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中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诗词曲五首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作者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通译全诗
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深受感动,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课堂新授
重点词语: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吟:吟唱。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长:增长,振作。
探究新知
思考:
(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探究新知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探究新知
(3)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认为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
探究新知
(4)思考这首诗的主题。
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作者简介
《赤壁》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探究新知
结合课下注释,完成重点词义解释
折戟:
将:
东风:
折戟: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将:把,拿。
东风:春风。
疏通全诗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探究新知
思考下列问题: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探究新知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故事导入
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过零丁洋》
探究新知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翻译全诗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重点词语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探究质疑
细读文本,结合文章大意,根据自己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喜欢 ,因为它表现了 。
探究质疑
示例:
我喜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为它表现了 文天祥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
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诵这三首诗,并当堂背诵。
课后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板书设计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酬乐天扬州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初逢席上见赠》 感叹身世——写景——愤激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
颔联——国破家亡
《过零丁洋》 颈联 追忆过去
感叹眼前
尾联——以死名志
《赤壁》
前两句 ——兴感之由 非凡的史识
后两句 ——借题发挥 豪爽的胸襟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全班齐背已学的前三首古诗并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水调歌头》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这首词写的是他41岁被贬谪到任山东时在中秋之夜怀念弟弟苏辙(字子由),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的词句既表现了他的旷达情怀也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祝愿,因此流传千古。
解释题目
《水调歌头》四字,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字数平仄等。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
课堂新授
解释重点词语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课堂新授
(6) 不胜(shēng) :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翻译全词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翻译全词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课堂新授
感知内容:说说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 月下饮酒 下阕: 对月怀人
品析佳句
你喜欢词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课堂新授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词人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作者简介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课堂新授
介绍“曲”的知识: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课堂新授
翻译全曲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课堂新授
思考: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个层次(上阕,下阕),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痛恨和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课堂新授
(2)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 试说明理由。
“聚”“怒”,运用化静为动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险要地势。
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诵这两首诗,并当堂背诵。
课后作业
翻译并背诵这五首诗词曲。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上阕 由月感发—求美好生活
下阕 感月怅别—表思念情怀
《潼关怀古》
凭吊潼关————峰峦、波涛、宫阙成土
抒发深沉感慨——兴、亡,百姓苦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诗词曲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情感与价值观:
5、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某昔、慷慨激昂,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点:
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www.21-cn-jy.com
(一)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1、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 ( http: / / www.21cnjy.com )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版权所有:21教育】
2、朗读全诗并掌握全诗的大意。
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的光阴。怀念故友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深受感动,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3、重点词语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吟:吟唱。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长:增长,振作。
4、思考:
( 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3)、名句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认为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
(4)、思考这首诗的主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2)学习《赤壁》
1、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自由朗读《赤壁》。
三、结合课下注释,完成重点词义解释
折戟: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将:把,拿。
东风:春风。
四、疏通全诗的意思。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五、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1-c-n-j-y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三)学习《过零丁洋》
一.感知文本
1:老师范读全诗。
2:学生结合注解,自由朗读诗歌。
3: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且标画出不懂的地方。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掌握重点词语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5:学生举手发问,老师释疑。
6:补充文天祥抗元的故事。
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21cnjy.com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2·1·c·n·j·y
多媒体打出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别说说故事对应哪些诗句,故事讲完,顺势引导背诵。www-2-1-cnjy-com
二.质疑探究
1.细读文本,结合文章大意,根据自己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喜欢————————,因为它表现了―――――――――。
2.给大家留下5分钟时间思考。
3.举手发言,交流意见,做好评价,及时点拨、追问。
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诵这三首诗,并当堂背诵。
课后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板书设计: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酬乐天扬州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初逢席上见赠》 感叹身世——写景——愤激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赤壁》 前两句——————兴感之由 非凡的史识
后两句——————借题发挥 豪爽的胸襟
首联——回顾一生
颔联——国破家亡
《过零丁洋》 颈联 追忆过去 感叹眼前
尾联——以死名志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全班齐背已学的前三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学习《水调歌头》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你能说出哪些节日的名称?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你能吟诵几句古人描写明月的诗吗?
