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七下语文第3单元测试06
范围:第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礼赞小人物”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请阅读下面主持人的推荐语,完成下面题目。
同学们,伟人有伟人的风姿,如 日月当空,光芒耀眼,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凡人亦有凡人的精彩,像,,在他们身上往往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虽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却被小鲁迅奉为“宝书”;妞儿做的袜子,虽是粗布剪cái成的,却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辛苦一生造出新屋却chàng然若失的“父亲”,让我们体会到了淳朴农民的本分厚道……他们虽然平凡,却在各自的生活中散发出温馨的微光。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凡人微光”,感受普通生活中众多“小人物”的生命能量吧!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粗拙(zhuō)剪cái(裁)chàng(怅)然若失
2.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空缺处仿写句子,使文意上下连贯。(2分)
示例:点点繁星装点夜空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在他们身上往往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中的“在”是介词。
B.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有节奏,有气势。
C.“他们虽然平凡”中的“虽然”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D.“感受普通生活中众多‘小人物'的生命能量吧”中的“吧”是叹词,有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
【解析】B.该句未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C.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D.“吧”是语气词,在这里无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
4.为了让同学们体验幸福的来之不易,学习小人物的“最美精神”,班长组织大家帮环卫工人清扫道路。请你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在不拆散同学的情况下,给班长推荐最优方案。(3分)
交通项目 价格 餐饮项目 价格
地铁 3元/人 自助饮食 15元/人
公交(限乘41人) 2元/人 矿泉水 2.5元/人
出租车(限乘3人) 25元 团餐 10元/人
备注:班级人数45人;活动经费600元。
示例:班长,这次活动的最优方案是乘坐地铁+吃团餐。全班45人乘坐地铁花费135元,吃团餐消费450元,一共花费585元。这是目前经费下的最好方案。
5.活动中,小语被同学们分享的事迹所感动,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给人们带去温暖,但是又担心自己年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会怎样鼓励他呢 (3分)
示例:小语,虽然我们年纪小,但是我们的力量可不小啊,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去敬老院陪伴老人,陪他们说说话,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看到有同学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些都是能让人觉得温暖的事情。
6.将下列语段中空缺处的诗句写在横线上。(6分)
古诗文陶冶我们的情怀。跟随木兰来到古战场,我们看到了战地边塞的夜景,感受到军营生活的苦寒:(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与王维静坐竹里馆,他用(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的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幽静闲远的格调,传递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与岑参路遇,他以(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让我们感受到了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样的远行者的复杂心理。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头可低,腰须挺
柳雪敏
古希腊时候,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你知道天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吗 ”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3尺!”那个人很疑惑:“我们每个人的个子就有5尺高呢,天与地之间怎么才3尺,那岂不是会把天戳个窟窿 ”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呀,凡是高度超过3尺的人,就要懂得低头。”懂得低头,是一种生存智慧,是一种精神境界。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生活中的屋檐,有形的,无形的,随处可见。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高昂着头,势必会碰得头破血流。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一位老师,当时的他年轻气盛,踌躇满志,走路向来都昂首阔步。结果,一进门就“咣”的一声,撞在门框上,脑子嗡嗡作响。老师见此情景,问他:“疼吗 ”富兰克林不好意思地说:“疼。”老师语重心长地看向他:“”适时低头,就是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大,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敬畏。懂得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才能永远不失谦逊。
