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
考点诊断查漏卷
学校 姓名 班级 分数
考点诊断 1 汉字
易读错的字诊断(每题 0.5 分,共 6 分) 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收敛(liǎn liàn)抽噎(yē yè) 瞻仰(zhān shàn) 璀璨(cuǐ chuǐ)
追悼(dào diào) 僻静(pì bì) 勉强(qiǎng qiáng) 炊事员(chuī cuī)
严峻(jùn jǜn) 执行(zhí zí) 鸿鹄(hóng hòng) 泰 山(tài dài)
多音字诊断(每题 0.5 分,共 2 分) 用“\”画去句中加点多音字的错误读音。
他待(dāi dài)一会儿就走,你别再待(dāi dài)着等他了。
2. 这是一个鲜(xiān xiǎn)为人知的故事,但故事中的英雄事迹却如鲜(xiān xiǎn)花般绚烂。
三、会写字诊断(每题 0.5 分,共 6 分) 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1. 他在 kē ( )察途中,遇到了许多危险,但他毫不畏惧,继续 zhuī ( )寻自己的目标。
2.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捧着碗,jūn ( )裂的嘴唇微微颤动,说:“同志们,要坚强!”
3. 法庭上,法官严肃地宣布判决结果,fěi ( )徒们听后,个个垂头丧气。
4. 他穿着破旧的衣服,shēn ( )上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艰难地行走在山路上。
四、形近字诊断(每题 0.5 分,共 4 分) 辨字组词。
籍( ) 残( ) 峻( ) 刑( )
藉( ) 浅( ) 竣( ) 型( )
考点诊断 2 词语
词语表诊断(每题 0.5 分,共 25 分)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bō xuē yā pò pī píng zé rèn yán jùn
chōu yē fěi cuì shū jí kǒng bù mó guǐ
cán bào jū liú yōu yù jì tuō āi sī
chè dǐ dǐng shèng wàng wéi shèng dàn jīng yà
kuā yào wěi qū chōu tì jiǎo xíng hán yì
四字词语诊断(3 + 2 + 2,共 7 分) 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 )( )更新 ( )七八( ) 万( )( )新
( )然( )同 张( )结( ) ( )七八( )
选词填空。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 ),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2)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 )的变化。
2. 补充的词语中,表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的是“( )然( )同”。我能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联词语诊断(每题 0.5 分,共 2 分) 在语段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 )我们热爱祖国,( ),我们( )遇到什么困难,( )要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是艰难的任务,( )能为祖国增光添彩,我们( )会全力以赴。
考点诊断 3 句子
写出诗句的意思(每题 2 分,共 4 分)
(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外貌和神态描写(6 分)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他的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仿佛在告诉人们他不会轻易放弃。( )
上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句后的括号里。(每题 1 分,共 3 分)
语言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心理描写 D. 动作描写 E. 外貌描写
运用外貌和神态描写来写一个人,表现出他(她)的特点。(3 分)
考点诊断 4 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
九、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29 分)
(一)课文背诵(每题 0.5 分,共 3 分) 将下面古诗补充完整。
1. 《马诗》 大漠沙如雪, 。 何当金络脑, 。
2.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
3.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二)课文理解(每题 1 分,共 16 分)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 诗人李贺在《马诗》中,用“何当金络脑, ”寄托了自
己 的雄心壮志。
2. 《竹石》中,“ , ”写出了竹子的坚韧不拔,表现了诗人 的品格。我还能写出两句诗,其中的事物也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 。
3.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中,“ ”一词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诗人 (填人物品质)的高尚情操。
4. 《为人民服务》一文围绕“ ”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如何对待“死”、 、 、如何对待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
5.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采用倒叙的手法,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 、 、被害后的情形,从中可以感受到李大钊同志 的品质。
(三)日积月累(每题 1 分,共 5 分) 背一背,填一填。
1. ,事非经过不知难。
2. ,莫把无时当有时。
3. 树欲静而风不止, 。
4. ,忠言逆耳利于行。
5. 读书须用意, 。
考点诊断 5 语文要素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9 分)
读下面的句子,并填空。(每题 1 分,共 5 分)
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句1描写了李大钊的 ,从中能体会到李大钊 。
句2主要描写了李大钊的 ,从中能体会到李大钊 。
结合本单元所学及课外相关资料,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4 分)
附加题(5 分,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请写出两句你所知道的与本单元革命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
第四单元综合诊断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
100分筑基成功! 95 99分 胜利在望! 94分及以下 筑基仍需努力!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考点诊断查漏卷答案
考点诊断1 汉字
易读错的字诊断
收敛(liǎn√liàn)抽噎(yē√yè)瞻仰(zhān√shàn)璀璨(cuǐ√chuǐ)
追悼(dào√diào)僻静(pì√bì)勉强(qiǎng√qiáng)炊事员(chuī√ cuī) 严峻(jùn√jǜn执行(zhí√zí) 鸿鹄(hóng√hòng) 泰山(tài√dài)
多音字诊断
他待(dāi√ dài)一会儿就走,你别再待(dāi dài√)着等他了。
这是一个鲜(xiān xiǎn√)为人知的故事,但故事中的英雄事迹却如鲜(xiān√ xiǎn)花般绚烂。
会写字诊断
他在 kē(科)察途中,遇到了许多危险,但他毫不畏惧,继续 zhuī(追)寻自己的目标。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捧着碗,jūn(皲)裂的嘴唇微微颤动,说:“同志们,要坚强!”
法庭上,法官严肃地宣布判决结果,fěi(匪)徒们听后,个个垂头丧气。
他穿着破旧的衣服,shēn(身)上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艰难地行走在山路上。
形近字诊断
籍(书籍) 残(残疾) 峻(险峻) 刑(刑法)
藉(慰藉) 浅(深浅) 竣(竣工) 型(模型)
考点诊断2 词语
词语表诊断
剥削 压迫 批评 责任 严峻
抽噎 翡翠 书籍 恐怖 魔鬼
残暴 拘留 忧郁 寄托 哀思
彻底 鼎盛 妄为 圣诞 惊讶
夸耀 委屈 抽屉 绞刑 寒意
四字词语诊断
(万)(象)更新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横)七八(竖)
(1)张灯结彩 (2)万象更新
截然不同。示例:经过老师的教导,他的学习态度和以前截然不同,变得积极主动了。
关联词语诊断
(因为)我们热爱祖国,(所以),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哪怕)是艰难的任务,(只要)能为祖国增光添彩,我们(就)会全力以赴。
考点诊断3 句子
写出诗句的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给骏马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外貌和神态描写
E
B
(1)B
(2)示例:她扎着高高的马尾辫,白皙的脸蛋上泛着红晕,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考点诊断4 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
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
课文背诵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文理解
快走踏清秋;渴望建功立业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示例: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清白;石灰的洁白;高洁、坚贞
为人民服务;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
被捕时;被审时;临危不惧、坚贞不屈
日积月累
书到用时方恨少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
良药苦口利于病
一字值千金
考点诊断5 语文要素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并填空 (1)神态;坚定的革命意志 (2)外貌;在恶劣环境下仍保持从容和对家人的爱
结合本单元所学及课外相关资料,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却不同。为了正义、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这样的死就比泰山还重,如李大钊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就义,他的死意义重大;而那些为了个人私利,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人,他们的死就像鸿毛一样轻。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附加题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2.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