二、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21教育网
这首词写的是他41岁被贬谪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山东诸城知州时在中秋之夜怀念弟弟苏辙(字子由),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的词句既表现了他的旷达情怀也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祝愿,因此流传千古。21·世纪*教育网
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三、初读全诗
自由朗读诗歌,借助页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读懂词的字面意思。有疑问的地方请求同学和老师帮助。
补充注释: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21*cnjy*com
(4) 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 不胜(shēng) :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通译全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来源:21cnj*y.co*m】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出处:21教育名师】
四、感知内容
听录音,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说说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 月下饮酒 下阕: 对月怀人
五、品味佳句
你喜欢词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示例: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词人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六、深情吟唱。
七、归纳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一、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课文分析
1.朗读全曲
2.介绍“曲”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21*cnjy*com
3、再读曲子,理解曲子大意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4、思考: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 试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五首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会更加勃发,精神将更加饱满,前行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诵这两首诗,并当堂背诵。
课后作业:
背诵这五首诗词曲。
板书设计 :
《水调歌头》
上阕 由月感发—求美好生活
下阕 感月怅别—表思念情怀
凭吊潼关估计————峰峦、波涛、宫阙成土
《潼关怀古》
抒发深沉感慨————兴、亡,百姓苦
教学反思:
《诗词曲五首》,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的名篇。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品位。教学时,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比较、鉴赏这五首诗词曲。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21·cn·jy·com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些背景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或是从背景出发找到诗歌创作的依托,或是从作者出发,寻其人,悟其情,有的甚至从其朋友出发全面了解作者作品,并且对其他的作品进行了相关的背诵,让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9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诗词曲五首》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 ) 折戟( ) 宫阙( ) 峰峦( )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 ,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3.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21教育网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⑥兴,百姓苦;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的哪句话来表达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
5.诗词中常见用典。仔细阅读下列诗句,其中不含典故的一句是( )。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东风不与周郎便
C、自将磨洗认前朝 D、铜雀春深锁二乔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7.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写一段话用上这句词。
9.请用生动的语言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所体现的意境展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
参考答案
1.答案:kē jǐ què luán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宫阙”要注意是四音。
【点评】这是考查生字注音的题,是基础题,比较简单,只要能认读即可作答。
2.答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分析】同是思乡,考查的都是名句。
【点评】这是考查诗句理解的题,需要平时认真背诵和积累。
3.答案:①刘禹锡 这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白居易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千里共婵娟 ⑥亡,百姓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分析】第一小题考查了文史常识,认真积累。
【点评】这是填空题,是基础题,只要注意背诵准确,不出现错别字即可。
4.答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解析:【分析】题干中考查的句子大多数是诗词中的名句。
【点评】这是考查诗句理解的题,这样的题需要认真读一读原诗,结合诗词的意思进行作答。
5.答案:C
解析:【分析】A项引用西晋向秀的《思旧赋》;B项东风指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D项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21cnjy.com
【点评】这是考查用典的题,需要平时认真积累。
6.答案: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1·cn·jy·com
解析:【分析】先翻译,然后再写这句话蕴含的哲理。
【点评】这是考查名句赏析的题,是重点,一要背诵,二要积累赏析的角度。
7.答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解析:【分析】通常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是在能够表达一个意思的词语处断开。
【点评】这是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他,这样的题需要根据语感和句式特点来完成。
8.答案: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www.21-cn-jy.com
中学三年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要各奔东西,任凭岁月如何加快年轮,可是我们的友情不会改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哪怕我们距离再遥远,我们都永远是最好的朋友。2·1·c·n·j·y
解析:【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句子力求通顺,符合语境即可。
【点评】这是考查名句赏析和应用的题,平时注意积累。
9.答案:众多的山峰好像是从四面八方奔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而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两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将山的雄峻与水的奔腾之势描绘出来,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突出了其吊古伤今的悲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分析】生动的语言,可以在翻译的基础上加入修饰性词语。
【点评】这是一道开放性语言表述题,意在考查对曲的理解想象能力。
10.答案:戚继光;闻一多等。
解析:【分析】只要能抓住文天祥的特点即可:宁死不屈
【点评】这是一道拓展性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由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过零丁洋》中的一句诗“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发开去,搜集文天祥式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互相交流。可以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