有句谚语:退一步才能跳得更远,蹲下去才能站得更高。很多时候,你不低头,日后就抬不了头。低了头,才能有机会重新抬头。南北朝时期,东魏的高洋尚未称帝,其兄长高澄觊觎高洋妻子的美貌,几次三番想调戏,对高洋能娶到这样的娇妻心有不服。为了不让兄长心生嫉恨,高洋总是做出一副愚笨木讷的样子,还时常流着鼻涕傻笑,背地里让他的妻子尽量打扮丑一些。后来,高澄被人刺杀,高洋做了丞相。他一改往日痴痴呆呆的憨相,大会文武,谈笑风生,即位后,简净宽明,政通人和。懂得低头,就是自己处于低位或弱势时,不跟强手硬碰硬,而是懂得做小伏低,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时风平浪静”。识时务者为俊杰,每一个俊杰,都深深懂得低头那一瞬间的迂回之术。这是高瞻远瞩的智慧,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这是海纳百川的襟怀。
五代时,南唐有一位画家,名叫钟隐。他少小成名,画功了得,唯独在花鸟这方面仍有欠缺。后来,他多方打听,得知有一位大师郭乾晖,是画花鸟的名家,于是想去拜师学艺。钟隐听说郭大师家里要买家奴,就灵机一动,把自己装扮成仆人的样子,应聘到郭府去当奴仆。后来,郭乾晖从别处知道了自己家的这个仆人,竟然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画家钟隐,他非常震惊。于是赶紧把钟隐请到书房,对他说:“你为了学画,竟然到我家屈身为奴,实在让我惭愧!多年来,我从不收徒,今天遇到你这样谦虚好学的年轻人,我必须破例成全你,日后你一定会前途无量的。”懂得低头,就是为了目标,要隐藏实力,放低姿态。只有把姿态放低,才能学到真本领,让自己越来越强。这是对目标的执着和虔诚。越执着,越虔诚,越会把头低得更低。因为心中有更高远的目标在牵引,给予人信心和底气。
可能有人会说,一直低头,未免活得有些窝囊。实则不然。低头,低的是姿态,是一时,不是骨气,不是一世。苗家有一种房屋建筑,很有哲学意味。一个不大的屋子里,常常有几十个高低不一的房檐和门槛。平日里,苗家人背着大背篓,出出进进,很少撞到屋檐,或者被门槛绊倒。可是外乡人初来乍到,不是碰到头,就是脚下摔跤。苗家人经常说一句话:“要想在这屋子里行走自如,就必须牢记,头可低,腰须挺。”低头,是为了避开头顶的屋檐,看清脚下的门槛。挺腰,是为了不让背篓里的东西掉出来。人生最好的姿态,大概就是:该低头时,勇敢低头,但一定要清楚,低是为了更高。……
俗话说:“智者善屈尊,愚人强伸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适时低头都是一种人生智慧。低的是头,抬起的是一份坚韧,是一种张力,是一份成熟。
(有删改)
7.下列材料最适合放在选文省略号处的一项是(C)(3分)
A.闻一多昂首挺胸走在示威队伍的最前面。
B.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工作室里提炼出了镭。
C.刘备屈尊就卑,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D.邓稼先隐姓埋名最终成功研制出原子弹。
【解析】A.表现的是闻一多的勇敢与无畏;B.表现的是居里夫人不惧困难,为科学献身的精神;D.表现的是邓稼先为国家甘愿奉献的精神。只有C项符合文章观点
8.以下哪一句话更适合放在横线处 请说明理由。(4分)
A:人活在世上,要学会适时低头。
B:看吧,忽视头顶屋檐的教训够深刻不
A句(1分)。从“老师”的身份,“语重心长”的语气,A句的表述更为沉稳,符合人物身份。且从后文中“适时低头,就是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大,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敬畏”一句来看,A句中出现“低头”与后文的链接更紧密(2分)。B句的语气不符合“老师”的身份,且句中的“屋檐”也与后文内容衔接不够紧密(1分)。
9.班上甲、乙两位同学聊起了自己最近的状况,请结合文章帮助乙同学对甲同学进行劝说。(3分)
甲:小语这次数学又比我考得好,明明之前我才是全班数学最好的。更烦人的是,今天作业里的这道拓展题小语做出来了,我却没做出来。我想找他问问,但是又实在拉不下脸。
乙:示例:你向小语请教题目是为了让自己数学越来越好。因此你不妨学会低头.向比你强的人学习。懂得低头.就是为了实现目标。只有把姿态放低,才能学到真本领,让自己越来越强。(言之有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闪烁的星光
朱宜尧
①车辆段没搬时,还在车站的后身。出了站,沿着旋转楼梯上去,顺着桥走,下了桥往左手边一拐就到了。
②车辆段空间不大,有点憋闷。我每次去办完事,就一刻不停地往回赶。我去段里的任务就是写写新闻稿。我笔下的职工不都是劳模,更多的是平凡而普通的人。
③我从气割岗位路过,看见火花四溅,想着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就站在那个岗位边上,挺远,是安全地带,靠着长焦镜头能拍到师傅。可当时的光线条件,要么照片太黑,人看不清;要么照片太亮,飞溅
的火花不突出。没办法,经验告诉我,只能等了。
④夏天实在太闷热,我蹲在不通风的角落里出了一身的汗。而气割师傅更是辛苦。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还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又长又厚的过肘皮手套,特别笨重,且热。热是最大的问题。
⑤我用镜头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停下来,走到逆光处的水池边,水哗哗地冲出水龙头。他解开了衣襟,我忽然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衣襟上动。衣服上有什么吗 我起身三步并成两步走到水池边,装作洗手的样子。可是,我什么都没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消失了。
我赶紧又回到刚才的位置,用镜头再次拉近,那些光亮再次出现。真是奇怪了,这些小光点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⑥我站在那里,忽然对师傅说:“别动,感觉你工作服上有光点,怎么靠近了就没了 ”那位师傅看我这身行头,真就定在那里一动不动,挺配合我。我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他却好像明白了,敞开衣襟让我看个清楚。我再次回到刚才的位置,顺着小小的光亮一点一点靠近,发现他衣襟上竟然有许多小小的孔洞。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
⑦我兴奋起来,感觉灵感来了。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就看他切割。
