而产生日食现象。故月球挡住了太阳发出的光时发生的是日食现象。故选C。
14.B
[解析]一个工程通常有多个系统组成。住房的基本系统包括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暖系统、采光系统、通风系统、燃气供应系统和供电系统等。朝向是房屋设计、建造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它主要影响房屋的采光系统。故选B。
15.B
[解析]A.白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蔬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大蒜捣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A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故选A。
17.C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建立濒危物种基因库,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等。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18.A
[解析]太阳系中赤道直径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木星的赤道直径约为139,820公里,而土星的赤道直径约为116,460公里,天王星的赤道直径则更小,约为50,724公里。故选A。
19.√
[解析]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分析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保留的生物化石,可以推断各个年代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种类。
20.√
[解析]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1.×
[解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说的是变异现象。
22.√
[解析]工程建设的步骤:①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②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③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④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⑤实施建设。最重要的是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解决在建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
23.√
[解析]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
24.√
[解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动物的生长所需的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都与化学变化有密切联系。
25.√
[解析]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工程设计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
26.×
[解析]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环境关系密切,比如水生植物枝叶多柔软细长,而干旱地区的则叶厚多汁来存储水分,有些甚至变形为针状如仙人掌来减少水分流失。
27.√
[解析]狗尾草和蒲公英都是草本植物,它们属于草质茎植物。草本植物的茎通常柔软,不会形成木质部分,这与木本植物(如乔木和灌木)的坚硬木质茎不同。狗尾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通常直立,高度可以从几十厘米到一两米不等,茎内部是草质的。蒲公英也是一种草本植物,其茎同样不含木质部,通常是短而直立的,或者有时候几乎是贴地生长的。
28.×
[解析]夏季天空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29.×
[解析]人类尚未观测到宇宙的边缘。宇宙是非常庞大的,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宇宙大约有138亿年的历史,而且还在不断扩张。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被称为可观测宇宙,其半径大约为930亿光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观测到了宇宙的全部。
30.×
[解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对太阳系的认识,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31.√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在对校园里的生物进行搜索时,也要注意不要随意采摘植物和伤害小动物,也不要随意破坏动植物的家。
32.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环境污染、滥捕乱杀、偷猎等;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花草树木。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人类的不合理行为,如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环境污染、滥捕乱杀、偷猎等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我们必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花草树木。
33.铁生锈 甲 乙 丙 水 空气
[解析]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浸蚀成为氧化物。
(1)本题属于研究铁生锈和水与空气关系的一个实验装置。在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在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再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在丙试管中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铁钉放在干棉花球上,塞紧橡皮塞。
(2)一星期后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乙和丙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3)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水和空气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34.(1)白醋 (2)二氧化碳 小苏打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 (4)产生气体、发光、发热等
【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奇奇闻到材料E有一股酸味,由此可以判断E为白醋。
(2)取少量的材料E白醋分别滴在少量的材料A、B、C、D上,发现只有材料B会产生大量气体,而这些材料中只有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