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病句辨析与修改 试卷(含答案解析)-【广东专版·考点突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期中必刷题

文档属性

名称 3.病句辨析与修改 试卷(含答案解析)-【广东专版·考点突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下 期中必刷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9 12: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病句辨析与修改
一、选择题
1.(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乐享中国节·国韵润童心”传统节日课程中,孩子们通过学习、弘扬和传承节日的文化来表达内心的节日感受。
B.作为一座有着 2200年以上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的很多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陈家祠、光孝寺等。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D.广州永庆坊的“微改造”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有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入更多时尚活泼的元素到改造中。
2.(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当今信息大爆发的网络化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快递实名制”并未被严格执行,主要是因为群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的担忧等原因造成的。
C.要实施真正培养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寓意,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3.(23-24八年级下·广东茂名·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体育测试前,老师再三提醒我们要注意各项动作要领,切忌不要违规和失误。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D.电影《周处除三害》因为以真情动人,所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4.(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专利申请项目越来越多,专利申请项目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让人们重视阅读,鼓励人们发现阅读的乐趣。
C.由于不断创新,再加上政策扶持,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大汽车品牌都在新能源领域不断进步。
D.紫禁城是人类建筑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5.(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使同学们领悟了文学之美,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删去“使”)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我校积极开展了“品红色经典,做有志少年”。(删去“为了”)
C.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它”后加上“是否”)
D.十一年来,杨华德的足迹踏遍非洲布隆迪每一块水稻田,他将中国的友谊和智慧播撒在这片非洲的大地上。(将“踏遍”改为“遍布”)
6.(23-24八年级下·广东中山·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会以后,很多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加大”改为“加强”)
B.“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删去“以上”)
C.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部署查处恶搞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制度。(将“制度”改为“秩序”)
D.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众多网络平台发起“向祖国表白,中国有我”网络征集。(在“征集”后面加上“活动”)
7.(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习并遵守交通法规。
B.通过学习第一单元课文,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章兴趣加大。
C.长期吃外卖的人容易生病,主要原因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而造成的。
D.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和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8.(22-23八年级下·广东肇庆·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然做了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B.“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C.近年来,中国美术的实践与成果,不只体现在将外来艺术本土化的深耕中,还体现在自觉回归中国优秀艺术传统上。(将“不只”和“还”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
D.纪录片《无穷之路》从追问开始,5个人,3个月,深入6个省份14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用镜头呈现强烈的今昔,记录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今昔”后加上“对比”)
9.(22-23八年级下·广东中山·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弘扬、传承和倡导,如今友善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弘扬”和“倡导”互换)
B.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现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把“无时无刻”改为“时刻”)
C.望着白云环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
D.《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将“弘扬”改为“发扬”)
10.(22-23八年级下·广东清远·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新一届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学生关于如何办好文学社团的意见。
C.“神马都是浮云”“鸭梨”“围脖”等网络词语一下子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结果。
D.城市景观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11.(22-23八年级下·广东云浮·期中)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剧首次在3月19日首播,形式新颖,内容独特,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将“注意”改为“注意力”)
B.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使红河县“乐作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师生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删去“使”)
C.十年来,我国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增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20.7万所学校、1.58亿名学生、1057万名教师。(将“增强”改为“提高”)
D.从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的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上映起,中国动画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在“发展”后面加上“历程”)
12.(22-23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同学们了解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