⑧大热天难熬。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持火枪的师傅被工
友们称作“火枪手”。我很怕那个火枪,“呼呼呼”的声音像凛冽的风、咆哮的风,要撕开阻挡它的一切,飞溅出的火花更是让我心生畏惧。
⑨此刻,我眼前的气割师傅全神贯注地盯着切割的部件,但面对火花又十分气定神闲,没有一丝一毫要躲避的意思。其实,即便真的被烫到了,他也不会改变切割的姿势,除非切割结束。后来我知道了,所有的“气定神闲”都是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的。因为他知道他手上那把火枪的厉害程度,也知道车辆的零部件很多、很复杂,人一躲,火枪一歪,就可能对零件造成损害。即便要调整切割角度,也要先调节火焰或者关火,然后才收回专注力,再找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切割。这一串稳定连贯的手法,没有几年时间是练不出来的。
⑩这位气割师傅姓陈。下班跟他一起洗澡的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
了那些貌似绚烂璀璨的火花,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老陈的胳膊上、肩膀上、肚皮上,都留下了许多深色的细小瘢痕。他的工作服,两只袖子,两片衣襟,到处都是细细密密的孔洞,让人有些心疼。
①铁路事业发展的脚步不停。新建设的车辆段,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检修大库不再是黑黢黢的旧厂房,新的大库宽敞又亮堂,猛地走进去,感觉仿佛不是厂房变好了,而是眼睛忽然明亮了。走进车辆段,映入眼帘的是用转向架、轮对、制动梁等报废部件焊接成的工艺品。那时我还去看望过老陈,他自豪地说,他赶上了新段的建设,满院这些“大部头”都是他一手切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后来几年,我没再去车辆段。直到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惊闻:老陈“走”了。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③此后,老陈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地坚持,日复一日地精进,日复一日地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我想起老陈,就会想起老陈身上星星点点的瘢痕,就会想起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衣服。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
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它们像一枚枚闪耀的勋章,布满他的衣襟、他的胸口、他的心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选文作者用镜头记录了这平凡生活中的闪烁,小文想以此文章为蓝本进行一次模拟采访。请你以文章读者的身份接受校园小记者的采访,再次探寻老陈的故事。
采访问题1:深入了解平凡之心
10.文章作者作为这件事的记录者,在情感上有明显的变化。请你根据个人理解,将情节和“我”的心理变化补充完整。(4分)
情节 发现神奇光亮,时远时近地观察 B.看到工 作服上的 点点亮光 看到老陈身上的瘢痕,观察衣服孔洞 D.看望老陈,听 他自豪、幸福地说 着自己的工作
心理 A.奇怪 兴奋 C.心疼 敬佩
采访问题2:细细品味·平凡之言
11.“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
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这句话好在何处 (3分)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老陈在热天工作的艰辛,突出了他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采访问题3:巧妙安排·平凡之事
12.本文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叙写了关于平凡人“老陈”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3分)
“我”是串联全文的线索人物,通过“我”来讲述老陈的故事;通过“我”怕热、怕火光来突出老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我”的感受来表现老陈形象的伟大,突出文章主题;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采访问题4:尽心宣传·平凡之美
13.本次的模拟采访已接近尾声,请你为这篇文章设计一幅插图,以便于校文学社将其选入校刊。下面是插图的两种设计方案,请你从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并说明理由。(4分)
方案A:老陈低头专注地工作,手中的火枪和零件交汇处火花四溅
方案B:老陈手持火枪走进车辆段的大门,破旧的工作服上透出的点点光亮……
示例:选择方案B。根据“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再结合标题“闪烁的星光”,其表层含义是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光亮的衣服,深层含义是老陈坚守平凡工作岗位的精神品质,他的精神就如天上闪烁的星光般耀眼夺目。故此插图设计方案可以揭示文章主旨。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4题。
【甲】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乙参考译文】在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颜色变得更加深暗,残花落尽,露出在枝头啼鸣的流莺。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家乡洛城。
14.小翼想让同学们根据一定的阅读策略鉴赏诗歌,于是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请你补全相关内容吧!(5分)
篇目 《晚春》 《春兴》
赏读 第一、二句中,诗人运用①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百花盛开,各呈芳菲的场景。 第一、二句中杨柳、②细雨、残花、流莺等景物,营造了一种春色凋零的氛围。
探究 两首诗歌中的“春景”分别蕴含了诗人③对春天的留恋对家乡的思念的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甲】卖油翁
