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优方案夯实与提高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4.3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①知道一些物质发生变化时,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②掌握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③掌握白砂糖加热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1.填空题。
(1)物质的变化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它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它们_____________(填“有可能”或“不可能”)同时发生。
(2)化学变化有些对人类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发酵、烘制面包这种变化对人类是_____________的,而食物腐败变质对人类则是_____________的。
(3)铁锅洗后平放在灶台上,第二天锅里出现一层红褐色物质,如果倒扣在灶台上就不出现红褐色物质,由此判断该红褐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说明该物质的产生和_____________有关。
(4)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常见的有发光、发热、_____________改变、生成_____________和产生_____________等。
(5)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白糖先受热_____________,变为粘稠的液体,这时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变化;继续加热,颜色逐渐变_____________,并闻到一股_____________,最终变为_____________色的固体。说明它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
(6)水的沸腾: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这些水蒸气遇冷凝结成_____________,在水中一开始产生小气泡,后来变成_____________,水的温度慢慢地上升,直到_____________后温度停止上升,所以水沸腾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变化。
2.选择题。
(1)白砂糖加热过程中,( )不是产生的新物质。
A.糖浆 B.碳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在“点燃蜡烛”的实验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蜡烛油滴下来,蜡烛逐渐变短 B.倒扣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
C.放在火焰上的玻璃片变黑 D.蜡烛发光发热
(3)蒸螃蟹时,蒸熟的螃蟹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
A.螃蟹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 B.螃蟹体内产生了红色的新物质
C.螃蟹染上了火的颜色 D.螃蟹改变了形态
(4)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铁门生锈了 B.酿酒 C.铁熔化成“铁水” D.酸雨腐蚀雕塑
(5)“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炬成灰”是指( )。
A.蜡烛熔化成蜡油 B.蜡烛发光发热
C.蜡烛被涂成灰色 D.蜡烛燃烧生成碳等新物质
3.俊希不小心在白砂糖中混入了一些沙子,他想尝试利用分离食盐和沙子的办法来分离白砂糖和沙子,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首先,俊希将它们一起倒入水中,发现白砂糖_____________在水中,而沙子则会_____________在水底,这个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变化。
(2)接着,他用滤纸将沙子_____________出来。
(3)然后,他取了一小勺将白砂糖水放在火上烧,并用筷子不断搅拌,可以看到水分不断蒸发,水蒸发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
(4)一段时间后,俊希看到勺内出现了晶体,但是仍然有水分,于是他继续加热,结果看到勺子内的白砂糖逐渐变成了黄色,这个过程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5)他赶忙停止加热,结果黄色的糖都粘在了勺子上,很难从勺子上剥离出来,看来用这个办法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重新得到原来的白砂糖。
(6)俊希干脆继续加热,发现黄色的糖又变成了液体的糖浆,可以闻到_____________,此时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继续燃烧,糖的颜色会逐渐变成_____________,并闻到_____________,此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变化。
4.味精是一种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在菜中加入一些
味精可以使菜更加鲜美,但味精不宜放在高温的环境
中加热,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
在120℃以上加热时容易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焦谷氨
酸钠是一种可致癌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而如果没有超过100℃,味精对人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食用味精时不应该长时间加热。
(1)关于谷氨酸钠和焦谷氨酸钠是不是同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溶解在水中,所以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的名字不同,所以不是同一种物质
C.它们都是味精,所以是同一种物质
D.它们对人体的影响不同,所以不是同一种物质
(2)我们利用味精调味时,将味精倒入菜汤中,当菜汤的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味精( ),而若放在火上加热至120℃以上,则味精( )。
A.会溶解在水中,发生物理变化
B.会溶解在水中,发生化学变化
C.会变成焦谷氨酸钠,发生物理变化
D.会变成焦谷氨酸钠,发生化学变化
(3)关于味精的食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味精有可能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应该完全拒绝食用
B.味精虽然可能有害,但只要注意控制,可以适当食用
C.人体体温不可能超过100℃,所以我们应该直接食用味精
D.味精可以使食物更鲜美,所以可以大量食用
5.下图是加热白砂糖的实验,请完成相关问题。
(1)盛有白砂糖的金属勺应放在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__上。
(2)加热过程中,白砂糖会先_____________然后会很快变成_____________色,最后会变成_____________色。
(3)加热白砂糖的实验除了颜色变化,还有特殊气味产生,这些现象都说明加热白砂糖产生了_____________,所以是_____________变化。
1.(1)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是否产生新物质 有可能 (2)有益 有害 (3)铁锈 水和空气 (4)颜色 沉淀物 气体 (5)熔化 物理 深 焦煳味 黑 产生新物质 (6)水蒸气 小水珠 大气泡 100℃ 物理
2.(1)A (2)B[解析]倒扣的玻璃杯应该是内壁出现小水珠。
(3)B (4)C[解析]铁熔化和蜡烛熔化一样,都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
(5)D
3.(1)溶解 沉淀 物理 (2)过滤 (3)物理[解析]蒸发的过程是水变成水蒸气,没有产生新物质,所以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4)没有[解析]这个过程白砂糖熔化成糖浆,没有产生新物质。 (5)不能 (6)香味 物理 黑色 焦臭味 化学
4.(1)D[解析]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而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有害,说明它们的性质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
(2)A D [解析]100℃以下时,味精只会溶解,没有产生新物质;120℃以上时,味精变成了焦谷氨酸钠,发生化学变化。
(3)B
5.(1)外焰 (2)融化 褐红 黑 (3) 新物质 化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