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4.1 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含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3.4.1 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含教学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09 10:5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冀少版生物七下3.4.1《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冀少版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本节作为人体生理健康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了前面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知识,为后续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奠定基础,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人体生理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认识到泌尿系统对维持生命活动稳态的重要意义,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对人体的生理现象充满兴趣。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对于较为复杂的人体器官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模型、图片、视频等,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思考,逐步掌握新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描述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肾脏的形态与结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协同作用。
探究实践:通过制作肾小体结构模型,培养科学探究素养,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关注泌尿系统健康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同健康生活方式对泌尿系统保健的重要性,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通过观察肾脏的形态与结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协同作用。
难点:
1.通过制作肾小体结构模型,培养科学探究素养,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关注泌尿系统健康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同健康生活方式对泌尿系统保健的重要性,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喝大量的水,同时, 我们每天也排出很多水。人体排出水的过程主要是由泌尿系统完成的。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呢 展示新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齐读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创设情境,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观察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播放观察猪肾的视频,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完成猪肾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构与他人分享。 观看视频 分组实验 表达与交流 通过视频或实物观察的直观体验,让学生对肾脏的结构与功能更清晰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任务二:学习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图片展示肾脏的形态结构,结合观察结果讲解肾脏的形态结构(位置、外形、表面、颜色、气味、结构)。重点讲解肾单位的组成及其特点。 观看图片,跟随教师的思路回答老师的问题,及时做好笔记。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
任务三: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利用多媒体展示泌尿系统的整体结构图片,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结果。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认真观看图片,聆听教师的讲解,跟随老师的思路,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的展示,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降低学生的理解难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基本功能。
任务四:学习泌尿系统的健康 举例说明泌尿系统的健康问题: 肾脏在人体中担负着排出废物、毒物等重要工作,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害 很多药物对肾脏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某些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对肾脏的危害更大,应遵医嘱正确服用。 联系生活实际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泌尿系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运用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态度责任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当堂练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76页的【当堂练】并讲解题技巧及答案 根据所学解答问题 知识的巩固与检测,以便查漏补缺。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完善板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泌尿系统的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强化记忆,明确重点,完善知识体系。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完成【拓展延伸】的题目并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和展示答案 1.红心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分解,大量食用后会引起尿液变红。甜菜红素随尿液排出人体时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A ) 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B.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C.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 D.膀胱、尿道、输尿管、肾脏 2.下列关于人体肾脏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肾脏的结构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C.入球小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D.出球小动脉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 3.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人体废物的排出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乙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丙是输尿管,具有运输尿液的作用 C.丁是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D.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不断的 完成练习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1.制作肾小体结构模型。(选做) 2.完成“新课程”同步练习相应课后作业。(必做) 完成课后作业 分层作业,照顾到每位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再次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观察肾脏
二、肾脏的结构及功能
1.肾脏的形态结构
(1)位置 (2)外形 (3)表面 (4)颜色 (5)气味 (6)结构
2.肾单位
3.肾单位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
三、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四泌尿系统的健康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图片、模型和实验操作,学生对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脏的结构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小组讨论环节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由于动手能力较
弱,在解剖肾脏模型时不够熟练,导致实验进度较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指导,提前做好实验预习工作,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拓展性问题的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我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