[北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三上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③,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④尔。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诗派代表作家之一。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小辞:短小的诗词。④属思:思考,构思。
【乙参考译文】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是没什么不良的爱好。在西京洛阳时,他曾经告诉下属的官吏说:“我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史,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大概从来没有半刻离开书。”谢希深也说:“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马背上、枕头上、厕所上。”大概只有这样才可以集中思想写作吧!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3分)
A.尝射于家圃尝语僚属言
B.但微颔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公亦以此自矜必挟书以往
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解析】介词,凭借/连词,表修饰。A.副词,曾经;B.副词,只是,仅;D.动词,放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是没什么不良的爱好。
17.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请结合【甲【乙】两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关注语气助词等,品析人物形象。(3分)
同是讲自己的长处 人物语言 品析人物形象
卖油翁这样说:“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在评价自己的酌油技术时,用“亦""惟”"尔"等词,写出了其说话时语气平和、冷静从容,表现了他虽身怀绝技,但不卑不亢、镇定自若的特点。
钱惟演这样说:"平生惟 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 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 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惟”"盖”"也"等词,写出了钱惟演 说话时语气谦和,向我们展现了一 个勤奋好学,即使有真才实学,但 内敛低调、谦恭有礼的君子形象。
18.【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甲】文卖油翁因为倒油技术纯熟而能够把油从钱口注入葫芦,钱却不湿(陈康肃因为手熟而善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2分);【乙】文钱思公出身富贵,却坐、卧、上厕所都不忘读书(宋公垂上厕所时也读书;“我”的文章大多用在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写出来),说明成功来自勤奋,做事要集中精力,善于利用时间(2分)。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名著,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如《骆驼祥子》,我们可以借助两种策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9.策略一:借助作者自述。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中说,要让祥子“活”起来,要"以他为主,以其他人物为宾",通过写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刘四爷),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诈骗祥子的孙侦探,对祥子进行烘托,突出祥子的形象特征。(要求:请在横线处填入相关人物的名字)(3分)
20.策略二:借助作者评论。老舍先生在小说结尾评论祥子“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示例: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祥子一生的写照。祥子为了实现梦想拼命拉车,在现实的苦难中慢慢沉沦,最后堕落成“野兽”。祥子来到北平时一无所有,他凭着勤劳努力,两三个星期就成了高等车夫。后来,个人主义让他贪图金钱享受,变得自私、狡猾、恶劣,为了60块钱出卖了阮明。(祥子拉车三年,为了买车省吃俭用,凑足100块钱,买了第一辆车。他在虎妞、小福子死后变得自私懒惰,不肯吃一点亏,为了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在仪式上只抢轻活,与老人妇孺抢旗和挽联。)
三、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心怀善意,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背后真实的故事,了解他们,赞美他们。
请你选择生活中你熟悉的一位人物,为他(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情感真挚,有细节描写;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校名、班级名和师生姓名;④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我们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一位人物写一篇文章。可以选择你熟悉的一位家人或同学,这样写起来才能抓住特点,写出真情实感。最好与你要写的家人或同学有深入交流,了解他(她)的生活经历,作为写作的重点。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记录一些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可展现亲人或同学对自己的关爱,在成长路上对自己的帮助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七下语文第3单元测试06
