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玩具欣赏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民间玩具欣赏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5-24 20:58:34

文档简介

《民间玩具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三、讲课过程: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民间玩具
3.民间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材料。
4.欣赏作品。
5.讨论问题。
6.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江苏无锡的大阿福,泥人大阿福总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3.陕西合阳的面团狮子糕,生动、漂亮色彩鲜艳。
4.提问:
说一说:你最喜欢民间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1.继续欣赏
2.你发现民间玩具的特点和特征。
3.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总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小结
民间玩具都是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并有花图案。
课件8张PPT。民间玩具欣赏 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有些玩具虽然不是很精致、美观、但距今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我们的祖先制作了哪些玩具。泥人大阿福面花狮子糕泥咕咕布老虎皮影 民间玩具是世代相传的群众性艺术创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表达了他们独特的爱好和情趣。课件6张PPT。中国古代的四大玩具 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鲁班锁 民间玩具 七巧板可以说是中国益智玩具之祖。它是一种拼板玩具。
在清朝,学者童叶庚将七巧板扩展为十五巧板,干脆命名为“益智图”,意即此图有益于提高智力。 民间玩具 民间玩具用七巧板拼出的各种图案 九连环是一种解环玩具。我国将解环玩具称作“巧环”,环数从一个到几十个,越来越复杂,其中九连环最为知名。这是因为我国古代认为九是阳数之极,所以一般都用“九”来言多。即然九已到了极点,那就十分难了。所以用九连环来代表解环之难了。 民间玩具 华容道是一种移图玩具,一般人总是认为既然此玩具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命名,那它一定是三国时代发明的。与此同时,在中国也将其加以改造,变成了更有趣的“移动十块”玩具。 民间玩具 民间玩具 “鲁班锁”是一种立体插接玩具,是由中国古代房屋的榫卯结构转化而来的。这种玩具最早见于文字是我国清代一本魔术书《鹅幻汇编》,当时叫“六子连芳”。课件10张PPT。民间玩具的历史发展 唐代是中国民间玩具由发展到全盛时期,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得以开发,当时流行的玩物,已非陶佣之属,面塑、瓷塑、丝帛、扎纸、雕木、彩绘等玩具在民间流行甚广,其题材都较以前丰富多彩。唐代瓷塑玩具唐代孔雀绿釉龙形小玩具唐代彩塑舞狮唐代彩塑擀面者唐代彩塑打马球唐代彩塑马舞 宋代当时的玩具,具有了岁时节令的活动现象,许多玩具已成为传统节日的标志。
宋代最为普及的泥玩具是“磨喝乐”,在农历七月七日之前大量上市,小孩子们都买回去“乞巧”。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磨喝乐是一个小胖娃娃,穿着红背心,系着青纱裙子,手里拿着一枝荷花或荷叶,相貌端庄十分可爱。磨喝乐在当时不仅是普通人家孩子玩耍的主要玩具,也是皇室贵族孩子玩具之一。 虎丘耍货宋代磁州窑瓷塑仕女宋代磁州窑瓷塑仕女宋代儿童玩具鸠车宋代泥塑 元明两代,民间玩具题材渗入到了杂剧故事艺术中,也是风格定型时期,而明代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各种玩具得到了发扬光大,新涌现的专业化玩具生产不断著称于世,技艺水平显著提高,形制日趋精致,其品类更多地涉及到了吉祥寓意的范围,并有许多具有产地特点的玩具得以形成,象陕西凤翔泥偶鬼脸,河南淮阳“泥泥狗”,江苏核雕艺人王叔远的“核舟”,广东吴川的梅录泥人和佛山的“纸朴”,江西景德镇的瓷玩、江苏宜兴的陶玩和广东石湾的“陶公仔”都已形成了特定的艺术风格。元代磁州窑拐磨子牵马元代黑釉玩具马 中国民间玩具艺术在清代发展到高峰阶段,其生产格局,风格样式和技术品类已基本完备。其材质之丰富、行工之熟巧、形制之精美、题材之广泛,均超出了以往的水平,还有许多技艺品类为清代新创,如无锡的“印段镶手”技法,南京的“西洋镜”,苏州的“影戏洋画”、“自走洋人”,北京的“猴戏”、“鬃人”等等。清代抖空竹清代益智玩具九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