B.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C.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13.(22-23八年级下·广东清远·期中)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通过广东深圳“90后”插画师创作了“1000个星星小人”系列插画,用画去传递温暖,使无数网友感动。(删掉“通过”)
B.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
C.社会各界给受疫情影响的人民送去了口罩、方便面、蔬菜、面包、肉类等食物。(删掉“口罩”)
D.连日来,清远疾控部门组织力量,开展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是阻断新冠病毒的重要措施。(删掉“及以上”)
二、基础知识综合
(23-24八年级下·广东茂名·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①jié nàn,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我读鲁迅的( ),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对不公之事,他深恶痛疾;我读鲁迅的奉献,他少年时为( )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一生笔耕②bù chuò。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③jū gōng jìn cuì,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但有作为革命家的才气,更有作为文学家的魄力。
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 ),宁心静气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14.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jié nàn( ) ②bù chuò( ) ③jū gōng jìn cuì( )
15.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坚强 拯救 诚惶诚恐 B.坚强 解救 诚惶诚恐
C.坚韧 解救 正襟危坐 D.坚韧 拯救 正襟危坐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不但有作为文学家的才气,而且有作为革命家的魄力。
B.他不仅有作为革命家的魄力,更有作为文学家的才气。
C.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才气,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魄力。
D.他不但有作为革命家的才气,而且有作为文学家的魄力。
(23-24八年级下·广东茂名·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习 事理的说明文,要注意 文章的说明顺序, 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听《大自然的语言》,冰雪融化,草木méng fā ,各种花次第开放;看《恐龙无处不有》,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 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 tiān yī wú fèng; 瞧《大雁归来》,如果一只主红雀……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1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méng fā ( )
②tiān yī wú fèng ( ) ③jiān mò( )
18.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阐释 理清 筛选
B.阐释 理清 挑选
C.诠释 厘清 筛选
D.诠释 厘清 挑选
19.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质疑问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科学探究的潜能。
B.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潜能。
C.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D.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23-24八年级下·广东清远·期中)学校开展了“传统年俗”综合性学习探究活动,下面是小深写下的一段“免年说免”即兴评述,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壬寅虎年A.戛然而止,癸卯兔年B.翩然而至。国家发展不会像“玉兔捣药”那样岁月①tián jìng,个人努力不能得意于“狡兔三窟”的小聪明。要“动如脱兔”的奔跑,不被琐事②jī bàn;要C.瞄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兔更不乏灵动与活泼!在这样的③zhōu ér fù shǐ中,新春伊始,D.万象更新!
20.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词语。
①tián jìng( ) ②jī bàn( ) ③zhōu ér fù shǐ( )
21.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戛然而止
B.翩然而至
C.瞄准
D.万象更新
2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认为虎是勇敢和活力。
B.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看,虎是勇敢和活力。
C.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D.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意味着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23-24八年级下·广东茂名·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天的婺源是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当冬天还没有完全离去,婺源的春天就悄然来临了,万物 méng fā,莺歌燕舞, cǎo zhǎng yīng fēi。当清晨的 wù ǎi散去,看,一朵朵争春的油菜花次第开放,只只离家的燕子翩然而归,就连 好久的小虫们也再现了身影……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婺源县政府推广并通过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的休闲旅游政策。
2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méng fā ( ) (2)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 (3) wù ǎi ( )
2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销声匿迹 B.烟消云散 C.无影无踪 D.杳无踪迹
2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婺源县政府推广并通过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推广并通过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的休闲旅游政策。
C.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婺源县政府通过并推广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的休闲旅游政策。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婺源县政府推广并出台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的休闲旅游政策。
《病句辨析与修改》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B A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答案 A B D
1.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语序不当,应是先“传承”再“弘扬”,因此这里应将“传承”和“弘扬”的位置互换;
C.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顺应自然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D.句式杂糅,“融入更多时尚活泼的元素到改造中”句式杂糅,可删去“到改造中”,即改为“融入更多时尚活泼的元素” ,或者在“更”的前面加上“把”,将“融入”放到“元素”的后面,即改为“把更多时尚活泼的元素融入到改造中”;
故选B。
2.C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析。
A.成分残缺,应在“信息”后面加“的能力”;
B.句式杂糅,将“因为”去掉,或者将“等原因造成的”去掉;