范围:第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礼赞小人物”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请阅读下面主持人的推荐语,完成下面题目。
同学们,伟人有伟人的风姿,如 日月当空,光芒耀眼,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凡人亦有凡人的精彩,像,,在他们身上往往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虽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却被小鲁迅奉为“宝书”;妞儿做的袜子,虽是粗布剪cái成的,却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辛苦一生造出新屋却chàng然若失的“父亲”,让我们体会到了淳朴农民的本分厚道……他们虽然平凡,却在各自的生活中散发出温馨的微光。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凡人微光”,感受普通生活中众多“小人物”的生命能量吧!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粗拙(zhuō)剪cái(裁)chàng(怅)然若失
2.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空缺处仿写句子,使文意上下连贯。(2分)
示例:点点繁星装点夜空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在他们身上往往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中的“在”是介词。
B.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有节奏,有气势。
C.“他们虽然平凡”中的“虽然”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D.“感受普通生活中众多‘小人物'的生命能量吧”中的“吧”是叹词,有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
【解析】B.该句未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C.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D.“吧”是语气词,在这里无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
4.为了让同学们体验幸福的来之不易,学习小人物的“最美精神”,班长组织大家帮环卫工人清扫道路。请你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在不拆散同学的情况下,给班长推荐最优方案。(3分)
交通项目 价格 餐饮项目 价格
地铁 3元/人 自助饮食 15元/人
公交(限乘41人) 2元/人 矿泉水 2.5元/人
出租车(限乘3人) 25元 团餐 10元/人
备注:班级人数45人;活动经费600元。
示例:班长,这次活动的最优方案是乘坐地铁+吃团餐。全班45人乘坐地铁花费135元,吃团餐消费450元,一共花费585元。这是目前经费下的最好方案。
5.活动中,小语被同学们分享的事迹所感动,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给人们带去温暖,但是又担心自己年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会怎样鼓励他呢 (3分)
示例:小语,虽然我们年纪小,但是我们的力量可不小啊,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去敬老院陪伴老人,陪他们说说话,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看到有同学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些都是能让人觉得温暖的事情。
6.将下列语段中空缺处的诗句写在横线上。(6分)
古诗文陶冶我们的情怀。跟随木兰来到古战场,我们看到了战地边塞的夜景,感受到军营生活的苦寒:(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与王维静坐竹里馆,他用(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的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幽静闲远的格调,传递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与岑参路遇,他以(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让我们感受到了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样的远行者的复杂心理。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头可低,腰须挺
柳雪敏
古希腊时候,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你知道天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吗 ”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3尺!”那个人很疑惑:“我们每个人的个子就有5尺高呢,天与地之间怎么才3尺,那岂不是会把天戳个窟窿 ”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呀,凡是高度超过3尺的人,就要懂得低头。”懂得低头,是一种生存智慧,是一种精神境界。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生活中的屋檐,有形的,无形的,随处可见。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高昂着头,势必会碰得头破血流。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一位老师,当时的他年轻气盛,踌躇满志,走路向来都昂首阔步。结果,一进门就“咣”的一声,撞在门框上,脑子嗡嗡作响。老师见此情景,问他:“疼吗 ”富兰克林不好意思地说:“疼。”老师语重心长地看向他:“”适时低头,就是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大,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敬畏。懂得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才能永远不失谦逊。
有句谚语:退一步才能跳得更远,蹲下去才能站得更高。很多时候,你不低头,日后就抬不了头。低了头,才能有机会重新抬头。南北朝时期,东魏的高洋尚未称帝,其兄长高澄觊觎高洋妻子的美貌,几次三番想调戏,对高洋能娶到这样的娇妻心有不服。为了不让兄长心生嫉恨,高洋总是做出一副愚笨木讷的样子,还时常流着鼻涕傻笑,背地里让他的妻子尽量打扮丑一些。后来,高澄被人刺杀,高洋做了丞相。他一改往日痴痴呆呆的憨相,大会文武,谈笑风生,即位后,简净宽明,政通人和。懂得低头,就是自己处于低位或弱势时,不跟强手硬碰硬,而是懂得做小伏低,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时风平浪静”。识时务者为俊杰,每一个俊杰,都深深懂得低头那一瞬间的迂回之术。这是高瞻远瞩的智慧,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这是海纳百川的襟怀。
五代时,南唐有一位画家,名叫钟隐。他少小成名,画功了得,唯独在花鸟这方面仍有欠缺。后来,他多方打听,得知有一位大师郭乾晖,是画花鸟的名家,于是想去拜师学艺。钟隐听说郭大师家里要买家奴,就灵机一动,把自己装扮成仆人的样子,应聘到郭府去当奴仆。后来,郭乾晖从别处知道了自己家的这个仆人,竟然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画家钟隐,他非常震惊。于是赶紧把钟隐请到书房,对他说:“你为了学画,竟然到我家屈身为奴,实在让我惭愧!多年来,我从不收徒,今天遇到你这样谦虚好学的年轻人,我必须破例成全你,日后你一定会前途无量的。”懂得低头,就是为了目标,要隐藏实力,放低姿态。只有把姿态放低,才能学到真本领,让自己越来越强。这是对目标的执着和虔诚。越执着,越虔诚,越会把头低得更低。因为心中有更高远的目标在牵引,给予人信心和底气。
可能有人会说,一直低头,未免活得有些窝囊。实则不然。低头,低的是姿态,是一时,不是骨气,不是一世。苗家有一种房屋建筑,很有哲学意味。一个不大的屋子里,常常有几十个高低不一的房檐和门槛。平日里,苗家人背着大背篓,出出进进,很少撞到屋檐,或者被门槛绊倒。可是外乡人初来乍到,不是碰到头,就是脚下摔跤。苗家人经常说一句话:“要想在这屋子里行走自如,就必须牢记,头可低,腰须挺。”低头,是为了避开头顶的屋檐,看清脚下的门槛。挺腰,是为了不让背篓里的东西掉出来。人生最好的姿态,大概就是:该低头时,勇敢低头,但一定要清楚,低是为了更高。……
俗话说:“智者善屈尊,愚人强伸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适时低头都是一种人生智慧。低的是头,抬起的是一份坚韧,是一种张力,是一份成熟。
(有删改)
7.下列材料最适合放在选文省略号处的一项是(C)(3分)
A.闻一多昂首挺胸走在示威队伍的最前面。
B.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工作室里提炼出了镭。
C.刘备屈尊就卑,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D.邓稼先隐姓埋名最终成功研制出原子弹。
【解析】A.表现的是闻一多的勇敢与无畏;B.表现的是居里夫人不惧困难,为科学献身的精神;D.表现的是邓稼先为国家甘愿奉献的精神。只有C项符合文章观点
8.以下哪一句话更适合放在横线处 请说明理由。(4分)
A:人活在世上,要学会适时低头。
B:看吧,忽视头顶屋檐的教训够深刻不
A句(1分)。从“老师”的身份,“语重心长”的语气,A句的表述更为沉稳,符合人物身份。且从后文中“适时低头,就是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大,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敬畏”一句来看,A句中出现“低头”与后文的链接更紧密(2分)。B句的语气不符合“老师”的身份,且句中的“屋檐”也与后文内容衔接不够紧密(1分)。
9.班上甲、乙两位同学聊起了自己最近的状况,请结合文章帮助乙同学对甲同学进行劝说。(3分)
甲:小语这次数学又比我考得好,明明之前我才是全班数学最好的。更烦人的是,今天作业里的这道拓展题小语做出来了,我却没做出来。我想找他问问,但是又实在拉不下脸。
乙:示例:你向小语请教题目是为了让自己数学越来越好。因此你不妨学会低头.向比你强的人学习。懂得低头.就是为了实现目标。只有把姿态放低,才能学到真本领,让自己越来越强。(言之有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闪烁的星光
朱宜尧
①车辆段没搬时,还在车站的后身。出了站,沿着旋转楼梯上去,顺着桥走,下了桥往左手边一拐就到了。
②车辆段空间不大,有点憋闷。我每次去办完事,就一刻不停地往回赶。我去段里的任务就是写写新闻稿。我笔下的职工不都是劳模,更多的是平凡而普通的人。
③我从气割岗位路过,看见火花四溅,想着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就站在那个岗位边上,挺远,是安全地带,靠着长焦镜头能拍到师傅。可当时的光线条件,要么照片太黑,人看不清;要么照片太亮,飞溅
的火花不突出。没办法,经验告诉我,只能等了。
④夏天实在太闷热,我蹲在不通风的角落里出了一身的汗。而气割师傅更是辛苦。除了要面对枪焰这个近在眼前的高温热源,他还得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袖口、领口都扎得牢牢的,不透气。胸前的纽扣,也都要如数扣好。再热的天,再闷的天,气割岗位的师傅们穿戴都是规规矩矩的。他们还要戴上安全帽,穿上又长又厚的过肘皮手套,特别笨重,且热。热是最大的问题。
⑤我用镜头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直到他停下来,走到逆光处的水池边,水哗哗地冲出水龙头。他解开了衣襟,我忽然看见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衣襟上动。衣服上有什么吗 我起身三步并成两步走到水池边,装作洗手的样子。可是,我什么都没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亮消失了。
我赶紧又回到刚才的位置,用镜头再次拉近,那些光亮再次出现。真是奇怪了,这些小光点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⑥我站在那里,忽然对师傅说:“别动,感觉你工作服上有光点,怎么靠近了就没了 ”那位师傅看我这身行头,真就定在那里一动不动,挺配合我。我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他却好像明白了,敞开衣襟让我看个清楚。我再次回到刚才的位置,顺着小小的光亮一点一点靠近,发现他衣襟上竟然有许多小小的孔洞。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
⑦我兴奋起来,感觉灵感来了。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就看他切割。
⑧大热天难熬。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持火枪的师傅被工