D.语序不当,“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应改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A.否定不当,删去“不要”;
B.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违法行为”;
C.用词不当,将“一倍”改为“一半”;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A.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增强”;
C.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使”;
D.逻辑错误,按照递进的顺序应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在前,“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居中,“人类建筑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奇葩”放在最后。
故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活动”;
故选B。
6.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 句式杂糅。把“围绕”改为“以”;
故选A。
7.D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结合“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可知,“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可删去“不”。
B.结合“通过学习第一单元课文,使我……”可知,介词使用不当,主语残缺,可删去“通过”或“使”。
C.结合“主要原因是因为”可知,句式杂糅,可删去“主要原因”或“因为”。
故选D。
8.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错误。语序不当,应该把“高高兴兴地”调到“他”之后;
故选A。
9.D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D.修改不正确。该句语病是句式杂糅,应将“造成的”删掉,而非将“弘扬”改为“发扬”。故选D。
10.D
【详解】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成分残缺,在“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后面加“的活动”;
B.语序不当,将“采纳”和“征求”互换位置;
C.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的结果”;
故选D。
11.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A.还有语意重复的错误,去掉“首次”。
故选A。
12.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开展”“策划”交换位置;
C.成分残缺,缺主语,可把“在……的过程中”或“常常能够使”去掉;
D.两面对一面,去掉“能不能”;
故选B。
13.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D.一面对两面,应将“有没有”去掉;
故选D。
14. 诘难 不辍 鞠躬尽瘁 15.D 16.C
【解析】14.本题考查字形。
诘难,jié nàn,诘问责难。
不辍,bù chuò,意思是不停止,继续不断。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意思是小心谨慎,竭尽心力,形容做事非常认真,全心全意地投入。
15.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词语搭配、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第一空,坚强,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坚韧,坚固有韧性;根据下文提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且“对不公之事,他深恶痛绝”的语境可知,这里不仅突出鲁迅的坚强,还突出其韧性,此处应填“坚韧”;
第二空,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境;拯救,援救,救助;根据上下文提示“我读鲁迅的奉献”“人民于危难之中”的语境可知,结合“危难”可知,程度比较深,此处应填“拯救”;
第三空,诚惶诚恐,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后用来形容十分小心谨慎、极为害怕不安的样子;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根据上下文“读鲁迅”“宁心静气地细细咀嚼”语境可知,突出对鲁迅和其作品的尊重,此处应填“正襟危坐”。
故选D。
16.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原句中“革命家的才气”“文学家的魄力”属于搭配不当,应改为“文学家的才气”“革命家的魄力”;另外“文学家的才气”“革命家的魄力”二者属于语义上的递进;故选C。
17. 萌发 天衣无缝 缄默 18.A 19.C
【分析】17.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萌发(méng fā ):①种子或孢子发芽;②比喻事物发生。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缝制,没有缝儿,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缄默(jiān mò):闭口不说话。
18.本题考查辨析词义。
阐释(chǎn shì):阐述并解释。诠释(quán shì):说明;解释。根据语境,我们学习的是“阐述并解释事理”的说明文;
理清(lǐ qīng):将杂乱无章的事物给整理起来,使之变得有条理。厘清(lí qīng):梳理清楚。“说明顺序”更适用于“理清”;
筛选(shāi xuǎn):①用筛子来拣选种子、矿石等;②泛指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挑选(tiāo xuǎn):从若干人或事物中找出合乎要求的。结合语境“主要信息”可知,是非常细致地挑选,应用“筛选”;
故选A。
19.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画线句子是语序不当、缺少成分。“质疑问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应先“发现问题”才能“思考问题”,最后“质疑问难”;“激发”后面没有宾语,应在“探究”后面加“的兴趣”;
故选C。
20. 恬静 羁绊 周而复始 21.A 22.C
【解析】20.本题考查字形。
恬静(tián jìng):形容为人闲适,安静,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者环境的宁静。
羁绊(jī bàn):原意指束缚或牵制,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或者是事物对人的束缚。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周,环绕一周;复,再。意指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常用来形容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重复发生。
21.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此处用于形容年份的更替,使用对象错误;
B.翩然而至:形容动作轻盈,迅速而容易地到来,常用于形容人或者事物的到来带有一种优雅、轻松的气氛。此处用于形容新年的到来,使用恰当;
C.瞄准:指向目标对准。此处比喻个人努力要对准目标,使用恰当;
D.万象更新:一切事物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此处用于形容新春开始的景象,使用正确;
故选A。
2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画波浪线的句“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象征”;
故选C。
23. 萌发 草长莺飞 雾霭 24.A 25.C
【解析】23.本题考查字形。
萌发(méng fā):植物开始发芽,常用于比喻事物的开端。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雾霭(wù ǎi):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24.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B.烟消云散 :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C.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D.杳无踪迹:一点踪迹都没有,不知去向。
在此指春天来临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的小虫也出来了,应使用“销声匿迹”;
故选A。
25.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语序不当,应先“通过”再“推广”;所以将“通过”与“推广”调换位置;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