友们称作“火枪手”。我很怕那个火枪,“呼呼呼”的声音像凛冽的风、咆哮的风,要撕开阻挡它的一切,飞溅出的火花更是让我心生畏惧。
⑨此刻,我眼前的气割师傅全神贯注地盯着切割的部件,但面对火花又十分气定神闲,没有一丝一毫要躲避的意思。其实,即便真的被烫到了,他也不会改变切割的姿势,除非切割结束。后来我知道了,所有的“气定神闲”都是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的。因为他知道他手上那把火枪的厉害程度,也知道车辆的零部件很多、很复杂,人一躲,火枪一歪,就可能对零件造成损害。即便要调整切割角度,也要先调节火焰或者关火,然后才收回专注力,再找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切割。这一串稳定连贯的手法,没有几年时间是练不出来的。
⑩这位气割师傅姓陈。下班跟他一起洗澡的时候,我才真正见识到
了那些貌似绚烂璀璨的火花,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老陈的胳膊上、肩膀上、肚皮上,都留下了许多深色的细小瘢痕。他的工作服,两只袖子,两片衣襟,到处都是细细密密的孔洞,让人有些心疼。
①铁路事业发展的脚步不停。新建设的车辆段,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检修大库不再是黑黢黢的旧厂房,新的大库宽敞又亮堂,猛地走进去,感觉仿佛不是厂房变好了,而是眼睛忽然明亮了。走进车辆段,映入眼帘的是用转向架、轮对、制动梁等报废部件焊接成的工艺品。那时我还去看望过老陈,他自豪地说,他赶上了新段的建设,满院这些“大部头”都是他一手切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后来几年,我没再去车辆段。直到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惊闻:老陈“走”了。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③此后,老陈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老陈很平凡,但大多数人度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平凡可以,但不能平庸。就说老陈,能在一个岗位坚持近二十年。坚持,让一个人有了操守,有了信念。而日复一日地坚持,日复一日地精进,日复一日地热爱,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我想起老陈,就会想起老陈身上星星点点的瘢痕,就会想起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衣服。那些“星星”都是老陈用时间、用汗水、用心血,一
颗一颗种上去的,每一颗都有他的火焰,都有他的温度,都有他的故事。它们像一枚枚闪耀的勋章,布满他的衣襟、他的胸口、他的心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选文作者用镜头记录了这平凡生活中的闪烁,小文想以此文章为蓝本进行一次模拟采访。请你以文章读者的身份接受校园小记者的采访,再次探寻老陈的故事。
采访问题1:深入了解平凡之心
10.文章作者作为这件事的记录者,在情感上有明显的变化。请你根据个人理解,将情节和“我”的心理变化补充完整。(4分)
情节 发现神奇光亮,时远时近地观察 B.看到工 作服上的 点点亮光 看到老陈身上的瘢痕,观察衣服孔洞 D.看望老陈,听 他自豪、幸福地说 着自己的工作
心理 A.奇怪 兴奋 C.心疼 敬佩
采访问题2:细细品味·平凡之言
11.“眼见师傅的工作服后背开出一朵朵盐碱花,盛开又消失,消失又盛
开,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反反复复。”这句话好在何处 (3分)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老陈在热天工作的艰辛,突出了他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采访问题3:巧妙安排·平凡之事
12.本文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叙写了关于平凡人“老陈”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3分)
“我”是串联全文的线索人物,通过“我”来讲述老陈的故事;通过“我”怕热、怕火光来突出老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我”的感受来表现老陈形象的伟大,突出文章主题;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采访问题4:尽心宣传·平凡之美
13.本次的模拟采访已接近尾声,请你为这篇文章设计一幅插图,以便于校文学社将其选入校刊。下面是插图的两种设计方案,请你从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并说明理由。(4分)
方案A:老陈低头专注地工作,手中的火枪和零件交汇处火花四溅
方案B:老陈手持火枪走进车辆段的大门,破旧的工作服上透出的点点光亮……
示例:选择方案B。根据“原来那些亮光是太阳的光芒,因为逆光,那个深蓝近乎黑黢黢的衣襟,透出的点点光亮竟然格外显眼”,再结合标题“闪烁的星光”,其表层含义是老陈闪烁着星光般的光亮的衣服,深层含义是老陈坚守平凡工作岗位的精神品质,他的精神就如天上闪烁的星光般耀眼夺目。故此插图设计方案可以揭示文章主旨。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4题。
【甲】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4.小翼想让同学们根据一定的阅读策略鉴赏诗歌,于是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请你补全相关内容吧!(5分)
篇目 《晚春》 《春兴》
赏读 第一、二句中,诗人运用①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百花盛开,各呈芳菲的场景。 第一、二句中杨柳、②细雨、残花、流莺等景物,营造了一种春色凋零的氛围。
探究 两首诗歌中的“春景”分别蕴含了诗人③对春天的留恋对家乡的思念的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甲】卖油翁
[北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三上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③,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④尔。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诗派代表作家之一。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小辞:短小的诗词。④属思:思考,构思。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3分)
A.尝射于家圃尝语僚属言
B.但微颔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公亦以此自矜必挟书以往
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解析】介词,凭借/连词,表修饰。A.副词,曾经;B.副词,只是,仅;D.动词,放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是没什么不良的爱好。
17.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请结合【甲【乙】两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关注语气助词等,品析人物形象。(3分)
同是讲自己的长处 人物语言 品析人物形象
卖油翁这样说:“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在评价自己的酌油技术时,用“亦""惟”"尔"等词,写出了其说话时语气平和、冷静从容,表现了他虽身怀绝技,但不卑不亢、镇定自若的特点。
钱惟演这样说:"平生惟 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 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 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惟”"盖”"也"等词,写出了钱惟演 说话时语气谦和,向我们展现了一 个勤奋好学,即使有真才实学,但 内敛低调、谦恭有礼的君子形象。
18.【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甲】文卖油翁因为倒油技术纯熟而能够把油从钱口注入葫芦,钱却不湿(陈康肃因为手熟而善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2分);【乙】文钱思公出身富贵,却坐、卧、上厕所都不忘读书(宋公垂上厕所时也读书;“我”的文章大多用在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写出来),说明成功来自勤奋,做事要集中精力,善于利用时间(2分)。
(四)名著阅读(8分)
阅读名著,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如《骆驼祥子》,我们可以借助两种策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9.策略一:借助作者自述。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中说,要让祥子“活”起来,要"以他为主,以其他人物为宾",通过写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刘四爷),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诈骗祥子的孙侦探,对祥子进行烘托,突出祥子的形象特征。(要求:请在横线处填入相关人物的名字)(3分)
20.策略二:借助作者评论。老舍先生在小说结尾评论祥子“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示例: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祥子一生的写照。祥子为了实现梦想拼命拉车,在现实的苦难中慢慢沉沦,最后堕落成“野兽”。祥子来到北平时一无所有,他凭着勤劳努力,两三个星期就成了高等车夫。后来,个人主义让他贪图金钱享受,变得自私、狡猾、恶劣,为了60块钱出卖了阮明。(祥子拉车三年,为了买车省吃俭用,凑足100块钱,买了第一辆车。他在虎妞、小福子死后变得自私懒惰,不肯吃一点亏,为了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在仪式上只抢轻活,与老人妇孺抢旗和挽联。)
三、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心怀善意,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背后真实的故事,了解他们,赞美他们。
请你选择生活中你熟悉的一位人物,为他(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情感真挚,有细节描写;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校名、班级名和师生姓名;④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我们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一位人物写一篇文章。可以选择你熟悉的一位家人或同学,这样写起来才能抓住特点,写出真情实感。最好与你要写的家人或同学有深入交流,了解他(她)的生活经历,作为写作的重点。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记录一些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可展现亲人或同学对自己的关爱,在成长路上对自己的帮助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2024版七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下语文第3单元测试06
范围:第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礼赞小人物”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
任务。
请阅读下面主持人的推荐语,完成下面题目。
同学们,伟人有伟人的风姿,如日月当空,光芒耀眼,唤起我们对理
想的憧憬与追求;凡人亦有凡人的精彩,像
,在他们
身上往往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长妈妈买
来的《山海经》,虽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却被小鲁迅奉为“宝书”;
妞儿做的袜子,虽是粗布剪cái成的,却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辛苦一生造
出新屋却chàng然若失的“父亲”,让我们体会到了淳朴农民的本分厚道
…他们虽然平凡,却在各自的生活中散发出温馨的微光。让我们关注
生活中的“凡人微光”,感受普通生活中众多“小人物”的生命能量吧!